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529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该工艺装置包括无氧池一、填料池一、无氧池二、填料池二及动态膜过滤池,所述的无氧池一、填料池一、无氧池二及填料池二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组合成多段A/O构型,所述的无氧池一和无氧池二的进水口均通过分水管与上一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的填料池二通过管道与动态膜过滤池相连通,所述的动态膜过滤池中的水位低于填料池二的水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段A/O串联构型及动态膜过滤池,实现对待处理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处理,污染物去除效率快、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省、出水水质好,为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造工程提供更佳的技术选择,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迅猛发展,在水污染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二十世纪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多按二级或三级排放标准设计,普遍存在停留时间过短、功能过于简单的问题,除磷脱氮及高排放标准提标改造成为必然;而提标改造中普遍遇到的难题就是占地面积受限。
[0003]目前,我国的污水脱氮除磷工艺繁多,以Α/Α/0、氧化沟和SBR三大系列工艺为主,其中Α/Α/0系列工艺以其构造简单,出水稳定,控制方便等优点,成为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首选工艺。Α/Α/0系列工艺应用广泛,形式多样,常见的有Α/Α/0、倒置Α/Α/0、改良A/A/0、Bardenpho、约堡工艺、UCT、MUCT、多段A/0工艺等。其中多段A/0工艺由于分点进水,使工艺的前段形成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了系统的反应速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可完成污染物的去除,节约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由于多段A/0工艺由多段AO串联而成,因此不需要内回流就可以获得很好的脱氮效果,有效节约了运行的能耗。而在传统生化反应池中设置填料可进一步增加生化处理系统的生物量,提升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能。
[0004]随着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所需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停留时间越来越长、能耗物耗越来越大。传统的MBR工艺能够较好地解决占地问题,但是膜通量低、膜污染、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膜过滤技术的推广。针对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面临的难题,仍缺少节地、节能、节约成本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效低能耗的短流程脱氮除磷工艺装置,用于解决目前污水处理流程过长、占地面积偏大的问题,为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造工程提供更佳的技术选择,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该工艺装置包括无氧池一、填料池一、无氧池二、填料池二及动态膜过滤池,所述的无氧池一、填料池一、无氧池二及填料池二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组合成多段A/0构型,所述的无氧池一和无氧池二的进水口均通过分水管与上一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的填料池二通过管道与动态膜过滤池相连通,所述的动态膜过滤池中的水位低于填料池二的水位。
[0008]所述的动态膜过滤池中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重力沉淀浓缩区和动态膜过滤区,所述的重力沉淀浓缩区的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道和排泥管道,所述的重力沉淀浓缩区通过污泥回流管道与无氧池一相连通,所述的污泥回流管道上设有污泥回流泵,所述的动态膜过滤区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道连接至下一处理单元,所述的排水管道上设有水泵。
[0009]所述的填料池一、填料池二中沿水流方向设有多层填料,所述的填料垂直于池的底板进行设置,相邻两层填料之间的间距为10cm,所述的填料的比表面积〉1000m2/m3。
[0010]所述的填料池一、填料池二中每立方米填料的总面积为4?10m2。
[0011]所述的填料池一、填料池二及动态膜过滤区的底部均通过通气管与鼓风机相连通。
[0012]所述的无氧池一、无氧池二主要通过搅拌,来维持活性污泥的悬浮状态,所述的填料池一、填料池二则通过鼓风机及通气管向池中供应满足生化反应所需的氧量并维持活性污泥的悬浮状态。
[0013]在所述的动态膜过滤池中,二次处理污水首先通过重力沉淀,去除大部分悬浮固体,形成的沉淀污泥进一步浓缩后,在污泥回流泵的作用下,按30?100%的回流比经污泥回流管道回流至无氧池一;而具有一定浊度的上清液,则经动态膜过滤后,由排水管道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0014]所述的动态膜过滤池在运行初期,可利用静压进行过滤,当阻力增加时,可利用水泵抽吸过滤,同时,启动动态膜的自动清洗过程。
[0015]动态膜的污染控制,可以通过水力动态冲洗和机械自动清洗两种形式来完成。当在动态膜表面形成的泥饼增厚,导致阻力增加,仅依靠静压无法过滤时,启动水泵进行抽吸过滤,过滤阻力损失超过2m水头时,启动机械自动清洗,清洗时,停止过滤,清洗完后经过5?1min即可完成动态膜的预涂,出水SS小于5mg/L。
[0016]所述的动态膜过滤池的动态膜过滤区内,悬浮固体与冲洗气流接触,可进行有机物的去除、硝化等好氧反应过程,为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提供一定保障。
[0017]在对待处理污水进行处理时,通过分点进水的方式,将待处理污水分别注入无氧池一和无氧池二中,所述的无氧池一中的待处理污水依次经反硝化、释磷处理后,自流进入填料池一中依次进行硝化、吸磷处理,随后,自流进入无氧池二中,与无氧池二的进水混合后,再依次进行反硝化、释磷处理,并自流进入填料池二中依次进行硝化、吸磷处理,最后,填料池二的出水通过管道自流进入动态膜过滤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形成沉淀污泥和上清液,所述的沉淀污泥经浓缩后形成浓缩污泥,该浓缩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无氧池一,剩余部分排出,所述的上清液经动态膜过滤后,由排水管道进入下一处理单元,即完成待处理污水的脱氮除磷作业。
