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清洗架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858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清洗架内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用清洗架内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使用也越来越多,然而对医疗器械的清洗却是很困难,其投入成本也较高,并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较大,因此衍生出了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进行消毒的模式。通常的清洗消毒器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旋转喷射臂将清洗介质如水等均匀喷洒在清洗物品上实现清洗目的;另一类是应用超声波空化效应形成爆炸的原理,利用爆炸能量去除物品表面污染物的超声波清洗。第一类清洗方式中,通常需要将待清洗的物品置于清洗架内车上,将内车整体置于清洗装置内,进行统一清洗;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转动的医用清洗架内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医用清洗消毒器旋转喷射臂是在喷射臂的侧面和顶面上分别设喷水孔,侧面上的喷水孔推动喷射臂旋转,这种喷射臂在工作时可以方便的完成对喷射臂上方物体的清洗,但是对于喷射臂下方的物体很难清洗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转动的医用清洗架内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清洗架内车,包括:用于构成矩形框架的边框立柱、多个呈正方形设置清洗架板,各清洗架板上设置多个用于放置待清洗物品的承接孔,各清洗架板水平设置在边框立柱之间以形成多层清洗架板,各清洗架板的下侧固定设置进水管,各进水管的一端与外接的水泵相通,各进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心水管,该中心水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清洗架板的中心,各中心水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水管相通,各中心水管的下端设置可转动的旋转喷射臂,各旋转喷射臂中空设置以形成喷射通道,各旋转喷射臂的上端面设置喷射孔,各旋转喷射臂的喷射通道与中心水管相通,以使水泵将用于消毒的液体泵入进水管、中心水管,液体流经喷射通道后由喷射孔向上方喷出,对置于旋转喷射臂上方的清洗架板内的待清洗物品进行清洗,同时由喷射的液体推动旋转喷射臂绕所述中心水管转动,以进行均匀喷洒消毒。

进一步,所述旋转喷射臂包括对称设置且固定相连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截面呈Π型,所述下壳体的截面呈U型,以使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后形成喷射通道;所述喷射孔呈弧形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顶壁上,以使喷射通道内的液体可由喷射孔向上方上喷出。

进一步,所述中心水管的底端穿过所述上壳体的顶壁设置,该中心水管的底端套设卡环,该卡环的内壁与所述中心水管的外壁间隙配合,该卡环的外壁设置环形凹槽,该卡环的外壁经环形凹槽与所述上壳体卡接配合。

进一步,所述中心水管的中心固定设置中心轴,该中心轴的顶部与所述中心水管固定相连,该中心轴的底部伸出所述中心水管的底端设置,所述旋转喷射臂的下壳体上设置通孔,所述中心轴的底部穿过通孔设置,该中心轴的底端连接限位螺母,用于承托所述旋转喷射臂。

进一步,所述中心轴的底端套接与所述中心轴转动配合的聚四氟乙烯轴套,该聚四氟乙烯轴套与所述旋转喷射臂的下壳体固定相连,以使下壳体可带动上壳体绕中心轴转动,减小摩擦阻力。

进一步,所述医用清洗架内车的底端设置多个车轮组件,各车轮组件包括车轮本体、固定轴、内衬轴套和限位螺栓,所述固定轴的前端与所述边框立柱固定相连,所述内衬轴套与所述固定轴的尾部套接配合,所述车轮本体的中心设置适于所述内衬轴套穿过的轴孔,以使所述车轮本体与所述内衬轴套可转动配合;所述固定轴的尾端设置限位螺栓,用于限制车轮本体和内衬轴套脱离所述固定轴。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下壳体的外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得上壳体、下壳体易于清洁。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清洗架内车,相对于现有技术,将旋转喷射臂可旋转的置于待清洗物品的下方,使得清洗液体均匀的喷洒到物品上,设备结构简单,效率高,易于维护;(2)喷射孔呈弧形设置,便于液体喷出时带动旋转喷射臂转动;(3)中心水管通过和卡环间隙配合,易于转动;(4)医用清洗架内车的底端设置车轮组件,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清洗架内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边框立柱1,横撑2,清洗架板3,承接孔31,旋转喷射臂4,喷射孔41,上壳体42,下壳体43,进水管5,中心水管51,卡环52,中心轴53,聚四氟乙烯轴套54,固定环55,限位螺母56,车轮组件6,车轮本体61,固定轴62,内衬轴套63,止挡垫片64,限位螺栓65,固定螺母6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用清洗架内车包括4根边框立柱1构成一矩形框架,相邻的边框立柱1之间经横撑2进行固定相连,矩形框架内设置4层清洗架板3,各清洗架板3呈正方形设置,各清洗架板3的边缘搭接在边框立柱1上,以使清洗架板3易于装配;各清洗架板3上设置多个用于放置待清洗物品的承接孔31,承接孔31分布在一以清洗架板3中心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内。

各层清洗架板3的下侧固定设置进水管5,各进水管5的一端与外接的水泵相通,各进水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心水管51,该中心水管51竖直设置在清洗架板3的中心,各中心水管51的上端与进水管5相通且固定相连,各中心水管51的下端设置可转动的旋转喷射臂4,旋转喷射臂4包括对称设置且固定相连的上壳体42和下壳体43,上壳体42的截面呈Π型,下壳体43的截面呈U型,以使上壳体42与下壳体43固定后形成喷射通道;各旋转喷射臂4的喷射通道与中心水管51相通,喷射孔41呈弧形设置在上壳体42的顶壁上,以使喷射通道内的液体可由喷射孔41向上方上喷出。上壳体42、下壳体43的外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得上壳体42、下壳体43易于清洁。

中心水管51的底端穿过上壳体42的顶壁设置,该中心水管51的底端套设有卡环52,该卡环52的内壁与中心水管51的外壁间隙配合,该卡环52的外壁设置环形凹槽,该卡环52的外壁经环形凹槽与上壳体42卡接配合,卡环52内壁与中心水管51、环形凹槽与上壳体42之间设置用于密封的O型密封圈。中心水管51的中心固定设置中心轴53,该中心轴53的顶部与中心水管51固定相连,该中心轴53的底部伸出中心水管51的底端设置,旋转喷射臂4的下壳体43上设置通孔,中心轴53的底部穿过通孔设置,中心轴53的底端套接与中心轴53转动配合的聚四氟乙烯轴套54,该聚四氟乙烯轴套54的底端设置固定环55,固定环55与下壳体43之间密封配合,固定环的内壁与中心轴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用于密封,防止液体泄漏;该固定环55经螺栓与旋转喷射臂4的下壳体43固定相连,该中心轴53的底端连接限位螺母56,用于承托旋转喷射臂4,使得下壳体43和上壳体42可绕中心轴53转动,减小摩擦阻力。

医用清洗架内车的底端对称设置多个车轮组件6,各车轮组件6包括车轮本体61、固定轴62、内衬轴套63和限位螺栓65,固定轴62的前端经固定螺母66与边框立柱1固定相连,内衬轴套63与固定轴62的尾部套接配合,车轮本体6的中心设置适于内衬轴套63穿过的轴孔,以使车轮本体6与内衬轴套63可转动配合;固定轴62的尾端设置限位螺栓65和止挡垫片64,用于限制车轮本体61和内衬轴套63脱离固定轴62。

使用时,水泵将用于消毒的液体泵入进水管5、中心水管51,液体流经喷射通道后由喷射孔41向上方喷出,对置于旋转喷射臂4上方的清洗架板3内的待清洗物品进行清洗,同时由喷射的液体推动旋转喷射臂4绕中心水管51转动,以进行均匀喷洒消毒。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