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容积冷冻冷藏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0029发布日期:2018-11-27 21:4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变容积冷冻冷藏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内的家用电器。其中,制冷设备通常具有冷冻和冷藏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制冷设备配置有独立的冷冻室和冷藏室,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储物需求不同,存在冷冻室或冷藏室的空间全部用完,而冷藏室或冷冻室的空间有很多剩余的现象发生。

目前变容积冷冻冷藏制冷设备在设备内部装满物品时,需要对设备进行移动不仅很费力,同时会造成晃动将设备内部的储存物品弄乱,这样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设备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容积冷冻冷藏制冷设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容积冷冻冷藏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综合控制装置、机体、把手、控制面板、前移动导向轮、散热口、防护门、电源指示灯,所述综合控制装置安装在机体内部,所述前移动导向轮顶部与机体底部垂直连接,所述防护门安装在机体前端,所述把手背部与防护门前侧垂直连接,所述散热口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机体左侧,所述控制面板背部与防护门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指示灯设于机体顶部前端;所述综合控制装置由制冷综合装置、上调装置、下调装置、移动装置、手动装置、联动装置、控制装置组成;所述控制装置底部右端连接到联动装置左端前侧,所述联动装置右端与制冷综合装置左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手动装置右端后侧面与移动装置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上调装置底部与制冷综合装置右端内部垂直连接,所述制冷综合装置右端内部与下调装置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制冷综合装置由保鲜冷气导通管、放置室、固定轨道、调节板、冰冻冷气导通管组成,所述保鲜冷气导通管右端与放置室上半端内部导通连接,所述调节板左端与放置室左壁右侧贴合连接,所述调节板右端前侧与固定轨道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冰冻冷气导通管右端与放置室下半端内部导通连接,所述调节板底部与下调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顶部与上调装置底部垂直连接,所述联动装置右端与冰冻冷气导通管、保鲜冷气导通管内部活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上调装置由电机、齿轮盘、传动带、转轮、拉力杆、齿轮、传动齿轮、齿条、第二拉力杆、左升降齿条、中转齿轮、左升降齿条组成,所述电机右端后侧面与齿轮盘左端前侧面相啮合,所述齿轮盘前端侧面通过传动带与转轮后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拉力杆一端连接到转轮外圈前侧,另一端固定于齿轮内圈前侧,所述齿轮顶侧与传动齿轮底侧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顶侧与齿条右端底部相啮合,所述第二拉力杆一端连接到齿条左端,另一端固定于左升降齿条顶部左端前侧,所述左升降齿条右侧端通过中转齿轮与左升降齿条左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左升降齿条底部与调节板顶部垂直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下调装置由驱动电机、定位传动杆、连接传动杆、传输带、蜗轮杆、传动块、内螺纹连接杆、平移杆、顶座、第一交叉臂、第二交叉臂、底座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左端底侧通过定位传动杆与连接传动杆右端底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带两端分别连接到连接传动杆与蜗轮杆左端侧面,所述蜗轮杆顶侧与传动块底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内螺纹连接杆左端后侧面与传动块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内螺纹连接杆右端内部与平移杆左端侧面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交叉臂顶端与顶座内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交叉臂底部两端与第二交叉臂