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存储装置及具有其的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1022发布日期:2018-09-21 20:3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量存储装置及具有其的运输箱。



背景技术:

现有运输箱为了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随时补充冷量或热量,在安装冰盒结构的同时还会安装制冷装置或加热装置,但现有冰盒通常为长方体结构,制冷装置或加热装置在对冰盒进行加热或制冷时,直接将输出端贴近冰盒,两者连接不稳定,容易脱离,通常还需要借助胶带或其他装置将两者连接,操作繁琐,一旦出现故障拆卸也不方便。而且输出端与冰盒的接触面积较小,热交换的效率低,不能快速达到预期的温度环境,还容易造成能源浪费。

因此在保证热传递效率的基础上,解决制冷装置或加热装置的输出端与冰盒连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是本领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存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冰盒与制冷装置或加热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量存储装置,包括:

存储介质,能够存储冷量或热量;

壳体,具有容纳所述存储介质的空间;

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能量传输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到所述壳体上并能通过所述安装部和/或所述壳体与所述存储介质进行热交换。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为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能容纳管路状的能量传输装置。

优选的,任意两个所述壳体拼接时,对应位置的两个所述凹槽能够拼接形成容纳所述能量传输装置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卡扣,当任意两个所述壳体拼接时,能通过所述卡扣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箱,包括:运输箱本体、导热装置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能量存储装置;

所述运输箱本体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内具有存放物品的存储空间,所述箱盖能盖合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导热装置本体和能量传输装置,所述能量传输装置包括循环通路,所述循环通路具有中空的腔体,且能够容纳流动的导热介质;所述能量传输装置分为第一能量传输装置和第二能量传输装置;所述导热装置本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能量传输装置吸收所述能量存储装置的热量或冷量,并能将吸收的热量或冷量通过所述第一能量传输装置扩散到所述存储空间外部;所述能量存储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导热装置存储冷量或热量,并能与所述存储空间进行热交换。

优选的,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装置本体和散热驱动装置,所述散热装置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一能量传输装置连接,所述散热驱动装置能够通过加速空气流动使所述第一能量传输装置导出的热量或冷量加速扩散。

优选的,所述循环通路上还设有介质泵,所述介质泵能使所述导热介质在所述循环通路内循环流动。

优选的,所述导热装置本体为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包括两组,两组所述制冷片交叠排布,且两组所述制冷片相向的面同时吸热或同时散热;所述循环通路包括相互连通的循环管和膨胀端,所述膨胀端能与所述制冷片的吸热面或散热面贴合,所述膨胀端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位于两组所述制冷片的中间和两侧;位于所述制冷片中间的膨胀端和位于所述制冷片两侧的膨胀端,两者其中之一属于第一能量传输装置,两者其中另一属于第二能量传输装置。

优选的,所述运输箱本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导热装置和能量存储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能量存储装置设有安装部,能用于将能量传输装置连接到所述壳体1上,在不需借助其他工具的情况下,方便的完成两者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还包括:

1、运输箱设有能量传输装置,能量传输装置具有中空结构,且能容纳流动导热介质,能够有效提高导热装置对运输箱的制冷或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或冷却时间。

2、采用两组制冷片叠放在一起中间及两侧均设置能量传输装置;夹在中间的能量传输装置的两个大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同一种面(制冷或者发热)紧密接触换热,提升制冷效率并降低最低制冷温度,而且根据不同制冷需求,可以多组重复设置,这样设计可以扩大制冷片与能量传输装置的换热面积,以及扩大导热介质与能量传输装置的换热面积,起到强化传热的功能,提高制冷片的制冷效率,快速制冰,快速散热。

2、通过选用不同冰点的蓄冷剂及载冷剂,匹配不同温度需求的场合,确保运输箱内温度均匀,适合医药等精确控温场所使用。

3、能量存储装置可以使用前通过冰箱冷冻进行主动制冷,也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制冷片被动制冷,提前主动制冷方便操作,使用过程中被动制冷,避免制冷机组故障,两者的有机结合,确保药品安全。

4、能量存储装置的底部安装,有利于整体安装加工,温度更加均匀。

5、半导体制冷更加适合运输箱,而采用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运输箱不可倾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能量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能量存储装置拼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导热装置与能量存储装置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两组导热片与三个膨胀端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组导热片与两个膨胀端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存储装置,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为运输箱提供冷量或热量,对需要保存或运输的物品进行保温或冷藏。

