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91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蓄冰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蓄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蓄冰装置大多采用混凝土做成内层,采用保温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做成保温外层以达到保温效果。利用此类蓄冰装置储冰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冷凝水溢流的现象。溢流的冷凝水不仅会破坏蓄冰装置附近的环境,而且还会增大蓄冰装置外壁的湿度,使蓄水装置发霉腐蚀,进而减少蓄冰装置的使用寿命。目前,针对冷凝水溢流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着手于保温材料,即增加保温材料的厚度或者选用较好的保温材料。第二种则是在蓄冰池四周开挖排水沟。其中,增加保温材料的厚度或者选用较好的保温材料无疑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蓄冰装置的制造成本,而在蓄冰池四周开挖排水沟则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此外,排水沟流道一般需挖至排水坑,若蓄冰装置距排水坑较远或地形复杂,则增加了工程的复杂性。总之,针对冷凝水溢流的两种现有解决方案都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蓄冰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冰装置,包括蓄冰桶和设置于所述蓄冰桶的集水装置,所述蓄冰桶包括底壁和围设于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集水装置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围且开设有背向所述底壁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接合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围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围的环形部件,所述环形部件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接合的位置处,与所述侧壁形成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部件为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圈连接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接合的位置处,所述环形板相对于所述底壁向上翘起,与所述侧壁形成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部件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由底部到顶部相对于所述底壁向外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尺寸小于所述集水装置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环形开口,所述侧壁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在所述底壁上的正投影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外壁包括多个凸起的蓄水肋,所述蓄水肋由所述侧壁的底部延伸到所述侧壁的顶部,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肋之间形成一个蓄水槽。

进一步地,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肋之间的间距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围的集水装置,能够将外界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侧壁时产生的冷凝水收集起来。相对于现有的针对冷凝水溢流的解决方案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冷凝水溢流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冰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蓄冰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蓄冰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蓄冰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如下所示:

100-蓄冰桶,110-底壁,120-侧壁,121-蓄水肋,122-蓄水槽;

200-集水装置,210-开口,220-环形部件,23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冰装置,包括蓄冰桶100和设置于所述蓄冰桶100的集水装置200,所述蓄冰桶100包括底壁110和围设于所述底壁110的侧壁120,所述集水装置200设置于所述侧壁120的外围且开设有背向所述底壁110的开口21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蓄冰桶100可以有多种形状结构。例如,可以是侧壁120的截面为圆环形的圆形桶,也可以侧壁120的截面为方形环的方形桶,甚至还可以为梯形桶。本实施例中,所述蓄冰桶100是侧壁120的截面为圆环形的圆形桶。

蓄冰桶100的保温材料可以为橡塑保温材料,例如聚乙烯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等橡塑保温材料。此类橡塑保温材料具有强度高、保温性能极好的特征,使用此类橡塑保温材料制造而成的蓄冰装置使用寿命长,进而免去了使用过程中较大额度的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所述蓄冰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所述蓄冰桶100的内部一般用于容纳冰水混合物。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蓄冰装置的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只满足所述蓄冰桶100内部容纳的冰水混合物所需的保温条件,所以使得所述蓄冰桶100的底壁110和侧壁120也具有较低的温度。其中,所述底壁110与地面接触,而所述侧壁120则与外环境的空气接触。当外环境的空气遇到低温的侧壁120时,便会液化产生冷凝水。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装置200用于收集外界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侧壁120时产生的冷凝水。为了尽可能的使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完全收集于所述集水装置200,可选地,所述集水装置200连接于所述侧壁120与所述底壁110接合的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蓄冰桶100和所述集水装置200可以是两个组合在一起的独立装置,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所述集水装置200包括围设于所述侧壁120的外围的环形部件220,所述环形部件220连接于所述侧壁120与所述底壁110接合的位置处,与所述侧壁120形成顶部有开口210的容纳空间。当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滴落或是沿所述侧壁120下滑后,将从所述开口210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并暂存于所述容纳空间,进而解决冷凝水溢流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部件220可以为环形板。当所述环形部件220为环形板时,所述环形板的内圈连接于所述侧壁120与所述底壁110接合的位置处,所述环形板相对于所述底壁110向上翘起,与所述侧壁120形成顶部有开口210的容纳空间。此时,所述容纳空间为所述环形板与所述侧壁120之间形成的环形的“V”形槽的容纳空间。当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滴落或沿所述侧壁120下滑后,将从所述开口210进入所述环形板与所述侧壁120形成的容纳空间,并暂存于所述容纳空间,进而解决冷凝水溢流的问题。

为了能够方便的将暂存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冷凝水取出,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部件220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的通孔230。当所述环形部件220为环形板时,所述通孔230开设于所述环形板,并由所述环形板的一面连通至所述环形板的另一面。如此,所述容纳空间内暂存的冷凝水便可以通过所述通孔230从所述容纳空间排出。

