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866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净水机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机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机的顶盖扣手, 其通过螺钉与顶盖固定连接,使用的螺钉数量多,且螺钉的装配方向也大不相同,只能人工装配,其装配工序多,耗时长,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且无需使用螺钉的净水机顶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净水机顶盖结构,包括顶盖,顶盖一侧设置有安装槽,还包括有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第一扣盖与安装槽扣接,第二扣盖与第一扣盖扣接,以使第一扣盖、第二扣盖和安装槽三者组合在一起;此款净水机顶盖结构,通过卡扣连接代替螺钉连接,减少装配零件数量和装配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净水机的推广和使用;而且,其结构简单、合理,装配容易、快速。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包括底部槽口和侧部槽口,第一扣盖为下盖,下盖设置在安装槽的底部槽口、并与安装槽扣接,第二扣盖为侧盖,侧盖设置在安装槽的侧部槽口、并与上盖扣接,三者连接简单,易于实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盖包括底壁和隔壁,隔壁设置在底壁上、并将底壁分隔为前底壁和后底壁,前底壁与隔壁的前侧构成前区间,后底壁与隔壁的后侧构成后区间,后区间与安装槽扣接,前区间与第二扣盖扣接,前区间和后区间通过隔壁分别,第一扣盖分别与顶盖和第二扣盖连接时不会相互干扰,装配更为精准、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后区间上设置有后嵌入凸台和后嵌入凹槽,顶盖的安装槽上设置有顶盖槽和顶盖凸台,第一扣盖置于安装槽的底部槽口,且后嵌入凸台和后嵌入凹槽分别与顶盖的顶盖槽和顶盖凸台嵌装配合,且后嵌入凸台与顶盖槽之间、以及后嵌入凹槽与顶盖凸台之间均设置有后扣接结构,后嵌入凸台和顶盖槽嵌装配合方便第一扣盖和顶盖的定位装配,限制第一扣盖的左右方向的自由移动,并通过后扣接结构来连接第一扣盖和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后扣接结构分别为后嵌入凸台与顶盖槽上相互扣接配合的后孔Ⅰ和后钩Ⅱ、以及后嵌入凹槽与顶盖凸台上相互扣接配合的后钩Ⅰ和后孔Ⅱ,两组后孔和后钩的防止顺序相反,第一扣盖和顶盖水平受力时,始终有一组的后钩紧紧钩挂后孔,确保第一扣盖和顶盖连接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前区间上设置有前嵌入槽,第二扣盖对应前嵌入槽位置设置有嵌入卡块,第二扣盖设置在安装槽的侧部槽口、且嵌入卡块插入前区间的前嵌入槽内,所述前区间与第二扣盖之间还设置有前扣接结构,前嵌入槽和嵌入卡块实现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的定位装配,且限制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的四个方向的自由度,并由前扣接结构来限制前后移动的两个方向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扣接结构分别为第一扣盖的前底壁和第二扣盖对应位置上相互扣接配合的前钩和前孔,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装配简单,容易实施。

进一步地,所述前区间的隔壁前侧向前延伸出半框形凸台,半框形凸台上的框槽构成所述第一扣盖的前嵌入槽,第二扣盖包括顶壁和侧壁,侧壁延伸出半框形凸台构成所述第二扣盖的嵌入卡块,侧壁还延伸出与底壁平行、且与嵌入卡块底壁相连的定位延伸壁,定位延伸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扣盖的前底壁相互扣接配合的前孔或前钩,前嵌入槽和嵌入卡块均为半框形凸台,两者装配容易限制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的四个方向的自由度,结构简单、合理,定位延伸壁与前底壁贴合,方便放置前扣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扣盖的嵌入卡块前端设置有斜面,嵌入卡块容易插入前嵌入槽,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的装配容易。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安装槽、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均为弧形,与水桶出水口形状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净水机顶盖结构,由于顶盖、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之间通过在卡扣方式连接,避免使用螺钉连接,既减少装配零件数量,也节省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其安装极为方便、准确和简易,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进水机的推广和使用。

