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937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再生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短缺,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面源污染加剧,加上缺少适用和节能的治理技术,污水管网和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成为我国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的障碍之一。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保护水资源,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污水的再次回收利用则是国际上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因此,世界上许多缺水的城市都在广泛地采用中水的回用,作为节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现有的污水处理一般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但是这部分水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处理达到杂用水标准后,用作杂用水,比如城市绿化、路面洒水等,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提高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能增强污水的沉淀性能,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以将污水处理后作为杂用水回用,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提高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 澄清池、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以及消毒池,所述澄清池的顶部设有盖子,澄清池的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圆锥形,澄清池内设有絮凝室,所述絮凝室的上端固定在盖子上,所述进水管从澄清池的下部进入并伸入絮凝室中,进水管上设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通过加药管与加药装置连通,所述澄清池的上部通过水管与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的上部连通,所述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内设有矿物填料,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的下部通过水管与消毒池连通,消毒池的上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絮凝室的形状为圆柱形,且絮凝室设置在澄清池的中心线上,絮凝室内设有
曝气管。所述澄清池内设有过滤填料,过滤填料呈圆环状套在絮凝室上,且过滤填料的外部边缘固定在澄清池的内壁上。所述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的形状为圆柱形,矿物填料固定在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的中部。所述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的下部设有污泥管道。所述澄清池的下部设有排空管和污泥排出管。所述矿物填料为斜发沸石。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进水管上设置了管道混合器,使污水能迅速与药剂混凝反应,在絮凝室中进行絮凝反应后,清水与沉淀物自然分离,增强了污水的沉淀性能,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0013](2)污水进行絮凝反应后,会在澄清池的中下部形成了一个十分致密的悬浮泥层, 当絮凝后的出水由下向上穿过此悬浮泥层时,悬浮泥层靠界面物理吸附和电化学特性的作用,将悬浮胶体颗粒、絮体、细菌菌体等杂质全部拦截在此悬浮泥层下部,起到了很好的过滤效果。(3)本实用新型的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具有强大的离子交换性能,可以去除常规工艺难以去除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氨氮以及磷等污染物,无需再添加化学药剂,再经消毒净化后的污水到达一定标准,可以进行中水回用,提高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澄清池,2、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3、消毒池, 4、絮凝室,5、过滤填料,6、曝气管,7、加药装置,8、进水管,9、管道混合器,10、排空管,11、污泥排放管,12、矿物填料,13、出水管,14、盖子,15、加药管,16、污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管8、澄清池1、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以及消毒池3,澄清池1的顶部设有盖子14,澄清池1的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圆锥形,澄清池1的上部通过水管与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上部连通,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下部通过水管与消毒池3连通,消毒池3的上部设有出水管13。本实施例的澄清池1内设有絮凝室4,澄清池1的下部设有排空管10和污泥排出管11,澄清池1内还设有过滤填料5,过滤填料5呈圆环状套在絮凝室4上,且过滤填料5 的外部边缘固定在澄清池1的内壁上。本实施例的絮凝室4的上端固定在盖子14上,絮凝室4的形状为圆柱形,且絮凝室4设置在澄清池1的中心线上,絮凝室4内设有曝气管6。本实施例的进水管8从澄清池1的下部进入并伸入絮凝室4中,进水管8上设有管道混合器9,管道混合器9通过加药管15与加药装置7连通。本实施例的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形状为圆柱形,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内设有矿物填料12,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下部设有污泥管道16,矿物填料12固定在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中部,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矿物填料12为斜发沸石。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管8进入,在管道混合器9中与药剂反应,并通过进水管8从澄清池1的下部进入絮凝室4,在曝气管6的曝气作用下进一步反应,再从絮凝室4的顶部进入澄清池1的下部,污水在向下流动中产生絮凝和沉淀,在澄清池1的底部向上流入澄清池1上部的过程中,会在澄清池1内分离出清水,使得在澄清池的中下部形成了一个十分致密的悬浮泥层,污泥从污泥排放管11排出澄清池1,所有经过混凝后分离出来的清水都必须通过这个悬浮泥层的过滤,才能升流到澄清池上部的清水汇集区,这个致密的悬浮泥层巧妙并成功地起到了污水高级处理工艺中极为重要的过滤作用;这个悬浮泥层是由污水中的污泥与污水处理剂混凝后形成的絮体组成的,当混凝后的出水由下向上穿过此悬浮泥层时,絮体滤层靠界面物理吸附和电化学特性的作用,将悬浮胶体颗粒、絮体、细菌菌体等杂质全部拦截在此悬浮泥层下部,清水则从澄清池1的顶部通过水管流入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中,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中的矿物填料12采用斜发沸石, 具有强大的离子交换性能,将残余的氨氮、重金属和污染物做进一步的去除,用过的斜发沸石经再生后再重复使用,经过离子交换处理后的清水,送入消毒池3中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使出水达到中水回用水质的标准,最后从出水管13流出。分离出的污泥通过污泥管道 16排到污泥浓缩池,达到饱和的污泥压缩后外运。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8)、澄清池(1)、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以及消毒池(3),所述澄清池(1)的顶部设有盖子(14),澄清池(1)的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圆锥形,澄清池(1)内设有絮凝室(4),所述絮凝室(4)的上端固定在盖子(14)上,所述进水管(8)从澄清池(1)的下部进入并伸入絮凝室(4)中,进水管(8)上设有管道混合器(9),所述管道混合器(9)通过加药管(15)与加药装置(7)连通,所述澄清池(1)的上部通过水管与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上部连通,所述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内设有矿物填料(12),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下部通过水管与消毒池(3)连通,消毒池(3)的上部设有出水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室(4)的形状为圆柱形,且絮凝室(4)设置在澄清池(1)的中心线上,絮凝室(4)内设有曝气管(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1)内设有过滤填料(5),过滤填料(5)呈圆环状套在絮凝室(4)上,且过滤填料(5)的外部边缘固定在澄清池(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形状为圆柱形,矿物填料(12)固定在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下部设有污泥管道(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1)的下部设有排空管(10)和污泥排出管(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填料(12)为斜发沸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8)、澄清池(1)、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以及消毒池(3),澄清池(1)内设有絮凝室(4),进水管(8)从澄清池(1)的下部进入并伸入絮凝室(4)中,澄清池(1)的上部通过水管与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上部连通,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内设有矿物填料(12),矿物填料离子交换柱(2)的下部通过水管与消毒池(3)连通,消毒池(3)的上部设有出水管(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增强污水的沉淀性能,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以将污水处理后作为杂用水回用,减少自来水的使用,提高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率。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322545SQ2011204954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朱豪, 李华, 胡登燕, 郑传勇 申请人: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