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712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尤其涉及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我国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在主要湖泊中,氮磷污染所致的富营养化湖泊占50% 以上,每年“水华”和“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开发高效脱氮除磷反应器势在必行。气升式内循环生物反应器是一种以气体为动力使液体充分混合并在反应器内部循环流动的生物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传质传热性能好、能耗低、对细胞损伤小等优点,在生物化工和废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具有作为脱氮除磷反应器的潜能。生物脱氮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好氧硝化阶段和厌氧反硝化阶段。在硝化阶段,废水中的NH4-N由微生物转化为N02_和N03_ ;在反硝化阶段,废水中的N02_和N03_由微生物转化为队。生物除磷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好氧超量吸磷阶段和厌氧释磷阶段。通过排放富磷污泥达到除磷目的。由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可知,该过程需要好氧-缺氧/厌氧交替的环境,通过气升式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内部构型的合理设计和曝气强度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调节反应器内废水的循环速度以及溶氧浓度,使外周升流管中的反应液处于好氧状态,中央降流管中的反应液处于厌氧状态,实现废水同步脱氮除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布水布气区、内循环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布水布气区下部设有锥形布水导流器,锥形布水导流器中心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一端伸入锥形布水导流器,进水口的另一端伸出反应器,锥形布水导流器底部设有环隙出水口,沿锥形布水导流器四周均布有微孔曝气管定位装置,曝气微管定位装置上部设有微孔曝气管;布水布气区通过法兰与内循环反应区相连,内循环反应区由外周环形升流管和中央降流管组成,外周环形升流管上部设有漏斗形升流导流管,中央降流管上部设有漏斗形降流导流管,外周环形升流管下部设有进气口,漏斗形升流导流管下部设有排泥口 ;内循环反应区通过漏斗形升流导流管和漏斗形降流导流管与三相分离区贯通,三相分离区从外到内顺次设有环形气液分离管、沉淀区,沉淀区下部中心设有锥形集气罩,锥形集气罩上部中心设有出气口,环形气液分离管中部设有锥形挡泥板,沉淀区上部设有溢流堰和出水口。所述的微孔曝气管位于外周环形升流管中心下部,高于锥形布水导流器的环隙出水口;所述的外周环形升流管与中央降流管截面积比为2. (Γ3.0 l.(T2.0;所述的环形气液分离管位于漏斗形升流导流管上部,环形气液分离管与外周环形升流管截面积之比为 3.0 1.0;环形气液分离管中部设有的锥形挡泥板的锥角δ为45°,锥高为环形气液分离管宽度的1/2 ;所述的锥形集气罩的锥角β为50°,锥形集气罩的底部、沉淀区的底部和中央降流管截面积之比为2.纩2. 4 1.3^1.6 1.0;所述的溢流堰起始于沉淀区上部,横跨气液分离管与外壁相连;所述的锥形布水导流器的锥角α为45°,漏斗形降流导流管和漏斗形升流导流管的锥角Y均为5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反应器由布水布气区、内循环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三个单元组成,相邻单元的功能互补,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2)微孔曝气管和环形气液分离管的独特结构设置,使反应器外周环形升流管处于好氧状态,中央降流管处于厌氧状态,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3)漏斗形升流导流管、漏斗形降流导流管和锥形集气罩的合理设置,降低了气体与水流对反应器沉淀区扰动,三相分离效果好;4)环形升流管置于中央降流管外围,增大了好氧与厌氧阶段水力停留时间之比,有利于提高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效果。

图1是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结构剖面图;图2是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结构B-B截面图;图3是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结构A-A截面图;图中布水布气区I、内循环导流区II、三相分离区III ;进水口 1、环隙出水口 2、 锥形布水导流器3、微孔曝气管定位装置4、微孔曝气管5、法兰6、进气口 7、外周环形升流管 8、中央降流管9、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0、漏斗形降流导流管11、锥形挡泥板12、环形气液分离管13、锥形集气罩14、沉淀区15、出气口 16、溢流堰17、出水口 18、排泥口 1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布水布气区I、内循环反应区II和三相分离区III,布水布气区I下部设有锥形布水导流器3,锥形布水导流器3中心设有进水口 1,进水口 1的一端伸入锥形布水导流器3,进水口 1的另一端伸出反应器,锥形布水导流器3底部设有环隙出水口 2,沿锥形布水导流器3四周均布有微孔曝气管定位装置4,曝气微管定位装置4上部设有微孔曝气管5 ;布水布气区I通过法兰 6与内循环反应区II相连,内循环反应区II由外周环形升流管8和中央降流管9组成,外周环形升流管8上部设有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中央降流管9上部设有漏斗形降流导流管 10,外周环形升流管8下部设有进气口 7,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下部设有排泥口 19 ;内循环反应区II通过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和漏斗形降流导流管10与三相分离区(III)贯通,三相分离区III从外到内顺次设有环形气液分离管13、沉淀区(15),沉淀区15下部中心设有锥形集气罩14,锥形集气罩14上部中心设有出气口 16,环形气液分离管13中部设有锥形挡泥板12,沉淀区15上部设有溢流堰17和出水口 18。