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部导流结构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952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具有内部导流结构滤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内部导流结构滤芯。



背景技术:

净水设备的作用是过滤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使人们能够安全用水。现有的净水器,其滤芯大多设为垂直或水平放置的样式,其中又以进水口在下的倒置滤芯居多,滤芯内部设置的过滤体主要是颗粒状的滤料或则圆筒状的芯体,以内压式的方式过滤,即原水先进入过滤体,在压力的作用下水分子和有益矿物质透过过滤体流出,成为净化水,而细菌、胶体、铁锈、悬浮物等有害物则被截留在过滤体内,从而达到过滤净化的效果。

过滤体为圆筒状的芯体的滤芯,多使用PP(丙纶/聚丙烯纤维)棉,其结构包括中空的外壳体和圆筒状的PP棉芯体,外壳体底部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PP棉芯体设置在壳体内,其中心孔与进水口连通形成进水通道,其外圆周面与外壳体内表面形成的环形空间,与出水口连通形成出水通道,由此形成内压式过滤的结构。

这种从倒立的滤芯底部进水的过滤方式,原水在重力和圆筒状芯体阻力的双重作用下,大部分的水流只经过底部的过滤体就直接流出,越往上的过滤体水过滤量越低,造成顶部滤料未尽其用,也导致过滤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内部导流结构滤芯,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使滤料得到充分利用,滤水效果均匀。

一种具有内部导流结构滤芯,包括:中空的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内的圆筒状的滤水芯体,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滤水芯体的中心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形成进水通道,所述滤水芯体的外圆周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形成的环形空间,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形成出水通道;所述滤水芯体的上端设置有下端面带环形凹槽的上盖,所述滤水芯体的下端设置有上端面带环形凹槽的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所述环形凹槽固定插接到所述滤水芯体的两端,且所述下盖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水口和进水通道的台阶通孔;一导流管插装于所述台阶通孔内,使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开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并在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中心位置设置卡脚,用以固定所述导流管的上端部,并使导流管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的下端面压靠在所述台阶通孔的台阶面上,并使导流管与台阶通孔之间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包括:上部敞口的筒身和密封设置在敞口上的端盖,所述筒身为与所述滤水芯体同轴的圆筒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筒身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筒身的下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柱形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筒身同轴,且在所述连接凸台的外圆周面上对称设置两个凸起的旋扣体。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下端开口对称开设在所述连接凸台的下表面,所述进水口的上端开口设置在所述筒身内部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出水口的上端开口设置在所述筒身内部底面的侧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筒身内部底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台阶状的连接孔,所述下盖下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环状凸起的连接管,并通过所述连接管密封插装固定到所述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和连接孔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台下表面的一侧部位置上,设置有一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把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内部导流结构滤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加入导流管,先将原水引流到滤芯的顶部,再让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并与圆筒状的滤水芯体接触,通过原水灌入形成的内压力使原水透过滤水芯体,达到过滤的效果,整个滤水芯体的滤料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对原水的过滤效果更均衡。

2.在滤水芯体的中心孔内加入导流管,当原水中的杂质被滤水芯体拦阻下来时,杂质会集留在进流通道的下部位置,并被导流管挡在滤水芯体内,避免杂质在滤芯前端的管道内随意游动,造成交叉污染,清洁时仅需要更换滤芯就行,保证过滤器的内部其他部位的清洁,使用更方便。

3.结构简单,滤芯安装和更换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部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体;11-筒身;111-连接凸台;112-旋扣体;113-连接孔;12-端盖;121-把手;13-进水口;14-出水口;15-进水通道;16-出水通道;17-定位孔;2-滤水芯体;21-中心孔;22-上盖;221-卡脚;23-下盖;231-台阶通孔;232-连接管;24-环形凹槽;25-密封圈;3-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内部导流结构滤芯,包括:中空的外壳体1、设置在外壳体1内的滤水芯体2和设置在滤水芯体2的中心孔21中的导流管3,滤水芯体2为PP棉、黑陶晶炭等具有过滤能力的材料制成的圆筒状的滤料体。

参见图2,外壳体1主要由上部敞口的筒身11和密封设置在敞口上的端盖12组成,筒身11为与滤水芯体2同轴的圆筒体,其下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圆柱形的连接凸台111,该连接凸台111同样与筒身11同轴;滤芯的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均设置在连接凸台111内,且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的下端开口对称开设在连接凸台111的下表面,进水口13的上端开口设置在筒身11内部底面的中心位置,与同样设置在筒身11内部底面的中心位置的台阶状的连接孔113连通,一个下盖23通过其下表面中心位置上设置的环状凸起的连接管232,插装固定到该连接孔113内,且连接管232和连接孔113的连接周面上设有两个密封圈25,使二者密封连接;下盖23的上端面上凹设有用以固定滤水芯体2的环形凹槽24,滤水芯体2下端的圆筒状结构与环形凹槽24过盈配合,将滤水芯体2固定插装到下盖23上;下盖2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的台阶通孔231,将滤水芯体2的中心孔21与进水口13连通形成原水的进水通道15;出水口14的上端开口设置在筒身11内部底面的靠近一侧部的位置,与滤水芯体2的外圆周面和筒身11的内表面形成的环形空间连接,形成净化水的出水通道16。

导流管3插装在台阶通孔231内,其下端面压靠在台阶通孔231的台阶面上,保证导流管3与台阶通孔231之间密封连接,并使导流管3的下端开口通过台阶通孔231与进水口13连通。导流管3的上端部,通过上盖22下端面中心位置上环形布置的多个卡脚221固定,保证导流管3的上端开口与进水通道15连通。该上盖22的下端面上同样凹设有用以固定滤水芯体2的环形凹槽24,滤水芯体2上端的圆筒状结构与环形凹槽24过盈配合,将上盖22固定插装到滤水芯体2上。

原水通过进水口13进入滤芯内,经过台阶通孔231进入导流管3,进而被引流到滤芯的顶部,之后才通过卡脚221与导流管3之间的开口进入进水通道15;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并与圆筒状的滤水芯体2接触,通过原水灌入形成的内压力使原水透过滤水芯体2,达到过滤的效果,整个滤水芯体2的滤料都得到了有效利用,对原水的过滤效果也更加均匀。同时,滤水芯体2的中心孔21内加入导流管3的设计,当原水中的杂质被滤水芯体2拦阻下来时,杂质会集留在进流通道15的下部位置,并被导流管3挡在滤水芯体2内,避免杂质在滤芯前端的管道内随意游动,造成交叉污染,清洁时仅需要更换或清理滤芯就行,保证过滤器的内部其他部位的清洁,使用更方便。

为了滤芯的安装和更换方便,通过在端盖12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把手121,在连接凸台111的外圆周面上对称设置两个凸起的旋扣体112,并在连接凸台111下表面的一侧部位置上,设置有一定位孔17,方便找正对位,不至于将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反装;通过把手121旋动滤芯,带动旋扣体112转动,简单的实现的了滤芯的安装。同时,端盖12与筒身11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开外壳体1清理或更换滤水芯体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内部导流结构滤芯,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使滤料得到充分利用,滤水效果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