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57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水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人们在野外工作或者生活(如部队野战、野练,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等)时,饮用水主要依赖当地水源,就地取水。但天然水容易被污染、无法直接饮用,洁净饮用水的供应问题也就成了核心和首要问题。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净水器外观相差无几,从净水工艺大致可分为单级处理净水器、单级多层(复合滤料)净水器、多级净水器3 种。单级处理净水器只有一种过滤滤料,其功能比较单一,主要起预处理(如PP 棉、陶瓷滤芯等)和单一水质改善功能(如活性炭的脱氯作用等)。单级处理净水器仅仅起到初级过滤作用,需要配合其他过滤器联合使用,由于其过滤的精度不够,不能完全去除细菌和病毒,滤过的水不能直接使用。单级多层(复合滤料)净水器是指在同一筒体中有两种以上滤料复合组成,源水逐级通过滤料,分别去除水中的杂质等有害物质,这种净水器采用的是单向通过式过滤方法,污物全部存留在净水器内,需要拆卸后才能清洗,使用很不方便。多级处理净水器是由不同的滤材(两种以上)联合组成的净水器,市场多见微滤滤材和超滤滤材、微滤滤材和反渗透滤材组成的净水器。单级处理净水器虽然可以携带,但其处理水的过滤精度不够,不能直接饮用,不适合野外使用,而多级处理进水装置通常提交较大,且需要额外的电源,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水体净化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不用电、不用药,随用随产,出水快,能处理江河湖塘水、溪水、水库水及地下水等自然淡水,出水水质高,可直接饮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便携式水体净化装置,包括进水口、出水口、PP棉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过滤膜、活塞腔和压杆,进水口下面依次设置为PP棉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过滤膜,活塞腔位于过滤膜的侧面,压杆与活塞腔相连,压杆在活塞腔内做活塞运动,为净化装置提供压力。

所述过滤膜下端设置有净化水储槽。

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过滤膜为0.01μm 聚丙烯晴超滤膜。

所述便携式水体净化装置的高为30~50cm,长为30~50cm,宽为20~30cm,体积小,携带方便。

使用时,将江河湖塘水、溪水、水库水及地下水等自然淡水从进水口进入净水装置,首先经过PP棉过滤层,过滤掉大部分颗粒物及悬浮物,然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层,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色、除味,吸附水中的游离氯及氯产物,改善口感;第3 级0.01μm 聚丙烯晴超滤膜,彻底去除水中的胶体、有机物、重金属(铅、汞、铬等)、细菌和大部分病毒(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乙肝病毒、口啼疫病毒等)及原生物孢囊(如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等,通过压杆在活塞腔内做活塞运动,为净化装置提供压力。处理过程简单,出水水质高,且各部件更换方便,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水体净化。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水体净化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不用电、不用药,随用随产,出水快,能处理江河湖塘水、溪水、水库水及地下水等自然淡水,出水水质高,可直接饮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水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进水口,2-出水口,3- PP棉过滤层,4-活性炭过滤层,5-过滤膜,6-活塞腔,7-压杆,8-净化水储槽,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水体净化装置,包括进水口1、出水口2、PP棉过滤层3、活性炭过滤层4、过滤膜5、活塞腔6和压杆7,进水口1下面依次设置为PP棉过滤层3、活性炭过滤层4和过滤膜5,活塞腔6位于过滤膜5的侧面,压杆7与活塞腔6相连,压杆在活塞腔内做活塞运动,为净化装置提供压力。过滤膜5下端设置有净化水储槽8,用以储存净化后的水。所述出水口2上设置有阀门9。所述过滤膜为0.01μm 聚丙烯晴超滤膜。所述便携式水体净化装置的高为30~50cm,长为30~50cm,宽为20~30cm,体积小,携带方便。

使用时,将江河湖塘水、溪水、水库水及地下水等自然淡水从进水口进入净水装置,首先经过PP棉过滤层,过滤掉大部分颗粒物及悬浮物,然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层,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色、除味,吸附水中的游离氯及氯产物,改善口感;第3 级0.01μm 聚丙烯晴超滤膜,彻底去除水中的胶体、有机物、重金属(铅、汞、铬等)、细菌和大部分病毒(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乙肝病毒、口啼疫病毒等)及原生物孢囊(如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等,通过压杆在活塞腔内做活塞运动,为净化装置提供压力。处理过程简单,出水水质高,且各部件更换方便,适用于野外环境的水体净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