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和使用了该热交换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554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交换装置和使用了该热交换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装置和使用了该热交换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便携式电话的基地站由于流过几十安培以上的电流,因此表现为发热体。 即,为了使其动作稳定化而进行冷却的情况极其重要。此种便携式电话的基地站为了进行该冷却而具备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的热交换装置。便携式电话的基地站包括对成为发热体的发送/接收机进行收纳的壳体和安装在该壳体开口部的热交换装置。图18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热交换装置的结构图。在图 18中,热交换装置201具备主体箱211,该主体箱211具有外气用的第一吸入口 207及第一喷出口 208、以及壳体内用的第二吸入口 209及第二喷出口 210。而且,在热交换装置201 中的主体箱211内设有外气用的第一鼓风机212及壳体内用的第二鼓风机213。此外,热交换装置201在主体箱211内具备进行室外空气与壳体内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14。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热交换装置201的主体箱211的设有第一吸入口 207的前表面侧具备防止雨水等侵入的百叶窗。主体箱211开闭自如地安装在壳体的门上。在该门上以覆盖热交换装置201的前表面(设有第一吸入口 207的面)的方式从外侧安装有具有冲孔的罩。在上述以往的热交换装置中,主体箱211由于安装在壳体的门上,因此能够以打开门的状态进行主体箱211的安装。而且,主体箱211的安装场所不局限于门,也可以安装于壳体的壁面等。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壳体的壁面设置开口部,以从壁面突出的形式进行安装。然而,近年来,此种热交换装置要求各种各样的安装场所。即,要求在已设的结构体的壁面设置开口部并埋入该开口部进行设置。此种情况下,能够从壁面的外侧进行设置作业的情况及能够从壁面的外侧简易地进行维护的情况成为课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1618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能够从热交换装置的外侧简单地进行维护的热交换装置和使用了该热交换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本发明具有主体箱,其在内部具有使外气循环的鼓风机和进行通过鼓风机循环的外气与内气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凸缘,其设置于主体箱并具有与配设主体箱的壁面接合的壁面接合面;罩,其与凸缘接合,在内气侧具有百叶窗,在外气侧具有多个开孔,并覆盖主体箱的外气侧。根据所述结构,容易进行罩的安装、取下,实现从装置外侧的维护作业的减轻。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侧剖视图。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主要部分详细图。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将罩取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罩的从内气侧观察到的详细图。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罩的从外气侧观察到的详细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装置的侧剖视图。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将罩取下后的状态的从内气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9是从外气侧观察到的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罩的主视图。图10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将罩取下的状态的从外气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1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将罩取下的状态的上部的立体图。图12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外气排气口附近的侧剖视图。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罩的下部的立体图。图14是从外气侧观察到的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将罩取下后的状态的主体箱的立体图。图15是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主要部分详细图。