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5095发布日期:2018-07-07 23:2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适合在例如作为搭载于汽车的制冷循环的车载空调中使用的蒸发器。

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将图1~图4的上下、左右设为上下、左右,并将图1及图2中用箭头x表示的方向设为通风方向。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蒸发器,已知如下蒸发器:具备下风侧及上风侧的管列和下风侧及上风侧的上下两个集液部,其中,下风侧及上风侧的管列由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并且在通风方向上并列设置,下风侧及上风侧的上下两个集液部与下风侧及上风侧的管列的热交换管的上下两端部连通,在两个管列中,以交替排列的方式设有由多个热交换管构成、且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的下降流管组和供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的上升流管组,在下风侧管列中存在三个管组,且在上风侧管列中存在两个管组,在下风侧上集液部的一端设有制冷剂入口,在上风侧上集液部中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一端设有制冷剂出口,下风侧管列中的位于距制冷剂入口最近的位置的最近管组、以及位于距制冷剂入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是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的下降流管组,并且两个下降流管组间的中间管组是供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的上升流管组,上风侧管列中的位于距制冷剂出口最近的位置的最近管组是供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的上升流管组,并且位于距制冷剂出口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是下降流管组,在下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上风侧配置上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并且由两个最远管组构成一条通道,下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上端部及与最远管组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相邻的中间管组的上端部与设于下风侧上集液部且两端被封闭的一个下风分区连通,上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上端部与设于上风侧上集液部且两端被封闭、左右方向的长度比上述下风分区短的一个上风分区连通,下风分区及上风分区分别整体成为一个空间,并且下风分区的供最远管组连通的部分与上风分区通过制冷剂通过部而连通,从下风侧管列的中间管组流入到下风分区中的制冷剂向下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侧流动并在该最远管组的热交换管内向下方流动,与此同时,从下风侧管列的中间管组流入到下风分区中的制冷剂向下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侧流动并且从上述制冷剂通过部通过而流入到上风分区中之后,在上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热交换管内向下方流动(参照日本特开2009-156532号公报)。

在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中,在下风侧上集液部的下风分区中,从下风侧管列的中间管组流入到下风分区中的制冷剂在流动到下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侧之后,与从制冷剂通过部通过并向上风侧管列的下降流管组流入相比,更易向下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热交换管内流入,从而在构成上述一条通道的两个最远管组的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变得不均匀。

因此,以冷却性能的提高为目的,谋求使在热交换管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为同一方向的下风侧管列及上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化。

另外,已知一种蒸发器,其下风侧上集液部和上风侧上集液部通过利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分隔部将一个箱内在通风方向上分割成两个空间来设置,使上述下风分区的供最远管组连通的部分与上风分区连通的制冷剂通过部,通过在上风分区的全长范围内除去上述分隔部而形成(参照日本特开2015-157507号公报)。

根据日本特开2015-157507号公报记载的蒸发器,与向下风侧管列中的构成上述一条通道的下降流管组流入相比,制冷剂更易从制冷剂通过部通过而向上风分区流入,且更易向上风侧管列中的构成上述一条通道的下降流管组流入,其结果是,能够使在下风侧管列及上风侧管列的最远管组的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化,但相反地,在上风侧管列中的构成上述一条通道的下降流管组内流动的制冷剂量有可能变得比在下风侧管列中的构成上述一条通道的下降流管组内流动的制冷剂量更多。而且,存在具有下风侧上集液部和上风侧上集液部的箱的耐压性降低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蒸发器,能够使在沿通风方向并列设置且构成一条通道的两个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化并提高冷却性能。

