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容器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8767发布日期:2018-06-30 06:2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容器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容器清洁技术领域,一种新型的容器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容器是指用以装载物品的贮存器,例如箱、灌、坛等,容器在将存放的物品取出以后多数需要将容器的内壁进行清洁,现有的通常人们手动使用毛刷等物品进行清洁,手动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清洁效率低,目前,也有自动对容器内壁进行清洁的设备,但是难以满足容器不同大小的内壁清洁,难以满足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容器清洁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容器清洁设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底部端面外周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底部活动安装有高低调节杆,所述高低调节杆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架体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上侧的所述架体内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与所述第一沉孔之间设有通口,所述伸缩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清洁件,所述伸缩槽左侧内壁内设有锁合槽,所述伸缩槽右侧内壁内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内平滑配合连接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一螺旋杆,所述引导块左侧端面内设有卡合槽,所述清洁件内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上侧的所述述清洁件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清洁装置配合连接的清洁驱转件,所述清洁驱转件包括第一空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仓上侧的所述清洁件内的第二空仓,所述第一空仓内平滑配合连接有滑运架,所述滑运架底部端面内设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偏位轮,所述偏位轮右侧端与第一马达连接,所述第二空仓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向下拓展设置的联柱,所述联柱底部拓展段贯穿所述第二空仓与所述第一空仓之间的所述清洁件内壁体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联柱底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空仓内且与所述滑运架顶部固定配合连接,所述联柱顶部端面内螺旋配合连接有向上拓展设置的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顶部拓展尾侧与第三马达配合连接,所述联柱左侧的顶部位置处固设有上斜角块,所述联柱右侧的顶部位置处固设有下斜角块,所述第二空仓左右两侧的所述清洁件内分别设有用以与所述上斜角块和所述下斜角块顶压平滑配合连接的第一锁合元件和第二锁合元件,所述第一马达的外部还设置有承载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槽内顶壁内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固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拉条,所述拉条底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伸缩槽内并与所述清洁件顶部端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旋杆顶部拓展尾侧与所述引导槽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底部拓展尾侧与第二马达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引导槽内底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马达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凹陷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马达外表面安装于所述第二空仓内顶壁内。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第三空仓以及平滑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三空仓内的推靠板,所述第三空仓位于所述第一空仓正下方的所述清洁件内,所述第三空仓与所述第一空仓之间设有过孔,所述推靠板底部端面固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推靠杆,所述推靠杆底部拓展段贯穿所述清洁件底部端面且继续向下拓展设置,拓展出所述清洁件底部端面外的所述推靠杆经所述通口后穿入所述第一沉孔内且尾侧固设有清洁板,所述第三空仓内的所述推靠杆外表面盘绕有第一弹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锁合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空仓左侧所述清洁件内壁体内且左右拓展设置的的第一锁合孔,所述第一锁合孔左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清洁件左侧外端面,所述第一锁合孔右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第二空仓左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二空仓左侧内壁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一锁合