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底部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罩固定用孔的形状的主视图。图18是以往的热交换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发热体收容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而且,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装置的基地站的立体图。在图1中,便携式电话的基地站1设置于各种场所。基地站1包括箱状的壳体2和收纳在该壳体2内的发送/接收机。 在壳体2的一个侧面上,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3从外侧(外气侧)以埋入到构成侧面的壁面中的方式设置。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剖视图。在图2中,热交换装置3具备主体箱4和覆盖主体箱4前表面的罩12。在主体箱4的内部中,在下部具备使外气(外部的空气)循环的外气鼓风机9,在上部具备使内气(壳体2内的空气)循环的内气鼓风机10。在图2中,右侧为外气侧,是热交换装置3的前表面。在图2中,左侧是内气侧,是热交换装置3的后表面。而且,在主体箱4内具备热交换器11,该热交换器11进行通过外气鼓风机9循环的外气与通过内气鼓风机10循环的内气之间的热交换。主体箱4具有对内气进行吸气的内气吸气口 7及将内气排出的内气排气口 8。在主体箱4的外周设有凸缘 13,该凸缘13具有与配设主体箱4的壁面加接合的壁面接合面。主体箱4的外气侧(前表面)由与凸缘13接合的罩12覆盖。罩12具有对外气进行吸气的外气吸气口 5及将外气排出的外气排气口 6。在外气吸气口 5的外气侧设有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2e,在外气排气口 6的外气侧设有外气排气用百叶窗12f。而且,主体箱4在与外气吸气口 5及外气排气口 6对置的位置上具有主体箱外气吸气口 fe及主体箱外气排气口 6a。主体箱外气排气口 6a 对应于热交换器11的排气口。通过此种结构,热交换装置3通过热交换器11进行发送/接收机的冷却。即,发送/接收机流过几十安培以上的电流,伴随于此,发生高温化。若对此种发送/接收机的高温化放任不管,则其特性变得不稳定。在进行热交换装置3的运转时,壳体2内的高温的内气在内气鼓风机10的作用下通过热交换器11再次向壳体2内供给。另一方面,比内气低温的外气在外气鼓风机9的作用下通过热交换器11向外气侧排出。在热交换器11中,在高温的内气与低温的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内气在冷却后向壳体2内供给,而将壳体 2内冷却。如此,通过利用热交换器11与外气进行热交换而进行壳体2内的冷却。由此,防止发送/接收机的不稳定化。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3以埋入的方式安装在壳体2(图1)的壁面2a。在热交换装置3的外气侧即前表面(图的右侧)设有用于提升外观的美观和保护外气吸气口 5的罩12。为了使空气通过,而在罩12的外气侧设有多个通气孔(后述的冲孔) (图6)。在热交换装置3的主体箱4的与热交换装置3的前表面大致同一面上设有向主体箱4的外周即周缘突出的凸缘13。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主要部分详细图,表示罩12的安装部的详细情况。如图3所示,凸缘13在与主体箱4的接合部(根部分)具有向外气侧突出成倾斜的截面L字状的弯曲部13a。而且,凸缘13具有与配设有主体箱4的壁面加接合的部分即壁面接合面13b。热交换装置3从壁面加的外气侧即前表面侧(图的右侧)的外侧以埋入的方式嵌入,并通过作为主体固定用部件的主体固定用螺钉14螺纹紧固凸缘13的壁面接合面 13b和壁面加而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在罩12的外周设有与凸缘13上设置的弯曲部13a的外周侧相接的凸缘接合斜面12a。在弯曲部13a的外周侧的斜面上设有用于安装罩12的作为罩固定孔的螺纹孔(图6所示的螺纹孔12g)。弯曲部13a的外周侧和凸缘接合斜面1 经由该螺纹孔通过作为罩固定用部件的罩固定用螺钉15 (螺合部件)而结合。而且,在罩12的凸缘接合斜面12a的更外周侧以与凸缘13的壁面接合面1 相接的方式设有缘部12b。在该缘部12b 上设有孔12c,以避开进行凸缘13的壁面接合面1 与壁面加的螺纹紧固的主体固定用螺钉14。因此,罩12仅通过凸缘13的弯曲部13a而结合。根据以上的结构,在将热交换装置3设置于壳体2的壁面加时,首先,将罩12安装于凸缘13。接下来,在罩12的缘部12b上设置孔12c,以避开用于凸缘13与壁面加的接合的主体固定用螺钉14,因此在安装有罩12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凸缘13与壁面加的螺纹紧固作业。另外,罩12的缘部12b的更外周侧形成朝向热交换装置3的外气侧折回的折回部 12d。该折回部12d与壁面加之间形成的空间成为为了防止水侵入内部而涂敷填缝剂16a 的空间。通过该空间能够容易进行填隙作业。因此,能可靠地进行填隙作业。图4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3的罩12取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3的罩12的从内气侧(里侧)观察的详细图。