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交叉臂底端与底座内部垂直连接,所述平移杆右端与第一交叉臂左端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移动装置由定位齿轮盘、联动带、定位齿轮、底部蜗轮杆、底部连接齿轮、右传动带、右驱动轮、左传动带、左驱动轮组成,所述联动带两端分别连接到定位齿轮盘与定位齿轮前端侧面,所述定位齿轮底侧与底部蜗轮杆顶侧相啮合,所述底部蜗轮杆底侧与底部连接齿轮顶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左传动带两端分别连接到底部连接齿轮与左驱动轮前端侧面,所述底部连接齿轮后端侧面通过右传动带与右驱动轮前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定位齿轮盘左端前侧与手动装置右端后侧面相啮合。

作为优化,所述手动装置由手摇架、主动齿轮、主动拉力带、主动齿轮盘、定位联动杆组成,所述手摇架右端侧面与主动齿轮左端侧面相啮合,所述主动拉力带两端分别连接到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盘前端侧面,所述定位联动杆左端后侧面与主动齿轮盘右端前侧相啮合。

作为优化,所述联动装置由调节架、上弹簧架、上拉力绳、弧形传动块、下拉力绳、下调节架、下弹簧架组成,所述上拉力绳一端连接到调节架左端,另一端固定于弧形传动块顶端,所述上弹簧架底部与调节架顶部垂直连接,所述调节架底端与冰冻冷气导通管顶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下拉力绳一端连接到下调节架左端,另一端固定于弧形传动块底端,所述下弹簧架顶部与下调节架底部垂直连接,所述下调节架顶端与保鲜冷气导通管底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弧形传动块左端与控制装置底部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控制装置由电源、牵引式电磁铁、导线、控制器、控制齿轮、传动拉力带、升降齿条组成,所述电源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牵引式电磁铁负极,所述牵引式电磁铁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器负极,所述控制器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源负极,所述牵引式电磁铁底部与升降齿条顶部垂直连接,所述升降齿条底端右侧与控制齿轮左侧相啮合,所述控制齿轮前端侧面通过传动拉力带与弧形传动块左端进行传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变容积冷冻冷藏制冷设备,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通过电机产生驱动转矩带动齿轮盘转动,齿轮盘通过传动带拉动转轮转动,转轮通过拉力杆拉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齿条往左移动,齿条通过第二拉力杆将左升降齿条往下压,左升降齿条通过中转齿轮带动左升降齿条上升,从而带动调节板上升,在通过控制器控制升降齿条上升,从而带动控制齿轮转动,控制齿轮通过传动拉力带带动弧形传动块往上转动,弧形传动块通过上拉力绳将下调节架往上拉,保鲜冷气导通管底端被堵住,这样冷冻的储存空间就会变大,驱动电机通过定位传动杆带动连接传动杆转动,连接传动杆通过传输带拉动蜗轮杆转动,蜗轮杆通过传动块带动内螺纹连接杆转动,内螺纹连接杆控制平移杆左移,第一交叉臂与第二交叉臂收缩,调节板往下移动,弧形传动块往下转动,再通过上拉力绳将调节架往下拉,下拉力绳顶端被堵住,这样保鲜冷藏的位置就会变大,这样能够增加使用的便捷性,我们转动手摇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主动拉力带带动主动齿轮盘转动,再通过定位联动杆带动定位齿轮盘转动,定位齿轮盘通过联动带、定位齿轮、底部蜗轮杆之间的传动控制底部连接齿轮转动,底部连接齿轮通过右传动带与左传动带拉动右驱动轮、左驱动轮移动,这样能够增加移动的平稳性,制冷综合装置用于储存物品,上调装置能够将冷冻空间调节变大,下调装置能够将保鲜冷藏空间变大,移动装置能够帮助设备移动的更便捷平稳,手动装置为移动装置提供动力,控制装置控制联动装置对冰冻冷气导通管、保鲜冷气导通管的排气进行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转动手摇架能够带动设备移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设备移动平稳,不会弄乱设备内部的物品,提高实用价值,该装置还能够快速对设备内部冷冻与保鲜冷藏的空间位置进行快速调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变容积冷冻冷藏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综合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综合控制装置细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综合控制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综合控制装置1、机体2、把手3、控制面板4、前移动导向轮5、散热口6、防护门7、电源指示灯8、制冷综合装置11、上调装置12、下调