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模块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384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联机模块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的多联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联机模块化系统。
背景技术
多联机系统通过多压缩机并联和模块化等方式,使得其容量自由组合、系统简单、设计灵活、安装简便等优点尤为突出,在中央空调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多压缩机并联的多联机系统多采用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由于其固有的结构特点,在具备效率高、振动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的同时,也具有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缺点。采用涡旋压缩机作为多联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联机尤其是大容量多联机系统在与其它类型的中央空调相比时的成本竞争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联机模块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涡旋压缩机的多联机系统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单机系统、室内机、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单机系统包括并联运行的多台压缩机,压缩机单机系统的排气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端,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室内机中的热交换器的第一端,热交换器的第二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气液分离器的出气端连接压缩机单机系统的吸气端,压缩机是双转子压缩机。进一步地,每个双转子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和侧面开孔引出排油管,顶部引出排气管,排油管与排气管并联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进气端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四通阀,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连接油分离器的出气端、冷凝器的第一端、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和热交换器的第二端,压缩机单机系统的排气端通过油分离器和四通阀连接冷凝器的第一端或热交换器的第二端,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通过四通阀连接热交换器的第二端或冷凝器的第一端。进一步地,冷凝器的第二端流出两个支路,主流支路通过过冷却器后连接热交换器,辅流支路经过电子膨胀阀后连接过冷却器,用于冷却主流支路中的冷媒。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端经分配器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进一步地,油分离器的底部引出第一回油管,与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进一步地,油分离器的侧面引出第二回油管,与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进一步地,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维护端口。进一步地,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包括并联运行的多个压缩机单机系统。进一步地,多个压缩机单机系统之间连接均油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压缩机并联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转子压缩机代替涡旋压缩机并联,双转子压缩机相对涡旋压缩机加工简易,成本低,从而得以降低多压缩机并联系统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第一双转子压缩机;2、第二双转子压缩机;3、油分离器;4、四通阀;5、冷凝器;
6、8、电子膨胀阀;7、过冷却器;9、液阀;10、气阀;11、气液分离器;12、分配器;13、维护端口 ;14、卸荷阀;15、均油阀;D1、D2、D3、D4、单向阀;C1、C2、C3、毛细管;F1、F2、F3、F4、F5、·F6、F7、F8、过滤器;SV1、SV2、SV3、电磁阀;P1、P2、高压开关;P3、P4、压力传感器;T1、T2、T3、Τ4、Τ5、Τ6、感温包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流程及连接关系图。该图展示了一个2台双转子压缩机并联运行的多联式单机系统,2台以上的双转子压缩机并联运行的多联式单机系统以及多个多联式单机系统并联组成的模块化系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图I所示的第一双转子压缩机I和第二双转子压缩机2并联布置,制冷时,自两台压缩机排气管出来的高温排气分别经单向阀D1、D2之后汇合,进入油分离器3,被分离出的气态冷媒经四通阀4后进入冷凝器5冷凝为液态冷媒,该液态冷媒经过单向阀D4后被分为主流和辅流两路,辅流冷媒经电子膨胀阀8节流后进入过冷却器7用来冷却主流冷媒,主流冷媒进入过冷却器7被过冷,再经液阀9进入室内机节流降压后参与换热而蒸发,蒸发后的气态冷媒依次经气阀10和四通阀4后回到气液分离器11,其中的少量气态冷媒经单向阀D3和均油阀15流向与之并联的模块内其它单机系统,起平衡低压的作用,大量气态冷媒经分配器12后分别回到压缩机I和压缩机2的吸气侧,完成冷媒循环。制热时,四通阀4换向,电子膨胀阀6开启,卸荷阀14在入口压力过高时动作,开启后泄压,起防止液封的作用。冷凝器5入口处设有维护端口 13,用于补充冷媒、制热时检测低压等。如图I所示,压缩机I和2的侧面开孔引出排油管,分别与各自的排气管并联连接,高出排油管位置的油分别经过滤器Fl和F2后与排气管内的排气一起分别经单向阀Dl和D2后进入油分离器3,分离出的油被储存。油分离器3内的油由其底部引出的回油管流出,依次经过滤器F3、电磁阀SV1、毛细管Cl和分配器12后返回压缩机I和2的吸气侧,构成第一条回油环路;油分离器3内的油由其侧面引出的回油管流出,经过滤器F4、电磁阀SV2、毛细管C2、电磁阀SV3和分配器12后返回压缩机I和2的吸气侧,或依次经过滤器F4、电磁阀SV2、毛细管C2和均油阀15流向与之并联的模块内其它单机系统的压缩机,构成第二条回油环路。所述电磁阀SVl SV3的默认状态为关闭,依据回油需求打开;所述均油阀15常开。。当压缩机I或2缺油时,打开电磁阀SV1、SV2和SV3,导通第一条和第二条回油环路同时给压缩机I或2进行回油;当与之并联的模块内其它系统的压缩机缺油时,打开电磁阀SV2,油分离器3内的油由其侧面引出的回油管,经均油阀15流向与之并联的模块内其它系统的处于缺油运转状态的压缩机。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压缩机并联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转子压缩机代替涡旋压缩机并联,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除以油分离器为中心构成的双重回油环路外,压缩机侧面引出的排油管使高于排油孔高度的油排入油分离器,保证压缩机油量始终适当,与现有技术相比,系统均衡回油的可靠性更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单机系统、室内机、冷凝器(5)和气液分离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单机系统包括并联运行的多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单机系统的排气端连接所述冷凝器(5)的第一端,所述冷凝器(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室内机中的热交换器的第一端,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进口端,所述气液分离器(11)的出气端连接所述压缩机单机系统的吸气端,所述压缩机是双转子压缩机(I、2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双转子压缩机(I、2)包括压缩机主体和侧面开孔引出排油管,顶部引出排气管,所述排油管与所述排气管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分离器(3),所述油分离器(3)的进气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4),所述四通阀(4)的四个阀口分别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的出气端、所述冷凝器(5)的第一端、所述气液分离器(I I)的进口端和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端,所述压缩机单机系统的排气端通过所述油分离器(3)和所述四通阀(4)连接所述冷凝器(5)的第一端或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端,所述气液分离器(11)的进口端通过所述四通阀(5)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端或所述冷凝器(5)的第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的第二端流出两个支路,主流支路通过过冷却器(7)后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辅流支路经过电子膨胀阀(8 )后连接所述过冷却器(7 ),用于冷却所述主流支路中的冷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11)的出气端经分配器(12)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3)的底部引出第一回油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3)的侧面引出第二回油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的第一端连接维护端口(13)。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包括并联运行的多个所述压缩机单机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缩机单机系统之间连接均油阀(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单机系统、室内机、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单机系统包括并联运行的多台压缩机,压缩机单机系统的排气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端,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室内机中的热交换器的第一端,热交换器的第二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气液分离器的出气端连接压缩机单机系统的吸气端,压缩机是双转子压缩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转子压缩机代替涡旋压缩机并联,双转子压缩机相对涡旋压缩机加工简易,成本低,从而得以降低多压缩机并联系统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文档编号F25B1/04GK202692268SQ2012203826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
发明者王永立, 沈军, 邹云霞, 胡强, 陈振松, 王瑞强, 王少山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