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21565阅读:来源:国知局
4的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这样在两个不等径的第一叶轮中节3和第三叶轮中节5之间设置一个过渡段,也即第二叶轮中节4,使得在第一叶轮中节3和第三叶轮中节5有了风速和风温的过渡,不至于会有风速和风温的巨变,给人有适应过程,很人性化。
[0041]当然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第二叶轮中节4的纵向截面形状不仅仅局限为梯形,其它任何可以起到在第一叶轮中节3和第三叶轮中节5之间的风速和风温进行过渡的纵向截面形状均可使用。本实施例中之所以优选为梯形仅仅是因为梯形的第二叶轮中节4的制造加工较为方便。
[0042]所述蜗壳风道和贯流风轮的外周形状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蜗壳风道包括第一蜗壳风道6、第二蜗壳风道7和第三蜗壳风道8,所述第三蜗壳风道8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蜗壳风道6的直径,所述第二蜗壳风道7—端的直径与第一蜗壳风道6的直径相等,另一端的直径与第三蜗壳风道8的直径相等,且第二蜗壳风道7的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一叶轮中节3、第二叶轮中节4和第三叶轮中节5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蜗壳风道6、第二蜗壳风道7和第三蜗壳风道8内。也即蜗壳风道的形状是对应叶轮中节的外周形状的,不管叶轮中节的形状如何设置,蜗壳风道只需要按照叶轮中节的形状,且能将叶轮中节安装于蜗壳风道内即可。
[0043]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一的第一叶轮中节3上的叶片包括第一叶片11和与所述第一叶片11直径不等的第二叶片12,且所述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三叶轮中节5上的叶片包括第三叶片和与所述第三叶片直径不等的第四叶片,且所述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交替设置。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一叶片11的直径大于第二叶片12的直径,第一叶片11的直径也即第一叶轮中节3的直径dl。
[0044]出于更好的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调器噪音的考虑,相邻的每个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沿周向呈不等间隔设置;当然出于同样的考虑,很显然的,相邻的每个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沿周向呈不等间隔设置。
[0045]如图5所示,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有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电机9,也即第一叶轮中节3、第二叶轮中节4、第三叶轮中节5是由同一个电机9带动转动的,依据贯流风轮相似原贝1J,其风量与贯流风轮转速、贯流风轮直径、贯流风轮长度的关系如下:
[0046]Q = QbX (N/Nb) X (D/Db)2X (L/Lb)
[0047]其中,Q为所需风量,Qb为预设标定的风量,N为贯流风轮转速,N 预设标定的贯流风轮转速,D为贯流风轮直径,Db为预设标定的贯流风轮直径,L为贯流风轮长度,L b为预设标定的贯流风轮长度。
[0048]由上述各参数的关系可以看出,在N、Nb、L、Lb相同的情况下,从贯流风轮吹出的所需风量与贯流风轮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亦即贯流风轮的直径越大,出风量也越大。
[0049]具体到本实施例一中,第一叶轮中节3的直径大于第三叶轮中节5,因此,第一叶轮中节3的出风量就大于第三叶轮中节5的出风量,第二叶轮中节4的出风量从左到右逐渐减少。
[0050]这样的设置就使的在同一转速条件下,由于贯流风轮(叶轮中节)直径不同,同一空调器送出来的风量不同,风速也不同,同时由于空调室内热交换器温度左右位置基本相同,所以本实施例一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一蜗壳风道6送出大风量、温度稍高的风,第三蜗壳风道8送出小风量、温度稍低的风。
[0051]实施例二
[0052]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0053]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叶轮中节3上的叶片直径均相等,所述第三叶轮中节5上的叶片直径均相等。这样的设计,使得叶轮中节的制作更加简单方便。
[0054]为了能有效的降低空调器的噪音,所述第一叶轮中节和第三叶轮中节上的叶片沿旋转轴的轴向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005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其贯流风轮包括旋转轴和沿所述旋转轴轴向固定连接设置的至少三个叶轮中节,且每个叶轮中节的直径不相等;贯流风轮安装于壳体内的蜗壳风道中,蜗壳风道和贯流风轮的外周形状相匹配,这样,在同转速的情况下,从每个直径不等的叶轮中节中吹出的风速、风温均不相同,使得在同一空调器上,可以实现多风速多温区制冷、制热,解决同一房间内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005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贯流风轮和壳体; 所述贯流风轮包括旋转轴和沿所述旋转轴轴向固定连接设置的至少三个叶轮中节,且每个叶轮中节的直径不相等; 所述贯流风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蜗壳风道中,所述蜗壳风道和贯流风轮的外周形状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中节中,至少有一个叶轮中节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一端向另一端渐变,且该叶轮中节位于其它叶轮中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由一端向另一端渐变的叶轮中节的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轮包括旋转轴和沿所述旋转轴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叶轮中节、第二叶轮中节和第三叶轮中节,所述第三叶轮中节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叶轮中节的直径,所述第二叶轮中节一端的直径与第一叶轮中节的直径相等,另一端的直径与第三叶轮中节的直径相等,且第二叶轮中节的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 所述蜗壳风道包括第一蜗壳风道、第二蜗壳风道和第三蜗壳风道,所述第三蜗壳风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蜗壳风道的直径,所述第二蜗壳风道一端的直径与第一蜗壳风道的直径相等,另一端的直径与第三蜗壳风道的直径相等,且第二蜗壳风道的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一叶轮中节、第二叶轮中节和第三叶轮中节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蜗壳风道、第二蜗壳风道和第三蜗壳风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中节上的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与所述第一叶片直径不等的第二叶片,且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三叶轮中节上的叶片包括第三叶片和与所述第三叶片直径不等的第四叶片,且所述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交替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每个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沿周向呈不等间隔设置;相邻的每个第三叶片和第四叶片沿周向呈不等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中节上的叶片直径均相等,所述第三叶轮中节上的叶片直径均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中节和/或第三叶轮中节上的叶片沿旋转轴的轴向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有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具体的是一种多风速、多温区的空调器室内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其贯流风轮包括旋转轴和沿所述旋转轴轴向固定连接设置的至少三个叶轮中节,且每个叶轮中节的直径不相等;贯流风轮安装于壳体内的蜗壳风道中,蜗壳风道和贯流风轮的外周形状相匹配,这样,在同转速的情况下,从每个直径不等的叶轮中节中吹出的风速、风温均不相同,使得在同一空调器上,可以实现多风速多温区制冷、制热,解决同一房间内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IPC分类】F24F1/00, F24F13/00
【公开号】CN204786813
【申请号】CN201520513953
【发明人】张桃, 张 浩, 赖想球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