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絮凝的污水处理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302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絮凝的污水处理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化学领域,涉及电絮凝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被溶蚀,产生 Al、Fe等离子,在经一系列水解、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该过程为三个连续阶段:(1)在金属离子从活性电极的阳极溶解形成絮凝剂,(2)颗粒/胶体悬浮液不稳定,(3)该不稳定的悬浮液和形成的聚合薄片。

在实验室中,用电絮凝法处理污水时,常使用烧杯等作为反应容器,反应时存在极板间距不易调整,不能搅拌均匀,取样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电絮凝的污水处理实验装置,能够调节极板间距,曝气搅拌,快速取样。

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基于电絮凝的污水处理实验装置,包括阳极1、阴极2、有机玻璃槽3,所述的有机玻璃槽3外侧设置有控温槽4,控温槽4能够控制有机玻璃槽3的温度,使得反应溶液温度稳定;在有机玻璃槽3上部设置细有机玻璃管5,夹子8前端能够悬挂在细有机玻璃管5 上,后端能够夹住极板;在有机玻璃槽3下部设置有带滑轮11的滑轮轨道6,滑轮11上设置凹槽,极板卡在凹槽位置,从而固定极板;在有机玻璃槽3下部设有出水口12,出水口12通过止水夹13、软管14、滤头16连接取样泵17,取样泵17和带刻度的样品室18 连接,计量泵19从样品室18中准确抽取所需体积的样品到取样烧杯20。

在所述有机玻璃槽3底部设置有粗有机玻璃管9,管上分布小孔,并且连接空气泵10,滑轮轨道6下面设置有机玻璃板7,该板上均匀分布小孔,能够使得空气均匀的通入槽中,实现曝气搅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控温槽能够控制温度,调节并保持反应体系温度稳定,

3.电化学反应时存在磁场,无法通过磁力搅拌,空气泵通入空气,曝气搅动,使反应溶液混合均匀,

4.滑轮和可移动的夹子能调节极板之间的间距,设定不同的间距,探究极板间距对实验的影响,

5.取样泵能够快速抽取样品,并且通过滤头过滤,实现取样时间点精确取样,避免人工取样操作时间过长,导致测定物质浓度偏低,

6.计量泵能够精确抽取需要的样品量,将样品室中样品分成不同份,进一步用于分析测定,如溶液中染物浓度、PH值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中:1、阳极 2、阴极 3、有机玻璃槽 4、控温槽 5、细有机玻璃管 6、滑轮轨道 7、有机玻璃板 8、夹子 9、粗有机玻璃管 10、空气泵 11、滑轮 12、出水口 13、止水夹 14、软管 15、直流电源 16、滤头 17取样泵 18、样品室 19、计量泵 20、取样烧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装置外形为长方体,阳极(铝板或铁板等)1,阴极(不锈钢板等)2,有机玻璃槽 3,有机玻璃槽3外侧设置控温槽4,控温槽4能够设置并且控制机玻璃槽温度使得反应溶液温度稳定,细的有机玻璃管5设置在有机玻璃槽3上部,夹子8,前端能够悬挂在有机玻璃细管5上,后端能够夹住极板,滑轮轨道6设置在机玻璃槽3下部,滑轮11上设置凹槽,将极板卡在凹槽位置从而固定极板,有机玻璃板7设置在滑轮轨道6下面,该板上均匀分布小孔,能够使得空气均匀的通入槽中,粗的有机玻璃管9,管上分布小孔,并且连接空气泵10,实现曝气搅拌;出水口12通过止水夹13、软管14、滤头16连接取样泵17,取样泵17和样品室18连接,样品室18设有刻度能够监测取样量,计量泵19准确抽取所需体积的样品到取样烧杯20中。

如图2为本装置实际的剖面示意图,先将极板1、2分别放入槽子,并且连接到直流电源15,通过夹子8和滑轮11调节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打开空气泵10,使得槽子内均匀通入空气,加入一定体积的反应溶液,通过控温槽4设定反应温度,打开直流电源15,开始反应。到取样时间后,打开取样泵17和止水夹13,快速过滤并且采集样品,通过样品室18的刻度,定量抽取样品,取样结束,关闭止水夹13和取样泵17。打开计量泵19,准确抽取所需体积的样品到取样烧杯中,用于近一步的分析测定。

另外,可以根据具体实验情况选择不同体积样品室,以及不同规格的计量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