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492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预处理+双膜法中水回用技术是近年来中水回用应用比较多的工艺,已在国内钢铁、石化、纺织等行业应用。预处理通常采用混凝澄清池或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加反渗透 (纳滤)是双膜法的行业俗称,其主要优点是出水水质好,可回用到生产工艺中去,但致命的缺点是投入大,运行费及维护费用特别高,且不节能。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污水是20世纪80年代末借鉴生物滤池工艺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由法国OVT公司率先使用,并在我国城市污水、石油石化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方面逐步研究并应用。该技术突出特点是采用粒状填料形成生物床,具有处理效率高、 占地面积小、基建及运行费用低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但也有在填料床沟流短路现象严重、曝气设施出现故障无法排除、反洗技术能耗高、水耗大而效率低。实用新型号专利200520019972. 1内循环好氧生物氧化反应器取得进一步发展, 但也存在出水只能达到排放标准,而无法满足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减排要求以及缺水严重、 现实追切回用的需要。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分离技术和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利用超滤膜或者微滤膜替代传统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可以实现污泥停留时间(SRT)与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并允许较长的SRT,运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但膜污染问题与高能耗问题一直是制约膜生物反应器发展的主要因素,膜生物反应器需要保持较高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但较高的污泥浓度又会加重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且曝气传质速度慢、氧利润低、能耗高、运行成本高,阻碍该技术大规模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投入、低运行成本且运行稳定的污水处理装置来进行含较高有机物、又有悬浮物、色度、氨氮等中水回用或废水处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曝气回流膜分离区、生物滤料区、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和出水区,所述生物滤料区将曝气回流膜分离区环绕,所述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位于生物滤料区下方,所述出水区位于生物滤料区上方,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下部设置有污水输入口,曝气回流膜分离区上部通过第一开口与出水区连通,曝气回流膜分离区下部通过第二开口与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连通,其中,所述曝气回流膜分离区包括有曝气区和回流膜分离区,曝气区和回流膜分离区之间具有隔板,曝气区和回流膜分离区通过隔板上方空间连通,隔板下部也开有连通曝气区和回流膜分离区的第三开口,所述曝气区内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下端具有曝气头,所述回流膜分离区具有一个以上的膜分离组件,该膜分离组件连接有净水输出管,净水输出管上安装有抽气泵。[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与污水输入口对应的生物滤料区下部设置有承托板, 承托板上方为生物填料,承托板上部或者下部设置有反冲洗进气及布气系统,生物滤料区通过承托板的配水滤头或者栅形承托板与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一个以上的曝气回流膜分离区,均勻分布在装置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曝气区位于回流膜分离区内部或者曝气区位于回流膜分离区外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内安装有反冲洗进水及布水系统;所述出水区连接有初级回用出水系统和反冲洗排水系统。所述生物滤料区中生物滤料的粒径为2 12mm,其密度大于1。所述生物滤料是多孔陶粒、无烟煤、石英砂、膨胀页岩、膨胀硅铝酸盐和塑料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膜分离组件是有机超滤膜、无机超滤膜、有机微滤膜和无机微滤膜中预制件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生物滤料对污水中有机物、可生化降解物质的生物氧化分解、吸附截留作用及膜分离组件的固液分离、筛选分离,能确保满足污水处理低投入、低运行成本且稳定回用的现实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之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生物滤料区3、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和出水区5,所述生物滤料区3 将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环绕,所述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位于生物滤料区3下方,所述出水区5位于生物滤料区3上方,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下部设置有污水输入口 6,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上部通过第一开口 7与出水区5连通,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下部通过第二开口 8与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连通,其中,所述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包括有曝气区9 和回流膜分离区10,曝气区9和回流膜分离区10之间具有隔板11,曝气区9和回流膜分离区10通过隔板11上方空间连通,隔板11下部也开有连通曝气区9和回流膜分离区10的第三开口 12,所述曝气区9内设置有曝气管13,曝气管13下端具有曝气头14,所述回流膜分离区10具有一个以上的膜分离组件15,该膜分离组件15的膜透水侧内腔相互连接汇合后连接有净水输出管16,净水输出管16上安装有抽气泵17。其中,装置具有一个以上的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均勻分布在装置内。这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生物滤料对污水中有机物、可生化降解物质的生物氧化分解、吸附截留作用及膜分离组件的固液分离、筛选分离,能确保满足污水处理低投入、低运行成本且稳定回用的现实需要。膜分离组件15与主要起有机物吸附、降解的生物滤料20及曝气区9完全隔离,保证了膜表面不会因为污泥粘附降低通量,更不会因为曝气直接冲刷毁损膜表面。位于回流膜分离区10
