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5689发布日期:2022-12-07 02: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分配器,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具有入口(11)及出口(12);分配结构(20),所述分配结构(20)安装于所述主体(10)内部,所述分配结构(20)连通所述入口(11)和所述出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内开设有与所述入口(11)连通的扰流腔(21),所述分配结构(20)外周侧开设有与所述出口(12)连通的混流孔(22),部分所述分配结构(20)的外周侧与所述主体(10)的部分内壁围成混合腔室(30),所述混合腔室(30)分别与所述扰流腔(21)及所述混流孔(2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还开设有多个过流孔(24),多个所述过流孔(24)沿所述分配结构(20)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过流孔(24)的一端与所述扰流腔(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合腔室(30)连通;多个所述混流孔(22)沿所述分配结构(20)的周向间隔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混流孔(22)之间开设有一个所述过流孔(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24)的轴线与所述分配结构(20)的轴线之间的平面夹角或异面夹角为a,30
°
≤a≤90
°
;所述混流孔(22)的轴线与所述分配结构(20)的轴线之间的平面夹角或异面夹角为b,0
°
<b≤60
°
,或者,所述混流孔(22)的轴线与所述分配结构(20)的轴线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24)呈倾斜设置,多个所述过流孔(24)的倾斜方向绕所述分配结构(20)的轴线呈逆时针方向设置,或多个所述过流孔(24)的倾斜方向绕所述分配结构(20)的轴线呈顺时针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靠近所述出口(12)的一端还开设有汇合腔(40),沿所述分配结构(20)的轴向,所述汇合腔(40)自所述分配结构(20)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汇合腔(40)分别与所述混流孔(22)及所述出口(12)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还包括:分流锥(23),所述分流锥(23)位于所述扰流腔(21)内,所述分流锥(23)与所述分配结构(20)一体成型,或所述分流锥(23)与所述分配结构(20)连接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还开设有进液通道(25),所述进液通道(25)位于所述扰流腔(21)靠近所述入口(11)的一侧,所述进液通道(25)连通所述入口(11)和所述扰流腔(21),沿所述分配结构(20)轴向且自所述入口(11)到所述出口(12)方向,所述进液通道(25)横截面的宽度逐渐增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还开设有缩口(251),所述缩口(251)连通所述进液通道(25)和所述入口(11),沿所述分配结构(20)轴向且自所述入口(11)到所述出口(12)方向,所述缩口(251)横截面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缩口(251)最大横截面宽度处的直径小于所述入口(11)的内径,所述缩口(251)、所述进液通道(25)、所述分流锥(23)、所述扰流腔(21)同轴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5或7-8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采用粉末冶金工艺、3d打印、激光烧结中的任意一种加工成型。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采用粉末冶金工艺、3d打印、激光烧结中的任意一种加工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5或7-8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还包括:第一定位部(26),所述第一定位部(26)位于所述分配结构(20)靠近所述入口(11)的一端;第二定位部(27),所述第二定位部(27)位于所述分配结构(20)靠近所述出口(12)的一端;锥形部(28),所述锥形部(28)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6)及所述第二定位部(27)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部(26)及所述第二定位部(27)相连接,且从所述第一定位部(26)至所述第二定位部(27)的方向,所述锥形部(28)横截面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锥形部(28)的外周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主体(10)的部分内壁围成所述混合腔室(30),所述第一定位部(26)、所述第二定位部(27)分别与所述主体(10)固定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结构(20)还包括:第一定位部(26),所述第一定位部(26)位于所述分配结构(20)靠近所述入口(11)的一端;第二定位部(27),所述第二定位部(27)位于所述分配结构(20)靠近所述出口(12)的一端;锥形部(28),所述锥形部(28)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6)及所述第二定位部(27)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部(26)及所述第二定位部(27)相连接,且从所述第一定位部(26)至所述第二定位部(27)的方向,所述锥形部(28)横截面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锥形部(28)的外周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主体(10)的部分内壁围成所述混合腔室(30),所述第一定位部(26)、所述第二定位部(27)分别与所述主体(10)固定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还包括第一定位台(151),沿所述主体(10)的径向,所述第一定位台(151)自所述主体(10)的内壁朝远离内壁的方向凸出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台(151)与所述第一定位部(26)固定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还包括第一定位台(151),沿所述主体(10)的径向,所述第一定位台(151)自所述主体(10)的内壁朝远离内壁的方向凸出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台(151)与所述第一定位部(26)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配器。该分配器包括主体及分配结构,主体具有入口及出口;分配结构安装于主体内部,分配结构连通入口和出口;分配结构内开设有与入口连通的扰流腔,分配结构外周侧开设有与出口连通的混流孔,部分分配结构的外周侧与主体的部分内壁围成混合腔室,混合腔室分别与扰流腔及混流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制冷剂流体在分配器内经受多次撞击反射,使制冷剂流体充分搅动,从而提高了制冷剂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了制冷剂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了制冷剂的混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彭方华 闫佳林 王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海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0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