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离及存储制冷剂循环系统的液体制冷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968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用于分离及存储制冷剂循环系统的液体制冷剂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离及存储制冷剂循环系统的液体制冷剂的装置(apparatusforseparatingandstoringliquidrefrigerantofarefrigerantcircuit)。上述装置具备形成为制冷剂用收集容器的外壳,此时上述外壳具有配置于其内部的制冷剂流出线。上述制冷剂流出线从起始于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区域的配置于制冷剂的液位(liquidlevel)上侧的流入开口,经由液体制冷剂区域向外部延伸。制冷剂流出线在上述液体制冷剂区域具备贯通开口。在上述外壳的内部配置有液体制冷剂用沸腾部件(boilingelement)。



背景技术:

就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压缩式冷却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而言,在各种适用例中,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作为蒸发器动作的换热器之后配置有制冷剂收集器(refrigerantcollector)。在配置于上述蒸发器之后的配置方式中,还被标记为蓄积器(accumulator)的上述制冷剂收集器,除了作为分离器存储制冷剂之外,还用于作为由气体状态和液体状态制冷剂构成的两相混合物(two-phasemixture)存在的从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的相分离(phaseseparation)。此外,上述蓄积器还用于制冷剂的干燥以及过滤。就通常的即现有方式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尤其是热泵系统所使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而言,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蓄积器之后配置有压缩器,这种压缩器在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初始动作时引发上述蓄积器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下降。尤其在蓄积器内存在大量的液体的情况下,液体温度并非下降至与制冷剂压力有关的饱和温度(saturationtemperature)这样的比率。作为压力下降的结果,存储于蓄积器内的制冷剂的沸腾温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比液体相制冷剂温度下降得更快,因此制冷剂因已降低的冲量(impulse)而以能够突然蒸发的过热的液体存在。还被称为沸腾延迟(retardationofboiling)的过热的液体制冷剂的突然蒸发,引发液体制冷剂突然转换成气相的状况,由此引发大幅的密度下降,这样的密度下降还使固有容积的极端性增加。由这种固有容积的增加所导致的蓄积器内的压力的突然上升,之后生成通过系统的整个制冷剂循环系统流动的压力波(pressurewave),这种压力波还引发振动以及不希望的噪音。压力上升,根据其强度,还引发爆音,另外根据振动,尤其在蓄积器附近部位检测出。不仅如此,上述的压力变动和振动对制冷剂循环系统或者压缩式冷却器的各部件带来相当大的影响,由此上述部件可能被损坏。在上述的沸腾延迟中,一般而言,具有优秀的表面品质的所具有的湿润的表面积少的容器,它的抵抗力非常弱。

导言部分所提及的类型的蓄积器,例如公开于美国专利us5970738a号。上述蓄积器,为了吸引由气相构成的制冷剂和由液相构成的油,而在流出口侧具有形成为j字形的管,上述管配置于蓄积器的外壳内部,能够与流体的液相至少局部性地接触。用于使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从蓄积器向压缩器再循环的上述j字形管的大致光滑且能够与液体制冷剂接触的表面积,将迫近的沸腾延迟按照所希望的程度适当地阻止,因此无法保障充分的气泡形成。

为了防止引发沸腾延迟的噪音产生以及同样由此产生的蓄积器内的爆音之类的噪音,美国专利us6389842b1号公开了蓄积器流出管的流动横截面的明显增加。以j字形形态配置于蓄积器内部的上述的蓄积器制冷剂流出线的流动横截面的局部性增加,具有扩大的以及流出口侧或吸入口侧的追加容积,另外在对等的动作点(operatingpoint)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配置于上述蓄积器之后的压缩器的开关导通时,相比于不具有增加的流动横截面的蓄积器,引发蓄积器内的压力下降延迟。进而,流动横截面的增加,还引发制冷剂更低的流动速度,其结果在压缩器的开关导通时,处于制冷剂流出线内部的液体制冷剂增发,沸腾延迟危险减少。然而在使用上述中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仅仅是压力下降过程变慢,液体过热程度只是轻微减少。无法实现由设计上的措施带来的沸腾延迟的能动性导入以及处于j字形管外部的液相制冷剂的沸腾延迟预防。