装置13、移动装置14、手动装置15、联动装置16、控制装置17、保鲜冷气导通管111、放置室112、固定轨道113、调节板114、冰冻冷气导通管115、电机121、齿轮盘122、传动带123、转轮124、拉力杆125、齿轮126、传动齿轮127、齿条128、第二拉力杆129、左升降齿条1210、中转齿轮1211、左升降齿条1212、驱动电机131、定位传动杆132、连接传动杆133、传输带134、蜗轮杆135、传动块136、内螺纹连接杆137、平移杆138、顶座139、第一交叉臂1310、第二交叉臂1311、底座1312、定位齿轮盘141、联动带142、定位齿轮143、底部蜗轮杆144、底部连接齿轮145、右传动带146、右驱动轮147、左传动带148、左驱动轮149、手摇架151、主动齿轮152、主动拉力带153、主动齿轮盘154、定位联动杆155、调节架161、上弹簧架162、上拉力绳163、弧形传动块164、下拉力绳165、下调节架166、下弹簧架167、电源171、牵引式电磁铁172、导线173、控制器174、控制齿轮175、传动拉力带176、升降齿条17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容积冷冻冷藏制冷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综合控制装置1、机体2、把手3、控制面板4、前移动导向轮5、散热口6、防护门7、电源指示灯8,所述综合控制装置1安装在机体2内部,所述前移动导向轮5顶部与机体2底部垂直连接,所述防护门7安装在机体2前端,所述把手3背部与防护门7前侧垂直连接,所述散热口6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机体2左侧,所述控制面板4背部与防护门7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指示灯8设于机体2顶部前端;所述综合控制装置1由制冷综合装置11、上调装置12、下调装置13、移动装置14、手动装置15、联动装置16、控制装置17组成;所述控制装置17底部右端连接到联动装置16左端前侧,所述联动装置16右端与制冷综合装置11左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手动装置15右端后侧面与移动装置14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上调装置12底部与制冷综合装置11右端内部垂直连接,所述制冷综合装置11右端内部与下调装置1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制冷综合装置11由保鲜冷气导通管111、放置室112、固定轨道113、调节板114、冰冻冷气导通管115组成,所述保鲜冷气导通管111右端与放置室112上半端内部导通连接,所述调节板114左端与放置室112左壁右侧贴合连接,所述调节板114右端前侧与固定轨道113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冰冻冷气导通管115右端与放置室112下半端内部导通连接,所述调节板114底部与下调装置1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114顶部与上调装置12底部垂直连接,所述联动装置16右端与冰冻冷气导通管115、保鲜冷气导通管111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上调装置12由电机121、齿轮盘122、传动带123、转轮124、拉力杆125、齿轮126、传动齿轮127、齿条128、第二拉力杆129、左升降齿条1210、中转齿轮1211、左升降齿条1212组成,所述电机121右端后侧面与齿轮盘122左端前侧面相啮合,所述齿轮盘122前端侧面通过传动带123与转轮124后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拉力杆125一端连接到转轮124外圈前侧,另一端固定于齿轮126内圈前侧,所述齿轮126顶侧与传动齿轮127底侧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127顶侧与齿条128右端底部相啮合,所述第二拉力杆129一端连接到齿条128左端,另一端固定于左升降齿条1210顶部左端前侧,所述左升降齿条1210右侧端通过中转齿轮1211与左升降齿条1212左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左升降齿条1212底部与调节板114顶部垂直连接,所述下调装置13由驱动电机131、定位传动杆132、连接传动杆133、传输带134、蜗轮杆135、传动块136、内螺纹连接杆137、平移杆138、顶座139、第一交叉臂1310、第二交叉臂1311、底座1312组成,所述驱动电机131左端底侧通过定位传动杆132与连接传动杆133右端底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带134两端分别连接到连接传动杆133与蜗轮杆135左端侧面,所述蜗轮杆135顶侧与传动块136底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内螺纹连接杆137左端后侧面与传动块136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内螺纹连接杆137右端内部与平移杆138左端侧面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交叉臂1310顶端与顶座139内