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659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设备(例如冷柜或冰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制冷设备的内胆上围绕有蒸发器,蒸发器位于发泡层中,通过蒸发器对内胆进行制冷,实现制冷设备冷藏物品。为了有 效的储存蒸发器释放的冷量,通常在制冷设备的内胆中设置有冰排,现有技术中使用冰排的制冷设备通常采用双层内胆,冰排通过冰排架设置在内胆的夹层中, 蒸发器释放的冷量透过内胆被冰排吸收储存。由上可知,由于冰排放置在内胆的夹层中,在打开制冷设备门体后,冰排会丧失大量的冷量,因此现有技术制冷设备的蓄冷性能较差,保温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的蓄冷性能较差,保温时间较短的缺陷,实现提高制冷设备的蓄冷性能,并延长制冷设备的保温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外壳、发泡层、蒸发器和内胆,还包括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内胆之间的冰排。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将冰排设置在蒸发器和内胆之间,并将冰排包裹在发泡层中,使冰排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冰排储存的冷量不会与空气直接接触,当打开制冷设备的门体时,冰排不会丧失较多的冷量,在关闭门体后,通过冰排可以迅速补充因开门而损失的冷量,更有利于保持内胆内温度恒定和增长保温时间,实现提高了制冷设备的蓄冷性能。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为了避免冰排在结冰状态下体积膨胀造成内胆变形,所述冰排围绕在所述内胆的外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冰排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为了避免制冷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内胆开口变形开裂的现象,还包括加强圈,所述加强圈位于所述冰排的一侧并套在所述内胆上。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所述冰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加强圈。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其中一所述加强圈位于所述内胆的开口处,另一所述加强圈位于所述内胆的中部。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所述加强圈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所述内胆为单层结构;或者,所述内胆为双层结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制冷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发明制冷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制冷设备,包括外壳1、发泡层2、蒸发器3和内胆4,还包括位于蒸发器3和内胆4之间的冰排4。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制冷设备中的冰排5位于蒸发器3和内胆4之间,冰排5直接与蒸发器3接触,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储存蒸发器3释放的冷量,另外,在发泡层2成型过程中,冰排5与蒸发器3 —同包裹在发泡层2中,使冰排5能够完全与外部隔离开,冰排5 释放的冷量传递给内胆4,以维持内胆4内部的低温状态。由于冰排5与外界环境之间被发泡层2和内胆4有效的隔离开,避免了冰排5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即便在打开制冷设备门体的情况下,也只是内胆4的腔体中的冷量泄露到外界,而冰排5的冷量损失很小,因此,在关闭门体后,通过冰排5能够迅速补充内胆4腔体中的冷量,使内胆4腔体中始终处于一个较小温度变化范围内,提升了内胆4腔体内物品的安全系数,并且由于冷量损失小,还利于本实施例制冷设备节能。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冰排5在结冰状态下体积膨胀造成内胆4变形,本实施例中的冰排5可以围绕在内胆4的外部,内胆4与冰排5之间设置有缓冲垫5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冰排5围绕在内胆4的外部,从而可以通过冰排5快速有效的向内胆4补充冷量。另夕卜,本实施例中的内胆4与冰排5之间设置的缓冲垫51可以供冰排5有一定的变形余量, 从而当冰排5因结冰而造成体积膨胀时,冰排5将挤压缓冲垫51,从而通过缓冲垫51避免冰排5直接挤压内胆4。其中,缓冲垫51可以为一层泡棉,本实施例对缓冲垫51的具体表现实体不做限制。更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本实施例制冷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内胆4开口变形开裂的现象,本实施例制冷设备可以还包括加强圈52,加强圈52位于冰排5的一侧并套在内胆4上。具体的,通过设置加强圈52可以有效的限制内胆4向外膨胀,从而避免内胆4 的开口出现变形开裂的现象。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冰排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圈52,其中一加强圈52位于内胆4的开口处,另一加强圈52位于内胆4的中部。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加强圈52的横截面可以为L型结构,以使加强圈52的结构强度更高。其中,本实施例制冷设备的内胆4可以为单层结构;或者,内胆4可以为双层结构, 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采用双层结构的内胆4才能使用冰排5的限制。本实施例制冷设备,通过将冰排设置在蒸发器和内胆之间,并将冰排包裹在发泡层中,使冰排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冰排储存的冷量不会与空气直接接触,当打开制冷设备的门体时,冰排不会丧失较多的冷量,在关闭门体后,通过冰排可以迅速补充因开门而损失的冷量,更有利于保持内胆内温度恒定和增长保温时间,实现提高了制冷设备的蓄冷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外壳、发泡层、蒸发器和内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内胆之间的冰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排围绕在所述内胆的外部,所述内胆与所述冰排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圈,所述加强圈位于所述冰排的一侧并套在所述内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加强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加强圈位于所述内胆的开口处,另一所述加强圈位于所述内胆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圈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为单层结构;或者,所述内胆为双层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外壳、发泡层、蒸发器和内胆,还包括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内胆之间的冰排。通过将冰排设置在蒸发器和内胆之间,并将冰排包裹在发泡层中,使冰排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冰排储存的冷量不会与空气直接接触,当打开制冷设备的门体时,冰排不会丧失较多的冷量,在关闭门体后,通过冰排可以迅速补充因开门而损失的冷量,更有利于保持内胆内温度恒定和增长保温时间,实现提高了制冷设备的蓄冷性能。
文档编号F25D23/10GK102269505SQ20111023564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刘吉元, 巩燚, 李正生, 白文涛, 雷绵红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