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021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中废水处理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控制pH/ORP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对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含氢氧化物和含铬的重金属及酸碱废水的处理,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对于在废水处理中的pH调节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控制主要是以人工测试、手动加药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其不仅控制难度大,而且耗费人力,并且所添加的药剂也因人为的因素而不够准确且浪费严重;另一种是,有少量的自动控制技术在应用,即通过采用pH及ORP仪表自动控制加药连续式或者间歇式的处理过程,该处理过程通常是以工程化的方式实现,其设备结构复杂、安装运输困难,而且占地与投资大,使之控制困难且效果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它能应用pH/ORP酸碱氧化还原自动检测控制技术实现废水处理中的pH酸碱调节和ORP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动监测和药剂投加的自动化,并使之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安装简化、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一机架;在装置内设有控制部分,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电气控制箱,位于电气控制箱内的酸碱氧化还原检测仪和控制电路;设置在机架内的反应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及其伸入于反应器内的搅拌器;设置在机架内的加药部分,包括,一个以上加药桶和连接在加药桶和反应器之间的加药管回路,以及设置在加药管回路上的加药泵;其特点是所述的反应器设置有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在所述的反应器内各设有一取样装置;所述的加药桶分别设有第一加药桶、第二加药桶和第三加药桶;所述的反应器和加药桶平行设置,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加药泵采用耐腐蚀磁力泵进行加药。
在上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其中,所述的设置在反应器内的取样装置是一三通管件,它伸入于反应器内,其下通口位于反应器的下部,其上通口伸出反应器上端,供测量用的供传感器的电极伸入于三通管件的下通部位,其侧通口伸出反应器上部外壁,且作为反应器内的液体流出的出口。
在上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其中,所述的加药管回路设置有三条,第一条加药管回路从第一加药桶连接到第一反应器;第二条加药管回路从第二加药桶连接到第一反应器;第三条加药管回路从第三加药桶连接到第二反应器。
在上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其中,在所述的三个加药桶上设置的球阀分别位于各自的加药管回路上,并且分别与各自的加药泵连接。
在上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其中,在所述的加药管回路中及在各加药泵和各反应器之间还设有隔膜阀。
在上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其中,所述的加药泵还可以采用计量泵进行加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由于电气控制箱设有二路搅拌机控制,一路提升泵控制,三路加药泵控制,加药泵控制开关为手动、停止、自动三档拨动开关,使之既可实现全自动操作,也可人工操作。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pH仪和ORP仪控制整个废水处理过程,因此不仅可以精确控制加药量,保证废水达标,而且可以防止手动操作时的盲目加药,避免浪费,降低运转成本。
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耐腐蚀磁力泵或计量泵进行加药,改变了现有技术电磁阀加药方式需要的高位配药或者药泵输送至高位槽进行加药的缺点,由此可使反应器和加药桶平行且同水平面设置,使得配药过程更加安全简便。
4.本实用新型由于改变传统钢结构或塑料焊接的反应器形式,选用一次成型的PE塑料桶体作为反应器的主体,使反应器的耐腐蚀性、机械强度提高,加工成本下降,并且,反应器中的取样装置简单,从而有效保证pH/ORP自控过程的顺利进行。
5.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整套设备分成数个单元,运输时可分开,便于装卸,安装时重新组合,因此极为简便。
6.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在外型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仪表设定数据和更换药品品种,从而能满足六价铬还原、氰化物氧化、金属离子沉淀等不同种类废水的处理要求。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的若干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方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管路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位于反应器内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电气控制箱面板布局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控制电路电原理图。

图1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方框图。当干扰信号进入系统,通过传感器测量出废水中pH值并反映到pH检测仪中,经检测仪的处理后发出信号至调节器,通过调节器进行比较,控制执行机构对调节对象采取相应的动作,即由加药泵通过其开关动作对反应器进行加药与不加药的控制,从而达到自动控制废水处理的目的。
如图2、3、4、5所示,它们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管路图、俯视结构示意图、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和位于反应器内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由机架10、控制部分20(见图3)、反应部分30和加药部分40组成。其中所述的机架10呈矩形框架(参见图3与图4),机架10上设有电气控制箱21,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进行废水处理时既可以全自动操作控制,又可以工操作控制废水处理。
所述的在装置内设有控制部分20,包括设置在机架10内的酸碱氧化还原检测仪和设置在电气控制箱21内的控制电路22。
所述的反应部分30设置在机架10内,它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31及其伸入于反应器31内的搅拌器32,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反应器31部分并排设置为第一反应器311和第二反应器312,在第一反应器311内同时完成六价铬还原或氰化物氧化反应;在第二反应器312内完成pH值调节和重金属的沉淀反应;在本实用新型中,反应器311与312其形式改变了传统钢结构或塑料焊接的形式,而是选用了一次成型的PE塑料桶体作为反应器的主体,使反应器的耐腐蚀性、机械强度得到提高,并使加工成本下降。在所述的反应器311与312内各设有一取样装置33(见图5),用于测量反应器311与312内废水处理的有关参数,该取样装置33是一三通管件33,它伸入于反应器311和312内,其下通口331位于反应器311和312的下部,其上通口332伸出反应器311和312上端,供测量用的传感器34的电极341伸入于三通管件33的下通部位,其侧通口333伸出反应器311和312上部外壁,且作为供反应器311和312内的液体流出的出口。
