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918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 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修胚、精胚阶段,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泥。这些混有大量污泥的陶瓷污水,需进行工业废水回收,否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陶瓷厂的耗水量将会不可估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泥水分离尤为关键,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中国专利CN201932932U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口、泥斗、排泥口、出水堰槽、收集槽、出水口、泥水分离器挡板和罐体,利用离心分离悬浮物大颗粒。该实用新型的出水口、进水口位于罐体两侧,占用的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耗能低、占地少、节省空间,过滤后泥饼干、水分含量低,适合于陶瓷工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罐体、泥斗和排泥口。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同一侧,且出水管位于进水管的上端;所述的泥斗呈锥形;所述的排泥口高于地平面;所述的罐体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同一侧,节省了分离装置占用的空间。所述的出水管位于进水管的上端,能保证排出的水是循环回收后的清水,而非含有杂质的泥水。所述的泥斗呈锥形,由于泥和水密度不同,通过沉淀剂的作用,使密度低的水上升,由出水管排出,分离干净。所述的排泥口高于地平面,方便泥浆抽取。所述的罐体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制成,耐磨损,抗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I.出水管和进水管位于同一侧,节省泥水分离装置的空间;2.泥斗呈锥形且排泥口高于地平面,泥水分离干净,泥浆抽取简便;3.过滤后泥饼含水量低,利用率高;4.结构简单,自动化使用方便,耗能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包括进水管I、出水管2、罐体3、泥斗4和排泥口 5。所述的进水管I和出水管2位于同一侧,且出水管2位于进水管I的上端;所述的泥斗4呈锥形且排泥口 5高于地平面;所述的罐体3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的进水管I和出水管2位于同一侧,节省了分离装置占用的空间;所述的出水管2位于进水管I的上端,能保证排出的水是循环回收后的清水,而非含有杂质的泥水;所述的泥斗4呈锥形,由于泥和水密度不同,通过沉淀剂的作用,使密度低的水上升,由出水管2排出,分离干净;所述的排泥口 5高于地平面,方便泥浆抽取;所述的罐体3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制成,耐磨损,抗氧化。本实用新型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运行时,含有污泥的污水由进水管I进入泥水分离装置。为有效加速沉淀速度,加入沉淀液,沉淀液自动渗入水中,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加速沉淀。沉淀后,由于泥和水的密度不同,密度低的水上升,从位于进水管I上端的出水管 2排出,泥浆积于泥斗4中,泥水分离,固、液分别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包括进水管(I)、出水管(2)、罐体(3)、泥斗(4)和排泥口(5),其特征在于,进水管(I)和出水管(2)位于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2)位于进水管(I)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斗(4)呈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泥口(5)高于地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3)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污水泥水分离装置,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罐体、泥斗和排泥口。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同一侧,节省了分离装置占用的空间;所述的出水管位于进水管的上端,能保证排出的水是循环回收后的清水;所述的泥斗呈锥形,由于泥和水密度不同,通过沉淀剂的作用,使密度低的水上升,由出水管排出,分离干净;排泥口高于地平面,方便泥浆抽取;所述的罐体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制成,耐磨损,抗氧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使用方便,耗能低,固、液分离效果好,回收利用率高,利于陶瓷工业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366516SQ20112046683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吴显岩 申请人:吴显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