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6696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下的上料台架不方便取料臂取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方便取料臂取料的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包括动梁和定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梁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定梁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定梁靠近入炉辊道的一端设置有对齐挡板,所述定梁上表面最高点和最低电点的高度差不大于所述动梁高位和低位的高度差。本实用新型的动梁将钢坯放置到定梁上时,钢坯之间会产生间隙,能够方便取料臂的取料。
【专利说明】
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
【背景技术】
[0002]上料台架一般是布置在加热炉前,由行车成排上料到台架上,上料台架步进动作,把钢坯送到入炉辊道端,由取料臂把单根钢坯取到入炉辊道上,完成上料。
[0003]以往的上料台架定梁为水平的,钢坯走到端头后,都会在端部的对齐挡板的作用把钢坯两端对齐,这样所有的钢坯又会挤到一起。由于钢坯之间挤得太紧,取料臂很难将坯料取走,此时取料臂要想把第一根钢坯取走,挡板必须降下去,释放钢坯之间的挤压应力。挡板的升降要用到一套动力系统,带动挡板升降。在取钢前,必须先将升降挡板降下,完成取钢后,必须先升起升降挡板,台架才能进行下一步动作。在钢坯对齐的过程中,钢坯的挤压力很大,对挡板的动力系统有很高的要求,有时甚至会把挡板挤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取料臂取下钢坯的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包括动梁和定梁,所述动梁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定梁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定梁靠近入炉辊道的一端设置有对齐挡板,所述定梁上表面最高点和最低电点的高度差不大于所述动梁高位和低位的高度差。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对齐挡板与所述定梁固定连接,所述对齐挡板竖直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定梁靠近所述入炉辊道的一端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定梁远离入炉辊道的一端的上表面的高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梁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0.1°_2°。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动梁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子动梁,各所述子动梁的通过机械或电气联锁,各所述子动梁同时以相同速度运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定梁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子定梁,各所述子定梁的上表面共面。
[0011]本实用新型上料台架的定梁上表面为斜面,动梁的上表面为水平面。当行车上料时,动梁处在低位,坯料直接放到定梁上,并在定梁上沿上表面为倾斜放置。动梁升起时,将坯料抬起,所有的坯料都落在水平的动梁上,升到高位后,动梁前移,当钢坯碰到挡板后,坯料被对齐并压紧,动梁平移到位后,就会下降,由高位降到低位,此时动梁上的钢坯就放到了定梁上。动梁是水平的,定梁是倾斜的,在动梁竖直降下坯料放到定梁上时,坯料在动梁上占用的水平段长度,变成了定梁上的倾斜边长度,钢坯占用的空间变长了,所以钢坯之间就会产生缝隙,钢坯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能够方便取料臂进行取料。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的对齐过程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的取料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上钢坯之间产生缝隙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施例的定梁2为斜面的上料台架,包括动梁I和定梁2,所述动梁I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定梁2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定梁2靠近入炉辊道的一端设置有对齐挡板21,所述定梁2上表面最高点和最低电点的高度差不大于所述动梁I高位和低位的高度差。
[0018]定梁2是固定不动的,动梁I是由动力系统传动并带动钢坯3作上前下后步进运动。定梁2上设置有对齐挡板21,对齐挡板21对齐钢坯3和防止钢坯3冲出台架。
[0019]当台架上料时,动梁I处于低位,行车把成排钢还3放到台架的定梁2上,行车吊上去的坯料不可能是沿辊道水平的,也就是说坯料在台架上是倾斜的,一端靠前一端靠后。坯料在台架上行走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跑偏现象,就是一端跑得快一端跑得慢,这跟台架的制作和安装精度有关系。由于存在坯料偏斜情况,上料之前必须由挡板把坯料对齐。
[0020]如图1所示,钢坯3被动梁I抬起后,钢坯3是紧密地排列在水平的动梁I上,动梁I前移,动梁I上的钢坯3受到对齐挡板21的阻挡,钢坯3的两端对齐,然后动梁I落下,钢坯3又落在定梁2上,动梁I处于低位后,后移,准备下一次移钢,这样动梁I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
