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复合源冷水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5548发布日期:2020-10-30 21:1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复合源冷水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复合源冷水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体化复合源型的冷水(热泵)机组由于其包含了复合源型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却水散热以及循环系统,通常会具有一个较大的体积,甚至需要将机组设计为两段,必须分段运输;运输到位后还要在设备现场进行拼接安装,不仅浪费了用户宝贵的土地使用面积同时还增加了现场安装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体化复合源冷水热泵机组,具有机组体积小、结构一体化的优势,同时不会影响到机组的日常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和零部件更换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一体化复合源冷水热泵机组,主要包括复合源型制冷剂蒸气压缩循环区域、冷却水散热区域、冷却水循环区域和空调水循环区域;所述复合源型制冷剂蒸气压缩循环区域为上下结构,该区域上部设置空气侧换热器和轴流风扇,该区域下部设置空调水侧换热器、冷却水侧换热器及压缩机;所述冷却水散热区域设置有散热风扇和冷却水水箱;所述冷却水循环区域主要包括水泵a,所述水泵a的出水口与冷却水侧换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接,水泵a的进水口与冷却水散热区域的冷却水水箱连接;所述空调水循环区域设有水泵b、水过滤器b、膨胀罐和机组进出水口,水过滤器和膨胀罐依次设置在机组进水口,膨胀罐与水泵b连接,水泵b与空调水侧换热器连接用于将空调水送至空调水侧换热器降温后再送至机组出水口。

进一步讲,所述空气侧换热器采用两具l型翅片盘管,且两者配合形成的空缺区域与冷却水散热区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机组体积小、整体结构的一体化,方便安装运输,占地面积小,节省客户的现场安装布置成本;在保证机组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不影响机组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故障维修、零部件更换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2。

附图标记说明:复合源型制冷剂蒸气压缩循环区域1、冷却水散热区域2、冷却水循环区域3、空调水循环区域4、空气侧换热器1-1、轴流风扇1-2、空调水侧换热器1-3、冷却水侧换热器1-4、压缩机1-5、空缺区域1-6、散热风扇2-1、冷却水水箱2-2、水泵a3-1、水过滤器a3-2、水泵b4-1、水过滤器b4-2、膨胀罐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一体化复合源冷水热泵机组,主要包括复合源型制冷剂蒸气压缩循环区域1、冷却水散热区域2、冷却水循环区域3和空调水循环区域4;所述复合源型制冷剂蒸气压缩循环区域1为上下结构,该区域上部设置空气侧换热器1-1和轴流风扇1-2,该区域下部设置空调水侧换热器1-3、冷却水侧换热器1-4及压缩机1-5;所述冷却水散热区域2设置有散热风扇2-1和冷却水水箱2-2,冷却水散热区域2采用开放式、单侧进风、横流式的冷却塔设计;所述冷却水循环区域3主要包括水泵a3-1,所述水泵a3-1的出水口与冷却水侧换热器1-4的进水口相连接,将冷却过后的水送入冷却水侧换热器1-4用于冷却制冷剂,之后将冷却水送至冷却水散热区域2降温,水泵a3-1的进水口与冷却水散热区域2的冷却水水箱2-2连接(优选地,为保证水泵a3-1运行的安全性,配置有水流逆止阀和水过滤器a3-2,为防止水泵震动导致管路损坏,在水泵两侧还配置有防震软接头);所述空调水循环区域4设有水泵b4-1、水过滤器b4-2、膨胀罐4-3和机组进出水口,水过滤器4-2和膨胀罐4-3依次设置在机组进水口,膨胀罐4-3与水泵b4-1连接,水泵b4-1与空调水侧换热器1-3连接用于将空调水送至空调水侧换热器1-3降温后再送至机组出水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气侧换热器1-1采用两具l型翅片盘管,且两者配合形成的空缺区域1-6与冷却水散热区域2相连,通过冷却水散热区域2的钣金将这空缺的一侧挡住,保证流动的空气与空气侧换热器1-1的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外界空气通过空气侧换热器1-1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两具l型的空气侧换热器1-1配合时会有一侧有空缺,本机组巧妙的将这空缺的一侧(即空缺区域1-6)与冷却水散热区域2相连,用冷却水散热区域的钣金将这空缺的一侧挡住,保证流动的空气与空气侧换热器1-1的热交换,随后制冷剂进入冷却水侧换热器1-4中待冷却;水泵a3-2进水口与冷却水散热区域2的冷却水水箱2-2相连,将冷却过后的水送入冷却水侧换热器1-4用于冷却制冷剂,之后将冷却水送至冷却水散热区域2降温,冷却水散热区域2采用开放式、单侧进风、横流式的冷却塔设计,冷却后的冷却水进入冷却水水箱2-2中完成冷却水循环;空调水循环区域4预留一个机组进水口和一个机组出水口给用户,空调水通过机组进水口,先经过水过滤器b4-2、膨胀罐4-3等装置,将系统中的不良影响除去,再进入水泵b4-1,送至空调水侧换热器1-3处降温,最终被送至机组出水口完成空调水循环。机组夏季以冷却水作为冷源制冷,冬季则从空气中吸取热量来制热。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复合源冷水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复合源型制冷剂蒸气压缩循环区域(1)、冷却水散热区域(2)、冷却水循环区域(3)和空调水循环区域(4);所述复合源型制冷剂蒸气压缩循环区域(1)为上下结构,该区域上部设置空气侧换热器(1-1)和轴流风扇(1-2),该区域下部设置空调水侧换热器(1-3)、冷却水侧换热器(1-4)及压缩机(1-5);所述冷却水散热区域(2)设置有散热风扇(2-1)和冷却水水箱(2-2);所述冷却水循环区域(3)主要包括水泵a(3-1),所述水泵a(3-1)的出水口与冷却水侧换热器(1-4)的进水口相连接,水泵a(3-1)的进水口与冷却水散热区域(2)的冷却水水箱(2-2)连接;所述空调水循环区域(4)设有水泵b(4-1)、水过滤器b(4-2)、膨胀罐(4-3)和机组进出水口,水过滤器b(4-2)和膨胀罐(4-3)依次设置在机组进水口,膨胀罐(4-3)与水泵b(4-1)连接,水泵b(4-1)与空调水侧换热器(1-3)连接用于将空调水送至空调水侧换热器(1-3)降温后再送至机组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复合源冷水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侧换热器(1-1)采用两具l型翅片盘管,且两者配合形成的空缺区域(1-6)与冷却水散热区域(2)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复合源冷水热泵机组,涉及制冷设备领域,主要包括复合源型制冷剂蒸气压缩循环区域、冷却水散热区域、冷却水循环区域和空调水循环区域;机组夏季以冷却水作为冷源制冷,冬季则从空气中吸取热量来制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巧妙的将两具L型空气侧换热器配合时形成的空缺区域与冷却水散热区域相连,用冷却水散热区域的钣金将这空缺的一侧挡住,保证流动的空气与空气侧换热器的热交换;机组体积小、整体结构的一体化,方便安装运输,占地面积小,节省客户的现场安装布置成本;在保证机组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不影响机组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故障维修、零部件更换的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葛扬帆;陈颖;龙清泳;陈黎明;王建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思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5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