4的膜分离组件15区内水气混合液从上至下流动,因采用了新型的分区隔离曝气技术,在生物滤料区内部及曝气区从下至上形成两股巨大的内循环水流,于膜分离区汇合后,从上至下切过膜表面,形成对膜的外压与均勻冲刷,和膜分离单元抽水泵一道形成外压、内吸的推动力,确保稳定高膜通量,膜的污染显著减少。污水在曝气区沿曝气管提升后经回流膜分离区再流过生物滤料区所形成的循环流,滤料区内部的水流速度达到15 30m/h,提高了滤料上生物膜与水相间的传质速度,提升了该装置的抗冲击能力、耐毒能力以及处理效能。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曝气提供了生物滤床所需要的溶解氧,同时曝气气提所形成的巨大的内循环水流在膜表面形成大的剪切力和外压,所以该装置动力消耗小、节能、运行成本低,适合大规模运用推广。在本实施例中,与污水输入口 6对应的生物滤料区3下部设置有承托板18,承托板 18上方为生物填料20,承托板18上部或者下部设置有反冲洗进气及布气系统19,生物滤料区3通过承托板18的配水滤头或者栅形承托板与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连通。所述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内安装有反冲洗进水及布水系统21。分区曝气技术以及采用的气、水分段反冲洗技术解决了传统BAF曝气直接对生物膜的冲刷,防止了沟流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曝气头维护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反冲洗的能耗与水耗,提升了反冲洗的效率,延长了反冲洗周期,根治了滤料板结的问题。当处理装置的体积要求较小时,所述曝气区9位于回流膜分离区10内部。当处理装置的体积要求较大时,如图2所示,所述曝气区9位于回流膜分离区10外部。所述出水区5连接有初级回用出水系统22和反冲洗排水系统23。用户根据污水的性质及自身单位用水点的要求,可以选择初级回用与高级回用水量的比例,高级回用出水结合其它水处理单元如软化、脱盐、消毒灭菌等可满足更高回用要求。所述生物滤料区3中生物滤料的粒径为2 12mm,其密度大于1。所述生物滤料是多孔陶粒、无烟煤、石英砂、膨胀页岩、膨胀硅铝酸盐和塑料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膜分离组件15是有机超滤膜、无机超滤膜、有机微滤膜和无机微滤膜中预制件的一种。所述高效污水处理装置的应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污水经过污水输入口 6进入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再通过第二开口 8进入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b.空气通过曝气管13和曝气头14输入污水中进行曝气,产生大量微小气泡,气水混合液沿曝气区9上升流入回流膜分离区10,切过膜分离组件15表面向下流,一部份通过第三开口 12补充曝气区9内的上升流,大部份通过第二开口 8与步骤a中进来的污水混合稀释后通过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沿生物滤料区3向上流;c.被稀释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生物滤料区3时被微生物吸附,微生物吸收经曝气的气水混合液中的氧后发生氧化降解或被微生物自身代谢,经生物滤料区去除大部分有机物、截留绝大部分悬浮物的水部分通过第一开口 7回流至回流膜分离区10,另一部分经初级回用出水系统22流出;d.开启抽气泵17,步骤c中流入回流膜分离区10的水流过膜分离组件15表面时,在外压内吸作用下,部分水透过膜分离组件15表面经过透水侧内腔相互连接汇合后进入净水输出管16而流出成为高级回用水,大部分水流过膜分离组件15表面向下经过第二开口 8往复大流量内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生物滤料区(3)、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和出水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料区(3) 将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环绕,所述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位于生物滤料区(3)下方,所述出水区(5)位于生物滤料区(3)上方,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下部设置有污水输入口(6),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上部通过第一开口(7)与出水区(5)连通,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下部通过第二开口(8)与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连通,其中,所述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包括有曝气区(9)和回流膜分离区(10),曝气区(9)和回流膜分离区(10)之间具有隔板(11),曝气区(9)和回流膜分离区(10)通过隔板(11)上方空间连通,隔板(11) 下部也开有连通曝气区(9)和回流膜分离区(10)的第三开口(12),所述曝气区(9)内设置有曝气管(13),曝气管(13)下端具有曝气头(14),所述回流膜分离区(10)具有一个以上的膜分离组件(15),该膜分离组件(15)连接有净水输出管(16),净水输出管(16)上安装有抽气泵(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污水输入口(6)对应的生物滤料区(3)下部设置有承托板(18),承托板(18)上方为生物填料(20),承托板(18)上部或者下部设置有反冲洗进气及布气系统(19),生物滤料区(3)通过承托板(18)的配水滤头或者栅形承托板与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具有一个以上的曝气回流膜分离区(2),均勻分布在装置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4)内安装有反冲洗进水及布水系统(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区(9)位于回流膜分离区(10)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区(9)位于回流膜分离区(10)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5)连接有初级回用出水系统(22)和反冲洗排水系统(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料是多孔陶粒、 无烟煤、石英砂、膨胀页岩、膨胀硅铝酸盐和塑料模块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组件(15)是有机超滤膜、无机超滤膜、有机微滤膜和无机微滤膜中预制件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曝气回流膜分离区、生物滤料区、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和出水区,所述生物滤料区将曝气回流膜分离区环绕,所述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位于生物滤料区下方,所述出水区位于生物滤料区上方,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下部设置有污水输入口,曝气回流膜分离区上部通过第一开口与出水区连通,曝气回流膜分离区下部通过第二开口与进水布水及反冲洗布水区连通,这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生物滤料对污水中有机物、可生化降解物质的生物氧化分解、吸附截留作用及膜分离组件的固液分离、筛选分离,能确保满足污水处理低投入、低运行成本且稳定回用的现实需要。
文档编号C02F9/14GK202046964SQ2011200513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日
发明者陈冰心 申请人:江门市创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