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MBBR/IFAS工艺的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2654阅读:1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MBBR/IFAS工艺的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用于污水处理工艺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MBBR/IFAS工艺的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



背景技术:

MBBR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由挪威Kaldnes Mijecpteknogi与SINTEF研发机构联合开发的在生物接触氧化和传统流化床两种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IFAS和MBBR相似,是一种泥膜混合工艺,但强调IFAS系统中活性污泥作用,二种工艺的核心均是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密度略小于水的悬浮载体(填料)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通过提高生物反应系统生物量和改变生化系统污泥结构,实现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

但在对MBBR/IFAS反应器进行设计或利用MBBR/IFAS工艺技术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扩容改造的应用时,污水处理系统各反应池中的悬浮载体不仅要保持连续流化状态,同时也会顺着水流方向,向污水处理系统各反应池的出水口移动。为了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效率,必须将悬浮载体滞留在反应池中,通常处理方式是在反应池出水口构筑一个拦截网或格栅,截留住悬浮载体。这种拦截方式一方面容易发生反应池下游载体堆积,影响出水流速,甚至造成反应池堵塞,水位上升;特别是对于长宽比大于3的MBBR/IFAS反应池来说,由于反应池中污水的流速较快,悬浮载体容易在下游聚集,容易造成MBBR/IFAS反应池中悬浮载体分布不均匀或载体流化状态不好;为了解决悬浮载体在下游堆积问题,需要采用气提的方法将载体泵至前端,这样容易造成载体生物膜脱落,也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最终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生化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限制MBBR/IFAS技术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各反应池中悬浮载体的截留方式关于载体容易堆积和形成不了环流以至于污水系统中的悬浮载体不能很好的流化以及增加气提成本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应用于MBBR/IFAS工艺的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用以解决现有污水处理工艺中为了截留悬浮载体而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生化处理效果的同时节约气提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MBBR/IFAS工艺的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包括截留管和气刀,所述截留管的管壁上设有过水筛孔,截留管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截留管横向布置,所述气刀位于所述截留管的下方并可产生清洁悬浮载体和所述截留管的气流,所述气刀包括气刀布气管,所述气刀布气管横向或倾斜布置,所述气刀布气管的底部设有气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截留管采用不锈钢筛网制成,所述截留管的两端形成出水口,各所述出水口处均设有法兰。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不锈钢筛网的孔隙率≥90%,所述法兰采用法兰弯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截留管并排设置若干根,所述气刀布气管并排设置若干根,气刀布气管与截留管的距离为200-300mm。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刀布气管的底部对称设置两排气孔,两排气孔与气刀布气管轴线连线的夹角为90°。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每排气孔的相邻两个气孔的间距为100-200mm。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曝气管和曝气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采用筛管式结构和横向水平布置的方式,使用时置于污水处理系统各反应池体内。该截留器与常规出水拦截网不同,由于在截留器下端布设了气刀系统,故在截留悬浮载体的过程中,通过气刀系统不断曝气吹扫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载体不会出现堆积现象。

(2)本实用新型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的截留管位于污水处理系统各反应池污水表面以下为500-2000mm处,且水流方向是沿着过水筛孔流出,致使被气刀系统吹扫的悬浮载体以较高的速度向上运动,因此使得污水中的悬浮载体形成了与污水进水方向相反的流道和悬浮载体流程长流化更加均匀的同时,无需因使堆积的悬浮载体分散流化而采用的气提装置,起到了悬浮载体的自清洁作用。不仅节约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更保证了MBBR/IFAS工艺的生化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留管和气刀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刀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孔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MBBR/IFAS工艺的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包括截留管1和气刀2,所述截留管1的管壁上设有过水筛孔,截留管1上设有出水口11,所述截留管1横向布置,所述气刀2位于所述截留管1的下方并可产生清洁悬浮载体3和所述截留管1的气流,所述气刀2包括气刀布气管21,所述气刀布气管21横向或倾斜布置,所述气刀布气管21的底部设有气孔2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置于污水处理系统各反应池体4内,反应池体4内的水体中放置悬浮载体3,反应池体4内的水体通过过水筛孔进入截留管1内,并通过出水口11向后流动,其间水体中的颗粒物通过过水筛孔过滤。

由于本实用新型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的截留管位于污水处理系统各反应池污水表面以下为500-2000mm处,且水流方向是沿着过水筛孔流出,致使被气刀2系统吹扫的悬浮载体3以较高的速度向上运动,因此使得污水中的悬浮载体3形成了与污水进水方向相反的流道和悬浮载体3流程长流化更加均匀的同时,无需因使堆积的悬浮载体分散流化而采用的气提装置,起到了悬浮载体3的自清洁作用。不仅节约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更保证了MBBR/IFAS工艺的生化处理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截留管1采用不锈钢筛网制成,截留管1的管径为200-350mm,长度约为1000-3000mm,不锈钢筛网的筛孔直径约为5-8mm。所述不锈钢筛网的孔隙率≥90%,所述截留管1的两端形成出水口11,各所述出水口11处均设有法兰,所述法兰采用法兰弯头5,和反应池体4出水管用法兰连接,与反应池体4水平固定。

其中,所述截留管1并排设置若干根,所述气刀布气管21并排设置若干根,气刀布气管21与截留管1的距离为200-300mm。根据需要,在一个反应池中通常布置2-6根截留管1,两根截留管1水平间隔200-500mm,上下间隔500mm以上。

所述气刀布气管21的底部对称设置两排气孔22,每排气孔22的相邻两个气孔22的间距为100-200mm。孔径约为2mm,两排气孔22与气刀布气管21轴线连线间的夹角为90°,即气孔22位置位于穿孔管下端沿气刀布气管21垂直中心线向两边45度角分布,且同一组气刀的相邻二排气刀布气管21之间的气孔22呈交叉分布。

同时在反应池体4底部布有由曝气管6和曝气盘7组成的为空曝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清洁悬浮载体截留器,污水中的悬浮载体3在水流作用下逐渐移动到截留管1附近,通气刀2上的气刀布气管21和气孔22的气流使得污水中的悬浮载体3形成了与污水进水方向相反的流道(图1中箭头表示的方向),使得悬浮载体3流程长流化更加均匀的同时,无需因使堆积的悬浮载体分散流化而采用的气提装置,起到了悬浮载体的自清洁作用。不仅节约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更保证了MBBR/IFAS工艺的生化处理效果。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