此外,通常的蓄积器的目的仅在于预防处于j字形管内部的液体的沸腾延迟。然而,沸腾延迟还可在存储或分离于管外部的液体发生。由于在管外部存在量比较更多的液体,因此由沸腾延迟引发的突然性蒸发潜在性以及噪音级别更为显著。停滞于管外部的液体的沸腾延迟危险,尤其在处于热泵系统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内的蓄积器适用例中也上升。

另外,就现有技术公开的蓄积器而言,处于j字形管内部的液体的蒸发过程无法能动性地导入。停滞的液体,因进行地比较更慢的吸入压力下降,而不产生沸腾延迟,只导致蒸发过程开始的更长的时间间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存储或分离在流出管外部的液体制冷剂的沸腾延迟危险的用于压缩式冷却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尤其是用于分离及存储蓄积器的液体制冷剂的装置。通过这种装置必须能够改善尤其具有电驱动装置、混合驱动装置以及内燃机驱动装置的汽车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声音举动。上述装置还应该适合于热泵系统。此外,这种情况下,上述装置的制造、维修以及设置方面必须要求最小限度的费用。

上述课题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的对象而被解决。改善例记载于从属权利要求。

上述课题通过用于分离及存储制冷剂循环系统的液体制冷剂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而解决。上述装置具备形成为制冷剂用收集容器的外壳,此时上述外壳具有配置于其内部的制冷剂流出线。上述制冷剂流出线从起始于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区域的配置于制冷剂的液位上侧的流入开口经由液体制冷剂区域向外部延伸,并在上述液体制冷剂区域具有贯通开口。在上述外壳的内部配置有液体制冷剂用沸腾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上述沸腾部件以使因气体状态制冷剂的吸入而从外壳贯通上述贯通开口的液体贯通上述沸腾部件的方式在上述贯通开口区域以与制冷剂流出线连接的方式配置。这种情况下,优选液体的整个质量流通过沸腾部件流动。制冷剂流出线从配置于外壳内部的流入开口向外部延伸,即上述制冷剂流出线通过外壳壁向外壳周边被引导。形成于制冷剂流出线内的贯通开口表示形成于上述流出线的壁内部的开口,这种开口将被壁包围的容积与线周边连接。制冷剂流出线优选具有曲面管形态尤其是j字形形态。这种情况下,贯通开口优选形成于阻止部区域、即下部区域或者上述流出线的方向转换点。制冷剂流出线除了j字形管形态之外,还可具有u字形形态或者其他形态和/或形成为同轴管。

上述装置的下部区域大体上优选为使用在液体制冷剂的存储中,上述装置的上部区域优选为为了引导制冷剂、分离蒸汽相制冷剂和液体相制冷剂以及尤其是排出上述蒸汽相制冷剂而提供。

根据本发明的一改善例,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具备从制冷剂的液位上侧向外壳内连接的制冷剂流出线。此外,上述装置优选为具备配置于外壳内部的罩部件。上述罩部件以与上述制冷剂流出线的流入口分离的状态配置于制冷剂供给线与制冷剂流出线的流入开口之间,因此从通过上述制冷剂供给线流入外壳内的制冷剂保护上述流入开口。罩部件用于液体相制冷剂和气体相制冷剂的分离。这种罩部件的形成是为了防止作为水滴的制冷剂液体一起被卷入作为蒸汽入口的制冷剂流出线的流入开口内并由这种流入引发装置的分离以及存储功能的衰减。

