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储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6692发布日期:2019-06-15 00:2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储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储藏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在低温储藏装置如冰箱、冷柜等冷藏设备,对食品保存主要通过蒸发器制冷,主风道循环来实现对储藏在内部产品的保鲜或冷冻,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对冷藏设备内部储藏食品的新鲜、营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但由于现有低温储藏装置主要通过主风道吹出的风在储藏室内部循环实现制冷,当主风道风经过每个储藏不同食物的区域时,则会带动食物一部分味道,长期循环则会造成储藏在不同区域的食物出现有异味的问题,让消费者感觉食材不新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储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温储藏装置存在的储藏的产品有异味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低温储藏装置,包括有储藏室,还包括有除臭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盖、触媒块和除臭底座,所述除臭底座与所述储藏室的内胆固定连接,在所述除臭底座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触媒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容置腔底壁之间形成有可便于气体流通的流通空间,所述除臭盖卡设在所述除臭底座上且所述除臭盖的周壁与所述除臭底座的内壁之间设有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触媒块通过限位组件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卡扣和限位筋条,所述限位卡扣设置有2个,呈对角线布置在所述触媒块其中一对角线位置上,所述限位筋条设置有2个,呈对角设置在所述触媒块的另一对角线位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设置在所述除臭底座的底壁上的支撑筋,所述触媒块设置在所述支撑筋上。

进一步的,所述除臭盖包括有除臭盖体和除臭环,除臭环为中空环状,所述除臭盖体穿过所述除臭环与所述除臭环卡设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除臭环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除臭盖体扣设在所述除臭环上,所述除臭盖体与所述除臭环上部的凹陷部之间、所述除臭环下部的凹陷部之间均形成有所述通风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除臭盖体上设置有卡设部,所述除臭环上设置有凸起筋,所述凸起筋卡设在所述卡设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除臭盖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除臭底座上设置有卡勾,所述除臭盖通过卡扣卡设在所述卡勾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储藏室的内胆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除臭底座上设置有凸起,所述除臭底座通过所述凸起嵌装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储藏室为冷冻室或冷藏室。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温储藏装置,包括储藏室,还包括除臭装置,除臭装置有除臭盖、触媒块和除臭底座,所述除臭底座与所述储藏室内胆固定连接,在所述除臭底座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触媒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容置腔底壁之间形成有可便于气体流通的流通空间,所述除臭盖卡设在所述除臭底座上,在所述除臭盖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储藏装置,设有通风口,可使得从主风道出风口吹出的带有异味的气体通过通风口进入到除臭底座的容置腔内,然后与触媒块进行充分接触,对空气中的异味进行有效的去除,经过除味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吹出直接吹到低温储藏装置的间室内即可,实现了对与储藏室内部流通的空气异味的去除,避免了带有异味的气体附着的储藏的物品上导致物品有异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温储藏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低温储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低温储藏装置的除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低温储藏装置的除臭盖体和除臭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J-J向剖视图;

图8为图6的K-K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储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图9的F-F向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D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温储藏装置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11 所示,包括有储藏室,本实施例中的储藏室可以为冷冻室或冷藏室,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在储藏室内部设置有主风道,还包括除臭装置,除臭装置嵌装在储藏室的内胆上,本实施例中的储藏室为冷冻室,除臭装置包括有除臭盖100、触媒块200和除臭底座300,在所述除臭底座300内设置有容置腔400,便于装配触媒块200,实现对异味空气的除味和净化。

触媒块200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置腔400内且与所述容置腔400底壁之间形成有可便于气体流通的流通空间,以确保从通风口进入的异味空气可与触媒块200底部和四周之间进行充分的接触,所述除臭盖100卡设在所述除臭底座300上,在所述除臭盖100上设置有与容置腔400连通的通风口,优选的,通风口包括有进风口500和出风口600。本实施例中的触媒块200可以选用市场上现有的产品,用于实现对异味的去除;本实施例中的除臭装置在使用时,带有异味的空气从主风道的出风口经过除臭装置的进风口500吹入,然后进入到容置腔400内,分别与触媒块200的顶面、四周接触,同时由于触媒块200不是直接与除臭底座300的底面接触, 一部分异味空气也会进入到底部位置处,与触媒块200进行充分接触,进入的异味空气可与触媒块200的各个面均进行接触,可以更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杂质,通过本实施例中的除臭底座300和除臭盖100的配合结构可使得触媒块200的各个侧面均可以与进入的异味空气进行充分的接触,确保可充分的进行异味的去除,保证了从出风口600吹出的风为干净无味的风,有效的达到了去除异味的效果。

进一步的,为实现触媒块200与除臭底座300之间的固定,所述触媒块200通过限位组件700固定在所述容置腔400内。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700包括限位卡扣710和限位筋条720,所述限位卡扣710设置有2个,呈对角线布置在所述触媒块200其中一对角线位置上,所述限位筋条720设置有2个,呈对角设置在所述触媒块200的另一对角线位置上。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卡扣710可以为L型卡扣,限位筋条720为竖直限位板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只要可以实现对触媒块200的限位固定即可。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支撑组件800,所述支撑组件800为设置在所述除臭底座300的底壁上的支撑筋,所述触媒块200设置在所述支撑筋上。

在进行触媒块200的装配时,先将触媒块200放置在支撑筋上,然后通过位于其两个对角线位置处的限位筋条720和限位卡扣710的配合实现对触媒块200的限位和固定。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除臭盖100包括有除臭盖体110和除臭环120,除臭环120为中空环状,所述除臭盖体110穿过所述除臭环120与所述除臭环120卡设固定。除臭盖体110和除臭环120可先组装为除臭盖100后再与除臭底座300进行装配固定。

优选的,在所述除臭环120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除臭盖体110扣设在所述除臭环120上后与所述除臭环120上部的凹陷部之间形成除臭装置的进风口500,与所述除臭环120下部的凹陷部之间形成除臭装置的出风口600。从低温储藏装置的主风道吹出的风可通过进风口500进入,然后通过出风口600吹出。本实施例中的所指的除臭环120的上方为除臭环装配到低温储藏装置上使用时,其对应的靠近低温储藏装置的顶端一侧为上方,其相反侧为下方。

为实现除臭盖体110和除臭环120之间的连接固定,在所述除臭盖体110上设置有卡设部111,所述除臭环120上设置有凸起筋121,所述凸起筋121卡设在所述卡设部111内。优选的,所述卡设部111包括有卡设本体和设置在卡设本体两端的相对设置的卡筋,所述卡筋和卡设本体围设形成有卡设腔,所述凸起筋121卡设在卡设腔内且两端分别抵靠在对应侧的卡筋上。

为实现除臭盖体110和除臭底座300之间的连接,所述除臭盖体110上设置有卡扣112,所述除臭底座300上设置有卡勾310,所述除臭盖体110通过卡扣112卡设在所述卡勾310上。卡扣112和卡勾310可均选用倒钩型卡勾,卡勾310和卡扣112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在所述储藏室的内胆900上设置有凹槽910,所述除臭底座300上设置有凸起320,所述除臭底座300通过所述凸起320嵌装在所述凹槽910内。除臭底座300和储藏室的内胆900之间的配合方式,采用内嵌式的嵌装固定,可有效的减少占用空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