一种家庭用小型生物质热风炉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51654阅读:来源:国知局
。这样,从排烟口排出的烟气温度已经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排烟口处还设置有散热片,能够将外排烟气中的余热散发于环境中、提高环境温度。经过上述多次换热,燃烧室产生的热烟气的热量被彻底利用,利用效率高,实用性强。
[0022]本实用新型用于换热的空气管道和冷水管均选用螺纹波纹管,不仅能使相同长度的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大大增加,还能使管内的流体形成紊流,从而大大缩短了热交换时间,显著提高热交换的效率。管内形成的紊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冲刷管内壁,使管壁不易结垢,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延长了管道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送料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送料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送料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降尘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燃料仓,2、燃烧室,3、换热室,4、降尘室,41、热烟气入口,42、热烟气出口,431、第一除尘板,432、第二除尘板,433、第三除尘板,44、清尘口,5、鼓风机,6、炉箅,7、排烟口,8、送风主管,9、送风支管A,10、助燃送风口 A,11、送风支管B,12、助燃送风口 B,13、送风支管C,14、换热送风口,15、烟气夹层,16、水箱,17、烟气顶层,18、冷水管,19、掏渣口,20、清灰口,21、热风出口,22、炉壳,23、散热片,24、送料器,241、框体,2421、料腔A,2422、料腔B, 243、阻隔部,24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一种家庭用小型生物质热风炉,如图1所示,包括炉壳22,炉壳22内腔里设置有燃料仓1、燃烧室2、换热室3、降尘室4。
[0031]所述燃料仓I位于燃烧室2上方,用于盛装生物质燃料。在燃料仓I的前侧壁的上部开设有用于添加燃料的加料口,加料口上配合设置有加料门。将燃料仓I加满后即闭合加料门,待燃料快燃尽时再次打开加料门添加燃料;添加燃料的过程为间歇式操作,劳动强度低。在燃料仓I底部设置有锥形出料口,锥形出料口底端设置有送料器24。
[0032]如图2、图3、图4所示,送料器24包括送料机构和控制机构。送料机构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圆形,送料机构的上部、下部对称开设有锥斗状的料腔A2421、料腔B2422 ;料腔A2421与料腔B2422之间的实体部分为阻隔部243。在送料机构的圆心处设置有贯穿送料机构的转轴244,转轴244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运动、并带动送料机构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为电机控制。在送料机构的外侧还相应设置有框体241,框体241固定连接在燃料仓I锥形出料口的侧壁上,框体24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与料腔A、料腔B相对应的开口,燃料仓中的生物质燃料可以通过该开口进入料腔中;阻隔部243的外侧壁与框体241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将燃料仓和燃烧室分隔开,有利于生物质燃料在燃烧室中充分燃烧。
[0033]在工作中,根据生物质燃料的水分和料腔的容量,确定料腔所盛装的燃料燃尽的时间,并将控制机构自动旋转180°的时间间隔设定为燃尽时间。当料腔A2421垂直向上、料腔B2422垂直向下、阻隔部243位于左右两侧时,料腔A2421与燃料仓I连通,生物质燃料落入料腔A中;料腔B2422与燃烧室2连通。待燃烧室2中的生物质燃料基本燃尽时,控制机构控制送料机构旋转,使料腔A2421垂直向下,其盛装的生物质燃料落入燃烧室2进行燃烧,料腔B2422垂直向上重新盛装燃料。通过送料机构的不断旋转,来完成生物质燃料的定时定量添加。当所用生物质燃料的水分过大、燃烧速度减慢时,可以通过控制机构调整自动旋转的时间间隔,以保证燃料充分燃尽、燃料利用率最高。