尤其是用于分离以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按照制冷剂循环系统内部的配置,还被命名为收集器或者蓄积器。在装置配置于制冷剂循环系统的低压区域的情况下,即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配置于蒸发器与压缩器之间的情况下,上述装置被标记为蓄积器,另外在装置配置于制冷剂循环系统的高压区域的情况下,即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配置于冷凝器/气体冷却器之后的情况下,上述装置被标记为收集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例,沸腾部件具有流出开口。上述流出开口优选具有最大30mm的流体力学直径(hydraulicdiameter)。这种情况下,被贯流的沸腾部件的面积为上述流出开口的贯流横截面之和,比形成于制冷剂流出线内的贯通开口的贯流横截面大。流出开口除圆形形态之外替代性地还可形成为星星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椭圆形和/或具有不规则的形态。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例,沸腾部件具有圆筒形形态(cylindricalshape)、尤其是中空圆筒形形态(hollowcylindricalshape)。此外,上述沸腾部件优选具有圆形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改善例,在贯通开口配置有过滤部件。这种情况下,上述过滤部件优选具有与沸腾部件一致的形态,另外优选具有圆筒形形态、尤其是中空圆筒形态。此外,上述过滤部件优选具有圆形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替代性实施例,沸腾部件配置为与过滤部件同轴。这种情况下,沸腾部件优选为通过内部侧面积而与过滤部件的外部侧面积邻接的方式配置、或者沸腾部件通过外部侧面积而与过滤部件的内部侧面积邻接的方式配置。因此,由沸腾部件密封过滤部件、或者由过滤部件密封沸腾部件,其结果,通过贯通开口流动的质量流整体上不仅被上述沸腾部件引导还被上述过滤部件引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替代性实施例,沸腾部件与过滤部件形成为一体型系统。一体型系统是指结合成一个结构部件的单元。这种情况下,由上述沸腾部件和过滤部件构成的一体型系统,优选为具备尤其是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即具有外部侧面积和内部侧面积的中空圆筒形形态。过滤部件优选为配置在系统的外部侧面积区域或者系统的内部侧面积区域或者流出开口区域。

根据追加的替代性实施例,沸腾部件以及/或者过滤部件具有与圆筒形形态不同的形态。这种情况下,沸腾部件以及/过滤部件例如形成为矩形、椭圆形、多边形、末端尖锐的形态或者末端粗钝的形态,另外还可形成为不规则的形态。此外,沸腾部件与过滤部件的基本形态可以不同。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还可作为前述优选实施例中由蓄积器和内部换热器构成的结合单元的结构部件使用。这种情况下,上述内部换热器表示以在高压区域的制冷剂和低压区域的制冷剂之间实施热传递的用途使用的循环系统内部的换热器。例如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液体制冷剂在冷凝之后也继续冷却,另一方面吸入气体(suctiongas)在压缩器之前被过热。

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积器的优点在于,通过配置于外壳内的沸腾部件,实现对以液体相存在的制冷剂的接触面的增加。像这样通过接触面的增加,在液体制冷剂中蒸汽气泡形成可能性变高,制冷剂流出线之外的沸腾过程以所希望的那样被导入,因此即便在蓄积器内部产生快速的压力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减少沸腾延迟危险。结果,初始蒸汽气泡形成为了防止由沸腾延迟以及例如上述沸腾延迟引发的起始于蓄积器的爆音这样的噪音而使用。因此,通过这种方式防止引发沸腾延迟的不希望的噪音形成,改善系统隔音。此外,优选为无突然地压力变动地保障蓄积器以及压缩式冷却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追加部件的较低的负载,这种状况增加冷却器整体的寿命。

压缩式冷却器还可作为热泵工作,结果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积器不仅可以使用在压缩式冷却器还可以使用在热泵系统。

作为蓄积器的沸腾部件,除了被穿孔的材料之外,还可使用尤其是促进气泡核形成的多孔性材料或者多孔性制作原料,例如还可使用具有规定的气孔率的烧结体。此外,还可考虑金属、聚合物或者陶瓷材料或者制作原料。优选为,在使用多孔性材料的情况下,能够在小的重量以及小的空间,实现制冷剂的大的接触面。这种情况下,不仅促进蒸汽气泡的形成还实现与油以及制冷剂的调和的所有种类的材料均适合。蓄积器优选可作为各种制冷剂使用。为了与目标对应,外壳、制冷剂引导线以及沸腾部件必须由相对于制冷剂尤其是制冷剂r134a、r1234yf、r1234ze、r744、r600a、r290、r152a、r32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及油具有抵抗力的材料形成。铝或者铝合金为优选的材料,其理由在于,铝具有高机械强度、小的重量以及优秀的耐久性。