(2)再有,顶盖和第一扣盖通过在后嵌入凸台和顶盖槽嵌装配合,限制左右位移,两组后孔和后钩连接顶盖和第一扣盖,并限制其余四个方向的位移,顶盖和第一扣盖连接牢固、容易装配;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通过前钩和前孔连接固定,前嵌入槽和嵌入卡块辅助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定位连接,其安装易于实施,限制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的四个方向的自由度。

(3)最后,前嵌入槽和嵌入卡块为半框形凸台,其中第二扣盖的嵌入卡块前端设置有斜面,斜面引导嵌入卡块插入前嵌入槽,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装配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净水机顶盖结构的底部方向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拆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扣盖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第一扣盖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扣盖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净水机顶盖结构,包括顶盖1,顶盖一侧设置有安装槽1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扣盖2和第二扣盖3,第一扣盖2与安装槽11扣接,第二扣盖3与第一扣盖2扣接,以使第一扣盖2、第二扣盖3和安装槽11三者组合在一起,所述顶盖1的安装槽11、第一扣盖2和第二扣盖3均为弧形。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槽11包括底部槽口111和侧部槽口112,第一扣盖2为下盖,下盖设置在安装槽11的底部槽口111、并与安装槽11扣接,第二扣盖3为侧盖,侧盖设置在安装槽11的侧部槽口112、并与上盖扣接。

作为第一扣盖2更具体的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扣盖2包括底壁21和隔壁22,隔壁22设置在底壁21上、并将底壁21分隔为前底壁210和后底壁211,前底壁210与隔壁21的前侧构成前区间212,后底壁211与隔壁21的后侧构成后区间213,后区间213与安装槽11扣接,前区间212与第二扣盖3扣接。

图3中,所述后区间213上设置有后嵌入凸台214和后嵌入凹槽215,顶盖1的安装槽11上设置有顶盖槽12和顶盖凸台13,第一扣盖2置于安装槽11的底部槽口111,且后嵌入凸台214和后嵌入凹槽215分别与顶盖1的顶盖槽12和顶盖凸台13嵌装配合,且后嵌入凸台214与顶盖槽12之间、以及后嵌入凹槽215与顶盖凸台13之间均设置有后扣接结构。

图1和图3所示,所述后扣接结构分别为后嵌入凸台214与顶盖槽12上相互扣接配合的后孔Ⅰ41和后钩Ⅰ42、以及后嵌入凹槽215与顶盖凸台13上相互扣接配合的后钩Ⅱ44和后孔Ⅱ43,本实施例中后嵌入凸台214和顶盖凸台13上分别设置后孔Ⅰ41、后孔Ⅱ43,顶盖槽12和后嵌入凹槽214上分别设置后钩Ⅰ42、后钩Ⅱ44。

如图4所示,所述前区间212上设置有前嵌入槽216,第二扣盖3对应前嵌入槽216位置设置有嵌入卡块34,第二扣盖3设置在安装槽11的侧部槽口112、且嵌入卡块34插入前区间212的前嵌入槽216内,嵌入卡块34前端设置有斜面340,所述前区间212与第二扣盖3之间还设置有前扣接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前扣接结构分别为第一扣盖2的前底壁210和第二扣盖3对应位置上相互扣接配合的前钩51和前孔52。

所述前区间212的隔壁22前侧向前延伸出半框形凸台,半框形凸台上的框槽构成所述第一扣盖2的前嵌入槽216,第二扣盖3包括顶壁31和侧壁32,侧壁32延伸出半框形凸台构成所述第二扣盖3的嵌入卡块34,侧壁32还延伸出与顶壁31平行、且与嵌入卡块底壁34相连的定位延伸壁33,定位延伸壁33上设置有与第一扣盖2的前底壁210相互扣接配合的前孔52或前钩51。

本实施例中第一扣盖2的前底壁210上设置前钩51,第二扣盖3的定位延伸壁33上设置前孔52。

工作原理:先将第一扣盖2(即:下盖)对准、并垂直下插入安装槽11的底部槽口11位置,实现第一扣盖2与安装槽11扣接,再将第二扣盖3以水平方向对准、并推进插入安装槽11的侧部槽口112,实现第二扣盖3与第一扣盖2之间的扣接,以使第一扣盖2、第二扣盖3和安装槽11三者组合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