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叠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5104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叠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层叠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汽车市场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温度舒适以外,还要求尽量降低噪音,车内噪音除了来源于环境和发动机外,还包括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流动所产生的声音。

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蒸发器被用于直接与被冷却对象——车内空气接触,通过制冷剂与车内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调节车内空气温度。层叠式蒸发器是各蒸发器类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现有的层叠式蒸发器中,制冷剂通过流入管连接到蒸发器芯体的进口,再经过插装在芯体内的进液插入管流入芯体内,从进液插入管流出的制冷剂直接撞击在散热板上,产生噪音。严重影响车辆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较低,能够减小制冷剂产生的噪音,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的层叠式蒸发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层叠式蒸发器,包括由若干散热板叠加而成的基体,所述基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进液的第一型腔以及用于出气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内同轴插装有进液插入管;所述第二型腔内同轴插装有出气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插入管靠近内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

这样,通过在进液插入管靠近内端的管壁上设置出液孔,可以增大制冷剂流出口的总面积,从而可以降低进液插入管的出口处的制冷剂流速,降低制冷剂冲击散热板所产生的噪音。上述结构简单合理,容易制作,成本较低,能够降低蒸发器所产生的噪音,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插入管内端的出口的面积与多个所述出液孔的总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一型腔的横截面积。

这样,可以保证进液插入管的出口处的制冷剂流速低于制冷剂流入进液插入管的流速,在减小噪音的同时,保证蒸发器流量满足制冷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孔的外端沿朝向所述进液插入管内端的方向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从出液孔喷出的制冷剂能够沿斜向方向冲击第一型腔的内壁,从而可以减小冲击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孔沿所述进液插入管周向均布有4~6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较低,能够减小制冷剂产生的噪音,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液插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一种层叠式蒸发器,包括由若干散热板1叠加而成的基体,所述基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进液的第一型腔2以及用于出气的第二型腔3;所述第一型腔2内同轴插装有进液插入管4;所述第二型腔3内同轴插装有出气插入管;所述进液插入管4靠近内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孔5。

这样,通过在进液插入管靠近内端的管壁上设置出液孔,可以增大制冷剂流出口的总面积,从而可以降低进液插入管的出口处的制冷剂流速,降低制冷剂冲击散热板所产生的噪音。上述结构简单合理,容易制作,成本较低,能够降低蒸发器所产生的噪音,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

实施时,所述进液插入管4内端的出口的面积与多个所述出液孔5的总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一型腔2的横截面积。

这样,可以保证进液插入管的出口处的制冷剂流速低于制冷剂流入进液插入管的流速,在减小噪音的同时,保证蒸发器流量满足制冷需求。

实施时,所述出液孔5的外端沿朝向所述进液插入管4内端的方向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从出液孔喷出的制冷剂能够沿斜向方向冲击第一型腔的内壁,从而可以减小冲击噪音。

实施时,所述出液孔5沿所述进液插入管4周向均布有4~6个。

具体实施时,所述进液插入管的内径为10mm,所述出液孔的直径为3mm。所述出液孔距离所述进液插入口的内端的距离为6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