由使用铝而带来的蒸汽气泡的形成,还可通过以差的表面品质实施表面处理的铜、黄铜以及不锈钢或者塑料这样的材料的使用而实现。因此,沸腾部件的表面积可具有尽可能高的表面粗糙度尤其是比ra3.2μm高的表面粗糙度,上述表面积例如可通过摩擦(milling)、蚀刻(etching)或者喷砂(sandblasting)这样的多种加工方法来实现。这种情况下,不仅促进蒸汽气泡的形成还实现与油以及制冷剂的调和的所有种类的材料均适合。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其他细节事项、特征以及优点,由参照相关附图说明的以下实施例得以明确。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配置于制冷剂流出线区域的沸腾部件的压缩式冷却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结构部件,表示用于分离以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装置的图,

图2以及图3为表示具有贯通开口、过滤部件以及沸腾部件的形成为j字形的制冷剂流出线的阻止部区域的图,

图4为表示具有贯通开口、过滤部件以及沸腾部件以结合方式形成的系统的形成为j字形的制冷剂流出线的阻止部区域的图,

图5为表示经过用于分离以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装置的外壳下部区域的基部和侧面延伸、并且从横截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形的沸腾部件的图,

图6为表示经过用于分离以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装置的外壳下部区域的侧面延伸,并形成为环形或者圆筒形的沸腾部件的图,

图7为表示经过用于分离以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装置的外壳下部区域的基部延伸、并且形成为凹槽形状的沸腾部件的图,

图8为延伸至用于分离以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装置的外壳上部区域的侧面部分、在上部面被密封且从横截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形的沸腾部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冷剂循环系统;2…压缩器;3…换热器、冷凝器/气体冷却器;4…膨胀部件;5…换热器、蒸发器;6…装置、蓄积器;7…制冷剂的液位;8.1…制冷剂供给线;8.2…制冷剂流出线;9、9'、9"、19、19'、19"、19'"…沸腾部件;10…外壳;11…罩部件;12…干燥器部件;13、13'、13"…过滤部件;14…贯通开口;15、15'、15"…流出开口;16…沸腾部件9的移动方向;17…过滤部件13'的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具有配置于制冷剂流出线8.2区域的沸腾部件9、9'、9"的压缩式冷却器的冷却循环系统1的结构部件,示出了用于分离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装置6。

在蓄积器6之外,上述制冷剂循环系统1具备:用于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压缩气体状态制冷剂以及/或者液体制冷剂的压缩器2;以及作为冷凝器或者气体冷却器动作的换热器3膨胀部件4以及作为蒸发器动作的换热器5。这种情况下,上述蓄积器6配置于上述蒸发器5与冷凝器2之间。蓄积器6作为收集器还可设定于制冷剂循环系统1的其他位置例如在高压侧上述换热器5之后的位置。例如在使用制冷剂r134a的情况那样在临界以下的动作中或者使用二氧化碳的特定周边环境下制冷剂被液化,则换热器5被标记为冷凝器。部分热传递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在超临界动作时或者在换热器5内超临界性的热放出时,制冷剂的温度减少一定程度。这种情况下,换热器5还被标记为气体冷却器。超临界性动作例如可在将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使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的特定周边环境或者动作模式中发生。

在蒸发器5和作为制冷剂用收集容器形成的蓄积器6的外壳10之间延伸有制冷剂供给线8.1,上述制冷剂供给线从上述向上述外壳10内连接。在外壳10内部配置有形成为j字形管形态的制冷剂流出线8.2,上述制冷剂流出线用于使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和油向制冷剂循环系统1的压缩器2再循环。这种情况下,用于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的上述制冷剂流出线8.2的流入开口维持在制冷剂的液位7上方,此时上述制冷剂的液位为液体制冷剂与气体状态制冷剂的相边界,表示制冷剂的填充级别。形成为上述j字形的制冷剂流出线8.2在外壳10的下部区域具备阻止部,在上述阻止部配置有过滤部件13、13'、13"。上述过滤部件13、13'、13"为了过滤所贯通的油质量流或者液体制冷剂的质量流而使用,此时上述油质量流或者液体制冷剂质量流通过形成于制冷剂流出线8.2内的贯通开口14而被吸入。这种情况下,上述贯通开口14还被标记为油用钻孔。还被称为油过滤器的过滤部件13、13'、13",为了防止不希望的贯通开口14因固体粒子堵塞而使用。