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锁合杆,所述第一锁合杆右侧尾侧设有穿入所述第二空仓内且用以与所述上斜角块顶压平滑配合连接的下斜角部,所述第一锁合孔内顶壁内设有第一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底部尾侧与所述第一锁合杆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左侧的所述第一滑运槽内设有第二弹条;所述第二锁合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空仓右侧所述清洁件内壁体内且左右拓展设置的的第二锁合孔,所述第二锁合孔右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清洁件右侧外端面,所述第二锁合孔左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第二空仓右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二空仓右侧内壁的底部位置,所述第二锁合孔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二锁合杆,所述第二锁合杆左侧尾侧设有穿入所述第二空仓内且用以与所述下斜角块顶压平滑配合连接的上斜角部,所述第二锁合孔内顶壁内设有第二滑运槽,所述第二滑运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底部尾侧与所述第二锁合杆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运块,所述第二滑运块右侧的所述第二滑运槽内设有第三弹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和降热铝片,所述除振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马达643和第三马达844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承载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伸缩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清洁件,伸缩槽左侧内壁内设锁合槽,伸缩槽右侧内壁内设引导槽,引导槽内平滑配合连接引导块,引导块内平滑配合连接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一螺旋杆,引导块左侧端面内设卡合槽,清洁件内设清洁装置,清洁装置上侧的述清洁件内设用以与清洁装置配合连接的清洁驱转件,清洁驱转件包括第一空仓以及设置在第一空仓上侧的清洁件内的第二空仓,第一空仓内平滑配合连接滑运架,滑运架底部端面内设凹陷槽,凹陷槽内转动配合连接偏位轮,偏位轮右侧端与第一马达连接,第二空仓内平滑配合连接向下拓展设置的联柱,联柱底部拓展段贯穿第二空仓与第一空仓之间的清洁件内壁体且平滑配合连接,联柱底部拓展尾侧穿入第一空仓内且与滑运架顶部固定配合连接,联柱顶部端面内螺旋配合连接向上拓展设置的第二螺旋杆,第二螺旋杆顶部拓展尾侧与第三马达配合连接,联柱左侧的顶部位置处固设上斜角块,联柱右侧的顶部位置处固设下斜角块,第二空仓左右两侧的清洁件内分别设用以与上斜角块和下斜角块顶压平滑配合连接的第一锁合元件和第二锁合元件,能实现通过上斜角块带动第一锁合元件与锁合槽进行锁定和解锁配合连接,同时,由下斜角块带动第二锁合元件与卡合槽进行解锁和锁定的配合连接工作,通过滑运架内的偏位轮与清洁件的升降配合连接,防止在移动或运输过程中产生晃动而导致设备磨损严重,提高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实现清洁板的密闭收放工作,提高清洁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容器清洁设备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架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清洁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容器清洁设备,包括架体6,所述架体6底部端面外周固定安装有立柱5,所述立柱5底部活动安装有高低调节杆51,所述高低调节杆5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52,所述架体6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沉孔61,所述第一沉孔61上侧的所述架体6内设有伸缩槽62,所述伸缩槽62与所述第一沉孔61之间设有通口65,所述伸缩槽62内平滑配合连接有清洁件8,所述伸缩槽62左侧内壁内设有锁合槽66,所述伸缩槽62右侧内壁内设有引导槽64,所述引导槽64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引导块641,所述引导块641内平滑配合连接有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一螺旋杆642,所述引导块641左侧端面内设有卡合槽6410,所述清洁件8内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上侧的所述述清洁件8内设有用以与所述清洁装置配合连接的清洁驱转件,所述清洁驱转件包括第一空仓8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空仓82上侧的所述清洁件8内的第二空仓84,所述第一空仓82内平滑配合连接有滑运架821,所述滑运架821底部端面内设有凹陷槽822,所述凹陷槽822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偏位轮823,所述偏位轮823右侧端与第一马达824连接,所述第二空仓84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向下拓展设置的联柱841,所述联柱841底部拓展段贯穿所述第二空仓84与所述第一空仓82之间的所述清洁件8内壁体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联柱841底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第一空仓82内且与所述滑运架821顶部固定配合连接,所述联柱841顶部端面内螺旋配合连接有向上拓展设置的第二螺旋杆845,所述第二螺旋杆845顶部拓展尾侧与第三马达844配合连接,所述联柱841左侧的顶部位置处固设有上斜角块842,所述联柱841右侧的顶部位置处固设有下斜角块843,所述第二空仓84左右两侧的所述清洁件8内分别设有用以与所述上斜角块842和所述下斜角块843顶压平滑配合连接的第一锁合元件和第二锁合元件,所述第一马达824的外部还设置有承载装置。

