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冷藏设备的风道结构以及风冷冷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205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冷藏设备的风道结构以及风冷冷藏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冷冷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冷藏设备的风道结构、以及具有该风道结构的风冷冷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冷藏展示柜的风道结构系统如图1所示,从蒸发器05出来的冷空气经出风口03,沿着冷藏室01的后壁面往下,再从前面上部的回风口02回风,从而形成整个风道系统。根据空气对流原理,在冷藏室01的底部区域形成低温区,冷空气经过冷热交变后,在回风口01处为高温区;根据实验数据,冷藏室01内最低温度区与最高温度区在冷却降温时的最大温差达到12℃,这样造成温度不均匀,负载冷却速度变慢。

对于提高冷藏展示柜的冷却速度和解决冷藏室01内温度的均匀性的技术有:1、可通过加大制冷系统的冷量来实现,但成本很高,市场竞争力下降;2、通过加大风扇电机的转速和风扇叶来实现,但噪声会很大,客户所不能接受。因此需要在成本增加不大和噪声不变的情况解决此问题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风冷冷藏设备的风道结构,使得温度均匀,负载冷却速度加快。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冷冷藏设备的风道结构,位于冷藏室的后壁处的出风口及位于门体侧的回风口,以及设置在出风口处的风道板,所述风道板将所述出风口分割成两部分,所述风道板上设有向前延伸的导风片,所述导风片适于将所述出风口的部分出风导向所述回风口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板将所述出风口分割成尺寸相等的两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出风方向向下,所述风道板与所述后壁之间形成延伸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后延伸的折边,所述折边与后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边的端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固定在所述后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片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片与风道板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导风片的下端面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风道板上对应任一所述导风片设置通孔,所述导风片位于所述通孔的下侧且与所述通孔相接。

基于上述的风冷冷藏设备的风道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冷冷藏设备,提高冷藏室内温度的均匀度,以及负载冷却速度。

一种风冷冷藏设备,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冷藏室、以及上述的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冷藏设备的风道结构,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风道板,并且所述风道板上设有多个向前延伸的导风片,使得从出风口出来的冷风有一部分被导风片引流向前流动,并回到回风口,这部分冷风经过较短的路径到达回风口,使得回风口附近的温度降低;另一部分冷风沿正常的路径到达回风口,这样使得冷藏室内的底部区域与回风口处的温度差减小,提高了冷臧室内的温度均匀度,有利于加快负载的冷却速度。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风冷冷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风冷冷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风道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以风冷冷藏设备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阅图2-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风冷冷藏设备的风道结构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风冷冷藏设备为冷藏展示柜,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风冷冰箱等。风冷冷藏设备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冷藏室1和风道结构,风道结构具有与冷藏室连通的回风口2和出风口3,在风道结构内还具有风扇4、蒸发器5;其中回风口2位于冷藏室1的前端上部,出风口3位于冷藏室1的后端上部,出风口3的出风方向垂直向下,并设在冷藏室1的后壁11处,也就是从出风口3吹出的冷风,沿后壁11向下流动,吹到底部后折弯向前流动,再向上流动回到回风口2内。

本实施例中,参加图2和图3所示,风冷冷藏设备的风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3处的风道板6,风道板6将出风口3分割成前后两部分,使得从出风口3出来的冷风被风道板6分为前后两部份,从出风口3的后部吹出的冷风沿后壁11与风道板6吹向底部,再折弯向前流动,再向上流动回到回风口2内,前部份冷风吹向冷藏室1的前部、并到达回风口2;在风道板6上设有多个向前延伸的导风片61,导风片61水平设置,也就是导风片6适于将出风口2的部分出风导向回风口2方向;这样从出风口3的前部吹出的冷风,沿风道板6的前端面向下流动,到达导风片61的冷风,经导风片6的引流向前流动,之后到达冷藏室1的前端并折弯向上流入回风口2,这部分冷风经过较短的路径到达回风口2,使得回风口2附近的温度降低,提高了冷臧室1内的温度均匀度,有利于加快负载的冷却速度。

本实施例中,风道板6沿出风口3的出风方向延伸,也就是风道板6沿出风口3向下竖直设置,从出风口3吹出的冷风沿风道板6流动;风道板6与后壁11平行设置,风道板6与后壁11之间形成与出风口3的后部分连通的延伸风道,使得从出风口3后部分吹出的冷风沿延伸风道向下流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6所示,为了使得延伸风道的两侧封闭,风道板6的左右两侧具有向后延伸的折边62,并且折边62与后壁11连接,避免延伸风道内的冷风向左右方向的流动,提高冷风向下流动的风量。在两个折边62的端部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63,翻边63固定在后壁11上,通过设置翻边63使得风道板6固定在后壁11上,增加风道板11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风道板6将出风口3分割成前后尺寸相等的两部分,也就是出风口3的前后方向的距离等于风道板6与后壁11之间距离的二倍。其他实施例中风道板6也可以将出风口3分割成尺寸不相等的两部分。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在风道板6上设有多个向前延伸的导风片61,导风片61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具体的,导风片61沿风道板6的上下方向设置有多排,每排平行排列有多个导风片61,上下两排的导风片61交错布置;这样有利于提高到达导风片61的风量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冷藏室1内的温度均匀度。在导风片61与风道板6之间设有加强筋65,加强筋65与导风片6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加强筋65的作用是加固导风片61,增加导风片61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4和图5所示,从出风口3的前部吹出的冷风为竖直方向,导风片61为水平方向,冲击到导风片61的冷风如全部在导风片61的引流下向前折弯,冷风对于导风片61的冲击力过大,可能发出噪声;为了缓冲对于导风片61的冲击,在风道板6上开设有与导风片61宽度相同的通孔64,导风片61位于通孔64的下侧, 导风片61与通孔64相连;这样使得冲击到导风片61上的一部分冷风可以通过通孔64进入风道板6的后侧,也就是进入延伸风道内,有利于减小冷风对于导风片61的冲击,降低冷风冲击导风片61发出的噪声;以及通过设置通孔64,延伸风道内的冷风也可以通过通孔64流向风道板6的前方,这样可以保证流经风道板6前、后的冷风的压力相同,避免由于压差产生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