此外,在蓄积器6的外壳10内部配置有罩部件11,以从通过制冷剂供给线8.1流入外壳10内的不希望的制冷剂流入,保护制冷剂流出线8.2的气体状态制冷剂用流入开口。上述罩部件11作为通过制冷剂供给线8.1流入外壳10内的制冷剂的挡板(baffleplate)使用。制冷剂流出线8.2的蒸汽状态制冷剂用流入开口以如下方式被配置:以使通过制冷剂供给线8.1流入蓄积器6内的制冷剂的蒸汽以及液体混合物到达上述罩部件的方式在上述罩部件11下侧被保护。液体成分的制冷剂沿着罩部件11被引向蓄积器6的下部区域。蒸汽状态或者气体状态的制冷剂,通过以在罩部件11下侧被保护的方式配置的流入开口被引向制冷剂流出线8.2内。

为了捕获制冷剂循环系统1内循环的湿气,而在液位7区域还设有干燥器部件12。袋子形状的上述干燥器部件12具有吸湿特性(hygroscopicproperty)。根据实施例,干燥器部件可完全配置于液位7下方,或者完全配置于液位7上方,因此可配置于气相内。

在蓄积器6的外壳10内部,为了提高能够与液体制冷剂接触的固体表面积,而提供有作为几何学沸腾机构的沸腾部件9、9'、9"。这种情况下,上述沸腾部件9、9'、9"配置于形成为j字形的制冷剂流出线8.2的阻止部区域,尤其配置于过滤部件13、13'、13"的区域,由此配置于液位7下侧。沸腾部件9、9'、9"被液体制冷剂完全包围。

蓄积器6的个别部件优选由铝或者铝合金形成。此外,优选为,将压缩式冷却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的部件相连接的制冷剂引导线均由铝或者铝合金形成。

图2以及图3分别以几何学沸腾机构示出了具有形成为油用钻孔的贯通开口14以及过滤部件13、13'的装置6的形成为j字形的制冷剂流出线8.2的阻止部区域和沸腾机构9、9'。

根据图2的实施例,过滤部件13形成为圆筒形、尤其圆柱形态,这种情况下,由油和制冷剂构成的要被过滤的液体只能贯通圆筒形过滤部件13的侧面积,并从朝向贯通开口14侧整齐排列的端部面排出。末端朝向上述贯通开口14侧整齐排列的过滤部件13的端部面,无法使液体透过。沸腾部件9也一样由圆筒形尤其圆柱形以及中空圆筒形形成。优选为,由塑料形成的沸腾部件9具有与过滤部件13一致的形态,因此上述沸腾部件9的内侧面以密封方式结合于过滤部件13的外部侧面积。沸腾部件9以密封过滤部件13的方式圆筒形尤其是圆柱形的内表面或者内部侧面积与过滤部件13的外部侧面积接触。沸腾部件9与过滤部件13配置为同轴。这种情况下,沸腾部件9以使通过贯通开口14被吸入制冷剂流出线8.2内的要被过滤的液体整体首先贯通沸腾部件9的壁,接着贯通形成为过滤面积的过滤部件13的侧面积的方式密封过滤部件13。沸腾部件9在液体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过滤部件13之前以及贯通开口14之前。

在设置装置6时,沸腾部件9沿移动方向16被推入过滤部件13上而被牢固地固定,另外制冷剂流出线8.2尤其以不动方式配置于过滤部件13以及过滤部件13周围。

根据图3的实施例,沸腾部件9'具有圆筒形形态尤其是圆柱形态。由油和制冷剂构成的要被过滤的液体只能贯通圆筒形沸腾部件9'的侧面积,并且从朝向贯通开口14侧整齐排列的端部面排出。末端朝向上述贯通开口14侧整齐排列的沸腾部件9'的端部面,无法使液体透过。过滤部件13'也一样形成为圆筒形尤其是圆柱形以及中空圆筒形。沸腾部件9'具有与过滤部件13'一致的形态,因此上述过滤部件13'的内部面与沸腾部件9'的外部侧面积接触。沸腾部件9'以密封过滤部件13'的外部侧面积的方式与圆筒形尤其是圆柱形的内表面或者内部侧面积接触。沸腾部件9'和过滤部件13'配置为同轴。这种情况下,过滤部件13'以使通过贯通开口14被吸入制冷剂流出线8.2内的要被过滤的液体整体首先贯通形成为过滤面积的过滤部件13'的侧面积,接着贯通沸腾部件9'的壁的方式密封沸腾部件9'。沸腾部件9'在液体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过滤部件13'之后以及贯通开口14之前。