所述的微孔曝气管5位于外周环形升流管8中心下部,高于锥形布水导流器3的环隙出水口 2;所述的外周环形升流管8与中央降流管9截面积比为2. (Γ3.0 1. 0^2. 0 ; 所述的环形气液分离管13位于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上部,环形气液分离管13与外周环形升流管8截面积之比为3.0 1.0;环形气液分离管13中部设有的锥形挡泥板12的锥角δ为45°,锥高为环形气液分离管13环隙宽度的1/2;所述的锥形集气罩14的锥角β 为50°,锥形集气罩14的底部、沉淀区15的底部和中央降流管9截面积之比为2.纩2. 4 1.3^1.6 1.0;所述的溢流堰17起始于沉淀区上部,横跨气液分离管13与外壁相连;所述的锥形布水导流器3的锥角α为45°,漏斗形降流导流管10和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的锥角Y均为50°。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可用PVC板和钢板制作,其工作过程如下含氮磷废水由进水口 1进入锥形布水导流器3内部,废水与锥形布水导流器3锥形内壁碰撞后,由其下部环隙出水口 2均勻进入反应器;同时,由进气口 7进入反应器的空气经微孔曝气管5后与锥形布水导流器3出水及反应器内生物体混合,并推动混合物在外周环形升流管8中上升流动;混合物在外周环形升流管8内上升流动,可在外周升环形流管8下部形成一定负压,促使中央降流管9中混合物经锥形布水导流器3的外表面导流进入外周环形升流管8,在反应器内部形成内循环。混合物经过外周环形升流管8后,通过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进入环形气液分离管 13,气液固混合物在锥形挡泥板12的作用下,大部分气体向上进入大气,固液混合物经漏斗形降流导流管10部分进入中央降流管9进行内循环,部分进入沉淀区15经固液分离后, 由溢流堰17和出水口 18排出反应器。在中央降流管9中反硝化或厌氧氨氧化产生的气体将由锥形集气罩14收集,由出气口 16进入大气。剩余生物污泥由排泥口 19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布水布气区(I)、内循环反应区(II)和三相分离区(III),布水布气区(I)下部设有锥形布水导流器(3),锥形布水导流器(3)中心设有进水口(1),进水口(1)的一端伸入锥形布水导流器(3),进水口(1)的另一端伸出反应器,锥形布水导流器(3)底部设有环隙出水口(2), 沿锥形布水导流器(3 )四周均布有微孔曝气管定位装置(4 ),曝气微管定位装置(4 )上部设有微孔曝气管(5);布水布气区(I)通过法兰(6)与内循环反应区(II)相连,内循环反应区(II)由外周环形升流管(8)和中央降流管(9)组成,外周环形升流管(8)上部设有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中央降流管(9)上部设有漏斗形降流导流管(10),外周环形升流管(8)下部设有进气口(7),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下部设有排泥口(19);内循环反应区(II)通过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和漏斗形降流导流管(10)与三相分离区(III)贯通,三相分离区(III)从外到内顺次设有环形气液分离管(13)、沉淀区(15),沉淀区(15)下部中心设有锥形集气罩(14),锥形集气罩(14)上部中心设有出气口(16),环形气液分离管(13)中部设有锥形挡泥板(12),沉淀区(15)上部设有溢流堰(17)和出水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曝气管(5)位于外周环形升流管(8)中心下部,高于锥形布水导流器(3)的环隙出水口(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周环形升流管(8)与中央降流管(9)截面积比为2. (Γ3.0 l.(T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气液分离管(13)位于漏斗形升流导流管(11)上部,环形气液分离管(13)与外周环形升流管(8)截面积之比为3.0 1.0;环形气液分离管(13)中部设有的锥形挡泥板(12) 的锥角δ为45°,锥高为环形气液分离管(13)环隙宽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集气罩(14)的锥角β为50°,锥形集气罩(14)的底部、沉淀区(15)的底部和中央降流管(9)截面积之比为2. 8 2. 4 1.3 1.6 1.0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堰(17)起始于沉淀区上部,横跨气液分离管(13)与外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布水导流器(3)的锥角α为45°,漏斗形降流导流管(10)和漏斗形升流导流管 (11)的锥角 均为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升式内循环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反应器本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布水布气区、内循环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布水布气区设有进水口、锥形布水导流器、环隙出水口、微孔曝气管定位装置和微孔曝气管;内循环反应区设有外周环形升流管和中央降流管,反应区上部设有由外周环形升流管导向中央降流管的导流管,外周环形升流管下部设有进气口;三相分离区设有环形气液分离管、中央沉淀区、锥形集气罩和出气口,环形气液分离管中部沿内管壁设有锥形挡泥板,沉淀区上部设有溢流堰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孔曝气管和环形气液分离管的独特结构设置,形成好氧-缺氧/厌氧环境,实现废水同步脱氮除磷。
文档编号C02F3/30GK202186922SQ20112026122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季军远, 张吉强, 张萌, 郑平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