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931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高色度有机废水的脱色处理效果不稳定、脱色成本高的问题。它包括吸附池和光催化池,在吸附池的中下部设有废水进水管、与进水管相连通的布水管;在吸附池的中上部设有活性污泥进泥管、与进泥管相连通的布泥管;在吸附池的上部设有与光催化池的下部进水口相连通的导流管;在光催化池内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有紫外光灯管和过滤层。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有机废水的色度,去除其中部分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有机废水的生化性,进而在后期深度处理时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后期处理的负荷,提高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有机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C0D —般在2000mg/以上)、色度高、具有强酸强碱性、不易生物降解等特点,对有机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如电解法、光催化法、混凝法、氧化法等;物理法,如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生化法,如厌氧好氧工艺等。目前通常采用化学法、生化法、物理法的结合来处理有机废水,而对于高色度的有机废水一般采用生化脱色或者后期深度处理脱色的处理方法。一般的生物好氧处理方法、生物膜方法及厌氧消化方法,虽然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废水色度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而废水中色度过高会影响到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最终影响有机废水的整体处理效率、增加处理成本。针对后期脱色或生化脱色存在脱色效果不稳定、脱色成本较高等问题,研究一种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技术十分必要。在进行后期深度处理、生化处理之前先对高色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以便能够在后期深度处理时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后期生化处理的负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色效果好、成本低的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吸附池和光催化池,在所述吸附池的中下部设有废水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布水管,在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和进水阀,在所述布水管上均匀布设有一定数量的布水口 ;
[0006]在所述吸附池的中上部设有活性污泥进泥管、与所述进泥管相连通的布泥管,在所述进泥管上设有进泥泵和进泥阀,在所述布泥管上均匀布设有一定数量的布泥口 ;在所述吸附池的底部设有排泥管,在所述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
[0007]在所述吸附池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光催化池的下部进水口相连通的导流管;在所述光催化池内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有紫外光灯管和过滤层;在所述光催化池上部设有出水管。
[0008]采用本实用新型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对高色度有机废水进行后期深度处理和生化处理之前进行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有机废水的色度,去除其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有机废水的生化性,进而在后期深度处理时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后期生化处理的负荷,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
[0009]优选的:所述布水口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底面积的15%_20%,所述布泥口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底面积的5%-15%,通过合理的布水口、布泥口的设置,可以设定和调节废水的进水量、流速以及废水与活性污泥的比例,以达到更好的脱色和吸附效果。
[0010]优选的,在所述光催化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为微孔曝气器,利用曝气将光催化池内的废水进行搅拌和充氧,使得光催化池内的溶解氧含量更加充分,进而能够提高催化氧化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吸附池的排泥管为虹吸式排泥管,能够使吸附池排泥更畅通,提高排泥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紫外光灯管在所述光催化池的同一侧池壁上平行安装,使灯管分布均匀,用紫外线照射提高废水的催化氧化效果;或所述紫外光灯管在所述光催化池的两侧池壁上平行安装,可使紫外线照射强度提高,能够进一步增强催化氧化效果。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光催化池内的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T12过滤层或活性炭与T12的混合过滤层。废水由光催化池的下部向上流动,进行上升式过滤时,多个活性炭过滤层能够去除废水中大部分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Ti02过滤层或活性炭与T12的混合过滤层,能够在过滤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去除废水的色度,达到更好的过滤和脱色效果。
[0014]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其作用与效果,将在下面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中吸附池内布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为吸附池;2为光催化池;3为进水管;4为布水管;5为进水泵;6为进水阀;7为布水口 ;8为进泥管;9为布泥管,10为进泥泵;11为进泥阀;12为布泥口 ;13为排泥管;14为排泥阀;15为导流管;16为紫外光灯管;17为过滤层;18为出水管;19为曝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吸附池I和光催化池2,在所述吸附池I的中下部设有废水进水管3、与所述进水管3相连通的布水管4,在所述进水管3上设有进水泵5和进水阀6,在所述布水管4上均匀布设有一定数量的布水口 7 ;所述布水管4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但本实用新型中布水管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其设置为其他形状。
[0019]在所述吸附池I的中上部设有活性污泥进泥管8、与所述进泥管8相连通的布泥管9,在所述进泥管8上设有进泥泵10和进泥阀11,在所述布泥管9上均匀布设有一定数量的布泥口 12 ;在所述吸附池I的底部设有排泥管13,在所述排泥管12上设有排泥阀14 ;在所述吸附池I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光催化池2的下部进水口相连通的导流管15 ;在所述光催化池2内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有一定数量的紫外光灯管16和过滤层17 ;在所述光催化池上部设有出水管18。
[0020]优选的,所述布水口 7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I底面积的15%_20% ;所述布泥口 12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I底面积的5%-15% ;在所述光催化池2底部设有曝气装置19 ;所述曝气装置19为微孔曝气器;所述吸附池I的排泥管13为虹吸式排泥管;所述紫外光灯管16在所述光催化池2的同一侧池壁上平行安装,或所述紫外光灯管16在所述光催化池2的两侧池壁上平行安装;所述光催化池2内的过滤层17为活性炭过滤层、T12过滤层或活性炭与T12的混合过滤层。