在设置装置6时,过滤部件13'沿移动方向17被推入沸腾部件9'上而被牢固地固定,另外以不动方式配置于制冷剂流出线8.2尤其是沸腾部件9'以及沸腾部件9'周围。

与图2或者图3的实施例无关,过滤部件13、13'例如具备未图示的形成为倒钩形态的部件,这种部件在上述沸腾部件9、9'设置于过滤部件13、13'之后扩张而固定上述沸腾部件9、9'。根据装置6的替代性实施例,沸腾部件9与过滤部件13交错,或者过滤部件13'与沸腾部件9'交错。这种情况下,沸腾部件9、9'和过滤部件13、13'中的一个或者沸腾部件9、9'以及过滤部件13、13'均具有圆锥形形态。沸腾部件9、9'以及过滤部件13、13'同样可以相互粘接或加压。上述的后续的加压工序,由图中未示出的配置于正面端部面的端盖(endcap)实现。这种情况下,上述正面端部面整齐排列在朝向贯通开口14侧配置的端部面的末端。沸腾部件9或者过滤部件13'的另一设置可能方式为,例如将沸腾部件9以紧缩配合(shrinkfitting)方式设置于过滤部件13上、或者将过滤部件13'以紧缩配合方式设置于沸腾部件9'上、或者使用扣环(snapring)设置。此外,沸腾部件9、9'和过滤部件13、13'可通过局部性的焊接以及/或者包围周围的焊接而相互附着。在沸腾部件9、9'由橡胶形态的制作原料形成的情况下,沸腾部件9可以以自行维持的方式固定于过滤部件13或者过滤部件13'以自行维持的方式固定于沸腾部件9'。在未组装的状态下,图2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沸腾部件9具有比过滤部件13的外部直径小的内部直径。在未组装的状态下,根据图3的实施例,腾部件9'具有比过滤部件13'的内部直径大的外部直径。

沸腾部件9、9'的壁分别具有由孔洞或者钻孔形成的流出开口15、15',上述流出开口在整个侧面积范围以规则分布或者不规则分布的方式配置。个别流出开口15、15'最大具有30mm的流体力学直径,这种情况下,沸腾部件9、9’的贯流面积即流出开口15、15'的横截面之和大于形成于制冷剂流出线8.2内的贯通开口14的贯流横截面。根据未图示的沸腾部件的替代性实施例,流出开口,除了侧面之外,也可以形成在朝向贯通开口14侧整齐排列在末端的端部面区域,或者只形成在朝向上述贯通开口14侧整齐排列在末端的沸腾部件的端部面区域。这种情况下,朝向上述贯通开口14侧整齐排列在末端的过滤部件13的端部面能够分别使液体透过。

因制冷剂循环系统1的压缩器2的开关导通,尤其是气体状态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出线8.2从蓄积器6向压缩器2方向被吸入。因上述的制冷剂吸入,而在贯通开口14区域在制冷剂流出线8.2内部被设定静压(staticpressure),上述静压比相对于同一测定高度(geodeticheight)的制冷剂流出线8.2外部的静压低。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推进静压差在贯通开口14引发具有规定速度的通过上述贯通开口14流入制冷剂流出线8.2内的质量流。在贯通开口14贯通的质量流整体首先被形成于沸腾部件9、9'内的流出开口15、15'引导。在沸腾部件9、9'的流出开口15、15'区域,因局部性地相吻合的过滤部件13、13'的侧面积,而设定有比通过不吻合的侧面积流动时即不具有沸腾部件9、9'的过滤部件13、13'的方式(arrangement)高的流动速度。在过滤部件13、13'的侧面积区域中流动速度增加引发液体的局部性的静压减少。相同的温度下相对低的静压具有与液体的过热增加相同的含义,此时上述的过热增加作为推进力(drivingforce)引发沸腾过程。沸腾过程导入过程还因液体内部的追加的流动乱流而增大。上述的流动由通过沸腾部件9、9'的流出开口15、15'的流量控制(flowcontrol)而实现。为了进一步增大用于在沸腾部件9、9'区域流动的液体的沸腾的乱流以及结晶核的形成,上述沸腾部件9、9'的表面形成为粗糙,或者流出开口15、15'具有尖锐的边缘。

