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连接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979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调连接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内外机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空调连 接管总成。
背景技术
在空调行业中,内外机的连接通常是采用铜连接管两端套上铜螺母, 然后将管端扩口,铜螺母再与内外机的铜阀体啮合,从而将室内外机连 接起来。为防止裸管散失过多的能量,在管材表面套发泡塑料进行保温 处理。由于管端在扩口时其扩口处直径增加,对应处的擘厚有所减薄, 在端口螺母与截止阀紧固时又将喇叭口的壁厚进一步压薄,所以要求原 始管材必须具备较厚的壁厚。最近几年间,为降低制造成本,铜连接管
的壁厚由lmm逐步减到0.8mm、 0. 75mm、 0. 7咖甚至到0. 6mm。实践证明, 当原始管材壁厚在O. 6mm时其喇叭口在应用中强度降低很多,经常发生管 材在喇叭口断裂事故,从而造成接头处泄漏,严重影响空调器的寿命和 使用性能。虽然空调只要求其铜连接管达到O. 35mm壁厚就可以满足系统 的压力要求,但考虑其连接点喇叭口的强度而不得不用双倍壁厚的管材, 从而造成材料和资源的浪费,也使制造空调的成本上升。尤其是最近几 年推出的铜包铝管空调连接管和铝合金空调连接管,由于管材原始强度 比铜管低,因而需要更厚的管壁厚来抵御管端扩口及紧固时所带来的管 端壁厚的减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使用方便、可高效安装、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的空调连接管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连接管总成,包括金属管材、设置 在所述金属管材外表面的保温套管、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材两端口的连接 螺母,所述金属管材包括主体部和端口部,所述端口部的形状为喇叭口 形,所述金属管材为铜铝复合管,所述主体部管壁的厚度与所述端口部
管壁厚度之比大于0. 5且小于1。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连接管总成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主体部的管壁厚度为0. 4毫米 1毫米。
所述端口部由所述金属管材端部向管内翻折而成。 所述端口部由所述金属管材端部向管外翻折而成。 所述端口部最小孔径与主体部内径相同。
所述端口部的锥角为90度 120度。 所述金属管材为两层结构,外层为铜层,内层为铝层。 所述金属管材为两层结构,外层为铝层,内层为铜层。 所述铜层为铜合金,所述铝层为铝合金。 所述连接螺母为铜合金或铝合金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连接管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
下优点
1、 金属管材的主体部采用两层结构,降低了同一种金属的使用量, 例如铜的使用量,使金属管材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有效节约资源,极 大地降低原材料费用和生产成本。
2、 端口部采用两层主体部结构,实际上是四层结构后,管端喇叭口 的强度提高,其抗振动疲劳强度提高,喇叭口损坏的概率下降。3、 由于端口部采用两层主体部结构允许更大的紧固力矩,连接处的 密封性提高,减少泄漏的可能。因此喇叭口的密封性得到提高。
4、 由于主题部采用两层结构,可以采用的材料的选择面更广。
5、 由于端口部采取了两层主体部结构,即四层结构,可以使管体的 壁厚下降到常规连接管壁厚的50% 100%,使得整体连接装置的重量减 轻。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 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和优点从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 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喇叭口形的端口部空调连接管总成 的结构示意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端口部由所述主体部端部向管内 翻折形成端口部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 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 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连接管总成, 包括金属管材l、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材1外表面的保温套管2、设置在所 述金属管材1两端口的连接螺母3,所述保温管为现有的空调连接管中较 为常见的结构,这里就不再赘述。所述金属管材l包括主体部ll和端口部12,这里的所述主体部11和所述端口部12可以为- 体结构,即为所 述的金属管材l。所述端口部12的形状为喇叭口形,所述金属管材l为 铜铝复合管,所述主体部11管壁的厚度与所述端口部12管壁厚度之比 大于0. 5且小于1。例如,所述主体部11管壁的厚度与所述端口部12管 壁厚度之比为0. 6。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管材1与现有的连接管相 比,降低了铜的使用量。特别是大批量生产空调连接管的时候,将使金 属管材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有效节约资源,极大地降低原材料费用和 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管材l后,端口部12的 强度提高,其抗振动疲劳强度提高,喇叭口损坏的概率下降。同吋,由 于所述金属管材1为铜铝复合管,其结构允许更大的紧固力矩,连接处 的密封性提高,减少泄漏的可能,使端口部12的密封性得到提高。
更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地金属管材1为铜铝复合管,其强 度可以满足使用的要求。所以其主体部11的的管壁厚度为0.4毫米 1 毫米。例如,铜铝复合管的厚度为0.7毫米。生产此类金属管材,可以 节省大量的金属材料,减少了铜和铝的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 整个连接管结合了两种金属的优点,其具有良好的韧性,而且比较牢固, 所以对其厚度的要求也有所降低,降低了金属的使用量,使金属管材1 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有效节约资源,极大地降低原材料费用和生产成 本。