本发明的蒸发器具备:第1上集液部;第1下集液部,其以与第1上集液部平行的方式配置在第1上集液部的下方;多个第1热交换管,其配置在第1上集液部与第1下集液部之间,且上下两端部与第1上集液部及第1下集液部连接;第1下降流管组,其由多个第1热交换管构成,并且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第1上升流管组,其由多个第1热交换管构成并且供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且与第1下降流管组相邻地设置;第1分区,其设于第1上集液部,并且供第1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和第2分区,其与第1分区相邻地设于第1上集液部并且供第1上升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且在该第2分区中制冷剂朝向第1分区流出。另外,本发明的蒸发器具备:第2上集液部,其以与第1上集液部平行的方式配置;第2下集液部,其以与第2上集液部及第1下集液部平行的方式配置在第2上集液部的下方;多个第2热交换管,其配置在第2上集液部与第2下集液部之间,且上下两端部与第2上集液部及第2下集液部连接;第2下降流管组,其由多个第2热交换管构成并且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且相对于第1下降流管组在通风方向上并列设置;第3分区,其设于第2上集液部,且供第2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和加强用分流控制部,其在第1分区与第3分区之间在这两个分区的全长及全高范围内设置,且具有使这两个分区连通的制冷剂通过部。上述第1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的靠上端的一定长度部分进入至上述第1分区内,并且上述第2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的靠上端的一定长度部分进入至上述第3分区内。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由在两个上集液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于加强用分流控制部的多个贯穿孔构成,各贯穿孔的下端与上述第1分区及上述第3分区的底相比向上方分隔开,构成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全部贯穿孔的下端与第1下降流管组及第2下降流管组的全部热交换管的上端相比位于靠下方的高度位置。在将构成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全部贯穿孔的总面积设为a、将上述第1下降流管组的全部热交换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a>b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整体结构的局部省略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图1的蒸发器的整体结构并且表示制冷剂的流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图3的c-c线剖视图。

图6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3的d-d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蒸发器适用于构成车载空调的制冷循环。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术语“铝”除了纯铝之外还包括铝合金。

图1~图4示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整体结构,图5~图8示出其主要部分的结构。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热交换管和散热片等的具体图示。

在图1~图4中,蒸发器1具备:铝制下风侧上集液部5(第1上集液部),其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铝制下风侧下集液部6(第1下集液部),其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以与下风侧上集液部5平行的方式配置在下风侧上集液部5的下方;铝制上风侧上集液部7(第2上集液部),其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以与下风侧上集液部5平行的方式配置在下风侧上集液部5的上风侧;铝制上风侧下集液部8(第2下集液部),其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以与上风侧上集液部7及下风侧下集液部6平行的方式配置在上风侧上集液部7的下方且下风侧下集液部6的上风侧;多个铝制的下风侧热交换管2(第1热交换管),其配置在下风侧上集液部5与下风侧下集液部6之间,且上下两端部与下风侧上集液部5及下风侧下集液部6连接;和多个铝制的上风侧热交换管2(第2热交换管),其配置在上风侧上集液部7与上风侧下集液部8之间,且上下两端部与上风侧上集液部7及上风侧下集液部8连接。

热交换管2为扁平状,在将宽度方向朝向图1及图2中箭头x所示的通风方向且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下,沿左右方向(与通风方向成直角的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由配置在下风侧上集液部5与下风侧下集液部6之间的热交换管2构成下风侧管列3,由配置在上风侧上集液部7与上风侧下集液部8之间的热交换管2构成上风侧管列4。

下风侧上集液部5和上风侧上集液部7、以及下风侧下集液部6和上风侧下集液部8例如通过利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分隔部9a、11a将一个箱9、11内在通风方向上分割成两个空间而设置。在下风侧上集液部5的右端部设有制冷剂入口12,并且在上风侧上集液部7的右端部设有制冷剂出口13。下风侧管列3及上风侧管列4的全部热交换管2在靠上下两端的一定长度部分进入至两个上集液部5、7及两个下集液部6、8内的状态下,通过钎焊材料而与两个箱9、11接合(以下,将基于钎焊材料的接合称为钎焊)。全部热交换管2的上端及下端位于相同高度位置。此外,全部热交换管2的上端的高度位置及下端的高度位置也有稍微不同的情况。另外,下风侧管列3的热交换管2的数量与上风侧管列4的热交换管2的数量相等。

在两个管列3、4的相邻的热交换管2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中以及左右两端的热交换管2的外侧,以分别跨着两个管列3、4的热交换管2而共有的方式配置有铝制波纹状散热片14,且其钎焊在两个热交换管2上,在左右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14的外侧分别配置有铝制侧板15,且其钎焊在波纹状散热片14上。左右两端的热交换管2与侧板15之间也成为通风间隙。从两个管列3、4的相邻的热交换管2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通过了的空气被送入到搭载有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车室内。

下风侧管列3具备:第1下降流管组18,其由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构成并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且设在左端部侧(与制冷剂入口12相反的端部侧);和第1上升流管组17,其由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构成并供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且在第1下降流管组18的右侧(制冷剂入口12侧)相邻地设置。上风侧管列4具备由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构成并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且在第1下降流管组18的上风侧排列地设置的第2下降流管组19。另外,下风侧管列3具有由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构成并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且在第1上升流管组17的右侧相邻地设置的第3下降流管组16,上风侧管列4具有由连续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2构成并供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且在第2下降流管组19的右侧相邻地设置的第2上升流管组21。