有益地,所述伸缩槽62内顶壁内设有第二沉孔63,所述第二沉孔63固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拉条631,所述拉条631底部拓展尾侧穿入所述伸缩槽62内并与所述清洁件8顶部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清洁件8的弹性支撑,并提供清洁件8在上下平滑时的移动稳定性。

有益地,所述第一螺旋杆642顶部拓展尾侧与所述引导槽64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642底部拓展尾侧与第二马达643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马达643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引导槽64内底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通过第二马达643转动实现自动控制由第一螺旋杆642带动引导块641的上下平滑工作。

有益地,所述第一马达824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凹陷槽822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马达844外表面安装于所述第二空仓84内顶壁内,从而提高第一马达824和第三马达844运行时的稳定性。

有益地,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第三空仓81以及平滑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三空仓81内的推靠板811,所述第三空仓81位于所述第一空仓82正下方的所述清洁件8内,所述第三空仓81与所述第一空仓82之间设有过孔810,所述推靠板811底部端面固设有向下拓展设置的推靠杆812,所述推靠杆812底部拓展段贯穿所述清洁件8底部端面且继续向下拓展设置,拓展出所述清洁件8底部端面外的所述推靠杆812经所述通口65后穿入所述第一沉孔61内且尾侧固设有清洁板611,所述第三空仓81内的所述推靠杆812外表面盘绕有第一弹条813,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往复进行清洁工作,提高清洁板611下落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清洁的工作效率。

有益地,所述第一锁合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空仓84左侧所述清洁件8内壁体内且左右拓展设置的的第一锁合孔85,所述第一锁合孔85左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清洁件8左侧外端面,所述第一锁合孔85右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第二空仓84左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二空仓84左侧内壁的顶部位置,所述第一锁合孔85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一锁合杆851,所述第一锁合杆851右侧尾侧设有穿入所述第二空仓84内且用以与所述上斜角块842顶压平滑配合连接的下斜角部8510,所述第一锁合孔85内顶壁内设有第一滑运槽852,所述第一滑运槽852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底部尾侧与所述第一锁合杆851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滑运块8520,所述第一滑运块8520左侧的所述第一滑运槽852内设有第二弹条8521;所述第二锁合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空仓84右侧所述清洁件8内壁体内且左右拓展设置的的第二锁合孔86,所述第二锁合孔86右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清洁件8右侧外端面,所述第二锁合孔86左侧拓展尾侧贯穿所述第二空仓84右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二空仓84右侧内壁的底部位置,所述第二锁合孔86内平滑配合连接有第二锁合杆861,所述第二锁合杆861左侧尾侧设有穿入所述第二空仓84内且用以与所述下斜角块843顶压平滑配合连接的上斜角部865,所述第二锁合孔86内顶壁内设有第二滑运槽862,所述第二滑运槽862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底部尾侧与所述第二锁合杆861顶部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运块863,所述第二滑运块863右侧的所述第二滑运槽862内设有第三弹条864,从而实现通过上斜角块842带动第一锁合元件与锁合槽66进行锁定和解锁配合连接,同时,由下斜角块843带动第二锁合元件与卡合槽6410进行解锁和锁定的配合连接工作。

有益地,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8241和降热铝片8242,所述除振厚板8241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824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824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8242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824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824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824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马达824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除振厚板8241用以减少所述第一马达824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马达824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导致所述架体6抖动,所述第二马达643和第三马达844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承载装置。

初始状态时,清洁件8受到拉条631的拉伸力使清洁件8位于第一空仓82内最顶部位置,此时,由清洁件8带动清洁件8底部端面外的推靠杆812以及推靠杆812底部尾侧的清洁板611完全位于第一沉孔61内,同时,使第一锁合孔85左侧尾侧与锁合槽66处于相对位置,此时,引导块641位于引导槽64内的最顶部位置,同时,使引导块641左侧端面内的卡合槽6410与第二锁合孔86右侧尾侧处于相对位置,此时,使联柱841顶部端面最大程度穿入第二空仓84,此时,由联柱841带动底部的滑运架821最大程度平滑至第一空仓82内的顶部位置,进而使得滑运架821内的偏位轮823最大程度远离清洁装置,同时,由联柱841带动左右两侧的上斜角块842和下斜角块843平滑至第二空仓84内的最顶部位置,此时,上斜角块842将下斜角部8510完全顶入第一锁合孔85内,同时,由第一锁合杆851带动第一滑运块8520最大程度克服第二弹条8521顶压力平滑至第一滑运槽852内的左侧段内,此时,第一锁合杆851左侧尾侧最大程度穿入锁合槽66内完成锁定连接,同时,由于第二滑运块863最大程度受到第三弹条864顶压力,使第二滑运块863平滑至第二滑运槽862内的最左侧位置,并由第二滑运块863带动第二锁合杆861左侧尾侧上的上斜角部865最大程度穿入第二空仓84内且与联柱841右侧外端面相抵,同时,使第二锁合杆861右侧尾侧完全穿入清洁件8右侧端面内。

