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007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属于环境技术及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硅藻土过滤技术如今应用广泛,尤其是硅藻土过滤同各种技术的结合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硅藻土过滤技术多应用于给水处理中,处理对象浊度低,水质相对较好,这就影响了硅藻土过滤技术在污水中的应用和其同吸附,混凝反应的结合,因为吸附或混凝反应过程中会使得水中悬浮物浓度增大,尤以吸附反应为甚。大剂量吸附剂的投加,使得硅藻土分离时过滤水头上升迅速,使得硅藻土过滤单元很快的到达过滤的终点,使得系统运行时间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以实现对高悬浮物浓度污水的高效分离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带搅拌机的污水桶、带搅拌机的预涂桶、泵和沉降分离过滤器;沉降分离过滤器中设有将沉降分离器分隔成外部沉降室与内部过滤室的隔筒,内部过滤室的中心安装有滤元,沉降分离过滤器的顶部安装有压力表和出水管,出水管经第一阀与预涂桶连通,泵的进水口并接有两条进水管,一条进水管经第三阀与预涂桶的出口相连,另一条进水管经第四阀与污水桶的出水口相连;泵的出水口并接有三条出水管,一条出水管经第五阀与沉降分离过滤器中的外部沉降室底部相连,第二条出水管经第六阀与沉降分离过滤器中的内部过滤室底部相连,第三条出水管经第七阀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滤元出水口相连,另一路经第二阀与流量计进口相连,流量计的出口与排水管相连接,污水桶底部经第八阀与出水管相连。
装置工作情况采用硅藻土作为预涂剂,在滤元上形成厚为1-5毫米的过滤层,在污水桶中随进水水量在线投加吸附剂,通过搅拌机搅拌形成悬浮液,开启第四阀、第五阀,把悬浮液用泵打入吸附分离过滤室的外部沉降室中,在进水悬浊液在外部沉降室内螺旋上升,上升滤速满足≤0.2mm/s,高浓度的悬浮液在外部沉降室中形成高浓度的吸附剂悬浮带,在此形成类似澄清池的效果,截流上升的悬浮物,上清液溢流进入内部过滤室参与过滤,经处理的水经过流量计后外排,当过滤压力达到极限值时表明固液分离完成,停止过滤,关闭第四阀、第五阀。开启第三阀、第六阀,反向进水进行冲洗,外部沉降室的高浓度吸附剂悬浮液通过其底部管道排出。反冲洗结束后开始新一轮的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硅藻土过滤应用的对象往往为低浊水,吸附分离技术运行过程中过滤水头上升快,运行周期短,在装置中设置隔桶,把过滤室分隔成了外部沉降室与内部过滤室,沉降室的引入,扩大了硅藻土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得高悬浮物浓度废水的过滤成为了可能,相比吸附分离一体化技术,能有效的延缓过滤水头的上升,延长运行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简单,处理效率高,有效地解决了吸附分离一体化设备运行时间短暂的问题,把硅藻土过滤的适用范围由原有的低浊度水扩大到了高浊的污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的水处理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带搅拌机2的污水桶1、带搅拌机20的预涂桶3、泵11和沉降分离过滤器8;沉降分离过滤器8中设有将沉降分离器8分隔成外部沉降室与内部过滤室的隔筒13,内部过滤室的中心安装有滤元7,沉降分离过滤器8的顶部安装有压力表6和出水管,出水管经第一阀5与预涂桶3连通,泵11的进水口并接有两条进水管,一条进水管经第三阀15与预涂桶3的出口相连,另一条进水管经第四阀14与污水桶1的出水口相连;泵的出水口并接有三条出水管,一条出水管经第五阀16与沉降分离过滤器8中的外部沉降室底部相连,第二条出水管经第六阀18与沉降分离过滤器8中的内部过滤室底部相连,第三条出水管经第七阀19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滤元7出水口相连,另一路经第二阀17与流量计9的进口相连,流量计9的出口与排水管相连,污水桶1底部经第八阀12与出水管相连。
实施例采用硅藻土作为预涂剂,形成厚为1-5毫米的过滤层,以自来水配水进行试验,自来水中投加2g/L膨润土,同时投加200mg/L混凝剂辅助沉降,搅拌形成悬浮液,把悬浮液用泵打入沉降分离设备,采用过滤滤速0.76m3/m2·h。
将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与已有吸附分离一体化水处理装置进行了过滤情况的对比,见图2。
本实用新型技术运行时间为255min,已有技术运行时间为155min,本实用新型运行时间较原有技术增加约40%,效果明显。
权利要求1.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搅拌机(2)的污水桶(1)、带搅拌机(20)的预涂桶(3)、泵(11)和沉降分离过滤器(8);沉降分离过滤器(8)中设有将沉降分离器(8)分隔成外部沉降室与内部过滤室的隔筒(13),内部过滤室的中心安装有滤元(7),沉降分离过滤器(8)的顶部安装有压力表(6)和出水管,出水管经第一阀(5)与预涂桶(3)连通,泵(11)的进水口并接有两条进水管,一条进水管经第三阀(15)与预涂桶(3)的出口相连,另一条进水管经第四阀(14)与污水桶(1)的出水口相连;泵的出水口并接有三条出水管,一条出水管经第五阀(16)与沉降分离过滤器(8)中的外部沉降室底部相连,第二条出水管经第六阀(18)与沉降分离过滤器(8)中的内部过滤室底部相连,第三条出水管经第七阀(19)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滤元(7)出水口相连,另一路经第二阀(17)与流量计(9)的进口相连,流量计(9)的出口与排水管相连,污水桶(1)底部经第八阀(12)与出水管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附、沉降、分离一体化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桶、预涂桶、泵和沉降分离过滤器,沉降分离过滤器中设有隔筒,将其分隔成外部沉降室与内部过滤室,内部过滤室中安装滤元,设备运行时,高浓度悬浮液在沉降室内螺旋上升,大部分颗粒悬浮物在沉降室内得到沉降,上清液溢流进入内部过滤室参与过滤,沉降室的引入,扩大了硅藻土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得高悬浮物浓度废水的过滤成为了可能,相比吸附分离一体化技术,能有效的延缓过滤水头的上升,延长运行时间。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水处理效率高。
文档编号C02F1/52GK2920976SQ20062010556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1日
发明者雷乐成, 周明华, 古励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