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23464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氮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氨氮废水主要来自钢铁、石化、焦化、玻璃制造等行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以及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动物的排泄物、垃圾渗透液及农业生产的废水等。目前,处理氨氮废水的技术主要有氨吹脱法、离子交换法、折点氯化法、磷酸氨镁沉淀法和生物法等,而上述这些方法均存在以下不足
空气吹脱法是首先将废水调至碱性,使其中的NH4+离子转变为氨分子,然后经吹脱去氨;由于吹脱气体中的氨的浓度较低,不易回收利用,直接排放又会造成二次污染;树脂交换法、折点氯化法和膜过滤法,由于易受废水中其他污染物的干扰,处理效果差,而处理成本又高;化学沉淀法利用氨与磷酸盐、氧化镁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磷酸铵镁去除废水中的氨氮,磷酸铵镁可以作为农作物的化肥,但该方法得到的磷酸铵镁经常含有对农作物有害的物质,无法利用。
生物法是目前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主要方法。对氨氮浓度在300mg/L以下的低浓度废水,一般直接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对浓度为300-1000mg/L的中浓度的废水,因其氨氮浓度已经对微生物产生毒性和阻碍的作用,一般首先将氨氮的浓度降低至300mg/L以下,然后采用生物法;对浓度为1000mg/L以上的氨氮废水,一般采用蒸汽气提法回收废水中的氨;所以在处理氨氮废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便。
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010557594. 8,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氨氮废水与碱液在废水调节灌中反应,得到第一混合液和氨气;将第一混合液加入到脱氨塔中并进行加热,得到氨气和第二混合液;氨气吸收塔中的压力小于废水调节灌和脱氨塔,以使得氨气进入氨气吸收塔中,并与硫酸溶液接触反应。该方法虽然脱除废水中的氨氮成分,但是,该操作麻烦、成本高及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能耗小、效果稳定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A、在PH值调整池的氨氮废水中加入碱性化 合物,得到第一混合液;
B、将第一混合液送入氯化物混合池中,并加入含氯的氧化剂,得到第二混合液;
C、将第二混合液送入到气氯反应装置中;
D、空压机通过空气导管向安装在气氯反应装置底部的爆气装置中传输压缩空气, 并通过爆气装置排到液体中,将已经生成的氮气带走,并通过气氯反应装置顶部的排气孔排出;
E、经上述工艺处理好的废水通过气氯反应装置底部的排水口送入下一道工序。
其中,所述碱性化合物为NaOH、KOH或Ca (OH) 2。
其中,所述步骤B中也可在氯化物混合池中加入适量的氯气。
其中,所述步骤D中的气氯反应装置为气氯反应池或气氯反应塔。
其中,所述步骤D中的爆气装置为爆气头或爆气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在氨氮废水中加入碱性化合物,提高第一混合液的PH值;在第一混合液中加入氯化剂得到第二混合液,然后将第二混合液送入到气氯反应装置中,空压机通过空气导管向安装在气氯反应装置内底部的爆气装置中传输压缩空气,爆气装置将压缩空气排放到气氯反应装置内的液体中,从爆气装置排出的空气气泡直径小、气液界面积大、气泡扩散均匀,能够将生成的氮气从混合废水中带走并从排气孔中排出;氮气是无毒气体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直接排放在空气中;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能耗小及效果稳定等优势。


图1为本发明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PH值调整池的氨氮废水中加入碱性化合物,得到第一混合液;
S2、将第一混合液送入氯化物混合池中,并加入含氯的氧化剂,得到第二混合液;
S3、将第二混合液送入到气氯反应装置中;
S4、空压机通过空气导管向安装在气氯反应装置内底部的爆气装置中传输压缩空气,并通过爆气装置排到液体中,将已经生成的氮气带走,并通过气氯反应装置顶部的排气孔排出;
S5、经上述工艺处理好的废水通过气氯反应装置底部的排水口送入下一道工序。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在氨氮废水中加入碱性化合物,提高第一混合液的PH值;在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含氯的氧化剂得到第二混合液, 然后将第二混合液送入到气氯反应装置中,空压机通过空气导管向安装在气氯反应装置内底部的爆气装置中传输压缩空气,爆气装置将压缩空气排放到气氯反应装置内的液体中, 从爆气装置排出的空气气泡直径小、气液界面积大、气泡扩散均匀,能够将生成的氮气从混合废水中带走并从排气孔中排出;氮气是无毒气体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直接排放在空气中;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能耗小及效果稳定等优势。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SI中,先在废水中加入碱性化合物,如NaOH、KOH或Ca(OH)2 等,提高废水的PH值。当然,本案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几 种碱性化合物,只要是通过碱性化合物提高废水PH值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案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在步骤S4中,空压机通过空气导管向安装在气氯反应装置底部的爆气装置中传输压缩空气,爆气装置将压缩空气排入到气氯反应装置中,将已生成氮气带走并从排气孔排出。氮气是无毒气体,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排入空气中无毒无害。
在本实施例中,气氯反应装置为气氯反应塔或气氯反应池或气氯反应罐,气氯反应装置还可以用于破氰和氧化其他物质。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气氯反应装置为气氯反应塔或气氯反应池或气氯反应罐的实施方式,气氯反应装置还可以是气氯反应桶等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仅仅是对气氯反应装置的改变,那么也可以理解为对本发明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爆气装置为爆气头或爆气棒。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爆气装置为爆气头或爆气棒的实施方式,爆气装置还可以是爆气管或爆气板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仅仅是对爆气装置的改变,那么也可以理解为对本发明的简单变形或者变换,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中,爆气装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空压机通过空气导管向爆气装置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从爆气装置中排出,排出的空气气泡直径小、气液界面积大、气泡扩散均匀;
2、从爆气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将已生成的氮气带走并从排气孔排出;
在本发明中,步骤S2中也可在氯化池中加入适量的氯气。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
权利要求
1.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PH值调整池的氨氮废水中加入碱性化合物,得到第一混合液; B、将第一混合液送入氯化物混合池中,并加入含氯的氧化剂,得到第二混合液; C、将第二混合液送入到气氯反应装置中; D、空压机通过空气导管向安装在气氯反应装置内底部的爆气装置中传输压缩空气,并通过爆气装置排到液体中,将已经生成的氮气带走,并通过气氯反应装置顶部的排气孔排出; E、经上述工艺处理好的废水通过气氯反应装置底部的排水口送入下一道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化合物为NaOH、KOH 或 Ca (OH)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也可在氯化物混合池中加入适量的氯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气氯反应装置为气氯反应池或气氯反应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爆气装置为爆气头或爆气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pH值调整池的氨氮废水中加入碱性化合物,得到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送入氯化物混合池中,并加入含氯的氧化剂,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送入到气氯反应装置中;空压机通过空气导管向安装在气氯反应装置内底部的爆气装置中传输压缩空气,并通过爆气装置排到液体中,将已经生成的氮气带走,并通过气氯反应装置顶部的排气孔排出;经上述工艺处理好的废水通过气氯反应装置底部的排水口送入下一道工序。本发明提供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能耗小及效果稳定等优势。
文档编号C02F9/04GK103030235SQ20121034456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何学文 申请人:何学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