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交叉臂1310底部两端与第二交叉臂1311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交叉臂1311底端与底座1312内部垂直连接,所述平移杆138右端与第一交叉臂1310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14由定位齿轮盘141、联动带142、定位齿轮143、底部蜗轮杆144、底部连接齿轮145、右传动带146、右驱动轮147、左传动带148、左驱动轮149组成,所述联动带142两端分别连接到定位齿轮盘141与定位齿轮143前端侧面,所述定位齿轮143底侧与底部蜗轮杆144顶侧相啮合,所述底部蜗轮杆144底侧与底部连接齿轮145顶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左传动带148两端分别连接到底部连接齿轮145与左驱动轮149前端侧面,所述底部连接齿轮145后端侧面通过右传动带146与右驱动轮147前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定位齿轮盘141左端前侧与手动装置15右端后侧面相啮合,所述手动装置15由手摇架151、主动齿轮152、主动拉力带153、主动齿轮盘154、定位联动杆155组成,所述手摇架151右端侧面与主动齿轮152左端侧面相啮合,所述主动拉力带153两端分别连接到主动齿轮152与主动齿轮盘154前端侧面,所述定位联动杆155左端后侧面与主动齿轮盘154右端前侧相啮合,所述联动装置16由调节架161、上弹簧架162、上拉力绳163、弧形传动块164、下拉力绳165、下调节架166、下弹簧架167组成,所述上拉力绳163一端连接到调节架161左端,另一端固定于弧形传动块164顶端,所述上弹簧架162底部与调节架161顶部垂直连接,所述调节架161底端与冰冻冷气导通管115顶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下拉力绳165一端连接到下调节架166左端,另一端固定于弧形传动块164底端,所述下弹簧架167顶部与下调节架166底部垂直连接,所述下调节架166顶端与保鲜冷气导通管111底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弧形传动块164左端与控制装置17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17由电源171、牵引式电磁铁172、导线173、控制器174、控制齿轮175、传动拉力带176、升降齿条177组成,所述电源171正极通过导线173连接到牵引式电磁铁172负极,所述牵引式电磁铁172正极通过导线173连接到控制器174负极,所述控制器174正极通过导线173连接到电源171负极,所述牵引式电磁铁172底部与升降齿条177顶部垂直连接,所述升降齿条177底端右侧与控制齿轮175左侧相啮合,所述控制齿轮175前端侧面通过传动拉力带176与弧形传动块164左端进行传动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通过电机121产生驱动转矩带动齿轮盘122转动,齿轮盘122通过传动带123拉动转轮124转动,转轮124通过拉力杆125拉动齿轮126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127转动,传动齿轮127带动齿条128往左移动,齿条128通过第二拉力杆129将左升降齿条1210往下压,左升降齿条1210通过中转齿轮1211带动左升降齿条1212上升,从而带动调节板114上升,在通过控制器174控制升降齿条177上升,从而带动控制齿轮175转动,控制齿轮175通过传动拉力带176带动弧形传动块164往上转动,弧形传动块164通过上拉力绳163将下调节架166往上拉,保鲜冷气导通管111底端被堵住,这样冷冻的储存空间就会变大,驱动电机131通过定位传动杆132带动连接传动杆133转动,连接传动杆133通过传输带134拉动蜗轮杆135转动,蜗轮杆135通过传动块136带动内螺纹连接杆137转动,内螺纹连接杆137控制平移杆138左移,第一交叉臂1310与第二交叉臂1311收缩,调节板114往下移动,弧形传动块164往下转动,再通过上拉力绳163将调节架161往下拉,下拉力绳165顶端被堵住,这样保鲜冷藏的位置就会变大,这样能够增加使用的便捷性,我们转动手摇架151带动主动齿轮152转动,主动齿轮152通过主动拉力带153带动主动齿轮盘154转动,再通过定位联动杆155带动定位齿轮盘141转动,定位齿轮盘141通过联动带142、定位齿轮143、底部蜗轮杆144之间的传动控制底部连接齿轮145转动,底部连接齿轮145通过右传动带146与左传动带148拉动右驱动轮147、左驱动轮149移动,这样能够增加移动的平稳性,制冷综合装置11用于储存物品,上调装置12能够将冷冻空间调节变大,下调装置13能够将保鲜冷藏空间变大,移动装置14能够帮助设备移动的更便捷平稳,手动装置15为移动装置14提供动力,控制装置17控制联动装置16对冰冻冷气导通管115、保鲜冷气导通管111的排气进行调节。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该装置通过转动手摇架能够带动设备移动,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设备移动平稳,不会弄乱设备内部的物品,提高实用价值,该装置还能够快速对设备内部冷冻与保鲜冷藏的空间位置进行快速调节。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