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多路控制阀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721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处理多路控制阀的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多路控制阀的传动装置。(二)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用于生产或生活中水处理控制阀 的传动装置,通常是采用多级齿轮减速传动连接,减速传动的输出 齿轮固连于阀杆上端,并通过阀杆带动阀芯沿圆周方向做一定角度 地转动,使其阀芯内水流孔连通位置换向定位,即实现阀体内水流 输出方向、时间和流量的改变,以达到多路控制阀不同的工作目的。 由于多级齿轮减速传动相连,传动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结构复 杂,体积庞大,生产成本高;二是输出齿轮通过阀杆转动阀芯换向 定位自锁稳定性差,工作时,因水处理管道系统的水流压力较高, 对阀芯内已换向定位的水流孔位置进行持续强力冲击易产生微量转 动,并通过固连于阀杆上端的齿轮随之也做微量转动,影响了阓体 内水流输出方向、时间和流量的准确性;三是经多级齿轮减速传动 的末端输出齿轮扭矩损耗大,常出现输出齿轮传动扭矩过小而影响 阀芯换向的准确稳定性,造成水处理控制阀使用故障率的提高。(三)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多路控制阀的传动装置,旨在实现结构 简单、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并传动换向定位准确稳定且降低使用 故障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路控制阀的传动装置,主 要由阀杆连接的阀芯置于阀体的阔芯腔中构成;其改进在于在所 述阀杆上端一侧的阀体上,转动连有蜗杆;所述蜗杆与左阀杆或/和 右阀杆上端固连的蜗轮啮合相连;在所述蜗杆的动力输入端,连有 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上述在阀杆上端设有蜗杆、蜗轮减速传动结 构,利用蜗杆、蜗轮传动比大、输出扭矩损耗小并自锁性可靠的特点,同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结构紧凑、体积小,有效地降低了生 产成本,且控制阀芯换向定位可靠稳定、准确灵便,明显降低了使 用故障率。(四)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l一图2所示。这种水处理多路控制阀的 传动装置,主要由阀杆5连接的阀芯置于阀体1的阀芯腔中构成; 在所述阀杆5上端一侧的阀体1上,转动连有蜗杆2。所述蜗杆2可 以与左阀杆5上端固连的蜗轮3啮合相接(图中未示出,参考图1 所示)。当然,所述蜗杆2还可以与右阀杆5上端固连的蜗轮3啮合 相接(图中未示出,参考图l所示)。所述蜗杆2又可以与左阀杆和 右阀杆上端固连的蜗轮3同时啮合相接(图l所示)。在所述蜗杆2 的动力输入端,连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是手轮7驱动(图2 所示);还可以是电动驱动(图中未示出);又可以是手动和电动两 用驱动(图中未示出,参考图2所示)。工作时,通过操作手轮7使 蜗杆2转动,并带动与蜗杆2同步啮合相连的左、右蜗轮3转动, 左、右蜗轮3在转动的同时,通过左、右阀杆带动左、右阀芯沿圆 周方向做一定角度的转动换向定位,实现了阀芯内水流孔与阀体1 内流道的连通与闭合。本实用新型在不同的工作场合,根据需要可 分别实现过滤阀、固定床逆流再生软化阀、浮动床再生软化阀、固 定床顺流再生软化阀(图1、图2所示)等多种水处理控制阀的用途。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 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 和改进,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 的保护范围之内。 '
权利要求1、一种水处理多路控制阀的传动装置,主要由阀杆(5)连接的阀芯置于阀体(1)的阀芯腔中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杆(5)上端一侧的阀体(1)上,转动连有蜗杆(2);所述蜗杆与左阀杆或/和右阀杆上端固连的蜗轮(3)啮合相接;在所述蜗杆(2)的动力输入端,连有驱动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处理多路控制阀的传动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手轮驱动或/和电动驱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多路控制阀的传动装置,主要由阀杆(5)连接的阀芯置于阀体(1)的阀芯腔中构成;它是在所述阀杆(5)上端一侧的阀体上,转动连有蜗杆(2);所述蜗杆与左阀杆或/和右阀杆上端固连的蜗轮(3)啮合相接;在所述蜗杆(2)的动力输入端,连有驱动机构。利用蜗杆、蜗轮传动比大且输出扭矩损耗小并自锁性强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结构紧凑、体积小,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控制阀芯换向定位可靠稳定、准确灵便,明显降低了使用故障率。
文档编号C02F5/00GK201218353SQ20082002559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5日
发明者于恒波, 孟凡刚, 李春宇, 王承丰 申请人:王承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