有利于形成结晶核的沸腾部件9、9'的粗糙表面,例如通过喷射加工尤其是喷砂加工、压缩锡焊或者焊接、粗磨(roughing)、刨削(planing)及/或者其他切削加工而形成。此外,多孔性材料的使用也引发沸腾部件9、9'的粗糙表面。在沸腾部件9、9'由注射成形部件形成的情况下,尖锐的流出开口15、15'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不实施上述流出开口15、15'的修边(deburring)的方式、插入尖锐的套筒的方式、和/或者在注射成形工具将流出开口15、15'区域的半径形成为小的方式。

图4表示具有由贯通开口14、过滤部件13"和沸腾部件9"结合形成的系统的形成为j字形的制冷剂流出线8.2的阻止部区域。

图4所涉及的实施例大体上对应于图2或者图3所涉及的实施例。与图2或者图3所涉及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作为形成为一体型或者一个部件的圆筒形部件,由过滤部件13"和沸腾部件9"构成的系统的结合方式(arrangement)。这种情况下,流体的整个质量流通过过滤部件13"被引导而被过滤,这得到保障。作为过滤部件13",过滤面形成于由过滤部件13"和沸腾部件9"构成的系统的外部侧面积区域或者内部侧面积区域或者流出开口15"区域。这种情况下,上述过滤部件13"通过溅落(splash)加工或者粘接或者例如至少一个内部或者至少一个外部扣环而固定于沸腾部件9"。图4所涉及的实施例,部件的复杂性非常低,要求最小限度的设置费用。

另一方面,上述沸腾部件大体上由包围过滤器的圆筒形部件构成,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具有固定于外壳的内壁的薄片形态。以下,参照图5~图8对具有薄片形态的沸腾部件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5,在上述蓄积器6的外壳10内部,作为能够与液体制冷剂接触的用于增大固体表面积的几何学沸腾机构,而设有沸腾部件19。这种情况下,上述沸腾部件19形成为穿孔薄片(perforatedsheet)、尤其是铝薄片(aluminumsheet),上述薄片以与形成为类似的外壳10的下部区域密封结合的方式配置。形成于上述薄片内的个别孔洞,分别具有小于20mm的直径。薄片可以配置在外壳10内部的整个面。

沸腾部件19以这种沸腾部件19的上部自由端部或者上部自由端部超过液位7的方式形成以及配置。沸腾部件19通过局部性的焊接、锡焊或者旋绕(spinning)方法而固定于外壳10的下部区域。用于将沸腾部件19固定于外壳10下部区域的壁的其他结构性方法,有将上述沸腾部件19形成为圆锥形或者卷曲(crimping)或者在上述外壳10的下部区域压接上述沸腾部件19的形状结合方法。此外,沸腾部件19可借助制冷剂流出线8.2而维持在外壳10下部区域的基部之上,这种情况下,薄片型的上述沸腾部件19固定于上述制冷剂流出线8.2与外壳10的壁之间。

薄片型沸腾部件19的边缘尤其是孔洞的边缘形成为尖锐。制冷剂循环系统1初始动作时、即压缩器2被导通开关另外与此同时引发的蓄积器6内压力下降时,作为潜在泡结晶核的尖锐的边缘造成蒸汽泡的形成。若压缩器2被导通开关,则制冷剂从蓄积器6被吸入,此外这种状况引发液位7下降。因上述的液位7下降而在制冷剂的液位7和沸腾部件19之间被设定相对速度(relativevelocity),这种相对速度与沸腾部件19的表面尤其是尖锐的孔洞的尖锐的边缘一起继续促进蒸汽泡在液体的形成。因此作为通过压缩器2的制冷剂吸入结果,由在蓄积器6内部引发的吸入压力下降而产生的、处于上述蓄积器6内的液体的急剧的沸腾延迟减少,防止不希望的噪音产生。在液位7与沸腾部件19之间不产生相对速度的区域,形成为粗糙的上述沸腾部件19的表面积还促进沸腾过程导入,与此同时防止突然产生的沸腾延迟危险。

