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45572阅读:来源:国知局
拆卸接头40串联连接,便于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的拆装。在不使用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时,可以关闭可拆卸接头40,将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密封,在需要使用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时,可以通过可拆卸接头40将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与主室内机20的室内换热器连接,然后打开可拆卸接头40,使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的制冷剂流路与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流路相通。
[0037]在同时安装多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的情况下,若多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之间以串联方式设置,则多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之间可以通过上述可拆卸接头40连接。
[0038]如图2所示,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包括换热管31和安装盒32。
[0039]其中,所述换热管31安装在所述安装盒32内,所述换热管31将管道内的制冷剂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安装盒32,所述安装盒32将所述换热管31传递来的制冷剂热量辐射到室内。
[0040]换热管31的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即为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的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在需要使用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时,可通过可拆卸接头40将换热管31的制冷剂输入口与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输出口连接,将换热管31的制冷剂输出口与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输入口连接,从而换热管31和主室内机20的室内换热器连接,主室内机20的室内换热器排出的制冷剂通过与换热管31的冷剂输入口连接的可拆卸接头40流入换热管31,并且制冷剂在换热管31内流动。制冷剂在换热管31内流动过程中,换热管31将制冷剂的热量传递到安装盒32,安装盒32具有导热功能,安装盒32根据热辐射原理将换热管31传递来的制冷剂热量辐射到室内,从而实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的制冷制热功能。
[0041]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盒32包括支撑框33和导热板34。支撑框33可以是塑料框,导热板34可以是铝板等具体导热功能的金属板。
[0042]其中,所述换热管31安装在所述支撑框33内;所述支撑框33具有一开口侧,所述导热板34与所述支撑框33的开口侧盖合,所述导热板34将所述换热管31传递来的制冷剂热量辐射到室内。
[0043]换热管31可以与支撑框33可拆卸连接,导热板34可以与支撑框33可拆卸连接,在装配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时,可将换热管31安装在支撑框33内,将导热板34与支撑框33的开口侧盖合。导热板34与支撑框33的开口侧盖合后,导热板34紧贴换热管31的管壁,制冷剂在换热管31内流动过程中,换热管31将制冷剂的热量传递到导热板34上,导热板34根据热辐射原理,将制冷剂的热量自然地向外界辐射,即在换热管31内流动的制冷剂的热量被辐射到室内,达到自然换热的效果,经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换热后的制冷剂从换热管31的制冷剂输出口流到所述主室内机20的室内换热器进行再次换热,实现制冷制热功能。
[0044]具体地,所述支撑框33内设置有压条35,所述换热管31固定在所述压条35上。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框33内两对的两条侧边之间设置两条压条35,当然压条3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此不作限制。通过压条35将换热管31固定,确保换热管31固定不掉落,从而将换热管31安装在支撑框33内。
[0045]如图4所示,所述压条35开设有第一卡槽36 ;所述换热管31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36内。
[0046]如图4所不,压条35开设有若干具体同一开口方向的第 ^槽36,第 ^槽36的开口朝向设置导热板34的一侧,在安装换热管31时,将换热管31卡入所述第一卡槽36内,使得换热管31固定在第一卡槽36内,从而将换热管31固定在压条35上。
[0047]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槽36为U型槽。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卡槽36呈U型槽设置,使得第一卡槽36与换热管31适配,更好地将换热管31固定在压条35上。
[0048]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框33开设有第二卡槽37,所述换热管31的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穿过所述第二卡槽37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且所述换热管31位于所述第二卡槽37内的管段与所述第二卡槽37卡接。
[0049]如图4所示,在支撑框33开设有两个开口方向相同的第二卡槽37,换热管31的制冷剂输入口穿过其中一第二卡槽37,换热管31的制冷剂输出口穿过另一第二卡槽37,且换热管31位于第二卡槽37内的管段与所述第二卡槽37卡接。换热管31的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穿过第二卡槽37后分别套接一可拆卸接头40,通过可拆卸接头40连接至主室内机20的室内换热器。
[0050]具体地,所述第二卡槽37为U型槽。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二卡槽37呈U型槽设置,使得第二卡槽37与换热管31适配,更好地固定换热管31,并引导换热管31的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向安装盒32外部延伸。
[0051]具体地,所述换热管31固定在压条35上的管段呈蛇形设置。将换热管31弯曲设置为蛇形形状,使得支撑框33内能够容置较长的换热管31,增大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内制冷剂的换热面积,提高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的换热效率,还能够减小热辐射换热室内机30的体积。
[00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主室内机,以及与所述主室内机连接的热辐射换热室内机;所述主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增设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所述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输出口与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的制冷剂输入口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输入口与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的制冷剂输出口连接,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将从所述室内换热器传输来的制冷剂的热量辐射到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至少一台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 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为多台时,多台所述热辐射换热室串联连接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或者多台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串联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输出口与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的制冷剂输入口通过可拆卸接头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输入口与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的制冷剂输出口通过所述可拆卸接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包括换热管和安装盒; 所述换热管安装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换热管将管道内的制冷剂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将所述换热管传递来的制冷剂热量辐射到室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包括支撑框和导热板; 所述换热管安装在所述支撑框内; 所述支撑框具有一开口侧,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支撑框的开口侧盖合,所述导热板将所述换热管传递来的制冷剂热量辐射到室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内设置有压条,所述换热管固定在所述压条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换热管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换热管的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穿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且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管段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为U型槽。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固定在压条上的管段呈蛇形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室外机、与所述室外机连接的主室内机,以及与所述主室内机连接的热辐射换热室内机;所述主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增设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所述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输出口与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的制冷剂输入口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增设的制冷剂输入口与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的制冷剂输出口连接,所述热辐射换热室内机将从所述室内换热器传输来的制冷剂的热量辐射到室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空调器制冷制热时无风感、静音,提高了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性。同时,主室内机和热辐射换热室内机可安装在不同的房间,实现一拖多空调器功能。
【IPC分类】F24F1-00, F24F13-24, F24F13-30
【公开号】CN204555057
【申请号】CN201520182409
【发明人】张桃, 张惟, 赖想球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