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609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母管710连通,所述烘干换热器510的出水口、所述采暖换热器600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二母管720连通。所述第一母管710或所述第二母管720上设有第一循环栗721。通过第一循环栗721保证采暖换热器600和烘干换热器510内热水循环供应。所述第一母管710与所述烘干换热器510之间设有第一开关阀810,所述第一母管710与所述采暖换热器600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820。通过第一开关阀810和第二开关阀820实现烘干和采暖功能之间的切换。例如当蓄水箱200中水温达到40 °C左右时,开启第二开关阀820,实现采暖热水供应。当蓄水箱200中水温达到70 °C左右时,开启第一开关阀810,实现烘干热水供应。
[0023]所述热栗系统100包括四通阀140、压缩机130、节流元件160、水侧换热器150、风侧换热器110和为所述风侧换热器110送风的第二空气驱动设备120。所述风侧换热器110、所述四通阀140、所述压缩机130、所述水侧换热器150和所述节流元件160连通形成制冷介质的循环回路。所述水侧换热器150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 210连通,所述水侧换热器150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 220连通。热栗系统100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二空气驱动设备120为风侧换热器110送风,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介质(例如氟利昂)在风侧换热器110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空气的热量并气化成低压蒸汽。然后制冷剂气体在压缩机130内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汽,该高温高压气体进入水侧换热器150,与循环水进行热交换,之后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再经节流元件160(毛细管、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等)节流成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之后再进入风侧换热器110,如此形成一个制冷介质的循环回路。此外,通过使用四通阀140,用以改变制冷介质的流向,使得热栗系统100在制冷和除霜功能之间进行转换。当热栗机组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运行时,其风侧换热器110会结霜,当霜层达到一定厚度会堵塞翅片间通道,增加空气流动阻力,增加换热器热阻,换热能力下降。热栗系统100通过切换四通阀140反向运转达到除霜的效果,保证换热器正常运行,保证换热效率。所述第一空气驱动设备520和所述第二空气驱动设备120为送风风机或送风风扇。
[0024]所述水侧换热器150通过循环管路300与所述蓄水箱200连通。所述循环管路300上设有第二循环栗310,用以保证蓄水箱200与热栗系统100之间水循环。
[0025]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水侧换热器150直接放置于所述蓄水箱200内。避免通过输送管路将水侧换热器150制取的热水输送至蓄水箱200时发生热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此外,所述烘干房500为密闭式空间结构。保证烘干房500内空气温度恒定,减少烘干房500内热损失。
[002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附图未标识),控制器与第一循环栗721、第二循环栗310、第一开关阀810、第二开关阀820以及其他电性元件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各电性元件的启动或关闭,实现了整个机组的自动化,使得本实用新型成为一个智能且多功能、集成度高的热栗机组。
[002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栗系统、蓄水箱、花洒装置、采暖换热器、烘干房和位于所述烘干房内的烘干换热器、为所述烘干换热器送风的第一空气驱动设备,所述蓄水箱的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热栗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蓄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热栗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蓄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花洒装置连通,所述蓄水箱的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烘干换热器的进水口、所述采暖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蓄水箱的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烘干换热器的出水口、所述采暖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的第三出水口连接有第一母管,所述蓄水箱的第三进水口连接有第二母管,所述烘干换热器的进水口、所述采暖换热器的进水口均与所述第一母管连通,所述烘干换热器的出水口、所述采暖换热器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二母管连通,所述第一母管或所述第二母管上设有第一循环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管与所述烘干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母管与所述采暖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循环栗、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开关阀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栗系统包括四通阀、压缩机、节流元件、水侧换热器、风侧换热器和为所述风侧换热器送风的第二空气驱动设备,所述风侧换热器、所述四通阀、所述压缩机、所述水侧换热器和所述节流元件连通形成制冷介质的循环回路,所述水侧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水侧换热器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侧换热器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蓄水箱连通,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循环栗。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侧换热器位于所述蓄水箱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换热器和所述采暖换热器为盘管式换热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热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房为密闭式空间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热泵机组,包括热泵系统、蓄水箱、花洒装置、采暖换热器、烘干房和位于烘干房内的烘干换热器、为烘干换热器送风的第一空气驱动设备。蓄水箱的第一进水口与热泵系统的出水口连通,蓄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热泵系统的进水口连通。蓄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花洒装置连通。蓄水箱的第三出水口与烘干换热器的进水口、采暖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蓄水箱的第三进水口与烘干换热器的出水口、采暖换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供应热水、烘干和采暖等多重功能,其充分利用了热泵资源,提高了热泵利用率。整个热泵机组集成度高,更大程度地节省了空间和节约了成本。
【IPC分类】F25B30/02
【公开号】CN205373145
【申请号】CN201620100578
【发明人】苏宇贵
【申请人】苏宇贵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