该能量存储装置包括壳体1、存储介质以及安装部,存储介质设置在壳体1内部,安装部设置在壳体1上;

存储介质可以是比热容较大的材质,在吸收一定热量或冷量后温度变化较小,从而实现存储冷量或热量的作用;具体的,当该能量存储装置用于冷藏运输时,存储介质可以为蓄冷剂,根据被运输或保存的物品所需的环境温度,选择合适冰点的蓄冷剂,例如当物品需要-20摄氏度环境保存时,蓄冷剂选择冰点低于-20摄氏度的相变储能材料;当物品需要2-8摄氏度环境保存时,蓄冷剂选择冰点为-6-0摄氏度的相变储能材料;当物品需要进行保温时,存储介质可以为50-100摄氏度的蓄热材料。

安装部用于将能量传输装置连接到壳体1上,在不需借助其他工具的情况下,方便的完成两者连接;能量传输装置可是冷源或热源本身,或者是与冷源或热源连接的装置,并将吸收的冷量或热量与存储介质进行热交换,使存储介质降温或升温,从而存储冷量或热量。

本实施例中壳体1采用导热系数较好的金属制成的盒状结构,为了便于加工,以及与能量传输装置的连接,安装部为设置在壳体1上的凹槽11,根据能量传输装置的具体形状可以设置为对应形状的凹槽11。本实施例中凹槽11设置在壳体1表面,且凹槽1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便于容纳管路状的能量传输装置。将管路状的能量传输至于凹槽11内,方便两者连接,且增加了两者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传动效率。

凹槽11的数量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设置多个,数量越多实用性越强,可以安装更多的能量传输装置,但是数量越多,壳体1的结构也会相对复杂,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凹槽11的数量为六个的情况。

当需要对物品提供较长时间冷量或热量时,可以将两个能量存储装置拼接,增加冷量或热量的存储量,拼接时使具有凹槽11的一面相对设置,且对应位置的凹槽11拼接到一起形成容纳能量传输装置的空间;拼接后能将能量传输装置夹在两个壳体1之间,还能够有效防止能量传输装置的冷量或热量释放到能量存储装置以外的空间,造成能量浪费。

为了方便将壳体1拼接,或者将拼接的壳体1拆开,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有卡扣12,两个壳体1可以通过卡扣12形成可拆卸连接,这样也方便安装和拆卸能量传输装置,便于维修和更换。

实施例2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箱,能够用于运输需要冷藏的食品或药品,也能够用于运输需要保温的食品。该运输箱包括运输箱本体、导热装置和实施例1中的能量存储装置。运输箱本体包括箱体和箱盖(图中未画出),箱体内具有存放物品的存储空间,箱盖能盖合在箱体上,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运输箱结构;

导热装置包括导热装置本体和能量传输装置,能量传输装置包括循环通路,循环通路具有中空的腔体,且能够容纳流动的导热介质;能量传输装置分为第二能量传输装置和第一能量传输装置;导热装置本体能够通过第二能量传输装置吸收能量存储装置的热量或冷量,并能将吸收的热量或冷量通过第一能量传输装置扩散到存储空间外部;能量传输装置的管路结构以及导热介质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导热装置的导热效率,加速对能量存储装置的制冷或制热;

具体的,当需要对存储空间进行降温保冷时,导热装置本体通过第二能量传输装置吸收能量存储装置的热量,使能量存储装置降温并储存冷量,能量存储装置再对存储空间长时间提供冷量,此时导热装置将吸收的废热再通过第一能量传输装置扩散到外界;当需要对存储空间进行加热保温时,导热装置本体吸收第一能量传输装置的热量并传导给第二能量传输装置,第二能量传输装置再将热量传输给能量存储装置,能量存储装置升温并储存热量,再持续将热量传输给存储空间,对存储空间进行加热保温,此时第一能量传输装置通过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将废冷扩散到外界。