如图4、图5所示,将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2e、外气排气用百叶窗12f与罩12 —体设置在罩12的内侧,以形成空气的流动。设置在外气吸气口 5侧的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2e的羽板沿水平方向(横向)设置,各羽板具有向外气侧(图4中的右侧)下降的倾斜。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2e防止雨等产生的水分从外部侵入。一方的外气排气口 6侧的外气排气用百叶窗12f沿垂直方向(纵向)设置羽板,使空气容易流动。另外,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3的罩12的从外气侧(表侧)观察到的详细图,表示罩固定用孔位置的详细情况。如图6所示,设置于罩12的上述的作为罩固定孔的螺纹孔12g的螺纹间距在上侧(外气排出侧)的螺纹间距A和下侧(外气吸气口侧)的螺纹间距B中存在差异。在本实施方式中,螺纹间距A小于螺纹间距B。罩12当弄错上下时,不再起到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 和外气排气用百叶窗12f的功能。因此,通过此种结构, 能消除罩12的安装错误,能够起到本来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热交换装置3固定于壁面加时,将主体固定用螺钉14螺纹紧固于壁面加而进行固定。然而,使螺钉或螺栓贯通壁面加并使用螺母进行固定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固定用螺钉14的螺钉头面向户外。因此,优选使用无法容易取下的特殊螺钉例如方头螺钉、单方向螺钉(紧固能利用通常的螺丝刀等进行,但取下需要专用工具)那样的螺钉。在罩12的与外气排气口 6对应的位置,即与外气排气用百叶窗12f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冲孔形成有多个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2m。而且,在罩12的与外气吸气口 5对应的位置, 即与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 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冲孔形成有多个外气吸气用通气孔12η。(实施方式2)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装置的侧剖视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将罩取下的状态的从内气侧观察到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103埋入壳体2(参照图1)的壁面105上开设的开口部,通过作为主体固定用部件的主体固定用螺钉104固定在壁面105上。在图7中,右侧为内气侧,左侧为外气侧。热交换装置103在箱状的主体箱106的内部的上部具有用于使内气循环的内气鼓风机107,在下部具备用于使外气循环的外气鼓风机108。而且,热交换装置103在中央部具备热交换器109,该热交换器109在通过内气鼓风机107循环的内气与通过外气鼓风机 108循环的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主体箱106的内气侧的与内气鼓风机107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内气吸气口 131。而且,在主体箱106的内气侧的与热交换器109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内气排气口 132。另外,在热交换装置103的主体箱106的外周设有截面L字状的凸缘110。将凸缘110的L字状的一面固定于主体箱106,并经由另一面即壁面接合面通过主体固定用螺钉 104将主体箱106固定于壁面105。由此,将热交换装置103固定在壁面105上。在主体箱106的外气侧以覆盖其外气面的方式将罩111固定于凸缘110。罩111 的上表面、底面及侧面形成随着从内气侧(壁面105侧)朝向外气侧(室外侧)而变细的倾斜面111a。S卩,罩111的上表面具有从内气侧向外气侧下降的倾斜面111a,底面具有从内气侧向外气侧上升的倾斜面111a。此外,从外气侧观察时,右侧面具有从右侧朝向左侧的倾斜面111a,从外气侧观察时,左侧面具有从左侧朝向右侧的倾斜面111a。如图8所示,罩 111的外周具有向罩111的内部折弯的固定面112。在固定面112上设有罩固定用孔113。
在罩111的内部具有与主体箱106的主体箱外气排气口 IHa相对应的外气排气口 114,在外气排气口 114的外气侧具备外气排气用百叶窗115。具有与主体箱106的主体箱外气吸气口 116a相对应的外气吸气口 116,在外气吸气口 116的外气侧具备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17。外气排气用百叶窗115及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17—体设置于罩111。而且,在外气排气口 114与外气吸气口 116之间具备作为分隔部件的填料118,该填料118用于防止从外气排气口 114排出的外气被外气吸气口 116直接吸入的短路。图9是从外气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罩的主视图。