[0018]所述的无氧池一的进水量为待处理污水总量的50?70%。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0020]I)通过将无氧池一、填料池一、无氧池二及填料池二串联组合成一整体,形成多段A/0串联构型,能够实现对待处理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处理,污染物去除效率快、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省、出水水质好;
[0021]2)采用重力沉淀、浓缩和膜过滤相结合的动态膜过滤池,能够形成稳定高效的泥水分离系统,出水主要指标可满足GB18918-2002 —级A标准,特别适合有节地需求的污水处理厂新建和升级改造项目;
[0022]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停留时间短,能耗物耗小,建设可行性高,运行成本低。【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记说明:
[0025]1-无氧池一、2-填料池一、3-无氧池二、4-填料池二、5-动态膜过滤池、6_动态膜过滤区、7-鼓风机、8-污泥回流泵、9-水泵、10-重力沉淀浓缩区、11-污泥回流管道、12-排水管道、13-排泥管道、14-填料、15-通气管、16-分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该工艺装置包括无氧池一 1、填料池一 2、无氧池二 3、填料池二 4及动态膜过滤池5,无氧池一 1、填料池一 2、无氧池二 3及填料池二 4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组合成多段A/0构型,无氧池一 I和无氧池二 3的进水口均通过分水管16与上一处理单元相连通,填料池二 4通过管道与动态膜过滤池5相连通,动态膜过滤池5中的水位低于填料池二 4的水位。
[0029]动态膜过滤池5中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重力沉淀浓缩区10和动态膜过滤区6,重力沉淀浓缩区10的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道11和排泥管道13,重力沉淀浓缩区10通过污泥回流管道11与无氧池一 I相连通,污泥回流管道11上设有污泥回流泵8,动态膜过滤区6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道12连接至下一处理单元,排水管道12上设有水泵9。
[0030]填料池一 2、填料池二 4中沿水流方向设有多层填料14,填料14垂直于池的底板进行设置,相邻两层填料14之间的间距为10cm,填料14的比表面积> 1000m2/m3。
[0031]所述的填料池一 2、填料池二 4中每立方米填料14的总面积为4?10m2。
[0032]所述的填料池一 2、填料池二 4及动态膜过滤区6的底部均通过通气管15与鼓风机7相连通。
[0033]无氧池一 I和无氧池二 2主要通过搅拌,来维持活性污泥的悬浮状态,填料池一 3和填料池二 4则通过鼓风机7及通气管15向池中供应满足生化反应所需的氧量并维持活性污泥的悬浮状态。
[0034]在动态膜过滤池5中,二次处理污水首先通过重力沉淀,去除大部分悬浮固体,形成的沉淀污泥进一步浓缩后,在污泥回流泵8的作用下,按30?100%的回流比经污泥回流管道11回流至无氧池一 I ;而具有一定浊度的上清液,则经动态膜过滤后,由排水管道12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0035]动态膜过滤池5在运行初期,可利用静压进行过滤,当阻力增加时,可利用水泵9抽吸过滤,同时,启动动态膜的自动清洗过程。
[0036]动态膜的污染控制,可以通过水力动态冲洗和机械自动清洗两种形式来完成。当在动态膜表面形成的泥饼增厚,导致阻力增加,仅依靠静压无法过滤时,启动水泵9进行抽吸过滤,过滤阻力损失超过2m水头时,启动机械自动清洗,清洗时,停止过滤,清洗完后经过5?1min即可完成动态膜的预涂,出水SS小于5mg/L。
[0037]在动态膜过滤池5的动态膜过滤区6内,悬浮固体与冲洗气流接触,可进行有机物的去除、硝化等好氧反应过程,为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提供一定保障。
[0038]在对待处理污水进行处理时,通过分点进水的方式,将待处理污水分别注入无氧池一 I和无氧池二 3中,无氧池一 I中的待处理污水依次经反硝化、释磷处理后,自流进入填料池一 2中依次进行硝化、吸磷处理,随后,自流进入无氧池二 3中,与无氧池二 3的进水混合后,再依次进行反硝化、释磷处理,并自流进入填料池二 4中依次进行硝化、吸磷处理,最后,填料池二 4的出水通过管道自流进入动态膜过滤池5中,进行泥水分离,形成沉淀污泥和上清液,沉淀污泥经浓缩后形成浓缩污泥,该浓缩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无氧池一 1,剩余部分排出,上清液经动态膜过滤后,由排水管道12进入下一处理单元,即完成待处理污水的脱氮除磷作业。
[0039]其中,无氧池一 I的进水量为待处理污水总量的50?70%。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装置包括无氧池一(I)、填料池一(2)、无氧池二(3)、填料池二(4)及动态膜过滤池(5),所述的无氧池一(I)、填料池一(2)、无氧池二(3)及填料池二(4)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设置,组合成多段A/O构型,所述的无氧池一⑴和无氧池二(3)的进水口均通过分水管(16)与上一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的填料池二(4)通过管道与动态膜过滤池(5)相连通,所述的动态膜过滤池(5)中的水位低于填料池二(4)的水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膜过滤池(5)中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重力沉淀浓缩区(10)和动态膜过滤区(6),所述的重力沉淀浓缩区(10)的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道(11)和排泥管道(13),所述的重力沉淀浓缩区(10)通过污泥回流管道(11)与无氧池一(I)相连通,所述的污泥回流管道(11)上设有污泥回流泵(8),所述的动态膜过滤区(6)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道(12)连接至下一处理单元,所述的排水管道(12)上设有水泵(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池一(2)、填料池二(4)中沿水流方向设有多层填料(14),所述的填料(14)垂直于池的底板进行设置,相邻两层填料(14)之间的间距为10cm,所述的填料(14)的比表面积> 1000m2/m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池一(2)、填料池二(4)中每立方米填料(14)的总面积为4?10m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集约型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池一(2)、填料池二(4)及动态膜过滤区(6)的底部均通过通气管(15)与鼓风机(7)相连通。
【文档编号】C02F9/14GK204211603SQ201420605834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张文山, 张之含 申请人:上海稳上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