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542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而污水的处理率未能同步增长,河流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河道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河道污染也是最为严重,河道地表水体接纳污染的负荷越来越大,大多数河道淤积严重,水流不畅,纳污容量越来越小,河道水体水质普遍处于国家地表水质标准等级以下,一些受到有机物严重污染的河道往往生物量低,氧亏值大,河道自净能力差,频频出现黑臭现象。

不仅是河道水质受到污染,城市景观水、喷泉、池塘和家用池水都容易被污染,传统的污染水体处理技术有人工换水、机械过滤、化学药剂混凝处理、外循环净化处理等,但都存在不同的弊端。人工换水需要对水池进行人工清洗、劳动强度大、且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机械过滤处理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介质对污染水体进行过滤,以达到除去水中悬浮物、提高水质净化,但机械过滤无法分离水中溶解性的有机、无机污染物,尤其是水中的COD、氨氮、磷、藻类等污染物质,因此机械过滤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污染水体水质;化学药剂混凝处理不仅需要建造成本高的混凝反应沉淀池及混凝搅拌设备,还会产生大量化学混凝剂形成的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外循环净化处理需要在水池外构建各种污水处理设施,不仅建造成本高、而且运行过程能耗高、运行管理复杂。

因此急需一种将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节能环保的有效解决有机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自然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水体的上游设有跌水曝气池,所述自然水体的岸边设有生态绿化缓冲带,所述自然水体的底质层上设有隔离修复层,所述隔离修复层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隔离修复层包 括设置于所述底质层上的支撑网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网层上的第一凹土层,所述第一凹土层上设有砾石层,所述砾石层上设有第二凹土层,所述第二凹土层上设有砂土层,所述沉水植物种植于所述砂土层上。

优选的,所述跌水曝气池底部设有与所述自然水体连通的管路,所述跌水曝气池内位于所述管路的开口处还设有凹土滤料层。

优选的,所述跌水曝气池上方还设有增氧机构,所述增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跌水曝气池上方的跌水板,所述跌水板上均匀分布有跌水孔,所述跌水孔沿垂直所述跌水曝气池的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自然水体上还漂浮有生态浮岛,所述生态浮岛上种植有浮岛植物,所述浮岛植物为凤眼莲、水禾、美人蕉、香菇草或小香蒲。

优选的,所述生态浮岛上设有凹凸棒石层,所述凹凸棒石层内附着有净化水体的微生物菌种。

优选的,所述自然水体内还设有水生动物,所述水生动物为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底栖动物或浮游动物中多种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黑藻、伊乐藻、金鱼藻或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生态绿化缓冲带包括种植于所述自然水体四周岸上的草坪和种植于所述自然水体的浅水区的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蒲草、荸荠、水芋、水芹、茭白荀、荷花或香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跌水曝气池给自然水体提供氧气,无需借助机械设备,减少能量的损耗;

(2)本实用新型在跌水曝气池底部设有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路,通过水体底层供氧,推动水流连续循环流动,使有机物、微生物及氧气之间充分混合接触;

(3)本实用新型在跌水曝气池上设有跌水板,增大水跌落过程中的表面积,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曝气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在自然水体底质上设有隔离修复层,将原水体内被污染的底质隔离,同时仿造自然底质,降低污染物向周围环境释放的同时可满足水生植物的种植条件,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以明显改善水体水质;

(5)本实用新型采用自然生态净化,实现水体物理、生化和生态的原理治 理模式,提供了一种综合利用生物学的方法,高效经济的处理水体修复。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然水体内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跌水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自然水体;2、跌水曝气池;3、生态绿化缓冲带;4、底质层;5、隔离修复层;6、沉水植物;7、支撑网层;8、第一凹土层;9、砾石层;10、第二凹土层;11、砂土层;12、管路;13、凹土滤料层;14、跌水板;15、跌水孔;16、生态浮岛;17、浮岛植物;18、凹凸棒石层;19、水生动物;20、草坪;21、挺水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自然水体1,自然水体1的上游设有跌水曝气池2,自然水体1的岸边设有生态绿化缓冲带3,自然水体1的底质层4上设有隔离修复层5,隔离修复层5上种植有沉水植物6,隔离修复层5包括设置于底质层4上的支撑网层7以及设置于支撑网层7上的第一凹土层8,第一凹土层8上设有砾石层9,砾石层9上设有第二凹土层10,第二凹土层10上设有砂土层11,沉水植物6种植于砂土层11上。

跌水曝气池2底部设有与自然水体1连通的管路12,跌水曝气池2内位于管路12的开口处还设有凹土滤料层13。

跌水曝气池2上方还设有增氧机构,增氧机构包括设置于跌水曝气池2上方的跌水板14,跌水板14上均匀分布有跌水孔15,跌水孔15沿垂直跌水曝气池2的方向设置。

自然水体1上还漂浮有生态浮岛16,生态浮岛16上种植有浮岛植物17,浮岛植物17为凤眼莲、水禾、美人蕉、香菇草或小香蒲。

生态浮岛16上设有凹凸棒石层18,凹凸棒石层18内附着有微生物菌种。

自然水体1内还设有水生动物19,水生动物19为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底栖动物或浮游动物中多种的组合。

沉水植物6为苦草、黑藻、伊乐藻、金鱼藻或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生态绿化缓冲带3包括种植于自然水体1四周岸上的草坪20和种植于自然水体1的浅水区的挺水植物21,挺水植物21为芦、蒲草、荸荠、水芋、水芹、茭白荀、荷花或香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跌水曝气池给自然水体提供氧气,无需借助机械设备,减少能量的损耗;本实用新型在跌水曝气池底部设有与自然水体连通的管路,通过水体底层供氧,推动水流连续循环流动,使有机物、微生物及氧气之间充分混合接触;本实用新型在跌水曝气池上设有跌水板,增大水跌落过程中的表面积,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曝气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自然水体底质上设有隔离修复层,将原水体内被污染的底质隔离,同时仿造自然底质,降低污染物向周围环境释放的同时可满足水生植物的种植条件,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以明显改善水体水质;本实用新型采用自然生态净化,实现水体物理、生化和生态的原理治理模式,提供了一种综合利用生物学的方法,高效经济的处理水体修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