如图9所示, 在罩111的与外气排气口 114对置的位置上设有多个小孔的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此外, 在罩111上的与外气吸气口 116对置的位置和罩111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小孔的外气吸气用通气孔120。图10及图11是从外气侧观察到的设置在壁面105上的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将罩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及上部立体图。如图10及图11所示,罩111经由图8所示的固定面112的罩固定用孔113通过作为罩固定用部件的罩固定用螺钉121固定于凸缘 110。而且,在罩111的外气侧(正面)的与罩固定用螺钉121对置的位置上设有罩拆装用孔 122。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罩内部的外气排气口附近的侧剖视图。如图 12所示,外气排气口 114、填料118及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关系是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的下端119b比外气排气口 114的下端114b靠下方。而且,填料118的上端118t比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的下端119b靠下方。即,从上方依次配置外气排气口 114的下端、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的下端119b、填料118的上端118t。而且,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的下端119b位于外气排气口 114与外气吸气口 116之间。图13是从内气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罩的下部的立体图。如图 13所示,在罩111的底面的最下部的三处设有排水用小孔123。图14是从外气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将罩取下后的状态的凸缘和主体箱的立体图。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主要部分详细图,是上部的侧剖视图。如图14、图15所示,凸缘110的固定在主体箱106上的面IlOa的另一面110b,即固定有罩111的面IlOb相对于主体箱106的外气侧的正面侧的面106a向外气侧(罩111侧) 突出而形成突出部110c。在通过主体箱106和凸缘110的突出部IlOc形成的凸缘110的整周的角部分涂敷填缝剂124b。另外,如图15所示,凸缘110的固定有罩111的壁面接合面的外周部的端部IlOd 在安装有罩111时,成为比罩111的外周的端部Illb靠内周侧。由此,在壁面105与罩111 之间形成槽126。在槽126的整周涂敷填缝剂12如。图16是从底面侧观察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底部的立体图。如图16所示,热交换装置103的主体箱106在其底面具备从内气侧向外气侧的方向延伸的轨状的作为加强部件的轨125。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6中,左侧为内气侧,右侧为外气侧。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从内气侧观察到的罩固定用孔的形状的主视图。如图17所示,设置在罩的固定面112上的罩固定用孔113的形状由下孔部113a 和上孔部11 形成。下孔部113a形成为使罩固定用螺钉121(参照图10)的螺钉头通过的尺寸的孔径,上孔部IHb形成为使罩固定用螺钉121的螺钉头不通过而使罩固定用螺钉121的螺纹部通过的尺寸。在罩111的固定结束时,上孔部11 的端部的中心形成为与罩 111上形成的罩拆装用孔122(参照图9 11)的中心一致。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110的固定有罩111的面IlOb相对于主体箱106 的外气侧的面106a,从主体箱106的内气侧朝向外气侧突出。因此,能够通过主体箱106和凸缘110的突出部IlOc形成角部。由此,为了防止雨水从热交换装置103的主体箱106与凸缘110的间隙侵入而涂敷填缝剂124b时,能够在主体箱106与凸缘110的对合部可靠地涂敷填缝剂,从而能够确保高防水性。说明将热交换装置103安装于壳体2的步骤。热交换装置103的主体箱106在取下罩111的状态下进行安装作业。首先,将热交换装置103的主体箱106的底面上设置的轨 125搭放在壳体2的壁面105上开设的开口上,并将其朝向壳体2压入。此时,由于轨125 形成在从壳体2的外气侧朝向内气侧的方向,因此能够容易使热交换装置103滑动。轨125 兼作为加强部件,因此将热交换装置103搭放在壁面105的开口时或使热交换装置103滑动时不会损伤主体箱106的底面,而能够进行热交换装置103的安装。接下来,将热交换装置103压入到壳体2之后,通过主体固定用螺钉104将凸缘 110以紧贴壁面105的方式固定。接下来,安装罩111。在安装罩111之前,使螺钉头上升到罩111的板厚量以上而将罩固定用螺钉121拧入凸缘110。在该状态下,使罩固定用螺钉121的螺钉头通过罩111 的罩固定用孔113的下孔部113a之后,使罩111向下方滑动。如此,罩固定用螺钉121钩挂在罩固定用孔113的宽度狭窄的部分(上孔部11北)。S卩,成为临时固定的状态,即使手从罩111离开,罩111也不会脱落。然后,从罩拆装用孔122将螺丝刀插入罩111内部,对处于罩拆装用孔122的深处的罩固定用螺钉121进行紧固。