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计算机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58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计算机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人们生活离不开计算机,当人们长时间的使用计算机时难免会使灰尘进入到计算机主机里面,而计算机的灰尘一旦过多,会影响整机散热,计算机过热,电脑运行的速度会降低,并且还会导致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所以就需要经常对计算机进行除尘工作。

计算机内部结构相对复杂,这就导致了除尘也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现在人员在进行除尘工作时,大多数还是对计算机主机进行拆除,然后进行人工除尘,这就导致了除尘效率低下,并且在拆除和除尘中容易对计算机元件造成损坏,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所以现在针对该情况进行计算机除尘设备的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计算机除尘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除尘步骤繁琐和容易造成元件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计算机除尘设备,包括机壳、卷筒、吸头、插头、电池、控制面板、手柄、交流器、电动毛刷、变速箱、排风口、驱动电机、齿轮组、涡轮、灰尘箱、滤板和滚轮,所述机壳上部设置有手柄,且其下方安装有滚轮,所述吸头通过卷筒与滤板相互连接,所述插头下端连接有电池,且电池右端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右端连接有交流器,且交流器右端连接有电动毛刷,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变速箱与齿轮组相互连接,且其右侧设置有排风口,所述齿轮组左端安装有涡轮,且涡轮左端连接有灰尘箱,所述灰尘箱左端放置有滤板。

优选的,所述吸头与滤板为可拆卸装置。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方安装有防滑橡胶圈,且其为可旋转结构,旋转范围为0-180°。

优选的,所述排风口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其为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涡轮在整个装置中设置有2个,且其与齿轮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销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高效计算机除尘设备,结合现在普遍使用的除尘设备进行创新设计,在原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通过使用涡轮和电动毛刷,使得整个除尘过程可以不用对主机进行拆解,只需对主机外壳进行部分拆除,使用简单方便,其次电动毛刷可以优秀的对元件上的灰尘进行清除,同时涡轮转动产生的吸力能够将灰尘从主机中吸出,除尘效果优秀并且不会对计算机元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卷筒,3、吸头,4、插头,5、电池,6、控制面板,7、手柄,8、交流器,9、电动毛刷,10、变速箱,11、排风口,12、驱动电机,13、齿轮组,14、涡轮,15、灰尘箱,16、滤板,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计算机除尘设备,包括机壳1、卷筒2、吸头3、插头4、电池5、控制面板6、手柄7、交流器8、电动毛刷9、变速箱10、排风口11、驱动电机12、齿轮组13、涡轮14、灰尘箱15、滤板16和滚轮17,机壳1上部设置有手柄7,且其下方安装有滚轮17,手柄7上方安装有防滑橡胶圈,且其为可旋转结构,旋转范围为0-180°,吸头3通过卷筒2与滤板16相互连接,吸头3与滤板16为可拆卸装置,插头4下端连接有电池5,且电池5右端放置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右端连接有交流器8,且交流器8右端连接有电动毛刷9,驱动电机12通过变速箱10与齿轮组13相互连接,且其右侧设置有排风口11,排风口1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其为梯形结构,齿轮组13左端安装有涡轮14,且涡轮14左端连接有灰尘箱15,涡轮14在整个装置中设置有2个,且其与齿轮组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销连接,灰尘箱15左端放置有滤板1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效计算机除尘设备之前,需要对整个除尘设备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了解,在原始结构基础上,使用的工作程序没有太大的变化,首先将待除尘的计算机主机侧板拆下,再将除尘设备通过滚轮17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此时将插头4插上电源,控制面板6控制驱动电机12开始运动,涡轮14在驱动电机12的带动下开始飞速转动,这样使得涡轮14开始向排风口11进行排风,这也就导致了吸头3处产生了一定的吸力,此时使用人员可以一手使用电动毛刷9对元件上方的灰尘进行清楚,另一只手抓取吸头3对电动毛刷9清除的灰尘进行吸附,灰尘在吸力的作用下进入灰尘箱15,待计算机主机全部区域完成除尘后,取下灰尘箱15进行清洗,完成整个除尘工作,使用十分方便,除尘效果优秀,至此为整个计算机除尘设备工作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