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筛过滤式反渗透双出口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815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装置,特别是一种阻筛过滤式反渗透双出口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用水的质量。由于现代社会工业发展迅猛,我国的自来水存在着一些遗留的有害污染物质,不能被直接饮用。

为了净化家庭用水,出现了很多的净水装置,将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除去。现有的净水装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阻筛过滤。阻筛过滤式净水是指原水经由首尾串联的多级滤芯,滤芯的精密度一般是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从而实现多级滤芯分摊截留有害污染物。但是,一般情况下,采用阻筛过滤式的净水装置无法将自来水中的细菌除去,经其处理后的水不能拿来直饮。如果在阻筛过滤器的后面增加除菌程序,则能将水中的细菌处理掉,实现直饮的目的。

而现有技术中,在阻筛过滤器中加入反渗透膜则能够很好地处理水,使水能够直接饮用,但是,如果仅仅将反渗透膜添加到现有的阻筛过滤器中,由于现有的阻筛过滤器已存在很多过滤膜,可能会导致反渗透膜过滤后的水重新走向其他的过滤膜中,使反渗透膜起不到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在阻筛过滤程序后增加反渗透处理能够实现直饮,但是也会带来成本的提升,使居民用水价格间接提升。居民在烧开水喝或者洗水果时并不需要直饮水,普通的过滤水即可满足要求。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阻筛过滤式反渗透双出口净水机,既能够在阻筛过滤器的作用下提供普通过滤水,又能够在阻筛过滤后再经过反渗透处理,从而提供直饮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阻筛过滤式反渗透双出口净水机,既能够在阻筛过滤器的作用下提供普通过滤水,又能够在阻筛过滤后再经过反渗透处理,从而提供直饮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筛过滤式反渗透双出口净水机,包括阻筛过滤器、反渗透过滤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所述阻筛过滤器为圆筒形状,阻筛过滤器的上方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阻筛过滤器的中间设有一根竖直放置的中心管,入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在中心管的上方,中心管的外部设有多个过滤器,阻筛过滤器的下方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连接在中心管的下方,所述反渗透过滤器的上方设有进水口,下方设有反渗透出水口,反渗透过滤器包括中央渗透物管、多孔渗透膜、隔膜和外壁,中央渗透物管置于反渗透过滤器的中央位置,多孔渗透膜、隔膜和外壁分别由内向外包裹住中央渗透物管,反渗透出水口安装在中央渗透物管的下方,进水口安装在中央渗透物管的上方,第一水泵连接自来水管口与阻筛过滤器的入水口,第二水泵连接阻筛过滤器的出水口与反渗透过滤器的反渗透出水口,第二水泵具有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净水出水管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反渗透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第三水泵连接反渗透过滤器的反渗透出水口与第二净水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端内设有用于控制出水和第二水泵开关的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为常闭状态,所述第二输出端内设有用于控制出水和第二水泵开关的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为常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净水出水管内设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与第一电磁阀通过线缆控制连接,所述第二净水出水管内设有第二开关,第二开关与第二电磁阀通过线缆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的外部设有多个过滤器,这些过滤器从上往下依次为:融喷物理过滤层、载银椰壳活性炭过滤网、天然植物活性炭过滤网、口感改善因子过滤网和纳米级超级过滤膜。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渗透膜的孔径为0.5~10n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普通过滤水时,打开第一净水出水管的第一开关,此时第一开关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一电磁阀能够开启第二水泵,由于第二电磁阀处于常闭的状态,第二水泵的水只能经由第一电磁阀对应的第一输出端流入到第一净水出水管内,从第一净水出水管出来的水即为经阻筛过滤器过滤后的普通过滤水。

同样的,当使用者需要使用直饮水时,打开第二净水出水管的第二开关即可保证自来水从阻筛过滤器过滤之后再经由反渗透过滤器后变成直饮水,最后从第二净水出水管流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净水出水管、两个开关以及在第二水泵上安装两个电磁阀,使得整个装置的水可以由两个水路流出,第一个水路流出的水为普通过滤水,另一个水路流出的水为直饮水,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阻筛过滤器,2—反渗透过滤器,3—入水口,4—出水口,5—中心管,6—融喷物理过滤层,7—载银椰壳活性炭过滤网,8—天然植物活性炭过滤网,9—口感改善因子过滤网,10—纳米级超级过滤膜,11—排污口,12—进水口,13—中央渗透物管,14—多孔渗透膜,15—隔膜,16—外壁,17—反渗透出水口,18—第一水泵,19—第二水泵,20—第三水泵,21—第一净水出水管,22—自来水管口,23—第一输出端,24—第二输出端,25—第一电磁阀,26—第二电磁阀,27—第二净水出水管,28—第一开关,29—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阻筛过滤式反渗透双出口净水机,包括阻筛过滤器1、反渗透过滤器2、第一水泵18、第二水泵19和第三水泵20,所述阻筛过滤器1为圆筒形状,阻筛过滤器1的上方开设有入水口3和出水口4,阻筛过滤器1的中间设有一根竖直放置的中心管5,入水口3和出水口4连接在中心管5的上方,中心管5的外部设有多个过滤器,阻筛过滤器1的下方开设有排污口11,排污口11连接在中心管5的下方,所述反渗透过滤器2的上方设有进水口12,下方设有反渗透出水口17,反渗透过滤器2包括中央渗透物管13、多孔渗透膜14、隔膜15和外壁16,中央渗透物管13置于反渗透过滤器2的中央位置,多孔渗透膜14、隔膜15和外壁16分别由内向外包裹住中央渗透物管13,反渗透出水口17安装在中央渗透物管13的下方,进水口12安装在中央渗透物管13的上方,第一水泵18连接自来水管口22与阻筛过滤器2的入水口3,第二水泵19连接阻筛过滤器1的出水口4与反渗透过滤器的反渗透出水口17,第二水泵19具有第一输出端23与第二输出端24,第一输出端23与第一净水出水管21连接,第二输出端24与反渗透过滤器2的进水口12连接,第三水泵20连接反渗透过滤器2的反渗透出水口17于第二净水出水管27。

具体的,所述第一输出端23内设有用于控制出水和第二水泵19开关的第一电磁阀25,第一电磁阀25为常闭状态,所述第二输出端24内设有用于控制出水和第二水泵19开关的第二电磁阀26,第二电磁26阀为常闭状态。

具体的,所述第一净水出水管21内设有第一开关28,第一开关28与第一电磁阀25通过线缆控制连接,所述第二净水出水管27内设有第二开关29,第二开关29与第二电磁阀26通过线缆控制连接。

具体的,所述中心管5的外部设有多个过滤器,这些过滤器从上往下依次为:融喷物理过滤层6、载银椰壳活性炭过滤网7、天然植物活性炭过滤网8、口感改善因子过滤网9和纳米级超级过滤膜10。

优选的,所述多孔渗透膜的孔径为2nm。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