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0034发布日期:2018-08-28 23:2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冰箱上通常设置有制冰装置,制冰装置可以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内,也可以设置在冰箱的门体上。为了节省冷冻室的空间,现有技术中的冰箱通常将制冰装置设置在门体上,制冰装置通常通过风道将冰箱的冷冻室中的冷气引入制冰装置中进行制冰。

上述冰箱中的制冰装置制冰所用冷量从冷冻蒸发器抽取,而冷冻蒸发器主要冷量供应冷冻室,且从冷冻蒸发器到制冰室的进风风道距离长,冷量途中损失较大,最终到达制冰室的冷量有限,导致制冰量偏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升冰箱的制冰量和制冰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前侧敞开的箱体,箱体内限定有冷藏室;

冷藏室门体,位于冷藏室的前侧,以开闭冷藏室,冷藏室门体内侧形成有制冰室,制冰室中布置有制冰机;并且冷藏室门体内靠近制冰室的位置形成有制冰机供冷室,制冰机供冷室内布置有用于向制冰机提供冷量的制冰蒸发器;

铰链,铰链包括铰链轴,铰链轴由冷藏室门体的顶端进入冷藏室门体内,以使冷藏室门体相对铰链轴枢转,并且铰链轴具有沿其轴向方向贯穿铰链轴的通道;

压缩机和连接压缩机与制冰蒸发器的冷媒循环管;冷媒循环管包括:

进气管,进气管包括在冷媒输送方向上依次连通的箱体侧进气段、外部进气段和门体侧进气段,门体侧进气段穿过铰链轴的通道与制冰蒸发器的入端连接;

回气管,回气管包括在冷媒输送方向上依次连通的箱体侧回气段、外部回气段和门体侧回气段,门体侧回气段穿过铰链轴的通道与制冰蒸发器的出端连接。

可选地,门体侧进气段包括:

第一进气刚性段,第一进气刚性段穿过通道进入冷藏室门体内;

进气柔性连接段,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入端与第一进气刚性段的出端连通;

第二进气刚性段,第二进气刚性段的入端与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出端连通。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

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套设在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外周,用于保护进气柔性连接段不因冷媒的压力而涨破。

可选地,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气刚性段和第二进气刚性段滑动接触;

冷藏室门体打开或关闭时,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随进气柔性连接段的扭动而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

可选地,门体侧回气段包括:

第一回气刚性段,第一回气刚性段穿过通道进入冷藏室门体内;

回气柔性连接段,回气柔性连接段的出端与第一回气刚性段的入端连通;

第二回气刚性段,第二回气刚性段的出端与回气柔性连接段的入端连通。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

回气柔性连接段护管,套设在回气柔性连接段的外周,用于保护回气柔性连接段不因冷媒的压力而涨破。

可选地,回气柔性连接段护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回气刚性段和第二回气刚性段滑动接触;

冷藏室门体打开或关闭时,回气柔性连接段护管随回气柔性连接段的扭动而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

外部进气护管,套设在外部进气段的外周,并与外部进气段间隔空间布置,且外部进气护管与外部进气段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外部回气护管,套设在外部回气段的外周,并与外部回气段间隔空间布置,且外部回气护管与外部回气段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

外部进回气护管,用于将外部进气段和外部回气段收容于其内,且外部进回气护管、外部进气段和外部回气段三者之间的空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可选地,制冰机供冷室与制冰室贴靠,以向制冰室传递冷量;

