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浮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0793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浮岛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浮岛。



背景技术:

生态浮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

传统的生态浮岛通常只用来种植陆上植物,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养殖沉水植物;传统的生态浮岛的整体抗倾覆的能力较弱,常常在拖曳或者移动的时候发生人工浮岛倾覆到水中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浮岛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岛框架包括上种植层、中间层和下种植层,所述的中间层容水通过,所述的上种植层内设置至少两个浮体,所述的浮体之间设置连接扣,所述的浮体设置容纳孔,所述的容纳孔内连接设置种植陆上植物的第一种植篮,所述的第一种植篮上设置透气孔,所述的下种植层设置种植沉水植物的第二种植篮,浮岛框架侧边配合设置一组搅拌杆和一组缓冲装置,所述的搅拌杆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套筒、设置在固定套筒内的连接杆及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缓冲杆,所述的连接杆后端伸出固定套筒并与固定套筒挡接,所述的缓冲杆与固定套筒滑动连接,缓冲杆前端伸出固定套筒并固定连接缓冲气囊,连接杆与缓冲杆之间设置缓冲弹簧。

所述的一种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种植层内设置9个浮体。

所述的一种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岛框架底部设置一组浮管。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浮岛包括上种植层和下种植层,可分别种植陆上植物和沉水植物,丰富生态浮岛的生态环境,加强水体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缓冲装置,增强抗倾覆能力,使生态浮岛保持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浮岛框架,101-上种植层,102-中间层,103-下种植层,2-浮管,3-浮体,4-连接扣,5-第一种植篮,6-第二种植篮,7-搅拌杆,8-缓冲装置,801-固定浮筒,802-连接杆,803-缓冲杆,804-缓冲气囊,805-缓冲弹簧,9-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框架1,所述的浮岛框架1包括上种植层101、中间层102和下种植层103。所述的中间层102容水通过。所述的上种植层101内设置至少两个浮体3,最好为九个浮体3,所述的浮体3呈正方形排列,紧挨的浮体3之间设置起连接作用的连接扣4,浮体3设置容纳孔,所述的容纳孔内连接设置种植陆上植物的第一种植篮5,所述的第一种植篮5上设置透气孔,第一种植篮5内设置土壤。所述的下种植层103设置种植沉水植物的第二种植篮6,第二种植篮6内设置土壤。

浮岛框架1侧边配合设置一组搅拌杆7和一组缓冲装置8,所述的搅拌杆7连接驱动电机9,搅拌杆7起到搅动水体,增加氧气的作用。如图3所示,所述的缓冲装置8包括固定套筒801、设置在固定套筒801内的连接杆802及与连接杆802固定连接的缓冲杆803,所述的连接杆802后端伸出固定套筒801,连接杆802后端直径大于固定套筒801供连接杆802伸出的孔径,连接杆802后端与固定套筒801挡接,所述的缓冲杆803与固定套筒801滑动连接,缓冲杆803前端伸出固定套筒801并固定连接缓冲气囊804,连接杆802与缓冲杆803之间设置缓冲弹簧805。

更进一步的,浮岛框架1底部设置一组浮管2。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浮岛包括上种植层101和下种植层103,可分别种植陆上植物和沉水植物,丰富生态浮岛的生态环境,加强水体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缓冲装置8,增强抗倾覆能力,使生态浮岛保持平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