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378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特别是涉及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意识的增强,对冰箱的要求从满足低温制冷向食物的保鲜性能转移了。所以风冷冰箱逐步受到人们的青睐。

对于风冷冰箱,食物的保鲜性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风冷冰箱储藏室内气流循环及箱内各个部分之间的温差。箱内气流循环合理,温差越小,则冰箱的保鲜性能越好。而决定冰箱的气流循环是否合理的关键部件就是风道,它控制了冰箱的风向及流量大小,直接决定了冰箱的制冷保鲜效果。

此外,为优化存储空间,单个储物间室一般会被搁物架或者抽屉等搁物装置分隔为多个细化的储物空间,根据存放物品的多少,每一个储物空间所需要的冷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冷风不加控制地直接从储物间室的某处直接进入储物间室内,会造成部分储物空间过冷,部分储物空间冷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风冷冰箱风路设计中,一部分风冷冰箱是采用冷冻室出风,直接传递给冷藏室。一般的风冷冰箱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没有风门,且风道上的各个风路都是串联的,当冷藏室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冷冻室的冷气还流向冷藏室,冷藏室的温度一直处于循环波动的状态,即冷藏室内的温度一直在变化,大大影响了冰箱的保鲜性能。

目前市面上的风冷冰箱风路设计中,还有一部分风冷冰箱是将蒸发器设置于一个单独的容纳室内,利用复杂的风道系统将蒸发器的容纳室连通于各储物间室,并利用风机将通过蒸发器的产生的冷风输送至各储物间室。风道内设置控制装置(如电动风门)对进入各储物间室的风道的开启和关闭,或者调节进入各储物间室内的风量。但是这种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统一控制。并且无法根据各储物空间的冷量需求对进入各储物间室内的冷风进行分配和调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的风冷冰箱的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以方便对冷风的流路和流量进行统一调节,且在调节的过程中使其内的调节件运动平稳、减小振动。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路送风装置,其包括:

壳体,其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和

调节件,其具有转盘部,调节件配置成受控地绕转盘部的轴线转动,以在转动到不同的转动位置处时,对每个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从而调整多个出风口各自的出风面积。

可选地,转盘部在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圆形或环形。

可选地,壳体包括:

基座,其周向边缘由第一边缘段和第二边缘段组成,且第一边缘段为与转盘部同轴的圆弧形;和

第一周壁段,从基座的第一边缘段处向基座的一侧延伸,第一周壁段上形成有多个出风口;且

调节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沿转盘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遮挡部,每个遮挡部从转盘部的一个表面延伸出,且每个遮挡部的朝向第一周壁段的表面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周壁段同轴设置,以使一个或多个遮挡部在不同的转动位置处对每个出风口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

可选地,调节件还包括齿圈,且齿圈包括从转盘部的另一表面延伸出的、与转盘部同轴的环状凸肋,以及从环状凸肋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出的沿环状凸肋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齿牙;或齿圈为独立的,与转盘部同轴地固定于转盘部的另一表面。

可选地,从转盘部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出沿转盘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齿牙;或调节件还包括齿盘,与转盘部同轴地固定于转盘部的另一表面。

可选地,该分路送风装置还包括:电机,设置于转盘部的径向外侧;和齿轮,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调节件上的齿牙啮合。

可选地,基座的内表面形成有环状凹槽,齿圈安装于环状凹槽内。

可选地,至少一个进风口为一个,且第一周壁段的沿基座的周向方向的两端限定出进风口;或壳体还包括从基座的第二边缘段处向基座的一侧延伸出的第二周壁段,第二周壁段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进风口。

可选地,壳体还包括第二周壁段,从基座的第二边缘段处向基座的一侧延 伸;分路送风装置还包括离心叶轮,设置于壳体内,配置成促使气流从至少一个进风口流入壳体并经由多个出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出壳体。

可选地,壳体还包括分配器盖,盖设于第一周壁段的远离基座的一端,且分配器盖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进风口。

可选地,调节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流通部,遮挡部和流通部沿转盘部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一个或多个遮挡部与至少一个流通部围成一筒状结构,每个流通部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流通孔;调节件还配置成在其转动到不同的转动位置处时,使气流经由至少一个流通部上的流通孔进入被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的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

