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149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开发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压裂返排液作为油田主体的主要污染物,是压裂施工的必然产物,其中含有的增黏剂、交联剂、破胶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多种化学物质,使得返排液黏度高、COD高、稳定性强,其处理也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随着压裂技术的大规模开展,压裂返排液的处理必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压裂返排液处理的传统策略为“用时间、空间换效果”,即主要依靠压裂车、压裂船通过长距离运输将返排液集中至统一地点进行处理,其消耗时间和劳动力都很高,且经济成本较高。

目前,油气田开发中所用生产设施普遍具有使用寿命有限、生产作业和时间成本高的特点,加之压裂返排液处理的复杂性,压裂返排液的深度处理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处理方法主要有分离、絮凝、氧化、吸附、生化法、微电解等步骤,通过不同顺序进行组合,由于压裂返排液的复杂性决定了组合方法普遍需要5~6步,加以沉降、过滤、中和形成工艺则需9~10步,处理时间普遍长达十几个小时,从而使组成处理设备的装置过多,不仅搬运困难,费时费力,而且处理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排放水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满足设备占地面积小、成本投入低、高效快速、处理周期短等要求,对压裂返排液进行有效处理,达到排放水质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包括沿返排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静态管道混合器、反应箱、一级悬浮处理装置、二级沉降装置、精细过滤装置,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与压裂返排液储罐出口连接,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上方设有加药装置,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通过管线与反应箱底部相通;

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左旋固定螺旋叶片、右旋固定螺旋叶片,所述左旋固定螺旋叶片和右旋固定螺旋叶片均为多个且螺旋角为80°,所述左旋固定螺旋叶片和右旋固定螺旋叶片间隔布置。

所述反应箱内设有多个互相平行的折板,单个折板与返排液流动方向平行。

所述一级悬浮处理装置为气浮沉降装置,包括气浮沉降池、气液混合泵、溶气分离罐和气浮释放器,所述气液混合泵进液管线设于气浮沉降池内,所述溶气分离罐进口与气液混合泵,出口与气浮释放器连接,所述气浮释放器为多个且设于气浮沉降池中间部位。

所述二级沉降装置为六角蜂窝斜管。

所述精细过滤装置为预涂膜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通过静态管道混合器对返排液和药剂进行充分混合,由于左旋固定螺旋叶片、右旋固定螺旋叶片不动,仅是被混合的物料或介质的运动,流体通过它除产生降压外,不用外能源;再通过一级悬浮处理装置、二级沉降装置,去除95%以上的悬浮,色度及COD,最后经过精细过滤装置达到油气田压裂液回用及达标排放水质要求。该设备占地面积小、处理工艺简单、处理速度快、处理周期短,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压裂返排液的快速高效处理。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包括沿返排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静态管道混合器、反应箱、一级悬浮处理装置、二级沉降装置、精细过滤装置,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与压裂返排液储罐出口连接,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上方设有加药装置,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通过管线与反应箱底部相通;

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左旋固定螺旋叶片、右旋固定螺旋叶片,所述左旋固定螺旋叶片和右旋固定螺旋叶片均为多个且螺旋角为80°,所述左旋固定螺旋叶片和右旋固定螺旋叶片间隔布置。

本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经过加药,混合,反应,气浮,沉降系统后,去除95%以上的悬浮,色度及COD等,之后出水连接精细处理装置的进水口经过一级(或两级)过滤,使产出水达到回注或油田回用水标准。

其中,静态管道混合器的左旋固定螺旋叶片、右旋固定螺旋叶片不动,仅是被混合的物料或介质的运动,流体通过它除产生降压外,不用外能源,通过流动分割、径向混合、反向旋转、对返排液和药剂不断激烈掺混扩散,达到充分混合。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所述反应箱内设有多个互相平行的折板,单个折板与返排液流动方向平行。

