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9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干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中型空调水冷机组的干式蒸发器。
现有的大、中型空调水冷机组的干式蒸发器都属于管壳型换热器结构,圆筒形壳体内纵向排列若干蒸发管,蒸发管都胀接在管板上,制冷工质氟利昂在蒸发管内流动,蒸发吸热,管外的水即被冷却。壳体二端的管板外有封头,封头内侧有折流板,用以变更氟利昂流向。由于氟利昂流量大,在多管中并联流动,氟利昂在蒸发过程中汽体所占容积愈来愈大,在多管并联通过封头变更流向进入下一流程时,必然发生汽液分离现象,下部管子中液体多,上部管子中汽体多,有时甚至全是汽体,而氟利昂蒸汽是不吸热的,这就大大影响了整个蒸发器的传热效果。为了改善传热,使用工艺比较复杂的内肋管,梅花芯管,螺纹管等,但其总传热系数也只有580~930瓦/米2℃(500~800千卡/米2时℃),且蒸发器的体积是制冷机组中最大的,消耗铜材及钢材也最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消除汽液分离现象,各管传热均匀,传热效果好,且能节省管材的新型干式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封头、管板、蒸发管、进液总管和出汽管,其特征是(1)在每蒸发管组的第一流程蒸发管的入口处有一个节流圈和滤网,当氟利昂并联地流入各蒸发管组时,受到各节流圈的强制分配,保证各蒸发管组的流量均匀一致。(2)在封头内侧设有尼龙直联管及尼龙U形联接管。尼龙直联管用以联接节流圈与第一流程蒸发管,各蒸发管组前后流程由尼龙U形联接管联通。尼龙U形联接管插入应联通的二管中,使与其他管中的氟利昂不相混,各蒸发管中的氟利昂质量流量均匀而且不变,从而保证有很好的传热效果。(3)采用薄壁光管作为蒸发管管材,以节约管材和降低工艺费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消除了汽液分离现象,各管传热均匀,保证了传热效果,其传热系数可达1470瓦/米2℃(1260千卡/米2时℃),铜材可节约 1/2 以上,且节约制造工时,降低工艺费用,体积和重量比同一机组的冷凝器小。
以一台5.83千瓦(50000千卡/时)氟利昂-22干式蒸发器为例,与国内外现有技术相比见下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式蒸发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以串联的一组蒸发管为例)。
图2是图1中A部份的放大图。
根据图1所示,壳体1与管板2焊接,封头3以螺栓联接盖在管板2上,蒸发管4全部胀接在管板2上。氟利昂从进液总管5输入,经滤网6,受节流圈7控制,由尼龙直联管8进入某一蒸发管组的第一流程蒸发管4,后几流程的蒸发管4由几个尼龙U形联接管9串联,最后氟利昂蒸汽进入左侧封头11,沿出汽管10送进压缩机。全部蒸发管的组数及每组蒸发管的流程数,根据冷量而定。蒸发管4全部采用一般通用的紫铜薄壁光管。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制冷用干式蒸发器,它包括壳体1,封头3,管板2,蒸发管4,进液总管5和出汽管10,其特征是(1)在每蒸发管组的第一流程蒸发管4的入口处有一个节流圈7和滤网6,(2)在封头3内侧设有联接节流圈7与第一流程蒸发管4的尼龙直联管8及联通各蒸发管组前后流程的尼龙U形联接管9,(3)蒸发管4采用薄壁光管。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制冷用干式蒸发器,它包括壳体、封头、管板、蒸发管、进汽总管和出汽管。其特征是在氟利昂进入各蒸发管组的第一流程蒸发管的入口处有一个节流圈,在封头内侧设有尼龙直联管及尼龙U形联接管,并采用薄壁光管为传热管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消除了汽液分离现象,各管传热均匀,保证了传热效果,其传热系数可达1470瓦/米
文档编号F25B33/00GK87205771SQ87205771
公开日1987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28日
发明者吴键 申请人:吴键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