第1下降流管组18是下风侧管列3中的位于距制冷剂入口12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第3下降流管组16是下风侧管列3中的位于距制冷剂入口12最近的位置的最近管组。另外,第2下降流管组19是上风侧管列4中的位于距制冷剂出口13最远的位置的最远管组,第2上升流管组21是位于距制冷剂出口13最近的位置的最近管组。因此,在下风侧管列3及上风侧管列4中,以交替排列的方式设有由多个热交换管2构成且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的下降流管组和供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的上升流管组。

构成下风侧管列3的第1下降流管组18的热交换管2的数量与构成上风侧管列4的第2下降流管组19的热交换管2的数量相等,并且两个管组18、1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相同,通过两个管组18、19构成了一个通路。构成第3下降流管组16及第1上升流管组17的热交换管2的合计数量与构成第2上升流管组21的热交换管2的数量相等,第3下降流管组16及第1上升流管组17的左右方向的合计宽度与第2上升流管组2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相同。除了第1下降流管组18及第2下降流管组19以外的剩余的管组16、17、21分别单独构成一个通路。

下风侧上集液部5具备:下风侧上左分区24(第1分区),其设在左端部侧且供第1下降流管组18的热交换管2的上端部连通;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第2分区),其在下风侧上左分区24的右侧相邻地设置并供第1上升流管组17的热交换管2的上端部连通,且供制冷剂朝向下风侧上左分区24而向左方流出;以及下风侧上右分区23,其在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的右侧相邻地设置并供第3下降流管组16的热交换管2的上端部连通。下风侧上左分区24与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之间没有被分隔,制冷剂从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向左方笔直地流动而流入至下风侧上左分区24。在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与下风侧上右分区23之间存在板状的分割部22。下风侧上右分区23与制冷剂入口12连通。

下风侧下集液部6具备:下风侧下左分区27,其设在左端部侧且供第1下降流管组18的热交换管2的下端部连通;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其在下风侧下左分区27的右侧相邻地设置且供第1上升流管组17的热交换管2的下端部连通;以及下风侧下右分区26,其在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的右侧相邻地设置并供第3下降流管组16的热交换管2的下端部连通,且供制冷剂向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流出。在下风侧下左分区27与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之间存在板状的分割部25。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与下风侧下右分区26之间没有被分隔,制冷剂从下风侧下右分区26向左方笔直地流动而流入至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

上风侧上集液部7具备:上风侧上左分区29(第3分区),其设在左端部侧且供第2下降流管组19的热交换管2的上端部连通;以及上风侧上右分区31,其在上风侧上左分区29的右侧相邻地设置且供第2上升流管组21的热交换管2的上端部连通。在上风侧上左分区29与上风侧上右分区31之间存在板状的分割部28。上风侧上右分区31与制冷剂出口13连通。

上风侧下集液部8具备:上风侧下左分区38,其设在左端部侧且供第2下降流管组19的热交换管2的下端部连通;以及上风侧下右分区32,其在上风侧下左分区38的右侧相邻地设置并供第2上升流管组21的热交换管2的下端部连通,且供制冷剂从上风侧下左分区38流入。上风侧下左分区38与上风侧下右分区32之间没有被分隔,制冷剂从上风侧下左分区38向右方笔直地流动而流入至上风侧下右分区32。

下风侧上左分区24、下风侧下左分区27、上风侧上左分区29及上风侧下左分区38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及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下风侧上右分区23及下风侧下右分区26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另外,上风侧上右分区31及上风侧下右分区3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等,该长度与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和下风侧上右分区2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长度相等,并且与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和下风侧下右分区26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的合计长度相等。

在下风侧上左分区24与上风侧上左分区29之间,于两个分区24、29的全长及全高范围内设有具有使两个分区24、29连通的制冷剂通过部33的加强用分流控制部10。加强用分流控制部10由将上侧箱9内分割成下风侧上集液部5和上风侧上集液部7的分隔部9a的一部分构成。

下风侧下左分区27和上风侧下左分区38通过下部制冷剂通过部34而连通,该下部制冷剂通过部34通过除去将下侧箱11内分割成下风侧下集液部6和上风侧下集液部8的分隔部11a的一部分而形成。