风道组件,其内限定有进风风道和多个出风风道,每个出风风道具有一个或多个冷风出口;多个出风风道配置成使流出风道组件的气流分别进入冰箱的多个储物间室内,或使流出风道组件的气流分别从冰箱的一个储物间室的间室壁上的多个位置处进入该储物间室;和

上述任一种分路送风装置,设置于风道组件内,分路送风装置的至少一个进风口与进风风道连通,分路送风装置的多个出风口分别与多个出风风道连通。

本发明的分路送风装置和冰箱中因为包括多个出风口,可通过调节件的转动对多个出风口进行可控地遮蔽,以实现对出风风道进行选择以及每个出风风道内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不同储物间室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的不同位置处的冷量需求,对冷风进行合理地分配,增强冰箱的保鲜性能和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中的调节件具有转盘部,转盘部呈全周式,可消除非全周式转盘的重力偏置转矩,减小调节件的振动,可取消配重,使调节件的结构简化。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中通过齿轮和调节件上的齿牙将电机的输出的旋转运动减速地传递至调节件,可弱化电机输出轴的晃动对调节件转动的影响,可使调节件的转位准确,能使调节件正确地转动到预定的位置处,保证对每个出风口进行精确遮蔽或暴露。此外,齿轮和调节件上的齿牙也可具有减速增扭的作用,可消除电机转动时的卡顿现象。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3至图9分别示出根据图2所示分路送风装置中调节件处在不同转动位置处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12至图19分别示出根据图11所示分路送风装置中调节件处在不同转动位置处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安装于风道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安装于风道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100的示意性分解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路送风装置100。该分路送风装置100包括壳体20和调节件30。壳体20可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21和多个出风口22,以使气流经由至少一个进风口21进入壳体20内,并从多个出风口22流出该壳体20。特别地,调节件30可具有转盘部31,且调节件30可配置成受控地绕转盘部31的轴线转动到不同的转动位置处,以在不同的转动位置处,对每个出风口22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从而调整多个出风口22各自的出风面积。例如,调节件30可绕转盘部31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壳体20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路送风装置100的调节件30能够将从进风口21流入的冷风可控地分配至多个出风口22,可以实现控制与每个出风口22连通的出风风道320的开闭和/或对每个出风风道320内的出风风量进行调节,进而来满足不 同储物间室200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200的不同的位置处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200内不同的储物空间的冷量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调节件30的转盘部31在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内的投影为圆形或环形,也就是说该转盘部31可呈全周式,也可被称为全周式转盘部。例如转盘部31呈圆形板状或环圈状。该转盘部31可消除非全周式转盘的重力偏置转矩,减小调节件30的振动,可取消转动时需要的配重,使调节件30的结构简化。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20可包括基座23和第一周壁段24。基座23的周向边缘可由优选为与转盘部31同轴的圆弧形的第一边缘段和第二边缘段组成。第一周壁段24从基座23的第一边缘段处向基座23的一侧延伸,且第一周壁段24上形成有多个出风口22。第一周壁段24可是与基座23的表面呈预定角度延伸的,优选垂直于基座23的表面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壁段24为一完整的圆弧形周壁段,其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22,每个出风口22均可具有口边缘。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壁段24可包括至少3个圆弧形周壁段部,以及位于两个圆弧形周壁段部之间的间隔。每两个圆弧形周壁段部之间的间隔就是一个出风口22。在加工时,可仅使每个圆弧形周壁段部从基座23的第一边缘段的多个位置处向基座23的一侧延伸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20还包括分配器盖26,盖设于第一周壁段24的远离基座23的一端,以与基座23、第一周壁段24限定出风道空间,即壳体20内部空间。为了便于分配器盖26的安装,壳体20还可包括分别从分配器盖26的边缘上的多个位置处朝基座23延伸的多个卡接臂27,每个卡接臂27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卡槽或凸起。第一周壁段24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分别与每个卡槽配合的多个凸起,或分别与每个凸起配合的卡槽,以使分配器盖26卡接于基座2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件3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沿转盘部3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遮挡部32,每个遮挡部32从转盘部31的一个表面延伸出,且每个遮挡部32的朝向第一周壁段24的表面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周壁段24同轴设置,以使一个或多个遮挡部32在不同的转动位置处对每个出风口22进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例如,每个遮挡部32可为弧形遮挡板,以对每个出风口22进行遮蔽或暴露。调节件30可安装于壳体20的内部,也可安装于壳体20的外部。在调节件30安装于壳体20内部的情况下,且在调节件30绕第一周壁段24的轴线转动时,弧形遮挡板的外侧表面可始终密封贴附在第 一周壁段24的内侧表面,这样弧形遮挡板在不同的转动位置处能够受控地打开或关闭一个或多个出风口22。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至少一个进风口21为一个,且第一周壁段24的沿基座23的周向方向的两端限定出进风口21。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20还包括从基座23的第二边缘段处向基座23的一侧延伸出的第二周壁段25,第二周壁段25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进风口21。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20还包括从基座23的第二边缘段处向基座23的一侧延伸出的第二周壁段25。至少一个进风口21可设置在分配器盖26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遮挡部32的两侧均允许气流通过。例如,当只有一个遮挡部32的情况下,遮挡部32的两侧均允许气流通过。当调节件30有多个遮挡部32的情况下,每两个相邻的遮挡部32之间的间隔均可允许气流通过。