为了增加第一能量传输装置与外界热交换的效率,本实施例中运输箱还包括散热装置5,散热装置5与第一能量传输装置连接,能够使导热装置与第二能量传输装置交换产生的废热或废冷加速扩散到存储空间外部,通过提高废热或废冷的释放效率,从而提高对能量存储装置制冷或加热的效率。具体的,散热装置5为散热水排。散热水排内部有多条水道,通过风扇产生流动空气与水道换热,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水冷的优势,能带走更多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对存储空间的制冷或加热的效率,对应散热水排的风扇,在运输箱箱体外壁上设置透气窗6,废冷或废热通过风扇的作用从透气窗6排出,提高了扩散效率。

为了提高循环通路热传导的效率,在循环通路上还设有介质泵4,介质泵4能加速导热介质在循环通路内循环流动,从而提到传热效率。导热介质可以是水或其他传热效率高的液体,本实施例为水。

导热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加热装置或制冷装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热装置本体为制冷片2,制冷片2也叫热电半导体制冷组件、帕尔贴等,是指一种分为两面,一面吸热,一面散热,起到导热的贴片;通过改变通电方向,能够切换制冷片2的吸热面和散热面,可以通过改变电路方向,可改变对运输箱的加热或制冷;对应的,需要对运输箱加热时,存储介质为蓄热材料;需要对运输箱制冷时,存储介质为蓄冷剂;因此只需同时改变制冷片2的电流方向和存储介质的成分,便可实现运输箱制冷和加热的切换。需要说明的是,在切换时,需要给制冷片2一定的缓冲时间,待制冷片2两面温度恢复室温后再进行切换,防止制冷片2损坏。制冷片所需要的电源和电流控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未介绍,以现有技术可现实的安装方式连接即可,其中,电源可以是设置在运输箱内,也可以是外接电源。

制冷片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数量越多制冷或制热的效果越好,但是数量越多结构越复杂,所需占用的空间也越大。为了达到较好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给出的制冷片2包括两组,任一组制冷片2可以为一个制冷片2或多个制冷片2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任一组制冷片2包括三个并排的制冷片2;两组制冷片2交叠排布,且两组制冷片2相向的面同时吸热或同时散热;循环通路包括相互连通的循环管31和膨胀端32,膨胀端32能与制冷片2的吸热面或散热面贴合,膨胀端32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位于两组制冷片2的中间和两侧。

具体的,循环通路由铜制成,膨胀端32呈长方体形铜盒。膨胀端32可以与循环管31一体成型,也可以为拼接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给出的膨胀端32与循环管31是可拆卸的,且膨胀端32上设有循环管接口33,循环管接口33分为导热介质的进口和出口,循环管31为连续管路,一端与出口连接,另一端与进口连接,在介质泵4的带动下,导热介质能够通过循环通路在制冷片2与能量存储装置(散热装置5)之间循环流动,进行快速的热交换;位于制冷片2两侧的膨胀端32,通过循环管31同时与能量存储装置连接,或者同时与散热装置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中间的膨胀端32通过循环管31与能量存储装置进行热交换,属于第二能量传输装置;位于两侧的膨胀端32通过循环管31与散热水排进行热交换,属于第一能量传输装置,且位于制冷片2组两侧的两个膨胀端32可以通过三通接头与一个循环管31连接,任一循环管31上连接一个介质泵4,这样可以减少介质泵4的数量。本实施例中并未给出详细的管路连接状态,连接状态能够实现导热介质循环流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一种组合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制冷片2的组数和膨胀端32的数量,如图5给出了一组制冷片2加两个膨胀端32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循环管31在与能量存储装置进行热交换时,可以弯折成盘管或其他形式穿过或置于壳体1的安装部内,增加热交换面积;与散热水排进行热交换的循环管31采用现有的传热方式。

导热装置和能量存储装置可以设置运输箱本体包括箱盖在内的合适位置,为了方便安装,本实施例中运输箱本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导热装置和能量存储装置设置在外壳和内胆之间。具体的能量存储装置可以设置在内胆的下方,这样安装方便且能够以较大的面积对存储空间进行制冷或加热,而导热装置和散热装置5靠近能量存储装置设置。

根据具体需要,导热装置可以设置多组,导热装置设置的越多制冷或加热的速度越快,当然结构也相对复杂,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具有两组导热装置,对应的也设置两组散热装置的情况,两组导热装置分别位于能量存储装置的两侧,同时对能量存储装置进行制冷或加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