从制冷剂入口12流入的制冷剂如下述那样在两条路径中流动而从制冷剂出口13流出。第1路径是下风侧上右分区23、第3下降流管组16、下风侧下右分区26、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第1上升流管组17、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下风侧上左分区24、第1下降流管组18、下风侧下左分区27、下部制冷剂通过部34、上风侧下左分区38、上风侧下右分区32、第2上升流管组21及上风侧上右分区31,第2路径是下风侧上右分区23、第3下降流管组16、下风侧下右分区26、下风侧下中央分区30、第1上升流管组17、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下风侧上左分区24、制冷剂通过部33、上风侧上左分区29、第2下降流管组19、上风侧下左分区38、上风侧下右分区32、第2上升流管组21及上风侧上右分区31。

如图5~图7所示,在上箱9的分隔部9a中的位于下风侧上左分区24与上风侧上左分区29之间的部分上,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使两个分区24、29连通的多个贯穿孔35,通过全部贯穿孔35构成了制冷剂通过部33。其结果是,分隔部9a中的位于两个分区24、29之间的部分成为具有制冷剂通过部33的加强用分流控制部10。各贯穿孔35的下端与下风侧上左分区24及上风侧上左分区29的内部空间的底面相比向上方分隔开,且全部贯穿孔35的下端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另外,全部贯穿孔35的下端与构成一条通道的下降流管组即第1下降流管组18及第2下降流管组19的上端相比位于靠下方的高度位置。

在此,构成制冷剂通过部33的全部贯穿孔35的总面积比构成上述一条通道的下风侧管列3的下降流管组即第1下降流管组18的全部热交换管2的制冷剂通路2a的总通路截面积大。即,在将构成制冷剂通过部33的全部贯穿孔35的总面积设为a、将第1下降流管组18的全部热交换管2的制冷剂通路2a的总通路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a>b的关系。另外,构成制冷剂通过部33的全部贯穿孔35的总面积优选为形成有制冷剂通过部33的加强用分流控制部10的面积的40%以下。

如图8所示,使下风侧下集液部6的下风侧下左分区27与上风侧下集液部8的上风侧下左分区38连通的下部制冷剂通过部34由一个贯穿孔36构成,该贯穿孔36通过在下风侧下左分区27的全长范围内除去将下侧箱11内分割成下风侧下集液部6和上风侧下集液部8的分隔部11a而形成。贯穿孔36在下风侧下左分区27的全高及全长范围内形成。

上述蒸发器1与压缩机、作为制冷剂冷却器的冷凝器及作为减压器的膨胀阀一同构成制冷循环,并作为车载空调搭载于车辆、例如汽车上。在车载空调运转时,从压缩机、冷凝器及膨胀阀通过后的制冷剂通过上述两条路径而从制冷剂入口12流入并且从制冷剂出口13流出,制冷剂在下风侧管列3的热交换管2内及上风侧管列4的热交换管2内流动的期间,与从相邻的热交换管2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通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空气冷却,且制冷剂成为气相而流出。

在上述蒸发器1中,构成制冷剂通过部33的全部贯穿孔35的下端与下风侧上左分区24及上风侧上左分区29的内部空间的底面相比向上方分隔开,并且全部贯穿孔35的下端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且全部贯穿孔35的下端与构成上述一条通道的两个下降流管组即第1下降流管组18及第2下降流管组19的上端相比位于靠下方的高度位置,并且,构成制冷剂通过部33的全部贯穿孔35的总面积比第1下降流管组18的全部热交换管2的制冷剂通路2a的总通路截面积大,由此,就从第1上升流管组17流入至下风侧上中央分区20内之后流入至下风侧上左分区24的制冷剂而言,与向第1下降流管组18的热交换管2流入相比,更易从制冷剂通过部33通过而向上风侧上左分区29流入,而且能够抑制从制冷剂通过部33通过而流入至上风侧上左分区29的制冷剂量变得过剩。因此,能够使在下风侧及上风侧管列3、4中的构成一条通道的第1下降流管组18及第2下降流管组19的全部热交换管2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化,蒸发器1的冷却性能变得优异。

本发明具备以下方式。

1)一种蒸发器,其具备:

第1上集液部;

第1下集液部,其以与第1上集液部平行的方式配置在第1上集液部的下方;

多个第1热交换管,其配置在第1上集液部与第1下集液部之间,且上下两端部与第1上集液部及第1下集液部连接;

第1下降流管组,其由多个第1热交换管构成,并且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

第1上升流管组,其由多个第1热交换管构成并且供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且与第1下降流管组相邻地设置;