制冰机供冷室与冷藏室门体外侧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以避免制冰机供冷室的冷量散失。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冷藏室门体内形成有制冰机供冷室,制冰机供冷室内布置有用于向制冰机提供冷量制冰蒸发器,位于冷藏室门体上的制冰机直接吸收制冰蒸发器的冷量进行制冰,制冰机可获得更多的冷量,从而提升制冰机的制冰效率。并且,由于制冰机供冷室布置在门体内,合理、充分地利用了门体的空间,避免制冰机供冷室布置在冷藏室而减小冷藏室的存储容量;另外,进气管的门体侧进气段和回气管的门体侧回气段均穿过铰链轴的通道与制冰蒸发器连通,避免了冷藏室门体转动对进气管和回气管的影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门体侧进气段包括连接第一进气刚性段和第二进气刚性段的进气柔性连接段,使得进气柔性连接段随冷藏室门体开闭发生位移形变,避免门体开闭对进气管的影响;并且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外周套设有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以保护进气柔性连接段不因冷媒的压力而涨破。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外部进气段和外部回气段收容于外部进回气护管中,外部进气段和外部回气段三者之间的空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减小进气管和回气管中的冷媒与外界的热交换,外部进回气护管起到保护外部进气段和外部回气段的作用,且能保持冰箱外形的美观。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门体侧回气段的部分示意性结构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外部进气段、外部回气段及外部进回气护管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冰箱,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外形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示意性结构图。

参见图1、图2,该冰箱100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10,箱体110内限定有至少一个前部敞开的储物间室,储物间室的外周包覆有箱体外壳,外壳与储物间室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例如发泡剂,以避免冷量散失。储物间室通常为多个,如冷藏室120、冷冻室130、变温室等。具体的储物间室的数量和功能可根据预先的需求进行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室120的保藏温度可为2~9℃,或者可为4~7℃;冷冻室130的保藏温度可为-22~-14℃,或者可为-20~16℃。冷冻室130设置于冷藏室120的下方,变温室设置于冷冻室130和冷藏室120之间。冷冻室130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4℃至-22℃。变温室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储存合适的食物,或者作为保鲜储藏室。

冰箱100可以为直冷式冰箱或者风冷式冰箱,其可以使用压缩式制冷循环作为冷源,制冷系统可为由压缩机140、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等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蒸发器配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向储物间室内提供冷量。例如,当该冰箱100为家用压缩式直冷冰箱时,蒸发器可设置于冰箱100内胆的后壁面外侧或内侧。当该冰箱100为家用压缩式风冷冰箱时,箱体110内还具有蒸发器室,蒸发器室通过风路系统与储物间室连通,且蒸发器室内设置蒸发器,出口处设置有风机,以向储物间室进行循环制冷。由于制冷系统以及冰箱100的制冷原理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且易于实现的,为了不掩盖和模糊本申请的发明点,后文对制冷系统本身不做赘述。

上述储物间室可以由门体进行封闭,这些门体用于开闭储物间室。例如可以为冷藏室120、冷冻室130、变温室分别设置冷藏室门体150、冷冻室门体、变温室门体。门体可以包括枢转式以及抽屉式。其中枢转式门体可以通过铰链设置于箱体110前部的一侧,以枢转的方式开启。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再次参见图1、2和图5,本实施例的冰箱100中,位于箱体110上部的为冷藏室120,下部为冷冻室130。冷藏室120的前侧具有两个冷藏室门体150,冷藏室门体150的顶部设置有门体饰条156,冷藏室门体150为枢转式。具体地,参见图4、图5,铰链190的铰链轴191沿与冷藏室门体150平行的直线安装于箱体110的前侧,铰链轴191由冷藏室门体150的顶端进入冷藏室门体150内,以使冷藏室门体150相对铰链轴191枢转,铰链轴191的外周套设有轴套192,并且铰链轴191具有沿其轴向方向贯穿铰链轴191的通道。

特别地,冷藏室门体150内侧形成有制冰室,制冰室中布置有制冰机152;并且冷藏室门体150内靠近制冰室的位置还形成有制冰机供冷室,制冰机供冷室内布置有用于向制冰机152提供冷量的制冰蒸发器151。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具有两个冷藏室门体150的对开门冰箱,其中一个冷藏室门体150内侧形成有制冰室。

制冰蒸发器151竖直放置在制冰机供冷室中,也可理解为制冰蒸发器151的盘管在高度方向上盘旋上升。

制冰机供冷室可直接与制冰室贴靠,以直接将制冰蒸发器151的冷量传递至制冰室,由此避免了布置冷量输送管路而造成的冷量损失,使得制冰室中制冰机152吸收更多的冷量,提高制冰机152的制冰量和制冰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布置冷量输送管路而占用冷藏室120的空间。

