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967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图2中出风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图2中出风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是图2中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图1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8]I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10机壳,100第三螺钉孔,11面板,12背板,120第二螺钉柱,13电机安装板,14风机电机,15换热器,16上蜗壳,17风轮,18下蜗壳,20机头,200出风口,21出风框,210第五螺钉孔,211第四螺钉柱,22顶盖,220第六螺钉孔,30旋转支架,300从动轮,301环形旋转槽,302第三螺钉柱,40驱动电机,400电机轴,50主动轮,60连接支架,600环形旋转轴,601第一螺钉柱,602第二螺钉孔,603第四螺钉孔,70出风压板,701压边,702第一螺钉孔,703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1]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0042]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1,包括:机壳10、机头20、旋转支架30和旋转驱动装置。
[0043]其中,所述机壳10上设有进风口 ;
[0044]所述机头20位于所述机壳10的上方,且所述机头20上设有出风口 200 ;
[0045]所述旋转支架30位于所述机壳10与所述机头20之间,所述旋转支架30与所述机头20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支架30与所述机壳10可活动连接;
[0046]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壳10上,并可带动所述旋转支架30转动,以使所述旋转支架30带动所述机头20相对于所述机壳10360°转动。
[0047]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在机壳与机头之间设置旋转支架,且旋转支架与机头固定连接,并与机壳可活动连接,使得安装在机壳上的旋转驱动装置可驱动旋转支架转动,进而实现旋转支架带动机头相对于机壳360°转动,从而使得开设在机头上的出风口能够360°无死角旋转,有效扩大了送风范围,并增大了送风距离,达到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无死角送风的目的,提高了空调器送风的舒适性,满足了客户对空调器舒适性的要求,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因机头固定在机壳上而导致的出风口固定、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送风范围小、送风距离近等问题;并且上述通过旋转支架实现机头相对于机壳转动的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使得设置在机头和机壳上的结构相对简化,进而使得机头和机壳的加工简单,强度高,这样当旋转支架或旋转驱动装置因长期使用而损坏时,便于将旋转支架或旋转驱动装置拆下进行更换,从而有效保护了机头和机壳,避免机头或机壳被损坏,从而延长了机头和机壳的使用寿命。
[0048]如图2所示,所述机壳10包括面板11和背板12,所述面板11与所述背板12相连接围成一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电机安装板13、风机电机14、换热器15、上蜗壳16、风轮17、和下蜗壳18。其中,所述风机电机14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板13上,所述电机安装板13安装在所述上蜗壳16上,所述风轮17安装在所述风机电机14上,所述下蜗壳18安装在所述上蜗壳16上。
[0049]进一步,如图3、图8、图9和图11所示,所述旋转支架30上设有第三螺钉柱302,所述机头2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螺钉柱302相配合的第五螺钉孔210,通过所述第三螺钉柱302与所述第五螺钉孔210的配合,实现所述旋转支架30与所述机头20固定连接。
[0050]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0、主动轮50和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40安装在所述机壳10上,所述主动轮50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40的电机轴400上,所述从动轮300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30上,所述主动轮50可在所述驱动电机4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从动轮300转动。
[0051 ] 如图5所示,背板12上设有第二螺钉柱120,驱动电机40通过第二螺钉柱120安装在背板12上。
[0052]进一步,如图3、图8和图9所示,所述旋转支架30呈环形,所述从动轮300包括设在所述旋转支架30的内侧壁面上的一周圈第一轮齿,所述主动轮50位于所述旋转支架30内侧,且所述主动轮50包括设在所述主动轮50外壁面上的一周圈第二轮齿,所述第一轮齿与所述第二轮齿相啮合。
[0053]上述实施例中,驱动电机安装在机壳上,主动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使驱动电机可通过电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和旋转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二轮齿和第一轮齿,从而通过第二轮齿与第一轮齿相啮合来实现主动轮带动旋转支架转动,进而实现旋转支架带动机头上的出风口转动,从而使得开设在机头上的出风口能够360°无死角旋转,有效扩大了送风范围,并增大了送风距离,达到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无死角送风的目的;并且上述通过轮齿啮合进行传动的方式,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装配方便。
[005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6、图7所示,所述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I还包括:连接支架60,所述连接支架60安装在所述机壳10上,并位于所述机壳10与所述旋转支架30之间,所述连接支架60呈环形,所述连接支架60的上端设有环形旋转轴600,所述旋转支架30的下端设有环形旋转槽301,所述环形旋转槽301插入所述环形旋转轴600的内侧,并可相对于所述环形旋转轴600转动。
[0055]如图2至图7所示,所述机壳10包括面板11和背板12,面板11和背板12相连接围成一安装空间,面板11和背板12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三螺钉孔100,连接支架60上设有与第三螺钉孔100相配合的第四螺钉孔603,连接支架60与面板11、连接支架60与背板12通过螺钉连接。
[0056]上述实施例中,在机壳与旋转支架之间设置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安装在机壳上,使连接支架固定在机壳上,且连接支架上设有环形旋转轴,旋转支架上设有环形旋转槽,使得环形旋转槽可插入环形旋转轴的内侧,并实现环形旋转槽相对于环形旋转轴转动,从而实现旋转支架带动机头转动的目的。
[0057]进一步,如图2、图3和图10所示,所述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I还包括:出风压板70,所述出风压板70呈环形,所述出风压板70的上端具有向外弯折形成的压边701,所述出风压板70的下端插入所述旋转支架30内侧,并使所述压边701压在所述旋转支架30的上端面上,且所述出风压板70的外侧壁面与所述旋转支架30的内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使所述旋转支架30可相对于所述出风压板70转动。
[0058]再进一步,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所述出风压板70的内侧壁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支架60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出风压板70安装在所述连接支架60上,且所述旋转支架30限位于所述出风压板70与所述连接支架60之间。
[0059]上述实施例中,为实现对旋转支架的限位作用,以使得旋转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旋转支架平稳转动,在旋转支架的上端设有出风压板,使得出风压板下端位于旋转支架的内侦牝且出风压板上的压边压在旋转支架的上端面上,并且通过设在出风压板的内侧壁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和设在连接支架的内侧壁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实现将出风压板固定在环形旋转轴的内侧,进而实现将出风压板固定在连接支架上,从而实现将旋转支架限位于出风压板与连接支架之间,使得旋转支架只能在出风压板与连接支架之间转动,从而保证了旋转支架转动地平稳性,进而使得旋转支架能够带动机头上的出风口平稳转动。
[006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沿所述出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