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生物接触填料——生物绳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1108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性能生物接触填料——生物绳的制造方法
高性能生物接触填料一一生物绳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设及天然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采用生物膜法处理用的生物填料,特别是高性能生物接触填料一生物绳的制造方法。现有的悬挂式填料,包括半软性填料、弹性立体填料、组合填料和软性填料。其中半软性填料是采用塑料原料,经注塑成片型后用中心绳穿连成串;弹性立体填料是采用塑料原料,经拉丝,再和中心绳纺制成型;组合填料是采用塑料原料加工成骨架,再和醛化维纶长丝联合加工,并和中心绳穿连成串;
软性填料是采用塑料原料加工成中心扣,再和醛化维纶长丝扣压成型并和中心绳穿连成串。上述四种悬挂式填料在结构组成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由中心绳和其他塑料或纤维材料穿连成串或纺制成型。在长期曝气和水流的动力条件下,塑料和纤维组件容易和中心绳脱离,造成处理效果降低和管道堵塞。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增大实用比表面积,回弹性能良好,处理效果好,而牢固度又好的新一代生物绳填料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采用由内芯(中心绳)和外侧纤维(组件)构成的环状纤维束的高性能接触填料一生物绳的制造方法,它的内芯和外侧纤维构成的环状纤维束是由一根或几根材质和形状不同的长纤维通过特殊的机械编织而成,从而实现上述目的。在长期曝气和水流的动力条件下,由内芯(中心绳)和外侧纤维(组件)通过本生物绳的制造方法制成的环状纤维束生物绳不容易脱落、损坏,使用寿命长。下面结合附图
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附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示意图,附图I中包括装有不同材质的纤维线圈1,不同材质的纤维2,生物绳的外侧纤维3,生物绳的中心绳4,以及生物绳在制造过程中用的固定拉钩5。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4至7是本发明外侧纤维实施例2至7的主视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生物绳填料是由内芯I (中心绳)和外侧纤维2 (组件)构成的环状纤维束组成,外径或截面积为25、45、50、80、100_1,通用标准尺寸为50、100mm,从以往实际数据可以看出,IOOmm外径的生物绳微生物附着效果最好。随着生物绳的外径增加,附着的微生物量也增加,但是,单位横截面积所附着的微生物有减少的趋势。如附图I至7所示,生物绳的材料是由多种材料构成,通过材质的变化来调整比表面积。主要使用的化学纤维有最具亲水性的化学合成纤维——聚丙烯纤维和即使附着大量微生物也能够保持稳定结构的维尼纶和尼龙,以及弹性恢复效果特好的聚偏二氯乙烯等材料。如附图I至7所示,生物绳的强度张力标准为74kg,完全可以应付反应槽内曝气和水流的冲击以及附着污泥的重量,不会轻易断裂。
如附图4至7所示,生物绳的外侧纤维编织成多种形状,附图4的外侧纤维为多股化纤松散编织式,附图5的外侧纤维为多股化纤紧密编织式,附图6的外侧纤维为单丝,附图7的外侧纤维为多股化纤编织为多刺的绞股。显而易见,本发明具有实用比表面积大,环状纤维束回弹性能好,内芯(中心绳)和外侧纤维(组件)连成一体的结构牢度好,处理效果有明显提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 类天然水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中。
权利要求
1.高性能生物接触填料一生物绳的制造方法(摘要附图),其特征在于先将多根性能各异的纤维通过编织机械初编成股,再将编成股的纤维复合编织成由内芯与外侧纤维构成的环状纤维绳。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成环状纤维束的生物绳是由整根的长丝由特殊的机械编制而成,内芯和外侧纤维是串连在一起的生物绳整体,机械强度高,牢度大,抗冲击强度好,经久耐用。
3.按权利要求I和2所述的生物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多种化学纤维材料构成,通过材质的变化来调整它的比表面积。
4.按权利要求I和2、3所述的生物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使用的化学纤维有最具亲水性的化学纤维——聚丙烯纤维;即使是附着大量微生物也能保持稳定结构的维尼纶和尼龙;以及弹性恢复效果特好的聚偏二氯乙烯等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设及天然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采用生物膜法处理用的生物接触填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高性能生物接触填料——生物绳的制造方法。高性能生物接触填料----生物绳的制造方法,先将多根性能各异的纤维通过编织机械初编成股,再将编成股的纤维复合编织成由内芯与外侧纤维构成的环状纤维绳。它由多种化学纤维材料构成,通过材质的变化来调整比表面积。主要使用的化学纤维有最具亲水性的化学纤维——聚丙烯纤维;即使是附着大量微生物也能保持稳定结构的维尼纶和尼龙;以及弹性恢复效果特好的聚偏二氯乙烯等材料。由于采用了多功能变形纤维,而纤维本身带正电荷,提高了带负电荷微生物的附着性和多样性,生化处理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天然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现场和处理设备中,也可用于生物滤池中的接触滤料。
文档编号C02F3/10GK102757124SQ20111011222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陈幼岳 申请人:上海天维亚编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