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85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方面,用一级或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技术,出水达不到除去有机污染物 的要求。循环间歇曝气污水处理工艺充分发挥高负荷氧化沟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又充分利 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出水好的特点,保证了系统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 准在除去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要求。现有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来降解污水中的 有机物及悬浮物,其处理装置的反应槽中设有一个短隔板和一个长隔板,一个曝气腔和一 个反应腔,如图3所示,污水只能实现单侧循环,导致污水在处理装置内停留时间短,不能 充分与活性污泥接触,从而降低污水处理效率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只能实现单侧循环,导致污水在 处理装置内停留时间短,不能充分与活性污泥接触,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 污水生物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槽、圆筒、长隔板和两个短隔板,反应槽的侧壁上设有进水 口,与进水口相对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低于进水口,两个短隔板和长隔板由 反应槽的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且垂直于反应槽的底面设置,两个短隔板和长隔板将反应槽 的内腔由进水口一侧至出水口一侧隔为第一曝气腔、反应腔、第二曝气腔和净水腔,两个短 隔板的上端面均低于上水面,每个短隔板的下端面与反应槽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长隔 板的下端面与反应槽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长隔板的上端面高出反应槽的上端面,圆筒设 置在反应腔中,圆筒的侧壁上设有数个小孔,圆筒的底部设有净水出口,第一曝气腔对应的 反应槽的底面设有第一曝气孔,第二曝气腔对应的反应槽的底面设有第二曝气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反应槽内 设置了两个短隔板,使反应槽内腔增加了一个带有曝气孔的反应槽,污水是双侧循环,使得 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活性污泥能充分地接触,延长了污水在处理装置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 高了活性污泥处理效率。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方便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现有污水处 理装置的结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反应槽1、圆 筒2、长隔板4和两个短隔板3,反应槽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 1-1,与进水口 1-1相对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出水口 1-2,且出水口 1-2低于进水口 1-1,两个短隔板3和长隔板4由反应 槽1的进水口 1-1至出水口 1-2依次且垂直于反应槽1的底面设置,两个短隔板3和长隔 板4将反应槽1的内腔由进水口 1-1 一侧至出水口 1-2 —侧隔为第一曝气腔1-3、反应腔 1-4、第二曝气腔1-5和净水腔1-6,两个短隔板3的上端面均低于上水面,每个短隔板3的 下端面与反应槽1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小于长隔板4的下端面与反应槽1内腔底面之间 的距离H,长隔板4的上端面高出反应槽1的上端面,圆筒2设置在反应腔1-4中,圆筒2靠 水的浮力悬浮在反应腔1-4中,圆筒2的侧壁上设有数个小孔2-1,圆筒2的底部设有净水 出口,第一曝气腔1-3对应的反应槽1的底面设有第一曝气孔1-7,第二曝气腔1-5对应的 反应槽1的底面设有第二曝气孔1-8。使用时,将活性污泥装入圆筒2内,污泥中含有大量 的微生物,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活性污泥充分地接触,以提高活性污泥处理效率。本实用新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污水在处理装置内停留时间至少提高了一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二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短隔板3的下端面 与反应槽1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为IOmm 50mm。这样设计有利于反应腔1_4与第一曝 气腔1-3和第二曝气腔1-5之间污水充分循环,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活性污泥充分地 接触,以提高活性污泥处理效率。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短隔板3的下端 面与反应槽1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为30mm。这样设计有利于反应腔1_4与第一曝气腔 1-3和第二曝气腔1-5之间污水充分循环,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活性污泥充分地接触, 以提高活性污泥处理效率。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长隔板4的下端面与反 应槽1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为80mm 150mm。这样设计有利于净水腔1_6内净化后的污 水与活性污泥分离,从而减少活性污泥排出。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长隔板4的下端面与反 应槽1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为100mm。这样设计有利于净水腔1_6内净化后的污水与活 性污泥分离,从而减少活性污泥排出。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净水腔1-6对应的反应 槽1的底面设有斜面1-9,即出水口 1-2所在的侧壁与反应槽1的底面之间为斜面1-9。这 样设计使得经圆筒2底部流入净水腔1-6的净水中活性污泥颗粒由于重力作用自然下落, 依靠斜面1-9回归到第二曝气腔1-5中,从而减少净水腔1-6中的活性污泥,使出水口 1-2 流出的水更加纯净。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四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参见图1,将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经进水口 1-1进 入圆筒2内,第一曝气腔1-3通过第一曝气孔1-7曝气,第二曝气腔1-5通过第二曝气孔 1-8曝气,使第一曝气腔1-3和第二曝气腔1-5内的污水向上循环至圆筒2内,圆筒2内污 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后成净化水,经圆筒2底部的净水出口流出进入 净水腔1-6中,再经出水口 1-2通至用户。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反应槽(1)、圆筒( 和长隔板G),反应槽 (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1-1),与进水口(1-1)相对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出水口(1-2),且 出水口(1-2)低于进水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两个短隔板(3),两个短隔板 ⑶和长隔板⑷由反应槽⑴的进水口(1-1)至出水口(1-2)依次且垂直于反应槽⑴ 的底面设置,两个短隔板C3)和长隔板(4)将反应槽(1)的内腔由进水口(1-1) 一侧至出水 口(1-2) —侧隔为第一曝气腔(1-3)、反应腔(1-4)、第二曝气腔(1-5)和净水腔(1-6),两 个短隔板(3)的上端面均低于上水面,每个短隔板(3)的下端面与反应槽(1)内腔底面之 间的距离(h)小于长隔板⑷的下端面与反应槽⑴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长隔板(4) 的上端面高出反应槽(1)的上端面,圆筒(2)设置在反应腔(1-4)中,圆筒O)的侧壁上设 有数个小孔0-1),圆筒O)的底部设有净水出口,第一曝气腔(1-3)对应的反应槽(1)的 底面设有第一曝气孔(1-7),第二曝气腔(1- 对应的反应槽(1)的底面设有第二曝气孔 (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短隔板(3)的下端 面与反应槽⑴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为IOmm 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短隔板(3)的下端 面与反应槽(1)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为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隔板的 下端面与反应槽(1)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为80mm 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隔板的下端 面与反应槽(1)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H)为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腔(1-6)对应 的反应槽⑴的底面设有斜面(1-9),即出水口(1-2)所在的侧壁与反应槽⑴的底面之间 为斜面(1-9)。
专利摘要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只能实现单侧循环,导致污水在处理装置内停留时间短,不能充分与活性污泥接触的问题。两个短隔板和长隔板将反应槽的内腔由进水口一侧至出水口一侧隔为第一曝气腔、反应腔、第二曝气腔和净水腔,两个短隔板的上端面均低于上水面,每个短隔板的下端面与反应槽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长隔板的下端面与反应槽内腔底面之间的距离,长隔板的上端面高出反应槽的上端面,圆筒设置在反应腔中,圆筒的侧壁上设有数个小孔,圆筒的底部设有净水出口,第一曝气腔对应的反应槽的底面设有第一曝气孔,第二曝气腔对应的反应槽的底面设有第二曝气孔。本实用新型用于污水处理。
文档编号C02F3/12GK201825780SQ2010205825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代英杰, 姜昭, 张颖, 王志刚, 王晓辉, 闫立龙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