反应箱采用折板混合反应的形式,作用是增加返排液与药剂的反应时间,使返排液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设计停留时间为3min。为了防腐,材质为碳钢。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所述一级悬浮处理装置为气浮沉降装置,包括气浮沉降池、气液混合泵、溶气分离罐和气浮释放器,所述气液混合泵进液管线设于气浮沉降池内,所述溶气分离罐进口与气液混合泵,出口与气浮释放器连接,所述气浮释放器为多个且设于气浮沉降池中间部位。

气浮沉降装置对反应箱的出水进行处理,其通过回流水(回流比10-30%)加压,使废液中的悬浮杂质絮凝大絮块上浮至水面以上,再由刮沫机连续收集。气浮沉降装置的出水去除率可达75%以上,色度去除率达30%以上,COD去除率达40%以上。

所述二级沉降装置为六角蜂窝斜管。最大限度降低孔间间距,并且水流在孔间流动截面不断变化,流动方向也不断变换,使流体在孔间交替碰撞,这就为悬浮物在沉降过程中碰撞聚结絮凝提供了更多机会,从而使固体颗粒在絮凝聚结中沉降,在沉降中聚结絮凝,强化了沉降效率。二级沉降装置去除95%以上的悬浮,色度及COD。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某油井压裂返排液,pH 值为6,COD、含油量及固体悬浮物含量分别为2960mg/L、38mg/L 和510mg/L,均大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规定的300mg/L、12mg/L 和200mg/L。

使用本实施例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具体过程如下:

1)10L返排液由加压泵进入静态管道混合器,通过加药装置加入pH调节剂NaOH(300mg/L)混凝剂碱式氯化铝(800mg/L)及分子量为800万-1200万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50mg/L),之后进入反应箱,停留3min,再进入一级悬浮处理装置,在气浮作用下泥水分离产生上清液(含少量絮体)进入二级沉降装置;上清液中的COD 值从原液的2960mg/L 降至932mg/L,COD 去除率达68.5%,含油量从原液的38mg/L 降至15mg/L,含油量去除率达60.5%,固体悬浮物从原液的510mg/L 降至240mg/L,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52.9%;

2)上清液泵入二级沉降装置,通过斜管进行快速二次沉降,经二次沉降处理后,上清液中的COD 值从932mg/L 降至728mg/L,COD 去除率达21.9%,含油量从15mg/L 降至12mg/L,含油量去除率达20%,固体悬浮物从240mg/L 降至85mg/L,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64.6%;

3)二次沉降的上清液的泵入至精细过滤装置,经精细过滤后,上清液中的COD 值从728mg/L 降至251mg/L,COD 去除率达65.5%,含油量未检出,含油量去除率达100%,固体悬浮物从85mg/L 降至8mg/L,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达90.6%。

裂返排液经处理后,水质由黑色浑浊变得澄清透明,含油量几乎为0mg/L,固体悬浮物为8mg/L,COD 值为251mg/L,均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限值,可以排放。

在本实施例中,精细过滤装置为预涂膜过滤装置。具体过程为:

(1)涂膜:精细滤料混合液通过涂膜槽水力搅拌后,经涂膜泵加压至过滤装置内,混合液从过滤装置内部进入滤芯内,精细滤料被截留在滤芯上的滤布外表形成滤膜,之后混合液回流至涂膜槽内,连续循环几分钟后,涂膜结束;其中,精细滤料混合液由4.5吨的高岭土和30Kg的水配制而成;

(2)过滤:滤液进入过滤装置罐内,穿过精细滤料滤膜,悬浮杂质不断被截留,在此状态下由于过滤阻力的增大而产生水头损失从而导致流量减少,运行周期终止,即表明过滤终止;

(3)清洗:当过滤终止后,对过滤装置罐体内壁及滤芯进行冲洗,清洗介质为滤后清水,打开净水阀,再由清洗泵(也即涂膜泵)加压,水从过滤器滤芯内部进入,进行清洗, 本过程持续时间为几分钟,清洗完毕后,把废水排尽。

清洗结束后,该过滤器自动静止等待几分钟后,进行下次涂膜过程,周而复始。

以上各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常识,这里不一一叙述。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