当需要对容器内壁进行清洁工作时,根据容器的大小通过高低调节杆51调整架体6的高度,将容器内壁端口对准清洁板611,通过第三马达844带动第二螺旋杆845转动,由第二螺旋杆845带动联柱841逐渐向下平滑,此时,由联柱841带动左右两侧的上斜角块842和下斜角块843逐渐沿第二空仓84内的底部方向平滑,同时,由联柱841带动底部尾侧的滑运架821逐渐沿第一空仓82内的底部方向平滑,此时,使上斜角块842与逐渐远离下斜角部8510,同时,使下斜角块843与上斜角部865顶压平滑配合连接,并由上斜角部865带动第二锁合杆861以及第二锁合杆861顶部的第二滑运块863克服第三弹条864顶压力向右侧平滑,使第二锁合杆861右侧尾侧逐渐伸出清洁件8的右侧端面外,直至联柱841带动左右两侧的上斜角块842和下斜角块843平滑至第二空仓84内的最底部位置时,此时,由联柱841带动底部的滑运架821平滑至第一空仓82内的最底部位置,然后控制第三马达844停止转动,使滑运架821内的偏位轮823位于底部的外表面与推靠板811顶压配合连接,同时,使上斜角块842最大程度远离下斜角部8510,此时,由第一滑运块8520受到第二弹条8521的顶压力,使第一滑运块8520平滑至第一滑运槽852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由第一滑运块8520带动底部的第一锁合杆851左侧尾侧完全滑入清洁件8的左侧端面,此时,使第一锁合杆851左侧尾侧最大程度远离锁合槽66内,同时,使第一锁合杆851右侧尾侧的下斜角部8510最大程度穿入第二空仓84内,此时,由下斜角块843将上斜角部865完全顶压出第二空仓84内,同时,由上斜角部865带动第二锁合杆861上的第二滑运块863最大程度克服第三弹条864的顶压力平滑至第二滑运槽862内的右侧段内,此时,使第二锁合杆861右侧尾侧最大程度穿入卡合槽6410内,然后,通过第二马达643带动第一螺旋杆642转动,由第一螺旋杆642带动引导块641逐渐沿引导槽64内的底部方向平滑,同时,由引导块641带动卡合槽6410内的第二锁合杆861以及第二锁合杆861上的清洁件8克服拉条631的拉伸力逐渐沿伸缩槽62内的底部方向平滑,直至引导块641平滑至引导槽64内最底部位置时,此时控制第二马达643停止转动,同时由引导块641带动清洁件8平滑至伸缩槽62内的最底部位置,进而有清洁件8带动底部的推靠杆812以及推靠杆812底部尾侧清洁板611最大程度伸出架体6的底部端面外,接着,通过第一马达824带动偏位轮823转动,由偏位轮823连续顶压推靠板811,由于推靠板811受到第一弹条813顶压力,从而实现连续的往复清洁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伸缩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清洁件,伸缩槽左侧内壁内设锁合槽,伸缩槽右侧内壁内设引导槽,引导槽内平滑配合连接引导块,引导块内平滑配合连接上下拓展设置的第一螺旋杆,引导块左侧端面内设卡合槽,清洁件内设清洁装置,清洁装置上侧的述清洁件内设用以与清洁装置配合连接的清洁驱转件,清洁驱转件包括第一空仓以及设置在第一空仓上侧的清洁件内的第二空仓,第一空仓内平滑配合连接滑运架,滑运架底部端面内设凹陷槽,凹陷槽内转动配合连接偏位轮,偏位轮右侧端与第一马达连接,第二空仓内平滑配合连接向下拓展设置的联柱,联柱底部拓展段贯穿第二空仓与第一空仓之间的清洁件内壁体且平滑配合连接,联柱底部拓展尾侧穿入第一空仓内且与滑运架顶部固定配合连接,联柱顶部端面内螺旋配合连接向上拓展设置的第二螺旋杆,第二螺旋杆顶部拓展尾侧与第三马达配合连接,联柱左侧的顶部位置处固设上斜角块,联柱右侧的顶部位置处固设下斜角块,第二空仓左右两侧的清洁件内分别设用以与上斜角块和下斜角块顶压平滑配合连接的第一锁合元件和第二锁合元件,能实现通过上斜角块带动第一锁合元件与锁合槽进行锁定和解锁配合连接,同时,由下斜角块带动第二锁合元件与卡合槽进行解锁和锁定的配合连接工作,通过滑运架内的偏位轮与清洁件的升降配合连接,防止在移动或运输过程中产生晃动而导致设备磨损严重,提高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实现清洁板的密闭收放工作,提高清洁设备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