制冰机供冷室与冷藏室门体150外侧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避免制冰机供冷室的冷量散失。制冰室靠近冷藏室120的端面布置有保温盖板,避免制冰室的冷气流对冷藏室120温度的影响,保持冷藏室120正常的温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制冰室位于冷藏室门体150的内侧靠近上部的位置。具体地,冷藏室门体150内侧开设一空腔,形成制冰室,制冰室的上部设置制冰机152,下部形成储冰区153,制冰机152中的水吸收制冰蒸发器151的冷量形成冰块,形成的冰块经制冰机152向下翻转下落至储冰区153中进行存储。

再次参见图1和图2,冷藏室门体150内位于制冰室的下方设置有分配器154,分配器154通过连接管与储冰区153连通,储冰区153中的冰块通过连接管进入分配器154中,以将制冰机152制出的冰块排出。为方便用户取冰,参见图1,冷藏室门体150的外侧形成有与分配器154连通的空腔155。空腔155与分配器154连通,用户直接在该空腔155处接收由分配器154分配的下落的冰块。空腔155的前侧可设置一辅助门,以关闭空腔155,用户在取用冰块时,打开辅助门取冰,取完冰后将辅助门关闭,以保持空腔155的清洁,同时增加了冰箱100的整体美观性。

冰箱100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制冰蒸发器121等通过冷媒输送管路依次连接。与冷凝器连接的节流装置可分为多个,其中一个节流装置与向制冰机供冷的制冰蒸发器121连接,其他节流装置与向冰箱储物间室供冷的蒸发器连接。

压缩机140、冷凝器、节流装置和制冰蒸发器121之间通过冷媒循环管构成循环回路。冷媒循环管包括进气管160和回气管170。

再次参见图1、图2,进气管160包括在冷媒输送方向上依次连通的箱体侧进气段161、外部进气段162和门体侧进气段163。门体侧进气段163穿过铰链轴191的通道与制冰蒸发器151的入端连接,箱体侧进气段161位于箱体110内(可以理解为箱体侧进气段161位于箱体110的发泡层中),与压缩机140连接,外部进气段162位于箱体110的顶部,用于连接箱体侧进气段161与门体侧进气段163,由此将冷媒依次通过箱体侧进气段161、外部进气段162和门体侧进气段163输送至制冰蒸发器151。并且门体侧进气段163穿过铰链轴191的通道进入冷藏室门体150中,避免冷藏室门体150的开闭对门体侧进气段163的影响。

参见图4、图5,门体侧进气段163位于铰链轴191的通道中的一管段与通道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200,以减小冷量散失。箱体侧进气段161与箱体110的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例如发泡层。

具体地,门体侧进气段163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进气刚性段、进气柔性连接段和第二进气刚性段。第一进气刚性段穿过铰链轴191的通道进入冷藏室门体150内,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入端与第一进气刚性段的出端连通,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出端与第二进气刚性段的入端连通。

第一进气刚性段可全部或部分位于铰链轴191的通道中,位于铰链轴191的通道中的部分管段与通道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入端可套接在第一进气刚性段的出端的外周,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出端可套接在第二进气刚性段的入端的外周。

通过采用进气柔性连接段将第一进气刚性段和第二进气刚性段连接并连通,当冷藏室门体150转动时,进气柔性连接段因冷藏室门体150的转动而扭动,以适应冷藏室门体150的关闭。

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外周可套设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的材质可为抗压能力强的刚性材质。进气柔性连接段中充满高压冷媒,使得进气柔性连接段处于膨胀状态,通过在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外周套设刚性材质的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保护进气柔性连接段不因冷媒的压力而涨破。

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的两端可分别与第一进气刚性段和第二进气刚性段滑动接触,当冷藏室门体150转动时,进气柔性连接段扭动,进气柔性连接段与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之间的较大摩擦力,使得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随同进气柔性连接段的扭动而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由此保护进气柔性连接段。

外部进气段162的外周可套设外部进气护管,外部进气段162与外部进气护管间隔一定空间,该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防止冷媒在流动至外部进气段162时与环境进行热交换,降低冷量散失。

