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896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催化剂联合高效曝气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工业废 水的装置,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Fenton试剂法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对氧化剂及催化剂的耗量很大, H202/C0D 一般大于1,甚至更高才能达到较好处理效果,1000mg/LH202投加量所造成的水处 理成本为2元/T水,所以单纯使用Fenton试剂处理废水的成本很高。所以目前人们较多 地将Fenton法作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地预处理技术,后续混凝或生化工艺,达到最终 处理掉污染物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能够减少试剂用量、降低处理成本的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采用以下解决方案该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催化罐、进水管和出水管;催化罐设置在 罐体内中上部,催化罐与罐体下部连通;罐体的上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通入催化罐内,罐 体上设有通入催化罐底部的曝气管;罐体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与设置在罐体 的下部的曝气管相连,罐体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罐体的上部。罐体位于出水管的出水口上部设有溢流管。原水投加复合氧化剂后进入罐体,首先在上部催化罐与催化剂充分混合,同时原 水进入下层区域,在微孔曝气盘处,已经部分氧化的原水充分利用下层曝入的空气催化氧 化掉有机物或将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有机废水处理后,由出水管 排出。本实用新型分为上部催化区和下部曝气区,从整个催化反应历程来看,复合试剂 主要是作为催化氧化反应进行的诱发物,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并由O2使氧化链反应得以 持续;而罐体下部曝入的O2则作为主要的氧化剂,从而大大减少了试剂用量,降低了处理成 本。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进水管,3、催化罐,4、出水管,5、微孔曝气盘,6、曝气管,7、排空 管,8、曝气管,9、溢流管,1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罐体1、催化罐
33、进水管2和出水管4,催化罐3设置在罐体1内中上部,催化罐3与罐体1下部连通。罐 体1呈圆柱形,罐体1的上部设有进水管2,进水管2通入催化罐3内,罐体1上设有通入催 化罐3底部的曝气管6,催化罐3内放有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剂主要由包括Fe、Fe的高价复 合物及其它金属离子组成。罐体1的下部设有曝气管8,曝气管8与罐体1底部的微孔曝气 盘5相连,微孔曝气盘5位于罐体1的中心下部,出水管4的出水口 10位于罐体1的上部。 在罐体1位于出水口 10上部设有溢流管9。在罐体1的底部还设有排空管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原水投加复合氧化剂后进入罐体1,首先在上部催化罐3内与催化剂充分混合,在 催化剂的作用下复合氧化剂产生的OH ·羟基自由基与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 曝气管6曝入空气中的O2将参与引发OH ·羟基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同时原水进入下层区 域,在微孔曝气盘5处,已经部分氧化的原水充分利用下层曝入的空气中的O2将由OH ·羟 基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反应持续进行到底,催化氧化掉有机物或将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氧化成 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或改善废水中有机物的溶解性与沉降性。处理后的 水由出水管4引出罐体1。罐体1内水量大时可由溢流管9排出。处理后的污泥杂质通过 排空管7排出。从整个催化反应历程来看,复合试剂主要是作为催化氧化反应进行的诱发物,而 罐体1下部曝入的O2则作为主要的氧化剂,从而大大减少了试剂用量,降低了处理成本。
权利要求1. 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催化罐、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是 催化罐设置在罐体内中上部,催化罐与罐体下部连通;罐体的上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通入 催化罐内,罐体上设有通入催化罐底部的曝气管;罐体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与 设置在罐体的下部的曝气管相连,罐体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罐体的上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催化罐、进水管和出水管;催化罐设置在罐体内中上部,催化罐与罐体下部连通;罐体的上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通入催化罐内,罐体上设有通入催化罐底部的曝气管;罐体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与设置在罐体的下部的曝气管相连,罐体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罐体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分为上部催化区和下部曝气区,从整个催化反应历程来看,复合试剂主要是作为催化氧化反应进行的诱发物,而罐体下部曝入的O2则作为主要的氧化剂,从而大大减少了试剂用量,降低了处理成本。
文档编号C02F1/72GK201882964SQ20102062951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刘建广, 孔进, 张彦浩, 张志斌, 李俊英, 邢丽贞 申请人:山东建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