由此,能够将罩111固定在主体箱106上。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形成为即使手离开罩111而罩111也不会脱落的临时固定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进行之后的基于螺丝刀的对罩111的固定作业。另外,在将热交换装置103安装到壁面105上时,主体固定用螺钉104和罩固定用螺钉121成为隐藏在罩111内部的状态,从外观上不容易确认。接下来,在取下罩111时,从罩拆装用孔122将螺丝刀插入罩111内部,松开处于罩拆装用孔122的深处的罩固定用螺钉121。然后,使罩111向热交换装置103的上方滑动。由此,罩固定用螺钉121的螺钉头偏移到罩固定用孔113的罩固定用螺钉121的螺钉头所通过的孔径的位置(下孔部113a)。因此,能够将罩111从热交换装置103摘下。由此,使罩固定用螺钉121从罩固定用孔113脱离,能够容易将罩111从热交换装置3取下。凸缘110的固定有罩111的壁面接合面的端部IlOd以在安装有罩111时比罩111 的外周的端部Illb靠内周侧的方式构成,即以形成有槽126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将填缝剂12 压入到罩111与壳体2的壁面105之间的槽126中。即,能够容易进行主体箱106 的外周的填隙处理。而且,由于填缝剂12 的与主体箱106的接触面积、即密封面积增加, 因此能够确保防水性。另外,在维护热交换装置103时,在取下罩111的情况下,将刀具刺入罩111的外周的填缝剂lMc,将其前端插入槽126,并使刀具沿槽1 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将外周上涂敷的填缝剂12 切断。将填缝剂12 切断后的作业如上所述,能够容易将罩111取下。因此,能够容易进行罩111内部的外气排气用百叶窗115、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17、热交换装置103的外气排气口 114及外气吸气口 116的清扫等。而且,能够将罩111从热交换装置103的主体箱 106完全取下,因此能够对罩111进行整个清洗。在热交换装置103的维护后,与将热交换装置103安装于壳体2时进行的步骤同样地能够容易安装罩111,从而能够容易进行维护。另外,罩111的上表面、底面及侧面具有从壁面侧(内气侧)朝向室外侧(外气侧)变细的倾斜面。此外,在罩111的底面的最下部设有排水用小孔123。由此,附着于罩 111的上表面的雨水流向罩111的正面侧,即流向与壳体2相反方向的外气侧,顺着罩111 滴下。因此,能防止雨水积存在壳体2和热交换装置103的一方的安装部,即积存于填缝剂 124c的情况。而且,积存在罩111的底面的雨水朝向罩111的底面的最下部流动,从设置在最下部的排水用小孔123向户外滴下。因此,能防止雨水积存在壳体2和热交换装置103 的另一方的安装部,即积存于填缝剂124b的情况。因此,在维护热交换装置103之际,当切断填缝剂124b时,能够防止积存于填缝剂124b的雨水误侵入壳体2内的情况。另外,将外气排气口 114、填料118、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的垂直方向的位置关系从上方依次形成为外气排气口 114的下端114b、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的下端119b、填料 118的上端118t这一顺序。由此,即使在雨水进入罩111内部,且雨水积存在填料118的上端118t的情况下,由于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的下端119b处于比外气排气口 114的下端114b低的位置,因此雨水也会由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19向罩111的外部排水。S卩,能够防止雨水从外气排气口 114侵入热交换装置103的内部。工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容易将罩取下,并能够从热交换装置前表面侧简单地进行维护,因此例如作为通信设备的基地站或其他户外设置仪器中的冷却设备等对发热源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和使用了该热交换装置的发热体收纳装置有用。符号说明
1基地站
2壳体
2a,105壁面
3、103热交换装置
4、106主体箱
5、116外气吸气口
5a、116a主体箱外气吸气口
6、114外气排气口
6a、11 主体箱外气排气口
7,131内气吸气口
8、132内气排气口
9、108外气鼓风机
10、107内气鼓风机
11、109热交换器
12,111 罩
12a凸缘接合斜面12b 缘部12c 孔12d折回部1加、117外气吸气用百叶窗12f、115外气排气用百叶窗12g螺纹孔12m、119外气排气用通气孔12η、120外气吸气用通气孔13、110 凸缘13a弯曲部13b壁面接合面14、104主体固定用螺钉15、121罩固定用螺钉(罩固定部件)16a、124b、124c 填缝剂106a、110a、IlOb 面IlOc 突出部IlOcUllib 端部Illa 倾斜面112固定面113罩固定用孔113a 下孔部113b 上孔部114b、119b 下端118填料(分隔部件)118t 上端122罩拆装用孔123排水用小孔125 