例如,出风口22的数量为三个,沿基座23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这三个出风口22包括第一出风口221、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可沿基座23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遮挡部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遮挡部32分别为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可沿转盘部31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逆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遮挡部321可配置成允许其完全遮蔽一个出风口22。第二遮挡部322可配置成允许其完全遮蔽两个出风口22。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之间的间隔可配置成允许其完全暴露一个出风口22。

图3至图9分别示出根据图2所示分路送风装置100中调节件30处在不同转动位置处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3所示位置处时,第一出风口221、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均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4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挡部322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可使第一出风口221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5所示位置处时,第一遮挡部321可完全遮蔽第三出风口223,第二遮挡部322可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221,两个遮挡部32之间的间隔可使第二出风口222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6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挡部322可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两个遮挡部32之间的间隔可使第三出风口22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

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7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 挡部322可仅完全遮蔽第三出风口223,第一出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8所示位置处时,第一遮挡部321可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221,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9所示位置处时,第一遮挡部321可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222,第三出风口22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两个遮挡部之间的间隔可使第一出风口221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然,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也可转动到使第一出风口221的一半遮蔽、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的转动位置处,如第一遮挡部321仅仅遮蔽住第一出风口221的远离第二出风口222的一半的位置处。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也可转动到使第一出风口221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222一半遮蔽和第三出风口22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的转动位置处,如第二遮挡部322完全遮蔽住第一出风口221,以及遮蔽住第二出风口222的远离第三出风口223的一半的位置处。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100的示意性分解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20还包括从基座23的第二边缘段处向基座23的一侧延伸出的第二周壁段25,第二边缘段也优先设计成与第一边缘段同圆心的圆弧形,以使第一周壁段24和第二周壁段25处于同一圆筒周壁上,即第一周壁段24与第二周壁段25同轴。至少一个进风口21可设置在分配器盖26上。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壳体20也可不包括分配器盖26,周壁的远离基座23的一端的端部开口可为壳体20的进风口21。

调节件3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流通部33,遮挡部32和流通部33沿基座23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一个或多个遮挡部32与至少一个流通部33围成一筒状结构,可进一步提高调节件30转动的平稳性。每个流通部33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流通孔333。调节件30还配置成在其转动到不同的转动位置处时,使气流经由至少一个流通部33上的流通孔333进入被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的出风口22。

例如,出风口22的数量为三个,沿基座23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这三个出风口22包括第一出风口221、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可沿基座23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逆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遮挡部32和流通部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遮挡部32分别为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两个流通部33分别为第一流通部331和第二流通部332,可沿基座23的周向方向 且可沿逆时针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遮挡部321配置成允许其完全遮蔽一个出风口。第二遮挡部322配置成允许其至少完全遮蔽两个出风口22,例如,第二遮挡部322可至少遮挡三个出风口22。第一流通部331上开设有一个流通孔333,第二流通部332上开设有沿基座23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三个流通孔333,每个流通孔333配置成允许其完全暴露一个出风口22,且第二流通部332上的三个流通孔333配置成允许其完全暴露三个出风口22。

