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波设备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微波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21386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第一端Ila伸入至第一容纳腔121内且与感温件122相连;第二壳体13具有第二容纳腔131,导线11适于与第二壳体13电连接。第一容纳腔121内设有感温件122,并且与第一端Ila伸入第一容纳腔121的导线11连接,导线11的第二端Ilb与第二壳体13电连接,由此可以将感温件122检测到的信号导出,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这里,对导线11与第二壳体13的连接形式不做限制,导线11可以直接与第二壳体13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与第二壳体13连接。
[0044]导线11位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包裹有屏蔽层14。也就是说,在位于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之间的导线11上,屏蔽层14可以包裹在该段导线11的部分外周壁上,也可以包裹在该段导线11全部的外周壁上。由此可以屏蔽微波场对导线11产生的干扰,提高导线11的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屏蔽层14作接地处理,以便于及时将微波场产生的感应电流导出,避免因感应电流产生集肤效应和涡流效应而使测温组件10自身温度升高,对温度测量造成干扰,从而可以实现测温组件10在微波环境下的精准温度测量,达到检测微波场下食物的温度的目的。
[0045]在强电磁场下,当用常规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测量时,金属材料制作的测量探头及导线在高频电磁场下产生感应电流,由于集肤效应和涡流效应使其自身温度升高,对温度测量造成严重干扰,使温度示值产生很大误差或者无法进行稳定的温度测量,同时也会对微波设备带来极大的危害。红外传感器虽然能用于微波环境,但只能监测食物的表面温度,且测量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光纤类传感器,如半导体式、光纤光栅式、FP腔式,均由于成本过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004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微波设备I的测温组件10,通过在导线11的位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屏蔽层14,由此可以屏蔽微波场对导线11产生的干扰信号,提高导线11的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从而可使感温件122检测到的温度更加接近真实温度,进而提高了测温组件10抗电磁干扰能力。
[0047]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屏蔽层14可以为由可导电的材质制成的导电屏蔽层,例如屏蔽层14可以为金属屏蔽层,由此可以有效地屏蔽微波场对导线11产生的干扰。进一步地,测温组件10还可以包括保护套15,保护套15包裹在屏蔽层14的外周壁上,由此可以有效地保护屏蔽层14,防止屏蔽层1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打火现象,从而可以提高测温组件10的安全性,延长测温组件10的使用寿命。
[0048]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保护套15的内壁与屏蔽层14的外壁紧密贴合。可选地,保护套15的内径的大小与屏蔽层14外径的大小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套15可以为由硅胶材料制成的硅胶保护套。这里,硅胶材料俗称硅橡胶,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绝缘性好,广泛用于电子电器中。由此可以有效地保护屏蔽层14,防止微波进入到保护套15与屏蔽层14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可以避免屏蔽层1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打火现象。
[0049]可选地,屏蔽层14的长度可以大于保护套15的长度。由此,屏蔽层14可以有效地屏蔽微波场对导线11产生的干扰信号,提高导线11的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保护套15可以有效地保护屏蔽层14,防止屏蔽层1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打火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测温组件10的安全性和测温准确性。进一步地,屏蔽层14的两端均延伸至保护套15外部,由此屏蔽层14的两端可以分别伸入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内,进一步地屏蔽对导线11产生的干扰信号。