[0021]实施例1:一种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吸附池I和光催化池2,在所述吸附池I的中下部设有废水进水管3、与所述进水管3相连通的布水管4,在所述进水管3上设有进水泵5和进水阀6,在所述布水管4上均匀布设有一定数量的布水口 7 ;在所述吸附池I的中上部设有活性污泥进泥管8、与所述进泥管8相连通的布泥管9,在所述进泥管8上设有进泥泵10和进泥阀11,在所述布泥管9上均匀布设有一定数量的布泥口 12 ;在所述吸附池I的底部设有排泥管13,在所述排泥管12上设有排泥阀14 ;在所述吸附池I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光催化池2的下部进水口相连通的导流管15 ;在所述光催化池2内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有一定数量的紫外光灯管16和过滤层17 ;在所述光催化池上部设有出水管18。其中,所述布水口 7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I底面积的15% ;所述布泥口 12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I底面积的8% ;在所述光催化池2底部设有曝气装置19 ;所述曝气装置19为微孔曝气器;所述吸附池I的排泥管13为虹吸式排泥管;所述紫外光灯管16在所述光催化池2的同一侧池壁上平行安装;所述光催化池2内的过滤层17为活性炭过滤层。
[0022]实施例2:—种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布水口 7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I底面积的20% ;所述布泥口 12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I底面积的12% ;所述紫外光灯管16在所述光催化池2的两侧池壁上平行安装;所述光催化池2内的过滤层17为活性炭与T12的混合过滤层。
[0023]本实用新型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0024]将高色度有机废水从吸附池I的废水进水管3引入,由于废水进水管3设置在吸附池I 一侧的中下部,废水进入吸附池I后经由布水管4上的布水口 7流出其水流方向为自下而上。将活性污泥从吸附池I的进泥管8引入,进泥管8设置在吸附池I另一侧的中上部,活性污泥进入吸附池I后经由布泥管9上的布泥口 12自上而下流出。可通过废水进水管3上的进水泵5和进水阀6调节废水的流速和流量,通过进泥管8上的进泥泵10和进泥阀11调节活性污泥的流速和流量,使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比例相适应,已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
[0025]在吸附池I内逐渐上流的废水和自上而下流动的活性污泥进行接触,在此过程中有机废水中的色度被活性污泥中的有机质吸附,能够有效地降低有机废水中的色度,达到稳定的脱色效果,同时活性污泥还能吸附、分解废水中一部分有机物。活性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到吸附池I的底部,通过排泥管13排出,排泥管13采用虹吸式排泥管可使活性污泥排出效率提高,排泥更畅通。
[0026]有机废水的水面上升到吸附池I的上部时,可被导流管15导流至光催化池2内,从光催化池2的下部进水口进入,在废水逐渐上升过程中,被光催化池2内的紫外光灯管16照射,紫外线能够提高催化氧化效果,使废水被进一步氧化脱色。同时紫外光灯管16和过滤层17间隔设置,将光催化池2分隔成几个小的区域,废水自下而上逐层通过每个小区域,并在每个小区域内都经过紫外线照射和过滤层过滤。过滤层17可采用活性炭过滤层,能够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达到更好的预处理效果,减轻后期深度处理时的负荷。过滤层17也可采用T12过滤层或活性炭与T12的混合过滤层,光催化剂T12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产生“空穴”效应,从而产生H2O2、羟基自由基等活性基团,其可以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更好的脱色和过滤效果。另外,由于废水在经过吸附池I后,其色度已经大幅降低,进入光催化池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废水的色度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废水色度过高而影响紫外光的透射从而降低光催化效率的问题。负载光催化剂、活性炭或二者的混合物的过滤层17能够吸附废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使得有机物能够和氧化基团充分反应,将吸附的有机物降解成为CO2。
[0027]在光催化池2的底部设置一个曝气装置19 (优选为微孔曝气器),利用曝气将光催化池2内的废水进行搅拌和充氧,使得溶解氧含量更加充分,能够进一步提高催化氧化效率。经过光催化池2催化氧化后的废水从上部出水管18流出,可进入后期的深度处理过程或生化处理过程。
[0028]采用本实用新型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对高色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有机废水的色度,去除其中部分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有机废水的生化性,进而在后期深度处理时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后期处理的负荷,提高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成本。
[0029]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吸附池和光催化池,在所述吸附池的中下部设有废水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布水管,在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和进水阀,在所述布水管上均匀布设有一定数量的布水口 ; 在所述吸附池的中上部设有活性污泥进泥管、与所述进泥管相连通的布泥管,在所述进泥管上设有进泥泵和进泥阀,在所述布泥管上均匀布设有一定数量的布泥口 ;在所述吸附池的底部设有排泥管,在所述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 在所述吸附池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光催化池的下部进水口相连通的导流管;在所述光催化池内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有紫外光灯管和过滤层;在所述光催化池上部设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口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底面积的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泥口的总面积为所述吸附池底面积的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催化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为微孔曝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池的排泥管为虹吸式排泥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灯管在所述光催化池的同一侧池壁上平行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灯管在所述光催化池的两侧池壁上平行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色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池内的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或T12过滤层。
【文档编号】C02F101/30GK203855469SQ201420015532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1日
【发明者】代巍, 刘翠霞, 李双凌, 刘洪燕, 王鹏, 宋波 申请人:代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