所述的加药部分40设置在机架10内,它包括一个以上加药桶41和连接在反应器31和加药桶41之间的加药管回路42以及设置在加药管回路42上的加药泵43;在本实用新型中,加药桶41设置有三个,它们分别是第一加药桶411、第二加药桶412和第三加药桶413,分别存放不同的药剂,并且三个加药桶411、412、413与两个反应器311、312不仅平行设置,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三个加药桶411、412、413和两个反应器311、312之间设置了加药管回路42,在本实用新型中,加药管回路42设置有三条,第一条加药管回路421从第一加药桶411连接到第一反应器311;第二条加药管回路422从第二加药桶412连接到第一反应器311;第三条加药管回路423从第三加药桶413连接到第二反应器312,从而形成可自动加药的系统;在所述的加药泵43采用耐腐蚀磁力泵43或计量泵进行加药;所述的加药泵43设置在加药管回路42上,在现有技术中加药泵43采用的是电磁阀,然而用电磁阀加药方式其缺点是需要高位配药或药泵输送至高位槽,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加药泵43采用耐腐蚀磁力泵或计量泵取代以往的电磁阀,其优点是,加药方式不需要高位配药也不用药泵输送至高位槽,从而可使反应器31和加药桶41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使得配药过程更加安全简便;在各加药桶411、412、413上设置的球阀441、442、443,它们位于各自的加药管回路421、422、423上,并且分别与各自的加药泵431、432、433连接;在各加药管回路421、422、423中及在各加药泵431、432、433和各反应器311、312之间还设有隔膜阀45,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三个隔膜阀451、452和453。
如图6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电气控制箱面板布局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既可实现全自动操作,也可人工操作。本设备的控制部分2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电气控制箱21,在电气控制箱21内设有两台酸碱(pH)检测仪和一台氧化还原电位(ORP)检测仪及其控制电路22,还包括设有二路搅拌机控制,一路提升泵控制,三路加药泵控制,加药泵控制开关为手动、停止、自动三档拨动开关。其中,在电气控制箱21的面板上,ORP表示氧化还原电位(ORP)检测仪,pH1与pH2为酸碱(pH)检测仪;P1至P3为手动、停止、自动三挡拨动开关,用于控制加药泵的工作,当开关置于手动挡时,加药泵常开,当开关置于停止挡时,不管仪表是否命令其工作,加药泵均停止工作,当开关置于自动挡时,加药泵受仪表控制;M1和M2为搅拌机手动开或关的控制开关;“备用”是作为用户对进水泵控制的备用回路的控制开关。
如图7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中控制电路22的电原理图。图中,“M1”和为“M2”手动开或关的控制开关;“备用”是作为用户对进水泵控制的备用回路的控制开关;“P1”、“P2”和“P3”是针对三个加药泵进行控制的控制回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由于可以精确控制pH和ORP值,不仅给操作带来方便,保证废水达标,而且可以防止手动操作时的盲目加药,避免浪费,降低运转成本;同时,由于整套设备分成数个单元,运输时可分开,便于装卸,安装时重新组合,极为简便;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在外型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仪表设定数据和更换药品品种,满足六价铬还原、氰化物氧化、金属离子沉淀等不同种类废水的处理要求,因此极为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一机架(10),在装置内设有控制部分(2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电气控制箱(21),位于电气控制箱(21)内的酸碱氧化还原检测仪和控制电路(22);设置在机架(10)内的反应部分(30),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器(31)及其伸入于反应器(31)内的搅拌器(32);设置在机架(10)内的加药部分(40),包括,一个以上加药桶(41)和连接在加药桶(41)和反应器(31)之间的加药管回路(42),以及设置在加药管回路(42)上的加药泵(4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31)设置有第一反应器(311)和第二反应器(312),在所述的反应器(311、312)内各设有一取样装置(33);所述的加药桶(41)分别设有第一加药桶(411)、第二加药桶(412)和第三加药桶(413);所述的反应器(31)和加药桶(41)平行设置,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加药泵(43)采用耐腐蚀磁力泵(43)进行加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反应器(311、312)内的取样装置(33)是一三通管件(33),它伸入于反应器(311、312)内,其下通口(331)位于反应器(311、312)的下部,其上通口(332)伸出反应器(311、312)上端,供测量用的供传感器(34)的电极(341)伸入于三通管件(33)的下通部位,其侧通口(333)伸出反应器(311、312)上部外壁,且作为反应器(311、312)内的液体流出的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管回路(42)设置有三条,第一条加药管回路(421)从第一加药桶(411)连接到第一反应器(311);第二条加药管回路(422)从第二加药桶(412)连接到第一反应器(311);第三条加药管回路(423)从第三加药桶(413)连接到第二反应器(3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三个加药桶(411、412、413)上设置的球阀(441、442、443)分别位于各自的加药管回路(421、422、423)上,并且分别与各自的加药泵(431、432、433)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加药管回路(42)中及在各加药泵(431、432、433)和各反应器(311、312)之间还设有隔膜阀(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泵(43)还可以采用计量泵(43)进行加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套化废水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一机架;由电控箱、检测仪和控制电路组成的控制部分;至少由一个反应器及其搅拌器组成的反应部分;由一个以上加药桶、加药管回路和加药泵组成的加药部分;其特点是:反应器设置有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在各反应器内均设有一取样装置;加药桶分别设有第一加药桶、第二加药桶和第三加药桶;反应器和加药桶平行设置且位于同水平面;加药泵采用耐腐蚀磁力泵或计量泵进行加药。
文档编号C02F1/66GK2481703SQ00259289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3日
发明者王维平, 杨小萍 申请人:上海理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理日申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