轨126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具备鼓风机,其使外气循环;热交换器,其进行通过所述鼓风机循环的所述外气与内气之间的热交换;主体箱,其在内部具有所述鼓风机及所述热交换器;凸缘,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箱并具有与配设所述主体箱的壁面接合的壁面接合面;罩,其与所述凸缘接合,在所述内气侧具有百叶窗,在所述外气侧具有多个通气孔,并覆盖所述主体箱的所述外气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凸缘在外周具有向所述外气侧突出成截面L字状的弯曲部,所述壁面接合面向所述弯曲部的外周进一步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罩具有与所述凸缘的弯曲部接合的凸缘接合斜面,并在所述凸缘接合斜面的外周具有与所述凸缘的壁面接合面接合的缘部,所述缘部具有比主体固定用部件的外径大的孔,该主体固定用部件对所述凸缘的壁面接合面和所述壁面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罩在所述缘部的外周具有朝向所述外气侧折回的折回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凸缘接合斜面在与所述弯曲部的接合部具有罩固定用孔,所述罩固定用孔的间距在上部与下部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弯曲部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与所述主体箱的接合部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凸缘的所述壁面接合面向所述外气侧的外周延伸,所述罩具有向内侧折弯而通过罩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凸缘的壁面接合面上的固定面,在所述罩的所述固定面的与所述罩固定部件对置的位置上具有对所述罩固定部件进行拆装的罩固定部件拆装用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凸缘呈截面L字状,所述L字状的一面固定于所述主体箱的侧面,在所述L字状的另一面安装有所述罩,所述凸缘的安装有所述罩的面比所述主体箱的外气侧的面向所述外气侧突出,在比所述主体箱的外气侧的面向外气侧突出的所述凸缘与所述主体箱的角部涂敷填缝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罩具有对所述外气进行吸气的外气吸气口、对所述外气进行排气的外气排气口, 并在所述外气吸气口与所述外气排气口之间具有防止将排出的所述外气吸入的分隔部件, 而且所述罩在与所述外气排气口对置的面上具有多个外气排气用通气孔,并在与所述外气吸气口对置的面及底面上具有多个外气吸气用通气孔,所述外气吸气口位于比所述外气排气口靠下方,形成在与所述外气排气口对置的面上的所述外气排气用通气孔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外气排气口靠下方,所述分隔部件的上端比所述外气排气用通气孔靠下方且位于所述外气排气口与所述外气吸气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罩的上表面具有从所述内气侧朝向所述外气侧下降的倾斜,所述罩的底面具有从所述内气侧朝向所述外气侧上升的倾斜,在所述罩的底面的最下部具有多个排水用小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凸缘的所述壁面接合面的端部处于比所述罩的端部靠内周侧。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在所述主体箱的底面具备从所述外气侧朝向所述内气侧的轨状的加强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罩固定部件是螺合部件,所述固定面具有供所述螺合部件插通的罩固定部件用孔,所述罩固定部件用孔包括下孔部和上孔部,所述下孔部具有使所述螺合部件的头部通过的尺寸,所述上孔部具有使所述螺合部件的头部不通过而使螺纹部通过的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主体箱的下部,从所述罩的下部对所述外气进行吸气,并从所述罩的上部将所述吸气的外气排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通气孔由冲孔形成,所述百叶窗对应于多个所述通气孔而与所述罩一体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所述百叶窗在所述外气的吸气侧沿横向设有羽板,在所述外气的排出侧沿纵向设有所述羽板。
17.一种发热体收容装置,其搭载有权利要求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全文摘要
具备主体箱(4),其在内部具有使外气循环的鼓风机和进行通过鼓风机循环的外气与内气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凸缘(13),其设置于主体箱(4)并具有与配设主体箱(4)的壁面(2a)接合的壁面接合面(13b);罩(12),其与凸缘(13)接合,在内气侧具有百叶窗,在外气侧具有多个开孔,并覆盖主体箱(4)的外气侧,由此,容易进行罩(12)的安装、取下,实现维护作业的减轻。
文档编号F25D1/00GK102177770SQ20098014055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0日
发明者中野裕二, 佐桥隆博, 古贺圭祐, 安井伸行, 曾我洋太, 松本睦彦, 柴田洋, 舟田直之, 萩本桂辅, 辻惠介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