回气管170包括在冷媒输送方向上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箱体侧回气段171、外部回气段172和门体侧回气段173。门体侧回气段173穿过铰链轴191的通道与制冰蒸发器151的出端连通,箱体侧回气段171位于箱体110内(可以理解为箱体侧回气段171位于箱体110的发泡层中),与压缩机140连接,外部回气段172位于箱体110的顶部,用于将门体侧回气段173与箱体侧回气段171连接并连通。由此将经过制冰蒸发器151与制冰室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媒依次通过门体侧回气段173、外部回气段172和箱体侧回气段171输送至压缩机140,进行重新循环利用。并且门体侧回气段173穿过铰链轴191的通道进入冷藏室门体150中,避免冷藏室门体150的开闭对门体侧回气段173的影响。

参见图5,门体侧回气段173位于铰链轴191的通道中的一管段与通道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减小冷量散失。箱体侧回气段171与箱体的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200,例如发泡层。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门体侧回气段173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地,参见图6,门体侧回气段173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回气刚性段173a、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和第二回气刚性段173c。第一回气刚性段173a穿过通道进入冷藏室门体150内,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的出端与第一回气刚性段173a的入端连接并连通,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的入端与第二回气刚性段173c的出端连接并连通。

第一回气刚性段173a可全部或部分位于铰链轴191的通道中,位于铰链轴191的通道中的管段与通道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的入端可套接在第一回气刚性段173a的出端的外周,回气柔性连接段的出端可套接在第二回气刚性段173c的入端的外周。

通过采用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将第一回气刚性段173a和第二回气刚性段连接173c并连通,当冷藏室门体150转动时,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因冷藏室门体150的转动而扭动,以适应冷藏室门体150的关闭。

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的外周可套设回气柔性连接段护管174,回气柔性连接段护管174的材质可为抗压能力强的刚性材质。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中充满高压冷媒,使得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处于膨胀状态,通过在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的外周套设刚性材质的回气柔性连接段护管174,保护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不因冷媒的压力而涨破。

回气柔性连接段护管174的两端可分别与第一回气刚性段173a和第二回气刚性段173c滑动接触,当冷藏室门体150转动时,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扭动,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与回气柔性连接段护管174之间的较大摩擦力,使得回气柔性连接段护管174随同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的扭动而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由此保护回气柔性连接段173b。

外部回气段172的外周可套设外部回气护管,外部回气段172与外部回气护管间隔一定空间,该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防止冷媒能量散失。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00的外部进气段162、外部回气段172及外部进回气护管180的示意性结构图。

本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1至图3、以及图7,进气管160和回气管170可并排间隔设置,外部进气段162和外部回气段172均收容于外部进回气护管180中,由此简化管路的布置和减小进气管160和回气管170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外部进回气护管180、外部进气段162和外部回气段172三者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200,以减少外部进气段162和外部回气段172中的冷媒的能量散失。

本实施例的冰箱100,冷藏室门体150内形成有制冰机供冷室,制冰机供冷室内布置有用于向制冰机152提供冷量制冰蒸发器151,位于冷藏室门体150上的制冰机152直接吸收制冰蒸发器151的冷量进行制冰,制冰机152可获得更多的冷量,从而提升制冰机152的制冰效率。并且,由于制冰机供冷室布置在门体内,合理、充分地利用了门体的空间,避免制冰机供冷室布置在冷藏室120而减小冷藏室120的存储容量。另外,进气管160的门体侧进气段163和回气管170的门体侧回气段173均穿过铰链轴191的通道与制冰蒸发器151连通,避免了冷藏室门体150转动对进气管160和回气管170的影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冰箱100中,门体侧进气段163包括连接第一进气刚性段和第二进气刚性段的进气柔性连接段,使得进气柔性连接段随冷藏室门体150开闭发生位移形变,避免门体开闭对进气管160的影响;并且进气柔性连接段的外周套设有进气柔性连接段护管,以保护进气柔性连接段不因冷媒的压力而涨破。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冰箱100中,外部进气段162和外部回气段172收容于外部进回气护管180中,外部进气段162和外部回气段172三者之间的空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减小进气管160和回气管170中的冷媒与外界的热交换,外部进回气护管起到保护外部进气段和外部回气段的作用,且能保持冰箱外形的美观。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