图12至图19分别示出根据图11所示分路送风装置100中调节件30处在不同转动位置处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12所示位置处时,第二流通部332上的三个流通孔333可使第一出风口221、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均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13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挡部322可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第二流通部332上的流通孔333可使第一出风口221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14所示位置处时,第一遮挡部321可完全遮蔽第三出风口223,第二遮挡部322可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221,第一流通部331上的流通孔333可使第二出风口222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15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挡部322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第一流通部331上的流通孔333可使第三出风口22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

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16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挡部322可完全遮蔽第三出风口223,第二流通部332上的两个流通孔333可使第一出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17所示位置处时,第一遮挡部321可仅完全遮蔽第一出风口221,第二流通部332上的两个流通孔333可使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18所示位置处时,第一遮挡部321可完全遮蔽第二出风口222,第一流通部331上的流通孔333可使可使第一出风口221处于完全暴露状态,第二流通部332上的一个流通孔333可使第三出风口223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当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转动到如图19所示位置处时,第二遮挡部322可完全遮蔽三个出风口。当然,第一遮挡部321和第二遮挡部322也可转动到其他的转动位置处,以对风路和风量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节件30的转动,可通过使每个遮挡部32与第一周壁段24之间的距离稍稍变大来解决,然而在遮挡部32与第 一周壁段24之间的距离增大的情况下,可使风量漏风,从而不能起到完全有效的遮蔽,气流可通过第一周壁段24和遮挡部32之间的缝隙从一个出风口22流向另一个出风口22。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路送风装置100还可包括密封装置,其配置成至少部分地阻碍气流经每个遮挡部32的外表面与第一周壁段24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向每个出风口22。具体地,密封装置可包括至少两个密封垫34,每个密封垫34沿平行于调节件30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每个遮挡部32的弧形外表面的沿其转动方向的两端均具有一个密封垫34。在调节件30包括遮挡部32和流通部33的情况下,密封装置还可包括其余的密封垫34,可设置在每个流通部33上的每两个相邻的流通孔333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壳体20还包括从基座23的第二边缘段处向基座23的一侧延伸出的第二周壁段25,第二边缘段也优先设计成与第一边缘段同圆心的圆弧形,以使第一周壁段24和第二周壁段25处于同一圆筒周壁上,即第一周壁段24与第二周壁段25同轴。至少一个进风口21可设置在分配器盖26上。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壳体20也可不包括分配器盖26,周壁的远离基座23的一端的端部开口可为壳体20的进风口21。

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分路送风装置100还包括离心叶轮60,设置于壳体20内,配置成促使气流从至少一个进风口21流入壳体20并经由多个出风口22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出壳体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23的内表面还形成有安装凹槽29,离心叶轮60可安装于安装凹槽29的内表面。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23可呈环圈状,离心叶轮60可安装于冰箱的风道组件300的容纳空间的底壁上,且从基座23限定的中央圈孔伸入壳体20。安装时,先将离心叶轮60安装于风道组件300内,然后将分路送风装置100的壳体20套在离心叶轮60的外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30还包括齿圈52。具体地,齿圈52包括从转盘部31的另一表面延伸出的、与转盘部31同轴的环状凸肋,以及从环状凸肋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出的沿环状凸肋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齿牙。齿圈52为独立的,与转盘部31同轴地固定于转盘部31的另一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安装方式中,基座23的内表面形成有环状凹槽231,齿圈52安装于环状凹槽231内,可使调节件30运动平稳。优选地,转盘部31可呈环圈状;且环状凹槽231可为台阶槽,还用于容纳转盘部31,可进一步保证调节件30的运动平稳性。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安装方式中,齿圈52和转盘部 51也可安装于第一周壁段24的远离基座23的一端。