[0021]如图3所示,钢坯3为方钢,设方钢的边长为a,定梁2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设为β,当动梁I落下时,钢坯3的一个角先接触定梁2,当所有钢坯3都落下时,最一个钢坯3先翻转β角,之后所有的钢坯3跟着一起翻转。设钢坯3的边长a在定梁2斜边上的投影为C,则c= a/cos0,当所有钢坯3落到定梁2上后,此时钢坯3之间的间隙为d,则d = c_a。当钢坯3走到末端后,动梁I抬起钢坯3前进,由挡板阻挡,动梁I与钢坯3产生滑动摩擦,钢坯3被挡板对齐,并在动梁I上紧密排列。动梁I下降后,钢坯3被放到定梁2上,钢坯3之间产生距离为d的间隙。
[0022]如图2所示,当钢坯3之间产生间隙之后再用取料臂4取料,由于钢坯3之间有间隙,不在互相挤压,坯料在被往上取得过程中,上方的空间会逐渐增大,所以取料臂4可以轻松将料取走。
[0023]在钢坯3步进的过程中,动梁I不管是抬起钢坯3还是放下钢坯3,所有的钢坯3不是同时与动梁I或定梁2接触,而是一根根地逐渐接触,这样钢坯3不管是对动梁I还是定梁2都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钢坯3对动梁I和定梁2的冲击。
[0024]实施例2
[002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对齐挡板21与所述定梁2固定连接,所述对齐挡板21
竖直设置。
[0026]由于定梁2上表面采用斜面设置,能够使钢坯3之间出现间隙,不存在挡板对钢坯3挤压导致取料臂4不容易取料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固定挡板,将对齐挡板21与定梁2固定连接,这样省去一套动力系统和一套传动机构。在操作上,可以减少一步升降挡板的操作,使生产更加流畅。在成本方面,可以节省成本,降低投资。在设备维护方面,减少了检修点和不稳定环节。
[0027]使用带斜面的定梁2,配合固定的挡板,就能轻松地将料取走,而且固定的挡板重量轻,投资少,工作可靠。在取料过程中,简化了取料的步骤,节省了时间,加快了取料的节奏,省去升降挡板与动梁I之间配合的繁琐控制系统,操作步骤简化。
[0028]实施例3
[00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定梁2靠近所述入炉辊道的一端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定梁2远离入炉辊道的一端的上表面的高度。所述定梁2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0.1°-2。。
[0030]将定梁2的上表面设置成为倾斜的面,动梁I在将钢坯3放置在定梁2上时,钢坯3会发生翻转。本实施例中将定梁2的斜面迎着钢坯3的运输方向设置,这样,能够在放置钢坯3时使钢坯3与钢坯3之间以及钢坯3与对齐挡板之间产生间隙,能够方便取料臂4的取料。
[0031]定梁2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不能过小或过大,角度过小会使间隙很小,效果不理想。角度过大,会使定梁2斜度比较大,降低定梁2的强度,定梁2前后的高差还应受到动梁I上下行程的限制,高差不能超过动梁I的上下行程。根据台架长度的差别,定梁2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一般会在0.1°?2°之间。
[0032]实施例4
[00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动梁I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子动梁,各所述子动梁的通过机械或电气联锁,各所述子动梁同时以相同速度运动。所述定梁2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子定梁,各所述子定梁的上表面共面。
[0034]本实施例中,动梁I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子动梁,并且各子动梁之间通过机械或电气联锁,各所述子动梁同时以相同速度运动。这样,使钢坯3的各个位置的运动情况形同,也就能够使钢坯3排列整齐。而各子定梁上表面共面也是相同的道理,能够使钢坯3排列整齐。
[00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包括动梁和定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梁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定梁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定梁靠近入炉辊道的一端设置有对齐挡板,所述定梁上表面最高点和最低电点的高度差不大于所述动梁高位和低位的高度差。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挡板与所述定梁固定连接,所述对齐挡板竖直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梁靠近所述入炉辊道的一端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定梁远离炉辊道的一端的上表面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梁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0.1。-2。。5.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梁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子动梁,各所述子动梁的通过机械或电气联锁,各所述子动梁同时以相同速度运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梁为斜面的上料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梁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子定梁,各所述子定梁的上表面共面。
【文档编号】C21D9/70GK205679070SQ201620614454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公开号201620614454.2, CN 201620614454, CN 205679070 U, CN 205679070U, CN-U-205679070, CN201620614454, CN201620614454.2, CN205679070 U, CN205679070U
【发明人】孙保生, 王海亮, 潘天成
【申请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