蓄积器6的个别部件优选由铝或者铝合金形成。此外,将压缩式冷却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的部件相互连接的、优选为整个制冷剂引导线由铝或者铝合金形成。

下图中,对与图5重复的特征,提供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6示出了在装置6的外壳10的下部区域的侧面延伸且横截面形成为环形或者圆筒形的沸腾部件19'、以及作为例示性地示出的压缩式冷却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的结构部件的、用于分离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上述装置6。图6的蓄积器6的实施例基本上对应于图5的蓄积器6的实施例,不同点在于,上述沸腾部件19'形成为环形或者圆筒形薄片。省略基部。上述沸腾部件19'还可选择性地具有圆锥形形态。没有比图5所涉及的实施例更为复杂的沸腾部件19'的形成,除了减少相对于以液体相存在的制冷剂的接触面之外,在制造以及费用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另外,在形成为类似的外壳10下部区域壁的侧面密封结合的且具有孔洞的薄片型沸腾部件19',以这种沸腾部件19'的上部自由端部或者上部自由端部超过液位7的方式配置。

图7示出了在装置6的外壳10下部区域的基部延伸且从横截面观察时形成为凹槽(trough)形状的沸腾部件19"、以及作为例示性地示出的压缩式冷却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的结构部件的、用于分离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上述装置6。图7的蓄积器6的实施例基本上对应于图5的蓄积器6的实施例,不同点在于,上述沸腾部件19"形成为凹槽形状。省略圆筒形区域。上述沸腾部件19"还可选择性地具有平面盘形态。没有比图5所涉及的实施例更为复杂的沸腾部件19"形成,除了减少相对于以液体相存在的制冷剂的接触面之外,在制造及费用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此外,还可以想到将上述沸腾部件19"以及外壳10的下部区域在一个制造步骤中实施深拔加工(deepdrawing)。

同样具有孔洞的薄片型的上述沸腾部件19",以与形成为类似的外壳10下部区域的基部密封结合方式配置。

图8示出了经过装置6的外壳10下部区域的侧面延伸至上述装置6的外壳10上部区域侧面的部分、且上部面封闭的从横截面观察时形成为u字形的沸腾部件19'"、以及作为例示性地示出的压缩式冷却器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结构部件的、用于分离及存储液体制冷剂的上述装置6。图8的蓄积器6的实施例基本上对应于图6的蓄积器6的实施例,不同点在于,上述沸腾部件19'"形成为沸腾部件19'与罩部件11的整合形态。这种情况下,上述沸腾部件19'"的上部区域形成为上述罩部件11形态,上述沸腾部件19'"的下部区域,从横截面观察时形成为环形或者圆筒形。沸腾部件19'"的下部区域沿着蓄积器6的外壳10的侧面延伸。沸腾部件19'"的上部以及下部区域,分别从相反侧面开始延伸至以大规模地包围周边的方式形成的区域15。

沸腾部件19'"形成在上述区域15上侧,在满足图5~图7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罩部件11的功能的上部区域不具有孔洞。在上述区域15下侧由穿孔薄片形成的沸腾部件19'"的下部区域,以与形成为类似的外壳10的壁密封结合的方式配置。

在区域15与液位7之间通过沸腾部件19'"的孔洞尤其流动有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上述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从压缩器2通过制冷剂流出线8.2被吸入。没有比图6所涉及的实施例更复杂的沸腾部件19'"的形成,在制造和费用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在部件周围,蓄积器6的复杂性减少。此外,蓄积器6的分离度提高,这种状况使以液体相存在的制冷剂更少地向压缩器2方向流动。因此,预防可能在上述压缩器2发生的损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