第1分区,其设于第1上集液部,并且供第1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

第2分区,其与第1分区相邻地设于第1上集液部并且供第1上升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且在该第2分区中制冷剂朝向第1分区流出;

第2上集液部,其以与第1上集液部平行的方式配置;

第2下集液部,其以与第2上集液部及第1下集液部平行的方式配置在第2上集液部的下方;

多个第2热交换管,其配置在第2上集液部与第2下集液部之间,且上下两端部与第2上集液部及第2下集液部连接;

第2下降流管组,其由多个第2热交换管构成并且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且相对于第1下降流管组在通风方向上并列设置;

第3分区,其设于第2上集液部,且供第2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和

加强用分流控制部,其在第1分区与第3分区之间在这两个分区的全长及全高范围内设置,且具有使这两个分区连通的制冷剂通过部,

上述第1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的靠上端的一定长度部分进入至上述第1分区内,并且上述第2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的靠上端的一定长度部分进入至上述第3分区内,

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由在两个上集液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于加强用分流控制部的多个贯穿孔构成,各贯穿孔的下端与上述第1分区及上述第3分区的底相比向上方分隔开,构成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全部贯穿孔的下端与第1下降流管组及第2下降流管组的全部热交换管的上端相比位于靠下方的高度位置,在将构成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全部贯穿孔的总面积设为a、将上述第1下降流管组的全部热交换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a>b的关系。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构成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全部贯穿孔的总面积是形成有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加强用分流控制部的面积的40%以下。

3)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构成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全部贯穿孔的下端位于同一高度位置,第1下降流管组及第2下降流管组的全部热交换管的上端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4)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构成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全部贯穿孔的面积相等。

5)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第1上集液部配置在第2上集液部的下风侧,第1下集液部配置在第2下集液部的下风侧。

6)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在第1上集液部的一端设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第2上集液部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一端设有制冷剂出口,第1下降流管组及第2下降流管组设于与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为相反侧的部分。

根据上述1)~6)的蒸发器,其具备:第1上集液部;第1下集液部,其以与第1上集液部平行的方式配置在第1上集液部的下方;多个第1热交换管,其配置在第1上集液部与第1下集液部之间,且上下两端部与第1上集液部及第1下集液部连接;第1下降流管组,其由多个第1热交换管构成,并且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第1上升流管组,其由多个第1热交换管构成并且供制冷剂从下向上流动,且与第1下降流管组相邻地设置;第1分区,其设于第1上集液部,并且供第1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第2分区,其与第1分区相邻地设于第1上集液部并且供第1上升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且在该第2分区中制冷剂朝向第1分区流出;第2上集液部,其以与第1上集液部平行的方式配置;第2下集液部,其以与第2上集液部及第1下集液部平行的方式配置在第2上集液部的下方;多个第2热交换管,其配置在第2上集液部与第2下集液部之间,且上下两端部与第2上集液部及第2下集液部连接;第2下降流管组,其由多个第2热交换管构成并且供制冷剂从上向下流动,且相对于第1下降流管组在通风方向上并列设置;第3分区,其设于第2上集液部,且供第2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和加强用分流控制部,其在第1分区与第3分区之间在两个分区的全长及全高范围内设置,且具有使两个分区连通的制冷剂通过部,上述第1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的靠上端的一定长度部分进入至上述第1分区内,并且上述第2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的靠上端的一定长度部分进入至上述第3分区内,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由在两个上集液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于加强用分流控制部的多个贯穿孔构成,各贯穿孔的下端与上述第1分区及上述第3分区的底相比向上方分隔开,构成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全部贯穿孔的下端与第1下降流管组及第2下降流管组的全部热交换管的上端相比位于靠下方的高度位置,在将构成上述制冷剂通过部的全部贯穿孔的总面积设为a、将上述第1下降流管组的全部热交换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a>b的关系,因此,就在从第1上升流管组流入至第2分区之后流入至第1分区的制冷剂而言,与向第1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流入相比,更易从制冷剂通过部通过而向第3分区流入,而且能够抑制从制冷剂通过部通过而流入至第3分区的制冷剂量变得过剩。因此,能够使在构成一条通道的第1下降流管组及第2下降流管组的全部热交换管中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化,蒸发器的冷却性能变得优异。

另外,通过加强用分流控制部的作用,能够抑制具有下风侧上集液部和上风侧上集液部的箱的耐压性降低。

根据上述2)的蒸发器,通过加强用分流控制部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具有下风侧上集液部和上风侧上集液部的箱的耐压性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