参见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端口部12由所 述金属管材l端部向管内翻折而成。翻折后,通过扩口使所述金属管材端 口形成所述喇叭形端口部12 ,同时再扩口过程中所述端口部12的管壁会 变薄,其厚度就会小于所述金属管材l管壁厚度的两倍。即,,所述主体 部11管壁的厚度与所述端口部12管壁厚度之比大于0. 5。因为所述金属管材l为铜铝复合管,例如其为两层结构的铜铝复合管,这样在翻折后,所 述端口部即为四层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必须使连接管 壁厚度达到一定厚度的缺点,即使本体部U的厚度为常规连接管壁厚的
50% 100%也能满足压力和密封等方面的要求,而且使得整体连接装置的 重量减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端口部12也可以由所述主体部11 端部向管外翻折而成。其作用和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 在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为了使端口部12与其它管路连接 的密封性,减少泄露的可能可以将喇叭口形的所述端口部12最小孔径设 置成与主体部ll内径相同。这样既满足了密封性的要求,有使连接管组 件内的流体流通更顺畅。同样,为了满足密封性的要求所述端口部12可 以设置成一定锥度,例如,喇叭口形的所述端口部12的锥角可以设置为 90度 120度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主体部11的管壁外层4为铜层,内层 5为铝层。或者是所述主体部11的管壁外层4为铝层,内层5为铜层。此实 施例中采用铜层和铝层相结合的方式大幅节省了铜的使用量,节约了资 源,降低了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铜层可以为为铜合金, 所述铝层可以为为铝合金。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连接 螺母3可以为铜合金或铝合金制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 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连接管总成,包括金属管材(1)、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材(1)外表面的保温套管(2)、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材(1)两端口的连接螺母(3),所述金属管材(1)包括主体部(11)和端口部(12),所述端口部(12)的形状为喇叭口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材(1)为铜铝复合管,所述主体部(11)管壁的厚度与所述端口部(12)管壁厚度之比大于0.5且小于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连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的管壁厚度为0.4毫米 1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连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部(12)由所述金属管材(1)端部向管内翻折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连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部(12)由所述金属管材(1)端部向管外翻折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连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部(12)最小孔径与主体部(11)内径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连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部(12)的锥角为90度 120度。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调连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材(1)为两层结构,外层(4)为铜层,内层(5)为铝层。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连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材(1)为两层结构,外层(4)为铝层,内层(5)为铜层。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连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铜层为铜合金,所述铝层为铝合金。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连接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母(3)为铜合金或铝合金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空调连接管总成,包括金属管材、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材外表面的保温套管、设置在所述金属管材两端口的连接螺母,所述金属管材包括主体部和端口部,所述端口部的形状为喇叭口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材为铜铝复合管,所述主体部管壁的厚度与所述端口部管壁厚度之比大于0.5且小于1。金属管材的主体部采用两层结构,降低了同一种金属的使用量,例如铜的使用量,使金属管材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有效节约资源,极大地降低原材料费用和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F25B41/00GK201340149SQ20082018250
公开日2009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
发明者朱建军, 田福生, 威 祁 申请人: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