在所述蓄水装置的应用过程中,考虑到冷凝水排出的易操作性和可控性,可以在所述通孔230处连接排水管,使得冷凝水能够通过所述排水管连接到排水坑排出,也可将冷凝水通过排水管收集到其他容量相对较大的容器,收集起来的冷凝水可用于消防用水、清洁用水或环境用水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环形部件220的形状结构除了以上所述的环形板外,还可以有其他多种设置方式,以下将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3、图4,例如,所述环形部件220还可以为截面为“L”形的环形部件220。当所述环形部件220的截面为“L”形时,所述环形部件220与所述侧壁120组合形成顶部有开口210的容纳空间。此时,所述容纳空间为所述“L”形的环形部件220与所述侧壁120形成的环形槽的容纳空间。

同样地,为了能够方便的将暂存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冷凝水取出,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部件220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与外部环境的通孔230。当所述环形部件220为“L”形的环形部件220时,所述通孔230开设于所述“L”形的环形部件220面向所述侧壁120的一侧槽壁上,并由这一侧槽壁的一面连通至这一侧槽壁的另一面。如此,所述容纳空间内暂存的冷凝水便可以通过所述通孔230从所述容纳空间排出。

以上两种设置方式所述的用于收集冷凝水的容纳空间均由所述环形部件220与所述侧壁120组合形成。如此,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所述蓄冰装置的体积,更节约了制造成本。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部件220也可以为本身就设置有容纳空间且顶部设置有开口210的部件。

请参阅图5、图6,所述侧壁120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壁110。为了加快冷凝水的滴落到所述集水装置200或沿所述侧壁120下滑到所述集水装置200的速度,可选地,所述侧壁120由底部到顶部相对于所述底壁110向外倾斜。即所述底壁110与侧壁120的外壁相切的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10与侧壁120的外壁相切的面之间的夹角为89°。需要说明的的是,所述底壁110与侧壁120的外壁相切的面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除89°以外的其他度数。

通过上述设置,外界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侧壁120时产生的冷凝水便能以较快的速度进入所述集水装置200。

当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过多时,由于重力的作用,部分冷凝水会直接从所述侧壁120滴落。为了保证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尽可能全部进入到所述集水装置200。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120在所述底壁110上的正投影尺寸小于所述集水装置200在所述底壁110上的正投影尺寸。

当开设于所述集水装置200的开口210为环形开口时,可选地,所述侧壁120在所述底壁1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口210在所述底壁110上的正投影的内部。

通过上述设置,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便能够滴落于所述集水装置200,并直接从所述开口210进入所述集水装置200。

请参阅图7,为了进一步加快冷凝水的滴落到所述集水装置200或沿所述侧壁120下滑到所述集水装置200的速度,可选地,所述侧壁120的外壁包括多个凸起的蓄水肋121,所述蓄水肋121由所述侧壁120的底部延伸到所述侧壁120的顶部,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肋121之间形成一个蓄水槽122。

可选地,两个相邻的所述蓄水肋121之间的间距相等。例如,当所述侧壁120的截面为圆环形时,所述蓄水肋121可以以圆周阵列的排列方式设置于所述侧壁120。又例如,当所述侧壁120的截面为方形环时,所述侧壁120的外壁包括多个侧面,每个所述侧面为平面,所述蓄水肋121可以以线性阵列的排列方式设置于所述侧壁120外壁的每个侧面上。

所述侧壁120上形成的冷凝水部分滴落到所述集水装置200,另一部分则沿所述侧壁120下滑至所述集水装置200。所以,所述侧壁120上部分的冷凝水的流量将大于所述侧壁120下部分的冷凝水的流量。鉴于此,可选地,所述蓄水肋121上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蓄水肋121下部分的尺寸,相对的,所述所述蓄水槽122下部分的容流量则大于所述蓄水槽122上部分的容流量。

通过上述蓄水肋121和蓄水槽122的设置,使得外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能够汇集到所述蓄水槽122,从而更加快速的下滑至所述集水装置20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蓄冰装置可以在设置集水装置200的的基础上,同时包括以上一个或多个特征。例如,为了加快冷凝水的流速,所述蓄冰装置可以在设置集水装置200的的基础上,使得所述侧壁120由底部到顶部相对于所述底壁110向外倾斜。又例如,为了加快冷凝水的流速,所述蓄冰装置可以在设置集水装置200的的基础上,在所述侧壁120上设置蓄水肋121和蓄水槽122。再例如,为了更进一步地加快冷凝水的流速,所述蓄冰装置可以在设置集水装置200的的基础上,不仅使得所述侧壁120由底部到顶部相对于所述底壁110向外倾斜,还在所述侧壁120上设置蓄水肋121和蓄水槽122。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侧壁120的外围的集水装置200,能够将外界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侧壁120时产生的冷凝水收集起来。相对于现有的针对冷凝水溢流的解决方案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冷凝水溢流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的侧壁120由底部到顶部相对于所述底壁110向外倾斜,使得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下滑至所述集水装置200。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冰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侧壁120的蓄水肋121和蓄水槽122,同样加快了所述侧壁120上产生的冷凝水下滑至所述集水装置200的速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