为了进一步防止调节件30转动时晃动,壳体20还可包括多个卡钩28,沿基座23的周向方向均布在基座23的内表面且处于转盘部31限定的中央圈孔内,每个卡钩的钩部和环状凹槽231的底面将转盘部31和齿圈52夹置于其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调节件30上多个齿牙是从转盘部31的外周面沿转盘部31的周向方向间隔地向外延伸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替代性实施防止中,调节件30还包括齿盘,与转盘部31同轴地固定于转盘部31的另一表面。调节件30的遮挡部32可安装于第一周壁段24内,转盘部31可安装于第一周壁段24的远离基座23的一端。齿盘可用于封闭第一周壁段24的端部开口。同时也可在齿盘的的外部设置分配器盖26。

在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分路送风装置100还可包括电机40和齿轮51。电机40设置于转盘部31的径向外侧。齿轮51安装于电机40的输出轴上,且与调节件30上的齿牙啮合。为了保护电机40,壳体20还包括电机容纳部41,设置于第一周壁段24或第二周壁段25的外表面,其内限定有容装齿轮51和电机40的容纳腔。电机容纳部41可包括从第一周壁段24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出的腔体部411,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腔体部的盖板412。

图2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0所示,并参考图21和图2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储物间室200,每个储物间室200也可被搁物板/搁物架分隔成多个储物空间。进一步地,该冰箱中也设置有风道组件300和设置于风道组件300内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分路送风装置100。风道组件300内可限定有进风风道310和多个出风风道320,每个出风风道320具有一个或多个冷风出口301。进风风道310可与冰箱的冷却室连通,以接收经冷却室内的冷却器冷却后的气流。分路送风装置100的至少一个进风口21与进风风道310连通,分路送风装置100的多个出风口22分别与多个出风风道320连通,以使来自进风风道310内的气流受控地/可分配地进入相应的出风风道320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出风风道320配置成使流出风道组件300的气流分别进入冰箱的多个储物间室200内。分路送风装置100使来自进风风道310内的气流受控地/可分配地进入相应的出风风道320内,然后进入相应的储物间室200内。例如,分路送风装置100的出风口22可为3个,如第一出风口221、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出风风道320可为3个;多个储物间室200包括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和第三储物间室。当第一储物间室需要冷风, 而第二和第三储物间室均不需要冷风时,可使分路送风装置100的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处于完全遮蔽状态,第一出风口221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具体地,冰箱可根据冰箱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调节件30的转动,以实现相应的控制,从而可使冷风被合理分配至多个储物间室200,增强了冰箱的保鲜性能和运行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0至图22所示,图20中的实线箭头表示气流在一个或多个储物间室200内的流向,虚线箭头表示气流在风道内的流向,多个出风风道320可配置成使流出风道组件300的气流分别从冰箱的一个储物间室200(如冷藏室210)的间室壁上的多个位置处进入该储物间室200。例如,分路送风装置100的出风口22可为3个,如第一出风口221、第二出风口222和第三出风口223;出风风道320可为3个,如与第一出风口221连通的第一风道3201、与第二出风口222连通的第二风道3202、与第三出风口223连通的第三风道3203。第二风道3202可具有两个或四个冷风出口301,对称设置在该储物间室200后壁上部。第一风道3201位于第二风道3202的一侧,具有一个冷风出口301,设置在该储物间室200后壁的下部。第三风道3203可位于第二风道3202的另一侧,具有一个冷风出口301,设置在储物间室200后壁的中部。进一步地,也可使用两个搁物架将该储物间室200分割为三个储物空间,每个出风风道320与一个储物空间连通。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储物间室200还可包括其他储物间室200,如速冻室220,冷冻室230。该实施方式中的储物间室也可被称为冷藏室210。

该实施方式中的冰箱可根据冰箱储物间室200各个位置处的冷量是否充足,控制使冷风从相应的出风风道320流入该位置处,以可使冷风被合理分配至储物间室200不同的位置处,增强了冰箱的保鲜性能和运行效率。该分路送风装置100能够实现对出风风道320风向、风量的调节,冰箱的该储物间室200内哪里需要冷风就开启那里的冷风出口301,不需要冷风就关闭。从而控制冰箱内温度的恒定性,为冰箱内的食物提供最佳的储存环境,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并且能够减小冰箱的耗电,节约能源。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