[0034]燃烧室2设置在燃料仓I的下方,并与降尘室4相连通;燃烧室2的宽度大于燃料仓I宽度。燃烧室2的下部设置有炉箅6,生物质燃料在炉箅6上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炉灰落入燃烧室2底部。位于炉箅6上方的炉壳22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掏渣口 19,用于清除生物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炉渣;位于炉箅6下方的炉壳22的前端面上设有清灰口 20,用于清除掉落的炉灰。在炉箅6下方设有助燃送风口 A10,助燃送风口 AlO通过送风支管A9与送风主管8相连通。来自助燃送风口 AlO的送风能够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氧气、提高燃烧速度。
[0035]燃烧室2的左侧炉墙与燃料仓I的左侧外壁、燃烧室2的右侧炉墙与燃料仓I的右侧外壁之间分别形成烟气流出通道,生物质染料燃烧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烟气流出通道进入降尘室4。烟气流出通道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2个助燃送风口 B12,这2个助燃送风口 B12纵向排列;前侧内壁上的2个助燃送风口 B12和后侧内壁上的2个助燃送风口 B12相对设置。助燃送风口 B12的送风来自鼓风机5、经送风主管8和送风支管Bll输送。来自助燃送风口 B12的送风一方面降低了燃料仓I侧壁的温度、提高了热风炉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有助于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当生物质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有毒气体;助燃送风口 B的送风能够与烟气充分混合、提供充足氧气使烟气中包含的可燃性气体彻底燃烧,不仅提高生物质热风炉的供热量和供热效率,而且有效避免了有毒气体外排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助燃送风口 B12的个数和布置方式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0036]降尘室4与燃烧室2相连通,如图5所示,热烟气入口 41位于降尘室4的顶部左端,热烟气出口 42位于降尘室4的顶部右端。降尘室4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除尘板431、第二除尘板432、第三除尘板433。其中,第一除尘板431和第三除尘板433均焊接在降尘室4顶部、与降尘室4底部之间形成烟气流通间隙,第一除尘板431和第三除尘板433均向右倾斜、与降尘室4顶部成45° ~60°的锐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除尘板431与降尘室4顶板的夹角、第三除尘板433与降尘室4顶板的夹角是相同的,也可以根据热烟气中的烟尘含量对夹角角度进行调整。第二除尘板432垂直焊接在降尘室4底部、并与降尘室4顶部形成烟气流通间隙。炉壳22上对应于降尘室4的位置设有清尘口 44 ;当降尘室4中烟尘量积累较多时,可以打开清尘口、集中清理烟尘。
[0037]工作时,来自燃烧室的热烟气由热烟气入口进入降尘室,由于体积增大、热烟气流速降低,使得烟气中的烟尘逐渐沉降到降尘室底部。由于第一除尘板、第二除尘板和第三除尘板的阻挡,热烟气只能通过烟气流通间隙进行折线运动;通过限定热烟气的流动方向,使得热烟气均能被有效除尘、保证稳定可控的除尘效果。在热烟气的流动过程中,其流动速度逐渐降低,烟尘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沉降下来;在热烟气第二次向下流动过程中,热烟气中颗粒较小的烟尘也可以沉降下来,从而达到二次沉降、彻底除尘的目的。
[0038]经过降尘室4除尘的热烟气被送入换热室3进行热交换。换热室3位于燃烧室2的两侧、降尘室4上方。换热室3内部设置有数根空气管道,空气管道与换热室3内壁之间的间隙为烟气通道。空气管道可以是蛇形盘绕的弯管,或者是横纵交错的直管;空气管道选用螺纹波纹管,其管体表面有起伏的波纹,能够有效增大换热面积。所述空气管道的入口位于换热室3的上部,与送风支管C13的换热送风口 14相连通;空气管道的出口连通至位于换热室3的下部的热风出口 21,热风出口 21与环境相通。所述烟气通道的入口位于换热室3的下部、与降尘室4的烟气出口相连通,烟气通道的出口位于换热室3的上部、与烟气夹层15相连通。除了空气管道入口、空气管道出口、烟气通道入口、烟气通道出口之外,换热室内壁均为密封。来自降尘室4的热烟气进入换热室3的烟气通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