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674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深度干化处理设备主要有带式压滤、离心脱水、板框压滤、 自然干化和真空过滤等几种方式,现有技术的脱水方式,脱水效率比较低,通常使污泥的含 水率由80%降低到60%,而且生产效率低、脱水时间长。随着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普及,污泥产量持续快速增加,据统计,目前中国仅城 市污水污泥(含水80% )的约4200万吨,每年还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如再加上造纸厂, 中药厂,一些食品厂,石油,部分化工企业,每年约有5亿多吨污泥产生。由于城市污水处理 厂的脱水污泥含水率在75 80%,呈胶质粘结状,容易腐败发臭,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在运 输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已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目前常见的污泥后续处理处置手 段如堆肥,焚烧,填埋等均要求含水率小于60%,目前的处理手段显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进一步降低脱水污泥的含水率,是污泥减轻减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基 础,而将污泥脱水率降到小于60%,是中国近阶段污泥处置技术的战略性要求。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脱水效率低、生产效率 低、脱水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它包括压榨回转驱动 装置、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压榨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套、主站柱、大齿轮盘、上、下油缸、 过滤器、液压站、油箱、行程开关控制器和上、下支承板及站柱、变速箱和电机,所述上、下支 承板和大齿轮盘固定套装在连接套上,所述连接套套装在主站柱上与主站柱转动连接;所 述上、下油缸分别与上、下支承板固定连接,沿上、下支承板的圆周均勻分布设置;所述过滤 器固定在大齿轮盘上,沿圆周均勻分布设置与所述上、下油缸相对应;液压站和油箱固定在 上支承板上;上、下油缸分别通过油管和液压站连接;所述电机和变速箱固定安装在站柱 上,变速箱通过齿轮与大齿轮盘啮合;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端位于过滤器上端设置的进料 斗盘的上方;出料装置的接料端位于下油缸的下方。所述上、下油缸和过滤器按圆周均勻对称分布设置18或20个。为了提高上、下支承板和大齿轮盘与连接套固定连接的强度,所述上、下支承板和 大齿轮盘的两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进料斗盘上设有进料斗,进料斗通过连接板与站桩固定连接与进料斗盘相应。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器站柱上,与上、下油缸相应。所述站柱上设有推出拔杆,推出拔杆与下油缸的顶端相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方便,各装置之间相互协调动作,实现了自动压榨 污泥脱水的目的。实践证明污泥脱水后含水率在40-50%,从污泥进入到污泥饼出来仅需 数分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脱水效率低、生产效率低、脱水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图2是图1中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榨过程展开示意图。图中1、站柱2、主站柱3、下油缸4、下支承板5、出料装置6、连接杆 7、 推出拔杆8、大齿轮盘9、电机 10、变速箱 11、送料装置 12、上支承板 13、上油缸 14、液压站 15、连接套16、油箱17、行程开关控制器18、进料斗盘19、行程开关控 制器20、控制器站柱21、过滤器22、进料斗23、污泥饼24、污泥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压榨回转驱动装置、送料装置11和 出料装置5,压榨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套15、主站柱2、大齿轮盘8、上、下油缸13、3、过滤器 21、液压站14、油箱16、行程开关控制器19和上、下支承板12、4及站柱1、变速箱10和电 机9,上、下支承板12、4和大齿轮盘8固定套装在连接套15上,连接套15套装在主站柱2 上与主站柱2转动连接;上、下油缸13、3分别与上、下支承板12、4固定连接,沿上、下支承 板12、4的圆周均勻分布设置;过滤器21固定在大齿轮盘8上,沿圆周均勻分布设置与所述 上、下油缸13、3相对应;液压站14和油箱16固定在上支承板12上;上、下油缸13、3分别 通过油管和液压站14连接;电机9和变速箱10固定安装在站柱1上,变速箱10通过齿轮 与大齿轮盘8啮合;送料装置11的出料端位于过滤器21上端设置的进料斗盘18的上方; 出料装置5的接料端位于下油缸3的下方;上、下油缸13、3和过滤器21按圆周均勻对称分 布设置20个;上、下支承板12、4和大齿轮盘8的两侧设有连接杆6 ;进料斗盘18上设有进 料斗22,进料斗22通过连接板与站柱1固定连接与进料斗盘18相应;行程开关控制器17、 19设置在控制器站柱20上,与上、下油缸13、3相应;站柱1上设有推出拔杆7,推出拔杆7 与下油缸3的顶端相应。具体工作过程如下电机9带动变速箱10通过齿轮带动大齿轮盘8和与其固定连接的上、下支承板 12、4及上、下油缸13、3和过滤器21通过连接套15绕主站柱2做旋转运动,污泥24由送料 装置11经进料斗22、进料斗盘18进入过滤器21,当上油缸13运动到Al位置时,行程开关 控制器17动作,上油缸13开始运行,一直持续下压,当转到A4位置时,压榨结束,行程开关 控制器19开始动作,下油缸3下行,上油缸13继续下行,污泥饼23退出,旋转过程中有推出 拔杆7把污泥饼23推落入出料装置5的传送带上传出;到A3位置,行程开关控制器开始动 作,上油缸13复位,到A2位置时下油缸3复位,此时有送料装置送来的污泥装入过滤器内, 过滤器装满后,用刮板沿进料斗盘刮平,把多余的污泥推入下一个过滤器,同时能保证每个 过滤器装料均勻,继续前行到达Al,一个装污泥、压榨、出污泥饼、复位装污泥……工作自动 循环过程完成。这样整个工作过程可实现现场无人值守,工作人员在监控室观察即可。
权利要求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它包括压榨回转驱动装置、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榨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套、主站柱、大齿轮盘、上、下油缸、过滤器、液压站、油箱、行程开关控制器和上、下支承板及站柱、变速箱和电机,所述上、下支承板和大齿轮盘固定套装在连接套上,所述连接套套装在主站柱上与主站柱转动连接;所述上、下油缸分别与上、下支承板固定连接,沿上、下支承板的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所述过滤器固定在大齿轮盘上,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与所述上、下油缸相对应;液压站和油箱固定在上支承板上;上、下油缸分别通过油管和液压站连接;所述电机和变速箱固定安装在站柱上,变速箱通过齿轮与大齿轮盘啮合;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端位于过滤器上端设置的进料斗盘的上方;出料装置的接料端位于下油缸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油缸和过滤 器按圆周均勻对称分布设置18或2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支承板和大 齿轮盘的两侧设有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进料斗盘上设有进 料斗,进料斗通过连接板与站桩固定连接与进料斗盘相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设 置在控制器站柱上,与上、下油缸相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站柱上设有推出拔 杆,推出拔杆与下油缸的顶端相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包括压榨回转驱动装置、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压榨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套、主站柱、大齿轮盘、上、下油缸、过滤器、液压站、油箱和上、下支承板及站柱、变速箱和电机,上、下支承板和大齿轮盘固定套装在连接套上,连接套套装在主站柱上与主站柱转动连接;上、下油缸与上、下支承板固定连接,沿上、下支承板的圆周均匀分布设置;过滤器固定在大齿轮盘上,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与所述上、下油缸相对应;液压站和油箱固定在上支承板上;上、下油缸分别通过油管和液压站连接;电机和变速箱固定安装在站柱上,变速箱通过齿轮与大齿轮盘啮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脱水效率低、生产效率低、脱水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C02F11/12GK201713425SQ201020217700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
发明者吕哲, 孙宗军, 孙宗民, 徐尉, 郭峰, 陈鹏 申请人:徐尉;孙宗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