[0050]如图1-图3所示,为方便导线11与感温件122连接,第一容纳腔121可以具有第一开口 1211,导线11的第一端I Ia可以从第一开口 1211伸入到第一容纳腔121内。感温件122远离第一开口 1211设置,用于测量温度信号。屏蔽层14延伸至第一壳体12内,由此屏蔽层14可以有效地保护位于第一开口 1211处的导线11,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微波场对温度测量造成干扰。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容纳腔121的一端敞开以形成第一开口 1211,另一端封闭,感温件122设在第一容纳腔121的封闭端处,导线11可以从第一开口伸入到第一容纳腔121内,并与感温件122相连,屏蔽层14的一端可以从第一开口 1211伸入到第一容纳腔121内。
[0051]需要说明的是,感温件122可以为热敏电阻或温度传感芯片,感温件122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端子123与导线11连接。如图4所示,为防止感温件122在第一容纳腔121内晃动,第一壳体12内部填充导热硅脂124,不仅提高感温件122的响应时间和灵敏度,同时也起到绝缘和简化加工工艺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导热硅脂124是一种高导热绝缘有机硅材料,既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又有优异的导热性,广泛涂覆于各种电子产品,电器设备中的发热体(功率管、可控硅、电热堆等)与散热设施(散热片、散热条、壳体等)之间的接触面,起传热媒介作用和防潮、防尘、防腐蚀、防震等性能。
[0052]测温组件10还可以包括第一环形紧固件16,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环形紧固件16设在第一容纳腔121内,且第一环形紧固件16的内周壁与屏蔽层14的外周壁紧贴,第一环形紧固件16的外周壁与第一容纳腔121的内壁紧贴。换言之,第一环形紧固件16的内径尺寸小于等于屏蔽层14的外径尺寸,第一环形紧固件16的外径尺寸大于等于第一容纳腔121的内径尺寸。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环形紧固件16的内周壁与屏蔽层14之间出现间隙,防止第一环形紧固件16的外周壁与第一容纳腔121的内周壁之间出现间隙,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微波进入到第一壳体12内,从而提高测温组件10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选地,第一环形紧固件16可以有由金属材料制成,即第一环形紧固件16可以形成为环形的金属紧固件。由此,可以提高第一环形紧固件16的结构强度,并使屏蔽层14牢靠地与导线11贴合。
[0053]进一步地,第一容纳腔121的第一开口 1211的边缘朝向第一开口 1211内收缩形成第一收口部1212,如图2和图5所示。换言之,从第一容纳腔121的封闭端至第一容纳腔121的开口端方向上,第一容纳腔121的靠近第一开口 1211的端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由此可以防止第一环形紧固件16在使用过程中朝开口端滑落,影响测温的精确度。
[0054]如图1、图3和图6所示,第二容纳腔131可以具有第二开口 1311,屏蔽层14延伸至第二壳体13内,由此屏蔽层14可以有效地保护位于第二开口 1311处的导线11,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微波场对温度测量造成干扰。例如,如图6所示,屏蔽层14的另一端可以从第二开口 1311伸入到第二容纳腔131内。
[0055]测温组件10还可以包括第二环形紧固件17。第二环形紧固件17设在第二容纳腔131内,并且第二环形紧固件17的内周壁与屏蔽层14的外周壁紧密贴合,第二环形紧固件17的外周壁与第二容纳腔131的内壁紧密贴合。换言之,第二环形紧固件17放置在第二容纳腔131内,第二环形紧固件17的内径尺寸小于等于屏蔽层14的外径尺寸,第二环形紧固件17的外径尺寸大于等于第二容纳腔131的内径尺寸。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二环形紧固件17的内周壁与屏蔽层14之间出现间隙、防止第二环形紧固件17的外周壁与第二容纳腔131的内周壁之间出现间隙,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微波进入到第二壳体13内,从而提高测温组件10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选地,第二环形紧固件17可以有由金属材料制成,即第二环形紧固件17可以形成为环形的金属紧固件。由此,可以提高第二环形紧固件17的结构强度,并使屏蔽层14牢靠地与导线11贴合。
[00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测温组件10中的导线11可以为两根,两根导线11的第二端Ilb均伸入第二容纳腔131内,并且均与第二壳体13相连,以用于传输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测温组件10的两根导线11可以作为信号线,用于传输信号,两根导线11中的一根与高电压端连接,另一根与低电压端连接,屏蔽层14包裹在两根导线11的外周壁上可以用于接地,以及时导走微波场下产生的感应电流,避免感应电流干扰导线11对测温组件1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